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防抖镜头组件及其光学防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5970发布日期:2019-09-21 01:11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光学防抖镜头组件及其光学防抖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镜头光学防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防抖镜头组件及其光学防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样的便携式终端机上都装载有高性能镜头模组。该高性能镜头模组一般具有自动对焦功能(auto focusing)和光学防抖功能(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现有照相机镜头模组的光学防抖功能是通过音圈马达驱动镜头,以便使镜头复归原位。然而,这种结构的镜头结构比较复杂,难以实现镜头模组的小型化。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照相机镜头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光学防抖镜头组件。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光学防抖组件的光学防抖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学防抖镜头组件,包括第一基座、镜头、第一记忆合金线以及第二记忆合金线,所述镜头位于所述第一基座中,所述第一基座包括位于所述镜头一侧的第一侧板和位于所述镜头另一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记忆合金线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一固定端、自所述第一固定端向着所述第二侧板方向延伸且悬置于所述镜头上方的第一延伸段、固定于所述镜头靠近所述第二侧板一侧的第二固定端、自所述第二固定端向着所述第一侧板方向反向延伸且悬置于所述镜头上方的第二延伸段、以及与所述第二延伸段连接且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三固定端,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对称轴与所述镜头的光轴垂直;所述第二记忆合金线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的第四固定端、自所述第四固定端向着所述第一侧板方向延伸且悬置于所述镜头上方的第三延伸段、固定于所述镜头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第五固定端、自所述第五固定端向着所述第二侧板方向反向延伸且悬置于所述镜头上方的第四延伸段、以及与所述第四延伸段连接且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六固定端,所述第三延伸段和所述第四延伸段的对称轴与所述镜头的光轴垂直。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光学防抖镜头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贴附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一伸展部和贴附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二伸展部,所述第一记忆合金线的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三固定端通过所述第一伸展部间接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记忆合金线的第四固定端、第六固定端通过所述第二伸展部间接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光学防抖镜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一接电端子,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三固定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接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光学防抖镜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二接电端子,所述第四固定端和所述第六固定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接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镜头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二固定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凸柱;所述镜头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凸设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五固定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凸柱。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光学防抖镜头组件还包括安装设置于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基座之间以用于配合所述第一记忆合金线和所述第二记忆合金线将发生偏离的所述镜头恢复到初始位置的复位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都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镜头相对的两侧反向凸设有第一凸出部,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分别嵌设于两个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中;每个所述第一凹槽包括沿光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每个第一凸出部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每组相向设置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都设置有所述复位结构,每个所述复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磁钢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以用于与所述第一磁钢磁性吸附的第二磁钢。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光学防抖镜头组件还包括滚动结构,所述滚动结构包括沿所述镜头之移动方向凹设于所述镜头的第一导槽、沿所述镜头之移动方向凹设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二导槽以及嵌设于所述第一导槽与所述第二导槽之间的滚珠。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各所述第二侧面均设有限制所述镜头撞击所述第二侧面的阻挡件。

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光学防抖镜头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镜头在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上发生偏移的防抖检测机构,所述防抖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镜头上的第三磁钢和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三磁钢对位设置的霍尔传感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上述的光学防抖镜头的光学防抖的方法,包括:当所述镜头朝所述第二侧板偏移时,所述第一记忆合金线被拉长,通过向所述第一记忆合金线中通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通电后长度收缩而拉动所述镜头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位移到初始位置,实现防抖;当所述镜头朝向所述第一侧板偏移时,所述第二记忆合金线被拉长,通过向所述第二记忆合金线中通电,所述第三延伸段和所述第四延伸段通电后长度收缩而拉动所述镜头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位移到初始位置,实现防抖。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设置第一记忆合金线和第二记忆合金线通电发生形变带动镜头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往复移动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以实现光学防抖,相对于传统的采用防抖线圈的方式,该驱动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实现光学防抖镜头组件的小型化设计;而且通过将第一记忆合金线设计成两端固定在第一侧板上,中部固定在镜头上,通过将第二记忆合金线设计成两端固定在第二侧板上,中部固定在镜头上,该设置方式可以使得第一记忆合金线和第二记忆合金线在驱动镜头位移的过程中不用承受较大应变力的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B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第一记忆合金丝和第二记忆合金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第一基座以及电路板的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第一基座以及电路板的组合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D-D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所示结构另一角度的爆炸示意图;

图14为第一记忆合金线和第二记忆合金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模组400,包括可以实现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的镜头组件100以及外壳300,外壳300包括上壳体301和下壳体302,上壳体301和下壳体302围合形成用于容置镜头组件100的容置空间。上壳体301和下壳体302都与镜头组件100卡扣连接,具体地,镜头组件100的两侧都凸设有卡块303,上壳体301和下壳体302的两侧都设置有卡口304,上壳体301和下壳体302通过卡块303与卡口304的配合与镜头组件100卡扣连接。

请参阅图2-8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组件100包括镜头11、第一基座12、第二基座13、第一弹性件14、第二弹性件15、第一记忆合金丝16以及第二记忆合金丝17。镜头11位于第一基座12中,第二基座13包括底板131、自底板131延伸的具有通光孔132的第一座体133、沿镜头11的光轴S的方向与第一座体133间隔设置的第二座体134,第一基座12沿光轴S的方向可滑动安装于第二座体134,第一基座12包括延伸至第一座体133与第二座体134之间的延伸臂12a。第一弹性件14和第二弹性件15分别设置于镜头11的两侧,第一弹性件14的一端与第一基座12连接,第一弹性件14的另一端与第一座体133连接,第二弹性件15的一端与第一基座12连接,第二弹性件15的另一端与第一座体133连接,第一弹性件14与第二弹性件15对称设置;第一记忆合金丝16和第二记忆合金丝17对称设置于镜头11的两侧,第一记忆合金丝16包括固定于第二座体134的第一固定部161、自第一固定部161向着延伸臂12a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62、固定于延伸臂12a的第二固定部163、自第二固定部163向着第二座体134方向反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164、以及与第二连接部164连接且固定于第二座体134的第三固定部165,第一连接部162和第二连接部164的对称轴与镜头11的光轴S平行;第二记忆合金丝17包括固定于第二座体134的第四固定部171、自第四固定部171向着延伸臂12a的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部172、固定于延伸臂12a的第五固定部173、自第五固定部173向着第二座体134方向反向延伸的第四连接部174、以及与第四连接部174连接且固定于第二座体134的第六固定部175,第三连接部172与第四连接部174的对称轴与镜头11的光轴S平行。

初始时,第一基座12位于第二基座13的初始位置,即镜头11位于预设的初始位置,此时,第一弹性件14和第二弹性件15处于拉伸状态,第一弹性件14和第二弹性件15具有预拉力,第一记忆合金丝16和第二记忆合金丝17处于紧绷状态。对焦时,往第一记忆合金丝16和第二记忆合金丝17中通入电流,第一连接部162、第二连接部164、第三连接部172以及第四连接部174通电后长度收缩而拉动第一基座12相对与第二基座13沿镜头11的光轴S方向位移,第一基座12带动镜头11与第二基座13发生相对位移,实现镜头11的对焦,此时,第一弹性件14和第二弹性件15处于更大形变的拉伸状态;完成对焦后,断开电流,第一弹性件14和第二弹性件15拉动第一基座12复位至初始位置,镜头11随第一基座12复位至初始位置。

该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记忆合金丝16和第二记忆合金丝17通电发生形变带动镜头11在沿光轴S的方向上移动以实现镜头11的自动对焦,相对于传统的采用线圈控制的方式,该驱动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实现镜头组件100的小型化设计;而且,该设计方式的可以使得第一记忆合金丝16和第二记忆合金丝17在驱动镜头11位移的过程中不用承受较大应变力的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驱动力。此外,通过将第一记忆合金丝16的第一固定部161和第三固定部165都固定于第二座体134的同一侧,方便与第一固定部161和第三固定部165接电线路的电路设计。同理,通过将第二记忆合丝17的第四固定部171和第六固定部175设置于第二座体134的另一侧,可以起到方便与第四固定部171和第六固定部175接电线路的电路设计。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第一连接部162和第二连接部164呈夹角设置,第一连接部162和第二连接部164的夹角为9.1°±2°,优选为9.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162和第二连接部164的夹角不局限于设置为上述角度值,也可以设置于其他角度,总的来说,夹角越小,第一记忆合金丝16承受的应变越小,但承受的应力越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确定夹角的大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第三连接部172和第四连接部174呈夹角设置,第三连接部172和第四连接部174的夹角为9.1°±2°,优选为9.1°。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连接部172和第四连接部的174夹角不局限于设置为上述角度值,也可以设置于其他角度,总的来说,夹角越小,第二记忆合金丝17承受的应变越小,但承受的应力越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确定夹角的大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组件100还包括两个间隔安装在第二座体134一侧的第一接线端子18,第一固定部161和第三固定部165分别与两个第一接线端子18连接。优选地,每个第一接线端子18包括第一夹持部181、从第一夹持部181的一端弯曲并反向延伸的第二夹持部182,第一固定部161或第三固定部165夹持固定于第一夹持部181与第二夹持部182之间,该连接方式沿用至下文。通过设置该第一接线端子18,一方面便于第一记忆合金丝16与第二基座13的连接,另一方面便于第一记忆合金丝16与电路连接。可以理解地,镜头组件100不设置有该第一接线端子18也是可以的,第一记忆合金线16的两端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在第二基座13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组件100还包括两个间隔安装在第二座体134另一侧的第二接线端子19,第四固定部171和第六固定部175分别与两个第二接线端子19连接。通过设置该第二接线端子19,一方面便于第二记忆合金丝17与第二基座13的连接,另一方面便于第二记忆合金丝17与电路连接。可以理解地,镜头组件100不设置有该第二接线端子19也是可以的,第二记忆合金线17的两端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在第二基座13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位于第一基座12一侧的延伸臂12a上凸设有第一突柱121,第二固定部163套设于第一突柱121。优选地,第一突柱121之远离镜头11的一端具有较大的直径,可以防止第一记忆合金丝16的中部从第一突柱121脱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位于第一基座12另一侧的延伸臂12a凸设有第二突柱122,第五固定部173套设于第二突柱122。优选地,第二突柱122之远离镜头11的一端具有较大的直径,可以防止第二记忆合金丝17的中部从第二突柱122脱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组件100还包括电路板20,电路板20包括贴附在一第二座体134的第一延伸部201和贴附在另一第二座体134的第二延伸部202,第一固定部161和第三固定部165通过第一延伸部201间接固定于第二座体134,第四固定部171和第六固定部175通过第二延伸部202间接固定于第二座体134。第一固定部161和第三固定部165通过第一接线端子18固定于电路板20的第一延伸部201,第四固定部171和第六固定部175通过第二接线端子19固定于电路板20的第二延伸部202,以实现电路板20与第一记忆合金丝16,第二记忆合金丝17之间的电路导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基座12与第二座体134之间以用于将对焦后的镜头11与第一基座12恢复到初始位置的第一复位结构21、第二复位结构22。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第一基座12包括第一侧板123和与第一侧板123间隔设置的第二侧板124,第二座体134包括设置于第一侧板123之远离第二侧板124一侧的第三侧板135和设置于第二侧板124之远离第一侧板123一侧的第四侧板136;第一复位结构21设置于第一侧板123与第三侧板135之间,第一复位结构21包括安装于第一侧板123之朝向第三侧板135一侧的第一磁钢211和安装于第三侧板135之朝向第一侧板123一侧以用于与第一磁钢磁211性吸附的第二磁钢212;第二复位结构22设置于第二侧板124与第四侧板136之间,第二复位结构22包括安装于第二侧板124之朝向第四侧板136一侧的第三磁钢221和安装于第四侧板136之朝向第二侧板124一侧以用于与第三磁钢221磁性吸附的第四磁钢222。镜头11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磁钢211与第二磁钢212正对设置,第三磁钢221与第四磁钢222正对设置,第一记忆合金丝16和第二记忆合金丝17拉动第一基座12相对第二基座13位移时,第一磁钢211与第二磁钢212发生错位,第三磁钢221与第四磁钢222发生错位,第一记忆合金丝16和第二记忆合金丝17断电后,通过第二磁钢212对第一磁钢211的磁力作用,第四磁钢222对第三磁钢221的磁力作用,并配合第一弹性件14和第二弹性件15弹性拉力的作用将第一基座12和镜头11拉回初始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第一复位结构21的两侧设有第一引导结构23,每个第一引导结构23包括沿光轴S方向凹设于第一基座12上的第一导槽231、沿光轴S方向凹设于第二基座13上的第二导槽232、以及嵌设于第一导槽231与第二导槽232之间的第一滚珠233。第一导槽231具体凹设于第一侧板123朝向第三侧板135的一侧,第二导槽232具体凹设于第三侧板135朝向第一侧板123的一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第二复位结构22的两侧设有第二引导结构24,每个第二引导结构24包括沿光轴S方向凹设于第一基座12上的第三导槽241、沿光轴S方向凹设于第二基座13上的第四导槽242、以及嵌设于第三导槽241与第四导槽242之间的第二滚珠243。第三导槽241具体凹设于第二侧板124朝向第四侧板136的一侧,第四导槽232具体凹设于第四侧板136朝向第二侧板124的一侧。

通过设置该第一引导结构23和第二引导结构24,可以有效减小第一基座12与第二基座13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使得第一基座11的偏移和复位更为迅速、灵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组件100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一基座12沿光轴S方向之移动距离的对焦检测机构25,对焦检测机构25包括设置于第二基座13上的第五磁钢251和设置于第一基座12上并与第五磁钢251对位设置的第一霍尔传感器252。该对焦检测机构25用于检测第一基座12朝向第二基座的偏移量的多少,以控制往第一记忆合金丝16和第二记忆合金丝17通入的电流,使得镜头11能够精确到达对焦位置,提升镜头11的成像质量。第一霍尔传感器252通过电路板20间接安装于第一基座12,具体地,电路板20的第一延伸部201延伸至第一基座12的第一侧板123朝向第一座体133的表面,第一霍尔传感器252与第一延伸部201连接,第五磁钢251安装于第一座体133上。

请参阅图9-1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记忆合金线26以及第二记忆合金线27,镜头11位于第一侧板123与第二侧板124之间,第一记忆合金线26包括固定在第一侧板123上的第一固定端261、自第一固定端261向着第二侧板124方向延伸且设置于悬置于镜头11上方的第一延伸段262、固定于镜头11靠近第二侧板124一侧的第二固定端263、自第二固定端263向着第一侧板123方向反向延伸且悬置于镜头11上方的第二延伸段264、以及与第二延伸段264连接且固定于第一侧板123的第三固定端265,第一延伸段262和第二延伸段264的对称轴与光轴S垂直;第二记忆合金线27包括固定在第二侧板124的第四固定端271、自第四固定端271向着第一侧板123方向延伸且悬置于镜头11上方的第三延伸段272、固定于镜头11靠近第一侧板123一侧的第五固定端273、自第五固定端273向着第二侧板124方向反向延伸且悬置于镜头11上方的第四延伸段274、以及与第四延伸段274连接且固定于第二侧板124的第六固定端275,第三延伸段272和第四延伸段274的对称轴与光轴S垂直。

具体地,镜头11未偏移时,镜头11位于第一基座12的初始位置,第一记忆合金线26和第二记忆合金线27处于松弛状态,当镜头11朝向第一侧板123或者第二侧板124发生偏移时,例如,当镜头11朝向第一侧板123偏移时,第二记忆合金线27被拉长,此时,在第二记忆合金线27中通入电流,第二记忆合金线27由于通电发热,并依据自身的物理特性发生形变,长度缩短,将镜头11拉回初始位置,实现镜头11的光学防抖。

该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记忆合金线26和第二记忆合金线27通电发生形变带动镜头11在垂直于光轴S的方向上移动以实现光学防抖,相对于传统的采用防抖线圈的方式,该驱动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实现镜头组件100的小型化设计;而且,该设计方式可以使得第一记忆合金线26和第二记忆合金线27在驱动镜头11位移的过程中不用承受较大应变力的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驱动力。此外,通过将第一记忆合金线26的第一固定端261和第三固定端265都固定于第二座体134的同一侧,方便与第一固定端261和第三固定端265接电线路的电路设计。同理,通过将第二记忆合线27的第四固定端271和第六固定端275设置于第二座体134的另一侧,可以起到方便与第四固定端271和第六固定端275接电线路的电路设计。

第一延伸段262和第二延伸段264呈夹角设置,第一延伸段262和第二延伸段264的夹角为10.4°±2°,优选为10.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延伸段262和第二延伸段264的夹角不局限于设置为上述角度值,也可以设置于其他角度,总的来说,夹角越小,第一记忆合金线26承受的应变越小,但承受的应力越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确定夹角的大小。

第三延伸段272和第四延伸段274呈夹角设置,第三延伸段272和第四延伸段274的夹角为10.4°±2°,优选为10.4°。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延伸段272和第四延伸段274的夹角不局限于设置为上述角度,也可以设置于其他角度,总的来说,夹角越小,第二记忆合金线27承受的应变越小,但承受的应力越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确定夹角的大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组件100还包括两个间隔安装在第一侧板123上的第一接电端子28,第一记忆合金线26的第一固定端261和第三固定端265分别与两个第一接电端子28连接。通过设置该第一接电端子28,一方面便于第一记忆合金线26与第一侧板123的连接,另一方面便于第一记忆合金线26与电路连接。可以理解地,镜头组件100不设置有该第一接电端子28也是可以的,第一记忆合金线26的两端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在第一侧板123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组件100还包括两个间隔安装在第二侧板124上的第二接电端子29,第二记忆合金线27的第四固定端271和第六固定端275分别与两个第二接电端子29连接。通过设置该第二接电端子29,一方面便于第二记忆合金线27与第二侧板124的连接,另一方面便于第二记忆合金丝20与电路连接。可以理解地,镜头组件100不设置有还第二接电端子29也是可以的,第二记忆合金线27的两端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在第二侧板124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11之远离第一侧板123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凸柱111,第一记忆合金线26的第二固定端263悬挂于第一凸柱111。优选地,第一凸柱111之远离镜头11的一端具有较大的直径,可以防止第一记忆合金线26从第一凸柱111脱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11之远离第二侧板124的一侧凸设有第二凸柱112,第二记忆合金线27的第五固定部273悬挂于第二凸柱112。优选地,第二凸柱112之远离镜头11的一端具有较大的直径,可以防止第二记忆合金线27从第二凸柱112脱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电路板20还包括贴附在第一侧板123上的第一伸展部203和贴附在第二侧板124上的第二伸展部204,第一固定端261和第三固定端265通过第一伸展部203间接固定于第一侧板123,第四固定端271和第六固定端275通过第二伸展部204间接固定于第二侧板124,具体地,第一固定端261和第三固定端265通过第一接电端子28固定于电路板20的第一伸展部203,第四固定端271和第六固定端275通过第二接线端子29固定于电路板20的第二伸展部20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组件100还包括安装于镜头11与第一基座12之间以用于配合第一记忆合金线26和第二记忆合金线27将发生偏离的镜头11恢复到初始位置的第三复位结构30。

第一侧板123和第二侧板124上都设置有第一凹槽125,镜头11相对的两侧反向凸设有第一凸出部113,两个第一凸出部113分别嵌设于两个第一凹槽125中;每个第一凹槽125包括沿光轴S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126、第二侧面127,每个第一凸出部113包括与第一侧面126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4和与第二侧面127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15;每组相向设置的第一表面114和第一侧面126之间都设置有第三复位结构30,每个第三复位结构30包括设置于第一表面114的第六磁钢301和设置于第一侧面126以用于与第六磁钢301磁性吸附的第七磁钢302。镜头11位于初始位置时,第六磁钢301与第七磁钢302正对位设置,当镜头11朝向第一侧板123或者第二侧板124偏移时,例如,镜头11朝向第一侧板123偏移时,第六磁钢301和第七磁钢302发生错位,第六磁钢301和第七磁钢302通过磁力作用配合通电后的第二记忆合金线27将镜头11拉回初始位置。通过设置第三复位结构30可以降低第一记忆合金线26和第二记忆合金线27承受的应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每个第三复位结构30的两侧都设置有第三引导结构31,每个第三引导结构31包括沿镜头11之移动方向凹设于镜头11的第五导槽311、沿镜头11之移动方向凹设于第一基座12的第六导槽312以及嵌设于第五导槽311与第六导槽312之间的第三滚珠313。通过设置该第三引导结构31可以有效减小镜头11与第一基座12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使得镜头11的复位更为迅速,镜头11防抖的反应更加灵敏。第五导槽311具体凹设于镜头11的第一表面114,第六导槽312具体凹设于第一基座12的第一侧面126。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镜头组件100还包括用于检测镜头11在沿垂直于光轴S方向上偏移的防抖检测机构32。该防抖检测机构32一方面用于检测镜头11朝向第一侧板123还是朝向第二侧板124偏移,以控制是往第一记忆合金线26中还是往第二记忆合金线27中通入电流;另一方面还用于检测镜头11朝向第一侧板123或者第二侧板124偏移量的多少,以控制往第一记忆合金线26或者第二记忆合金线27通入的电流,从而能够较为精确地将镜头11拉回到初始位置。

具体地,防抖检测机构32包括设置于镜头11上的第八磁钢321和设置于电路板20上并与第八磁钢321对位设置的第二霍尔传感器322。

镜头11朝向第一侧板123的一侧凸设有与第一凸出部113间隔设置的第二凸出部116,第八磁钢321安装于第二凸出部116,第一侧板123之朝向第二凸出部116的面凹设有对应第二凸出部的避让槽128。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式,每个第二侧面127均设置有限制镜头11撞击第二侧面127移动的阻挡件33。通过设置该阻挡件33可以防止安装有该镜头组件100的设备掉落时,镜头11朝向第二侧面发生较大位移,导致第一表面114与第一侧面126的间距过大,第三滚珠313从第五导槽311和第六导槽312脱离。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镜头组件的自动对焦的方法,包括:往两个记忆合金丝中通入电流,每个所述记忆合金丝中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电后长度收缩而拉动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基座向所述第二座体的方向位移,两个所述弹性件弹性拉伸,实现所述镜头的对焦;完成对焦后,断开电流,两个所述弹性件拉动所述第一基座复位至初始位置,所述镜头随所述第一基座复位至初始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镜头组件的光学防抖的方法,包括:当所述镜头朝所述第二侧板偏移时,所述第一记忆合金线被拉长,通过向所述第一记忆合金线中通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通电后长度收缩而拉动所述镜头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位移到初始位置,实现防抖;当所述镜头朝向所述第一侧板偏移时,所述第二记忆合金线被拉长,通过向所述第二记忆合金线中通电,所述第三延伸段和所述第四延伸段通电后长度收缩而拉动所述镜头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位移到初始位置,实现防抖。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