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5120发布日期:2019-07-24 10:0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技术消毒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消毒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装置110和紫外灯管120。显示装置110包括盖板玻璃111、显示面板112、背光模组113。显示面板112位于盖板玻璃111与背光模组113之间。紫外灯管120位于盖板玻璃111的一侧。紫外灯管120利用紫外光线杀灭显示装置110的细菌。但是,紫外灯管120位于显示装置110之外,消毒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复杂;在紫外灯管120处,紫外光源设置于石英玻璃中,虽然石英玻璃提高紫外光源的紫外光线的出光率,但是石英玻璃的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背光光源,多个所述背光光源排布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正投影内;

紫外光源,多个所述紫外光源排布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且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边缘的第一端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一端部通过胶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为远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超出所述彩膜基板一侧的第一边缘区域,所述第一边缘区域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台阶区,所述第一端部通过胶体固定于所述台阶区。

可选地,所述背光光源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为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一顶面,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一顶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触,所述第一顶面发光,所述第一顶面为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所述紫外光源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为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二底面、第二顶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底面和所述第二顶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接触,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二底面和所述第二顶面之间,所述第二侧面发光,且所述第二侧面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中心的一侧。

可选地,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所述第二底面高出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可选地,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间距大于0.3毫米并且小于0.5毫米。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容纳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背光光源、所述紫外光源,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表面通过胶体固定于所述外框。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外框暴露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区并且遮盖所述紫外光源。

可选地,所述胶体为散热胶体。

可选地,所述紫外光源的发光波长为大于200纳米并且小于275纳米。

可选地,所述紫外光源的发光强度为大于70μW/cm2

可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彼此独立通断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所述背光光源与所述第一线路电连接,所述紫外光源与所述第二线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电连接,用以单独控制所述背光光源点亮或控制所述紫外光源点亮。

在本发明中,柔性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背光光源排布设置在柔性电路板的第一表面,多个紫外光源排布设置在柔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背光光源和紫外光源都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柔性电路板既承载背光光源又承载紫外光源。通过柔性电路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承载不同的背光光源和紫外光源,并将柔性电路板背折至显示面板的上表面,并在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通过胶体与显示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这样无需为了背光光源和紫外光源设置两个柔性电路板,节省一个柔性电路板,同时也能够节省背光模组的厚度,避免为了紫外光源单独设置一个柔性电路板导致额外进行对位贴附,降低背光模组的组装工艺的复杂度。通过将紫外光源容纳于背光模组的外框之内且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上,使得紫外光源的紫外光线不仅能更好地杀灭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细菌,而且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消毒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2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2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200的光路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200的线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装置,但这些装置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装置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装置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装置,类似地,第二装置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装置。

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在现有技术中,紫外灯管120位于显示装置110之外;紫外灯管120与显示装置110并非一体结构,紫外灯管120与显示装置110需要分别携带,这不便于使用;紫外灯管120与显示装置110不能直接相对固定,紫外灯管120与显示装置110需要通过两者之外的其他装置相对固定,这样的结构复杂;紫外灯管120本身没有保护装置,紫外灯管120的紫外光线照射显示装置110同时照射周围环境,这会伤害人体或者物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2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如图2、3所示,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210和背光模组220,背光模组220位于沿垂直于显示面板210所在表面的下方,背光模组220包括:柔性电路板221,柔性电路板2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21A和第二表面221B;背光光源222,多个背光光源222排布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一表面221A,且位于显示面板210在柔性电路板221的正投影内;紫外光源223,多个紫外光源223排布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二表面221B,且位于柔性电路板221边缘的第一端部221C,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一端部221C通过胶体230与显示面板210的上表面210A固定连接,其中,显示面板210的上表面210A为远离背光模组220一侧的表面。可以理解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为一个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设置一个盖板玻璃,通常在盖板玻璃上进行触摸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设置的紫外光源对显示面板的出光面进行消毒灭菌,也即是对于显示面板出光面上侧的盖板玻璃进行消毒灭菌,故以下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均等同于盖板玻璃的出光表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2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21A和第二表面221B,多个背光光源222排布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一表面221A,多个紫外光源223排布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二表面221B,背光光源222和紫外光源223都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21上,柔性电路板221既承载背光光源222又承载紫外光源223。通过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一表面221A和第二表面221B分别承载不同的背光光源222和紫外光源223,并将柔性电路板221背折至显示面板210的上表面210A,并在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一端部221C通过胶体230与显示面板210的上表面210A固定连接,这样无需为了背光光源222和紫外光源223设置两个柔性电路板221,节省一个柔性电路板221,同时也能够节省背光模组220的厚度,避免为了紫外光源223单独设置一个柔性电路板221导致额外进行对位贴附,降低背光模组220的组装工艺的复杂度。显示装置200与紫外光源223是一体结构,显示装置200与紫外光源223一块携带,这样便于使用;紫外光源223固定在显示装置200中,这样的结构简单。

如图2、3所示,显示面板21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11与彩膜基板212,阵列基板211包括超出彩膜基板212一侧的第一边缘区域211A,第一边缘区域211A可作为显示面板210的台阶区,通常在台阶区会设置外围走线电路及驱动芯片,第一端部221C通过胶体230固定于台阶区的上方,可以将紫外光源223进行定位,防止紫外光源223的位置移动。此外,为了防止外围走线电路之间的导通,该胶体230可选为绝缘胶体,为了防止紫外光源工作产生的热量无法溢出,导致热膨胀影响显示装置的出光效果,该胶体230可选为散热胶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1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11与彩膜基板212,阵列基板211包括超出彩膜基板212一侧的第一边缘区域211A,彩膜基板212不设置在第一边缘区域211A上,阵列基板211与彩膜基板212之间的液晶层不设置在第一边缘区域211A上,第一边缘区域211A是显示面板210的非显示区。第一边缘区域211A为显示面板210的台阶区,第一端部221C通过胶体230固定于台阶区,紫外光源223位于第一端部221C,紫外光源223设置在第一边缘区域211A上而不设置在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上,紫外光源223并不遮挡显示面板210的图像,即紫外光源223并不占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所在区域,同时,该紫外光源223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台阶区的话,也无需占用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的侧边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

如图2所示,背光光源222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一发光二极管D1为长方体状,第一发光二极管D1包括第一底面222A和第一顶面222B,第一底面222A和第一顶面222B相对设置,第一底面222A与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一表面221A接触,第一顶面222B发光,第一顶面222B为第一发光二极管D1靠近显示面板210的一侧;紫外光源223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D2为长方体状,第二发光二极管D2包括第二底面223A、第二顶面223B和第二侧面223C,第二底面223A和第二顶面223B相对设置,第二底面223A与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二表面221B接触,第二侧面223C位于第二底面223A和第二顶面223B之间,第二侧面223C发光,且第二侧面223C为靠近显示面板210中心的一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光源222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一发光二极管D1可以发出可见光线;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第一底面222A与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一表面221A接触,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第一底面222A固定在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一表面221A上,柔性电路板221承载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第一顶面222B靠近显示面板210并且发光,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可见光线照射显示面板210,显示面板210利用液晶光学效应实现显示。紫外光源223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D2可以发出紫外光线;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底面223A与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二表面221B接触,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底面223A固定在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二表面221B上,柔性电路板221承载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侧面223C靠近显示面板210中心并且发光,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紫外光线照射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紫外光线杀灭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上的细菌。

如图2所示,沿垂直于显示面板210所在平面的方向Y上,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底面223A高出显示面板210所在平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显示面板210所在平面的方向Y上,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底面223A高出显示面板210所在平面,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底面223A高出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侧面223C位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底面223A上,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侧面223C高出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侧面223C靠近显示面板210中心并且发出紫外光线,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紫外光线照射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紫外光线杀灭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上的细菌。

如图2所示,沿平行于显示面板210所在平面的方向X上,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侧面223C与彩膜基板212之间的间距大于0.3毫米并且小于0.5毫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方面,沿平行于显示面板210所在平面的方向X上,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侧面223C与彩膜基板212之间的间距大于0.3毫米,第二发光二极管D2与彩膜基板212相距较大,彩膜基板212与阵列基板211之间具有液晶层,第二发光二极管D2与液晶层相距较大,第二发光二极管D2发出紫外光线并且产生热量,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热量并不影响液晶层。另一方面,沿平行于显示面板210所在平面的方向X上,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第二侧面223C与彩膜基板212之间的间距小于0.5毫米,第二发光二极管D2与彩膜基板212相距较小,彩膜基板212覆盖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第二发光二极管D2与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相距较小,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紫外光线更好地杀灭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上的细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2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背光模组220还包括外框224,外框224容纳显示面板210、柔性电路板221、背光光源222、紫外光源223,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二表面221B通过胶体230固定于外框22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外框224容纳显示面板210、柔性电路板221、背光光源222、紫外光源223,外框224保护显示面板210、柔性电路板221、背光光源222、紫外光源223。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二表面221B通过胶体230固定于外框224,外框224承载柔性电路板221,从而承载排布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一表面221A的多个背光光源222和排布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二表面221B的多个紫外光源223。

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210包括显示区AA,外框224暴露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AA并且遮盖紫外光源22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10包括显示区AA,显示面板210在显示区AA处提供图像,外框224暴露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AA,外框224并不遮挡显示面板210的图像,显示面板210的图像自始至终是可见的。外框224遮盖紫外光源223,外框224阻挡紫外光源223的紫外光线,紫外光源223的紫外光线无法从外框224之内到外框224之外,以免紫外光源223的紫外光线在外框224之外伤害人体或者物体,由于外框224的保护,可以使该包括紫外光源223的显示装置200使用上更加安全。通过将紫外光源223容纳于背光模组220的外框224之内且位于显示面板210的出光面之上,使得紫外光源223的紫外光线不仅能更好地杀灭显示面板210的出光面上的细菌,而且使用更加安全。

如图4所示,胶体230为散热胶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胶体230为散热胶体,胶体230可以散发热量。背光光源222发出可见光线并且产生热量,紫外光源223发出紫外光线并且产生热量,背光光源222和紫外光源223都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21上,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一端部221C通过胶体230固定于显示面板210的上表面210A,柔性电路板221的第二表面221B通过胶体230固定于外框224;背光光源222的热量和紫外光源223的热量先传导到柔性电路板221再通过胶体230散发。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200的光路示意图。

如图5所示,紫外光源223的发光波长为大于200纳米并且小于275纳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紫外光源223的发光波长为大于200纳米并且小于275纳米,这样的紫外光线杀灭细菌;可选地,紫外光源223的发光波长为大于250纳米并且小于270纳米,这样的紫外光线更好地杀灭细菌。具体地,外框224暴露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AA,外框224之外的细菌接触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AA;紫外光源223的紫外光线照射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AA,紫外光源223的紫外光线杀灭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AA上的细菌。

如图5所示,紫外光源223的发光强度为大于70μW/cm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紫外光源223的发光强度为大于70μW/cm2,这样的紫外光线杀灭细菌;可选地,紫外光源223的发光强度为大于90μW/cm2,这样的紫外光线更好地杀灭细菌。具体地,外框224暴露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AA,外框224之外的细菌接触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AA;紫外光源223的紫外光线照射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AA,紫外光源223的紫外光线杀灭显示面板210的显示区AA上的细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显示装置200的线路示意图。

如图6所示,柔性电路板221包括彼此独立通断的第一线路L1和第二线路L2,背光光源222与第一线路L1电连接,紫外光源223与第二线路L2电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柔性电路板221处,第一线路L1与第二线路L2彼此独立通断,背光光源222与第一线路L1电连接,紫外光源223与第二线路L2电连接;第一线路L1传输点亮电压到背光光源222并且第二线路L2传输熄灭电压到紫外光源223,或者第一线路L1传输熄灭电压到背光光源222并且第二线路L2传输点亮电压到紫外光源223,或者第一线路L1传输熄灭电压到背光光源222并且第二线路L2传输熄灭电压到紫外光源223,或者第一线路L1传输点亮电压到背光光源222并且第二线路L2传输点亮电压到紫外光源223;背光光源222的电压和紫外光源223的电压分别独立。

如图6所示,显示装置200还包括控制芯片240,控制芯片240分别与第一线路L1和第二线路L2电连接,用以单独控制背光光源222点亮或控制紫外光源223点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显示装置200中,控制芯片240分别与第一线路L1和第二线路L2电连接,用以单独控制背光光源222点亮或控制紫外光源223点亮;控制芯片240通过第一线路L1控制背光光源222点亮并且通过第二线路L2控制紫外光源223熄灭,或者控制芯片240通过第一线路L1控制背光光源222熄灭并且通过第二线路L2控制紫外光源223点亮,或者控制芯片240通过第一线路L1控制背光光源222熄灭并且通过第二线路L2控制紫外光源223熄灭,或者控制芯片240通过第一线路L1控制背光光源222点亮并且通过第二线路L2控制紫外光源223点亮;背光光源222的亮暗状态和紫外光源223的亮暗状态分别独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背光光源,多个背光光源排布设置在柔性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且位于显示面板在柔性电路板的正投影内;紫外光源,多个紫外光源排布设置在柔性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且位于柔性电路板边缘的第一端部,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通过胶体与显示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中,显示面板的上表面为远离背光模组一侧的表面。在本发明中,通过将紫外光源容纳于背光模组的外框之内且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上,使得紫外光源的紫外光线不仅能更好地杀灭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细菌,而且使用更加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