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供粉装置中防可逆供粉口的碳粉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4284发布日期:2019-08-30 23:4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供粉装置中防可逆供粉口的碳粉匣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碳粉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备供粉装置中防可逆供粉口的碳粉匣。



背景技术: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尽管纸媒已经被次要化,但是打印工作在各个领域却只增不减,工作资料、工作文件、学习资料等都需要用到打印机,在打印时需要进行彩色打印和黑白打印的选择,碳粉匣是打印机尤为重要的一个部件,因为对打印的效果息息相关,因此碳粉匣的设计非常重要。

针对目前的碳粉匣,针对以下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对的方案:

现有的碳粉匣在进行供粉时,碳粉会因为堵塞或者打印机放置不平稳的问题,导致碳粉逆流,导致碳粉堆积在碳粉供粉口,影响打印效果,如果是回南天,碳粉带着湿气逆流,会导致碳粉匣内部的碳粉受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供粉装置中防可逆供粉口的碳粉匣。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备供粉装置中防可逆供粉口的碳粉匣,其结构包括碳粉匣外壳、碳粉供粉盒,所述碳粉匣外壳焊接于碳粉供粉盒外部,所述碳粉供粉盒垂直焊接于碳粉匣外壳内部,所述碳粉匣外壳设有夹层、碳粉出口,所述夹层嵌设于嵌设于碳粉匣外壳与碳粉供粉盒之间,所述碳粉出口焊接于碳粉匣外壳底部;所述碳粉供粉盒设有内腔、气囊弹出装置、气压推动装置,所述内腔嵌设于气囊弹出装置下方,所述气囊弹出装置垂直焊接于内腔内壁上,所述气压推动装置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碳粉供粉盒内部。

作为优化,所述夹层设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夹层内部。

作为优化,所述内腔设有推动板、复位弹簧,所述推动板通过过度配合连接于内腔中,所述复位弹簧垂直焊接于推动板与内腔内壁上,所述推动板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推动板为金属材质,所述推动板用于推动碳粉进行供粉,所述复位弹簧为四个。

作为优化,所述气囊弹出装置设有气囊收纳腔、弹出气囊、气囊进出口,所述气囊收纳腔垂直焊接于内腔内壁上,所述弹出气囊嵌设于气囊收纳腔内部,所述气囊进出口嵌设于气囊收纳腔底部,所述气囊收纳腔为中空半圆形结构,所述气囊收纳腔用于收纳弹出气囊,所述弹出气囊为中空圆形结构,所述弹出气囊为橡胶材质。

作为优化,所述气囊进出口设有气囊保护凸块,所述气囊保护凸块均匀等距嵌设于气囊进出口内壁上,所述气囊保护凸块为半圆形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气压推动装置设有第一螺旋杆、第二螺旋杆、第一压板、第二压板、挤压气囊、出气管,所述第一螺旋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一压板与碳粉匣外壳之间,所述第二螺旋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二压板与碳粉匣外壳之间,所述第一压板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一螺旋杆上,所述第二压板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二螺旋杆上,所述挤压气囊嵌设于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所述出气管嵌设于挤压气囊与气囊弹出装置之间,所述第一螺旋杆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一螺旋杆用于推动第一压板进行水平移动,所述挤压气囊为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挤压气囊为橡胶材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具备供粉装置中防可逆供粉口的碳粉匣进行工作时:

通过设有一种气压推动装置,所述气压推动装置设有第一螺旋杆、第二螺旋杆、第一压板、第二压板、挤压气囊、出气管,当启动打印机电源时,同时启动微型电机的电源,使气压推动装置进行工作,当气压推动装置进行工作时,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进行转动,从而推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进行相对方向的水平挤压,从而挤压挤压气囊,使挤压气囊内部的气体转移到气囊弹出装置,使得气囊弹出装置进行工作;

通过设有一种气囊弹出装置,所述气囊弹出装置设有气囊收纳腔、弹出气囊、气囊进出口,当气体从挤压气囊进行转移时,通过出气管进入弹出气囊中,从而使得弹出气囊慢慢进行鼓胀,在鼓胀后弹出气囊通过气囊进出口顶出气囊收纳腔,从而挤压推动板,推动内腔内部的部件进行工作;

通过设有一种内腔,所述内腔设有推动板、复位弹簧,当弹出气囊挤压推动板时,则带动推动板在内腔内部进行移动,从而推动内腔的气压和碳粉向下进行移动,从而通过压强和力的作用,使得碳粉在进行供粉是不会进行逆流,当完成供粉后,气流从碳粉出口进入,使内腔的气压进入平衡状态,从而使得复位弹簧拉动推动板进行弹性回复,同时弹出气囊挤入气囊收纳腔中,弹出气囊内部的的气体转移到挤压气囊中,微型电机进行断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气压的转移,依靠压强和力的推动作用,推动内腔的气流和碳粉进行单向移动,确保碳粉不会逆流,导致碳粉在逆流时带入潮湿的气体,引发碳粉匣内部受潮的状况,保证打印机的打印质量不会受到碳粉逆流的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备供粉装置中防可逆供粉口的碳粉匣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备供粉装置中防可逆供粉口的碳粉匣静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备供粉装置中防可逆供粉口的碳粉匣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气囊弹出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气囊进出口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气压推动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碳粉匣外壳1、碳粉供粉盒2、夹层10、碳粉出口11、内腔20、气囊弹出装置21、气压推动装置22、微型电机100、推动板200、复位弹簧201、气囊收纳腔210、弹出气囊211、气囊进出口212、气囊保护凸块2120、第一螺旋杆220、第二螺旋杆221、第一压板222、第二压板223、挤压气囊224、出气管2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供粉装置中防可逆供粉口的碳粉匣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碳粉匣外壳1、碳粉供粉盒2,所述碳粉匣外壳1焊接于碳粉供粉盒2外部,所述碳粉供粉盒2垂直焊接于碳粉匣外壳1内部,所述碳粉匣外壳1设有夹层10、碳粉出口11,所述夹层10嵌设于嵌设于碳粉匣外壳1与碳粉供粉盒2之间,所述碳粉出口11焊接于碳粉匣外壳1底部;所述碳粉供粉盒2设有内腔20、气囊弹出装置21、气压推动装置22,所述内腔20嵌设于气囊弹出装置21下方,所述气囊弹出装置21垂直焊接于内腔20内壁上,所述气压推动装置22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碳粉供粉盒2内部,所述夹层10设有微型电机100,所述微型电机10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夹层10内部,所述微型电机100用于推动第一螺旋杆220与第二螺旋杆221进行转动,所述内腔20设有推动板200、复位弹簧201,所述推动板200通过过度配合连接于内腔200中,所述复位弹簧201垂直焊接于推动板200与内腔20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201用于带动推动板200进行弹性回复,所述气囊弹出装置21设有气囊收纳腔210、弹出气囊211、气囊进出口212,所述气囊收纳腔210垂直焊接于内腔20内壁上,所述弹出气囊211嵌设于气囊收纳腔210内部,所述气囊进出口212嵌设于气囊收纳腔210底部,所述弹出气囊211用于推动推动板200在内腔20进行移动,进而推动碳粉进行供粉,所述气囊进出口212设有气囊保护凸块2120,所述气囊保护凸块2120均匀等距嵌设于气囊进出口212内壁上,所述气囊保护凸块2120用于防止弹出气囊211刮擦到气囊进出口212边缘,扎破弹出气囊211,所述气压推动装置22设有第一螺旋杆220、第二螺旋杆221、第一压板222、第二压板223、挤压气囊224、出气管225,所述第一螺旋杆220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一压板222与碳粉匣外壳1之间,所述第二螺旋杆22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二压板223与碳粉匣外壳1之间,所述第一压板222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一螺旋杆220上,所述第二压板223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二螺旋杆221上,所述挤压气囊224嵌设于第一压板222与第二压板223之间,所述出气管225嵌设于挤压气囊224与气囊弹出装置21之间,所述挤压气囊224用于进行空气的置换,从而控制压强进行转移。

在使用时,当启动打印机电源时,同时启动微型电机100的电源,使气压推动装置22进行工作,当气压推动装置22进行工作时,第一螺旋杆220和第二螺旋杆221进行转动,从而推动第一压板222和第二压板223进行相对方向的水平挤压,从而挤压挤压气囊224,使挤压气囊224内部的气体转移到气囊弹出装置21,使得气囊弹出装置21进行工作,当气体从挤压气囊224进行转移时,通过出气管225进入弹出气囊211中,从而使得弹出气囊211慢慢进行鼓胀,在鼓胀后弹出气囊211通过气囊进出口212顶出气囊收纳腔210,从而挤压推动板200,推动内腔20内部的部件进行工作,当弹出气囊211挤压推动板200时,则带动推动板200在内腔20内部进行移动,从而推动内腔200的气压和碳粉向下进行移动,从而通过压强和力的作用,使得碳粉在进行供粉是不会进行逆流,当完成供粉后,气流从碳粉出口11进入,使内腔20的气压进入平衡状态,从而使得复位弹簧201拉动推动板200进行弹性回复,同时弹出气囊211挤入气囊收纳腔210中,弹出气囊211内部的的气体转移到挤压气囊224中,微型电机100进行断电。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

能够通过气压的转移,依靠压强和力的推动作用,推动内腔的气流和碳粉进行单向移动,确保碳粉不会逆流,导致碳粉在逆流时带入潮湿的气体,引发碳粉匣内部受潮的状况,保证打印机的打印质量不会受到碳粉逆流的影响。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