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长转换装置、激光光源系统及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6059发布日期:2019-09-13 22:3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波长转换装置、激光光源系统及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长转换装置、激光光源系统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能量集中度高,其准直的方向性方便光路设计,并且亮度高,寿命长,能耗低。随着激光投影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具有高色域、高亮度性能的激光投影产品。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激光投影机都存在如下缺陷:提升亮度时,亮度容易饱和,散热效果变差,波长转换材料的激发效率下降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第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包括基板、第一波长转换层和第二波长转换层;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射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射部;第一波长转换层与所述第一反射部对应设置,第二波长转换层与所述第二反射部对应设置,或者,当基板为透明基板时,第一波长转换层与所述第二反射部对应设置,第二波长转换层与所述第一反射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第二波长转换层均含有波长转换材料,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在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受激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第二种波长转换装置,包括透明基板、第一波长转换层和第二波长转换层;透明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第二波长转换层均含有波长转换材料,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在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受激光。

进一步,根据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波长转换装置,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均呈圆环形结构或C形结构,或者,一个波长转换层呈圆形结构,另一个波长转换层呈C形结构;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均沿基板的圆周方向设置,两波长转换层在波长转换装置的轴向上的投影不重叠。

进一步,根据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波长转换装置,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沿基板的圆周方向包括一个或多个颜色的波长转换区域,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沿基板的圆周方向包括一个或多个颜色的波长转换区域。

进一步,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包括蓝色波长转换区域、红色波长转换区域、绿色波长转换区域、黄色波长转换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包括蓝色波长转换区域、红色波长转换区域、绿色波长转换区域、黄色波长转换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第一种激光光源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光源、第一二向色镜、如上所述的第一种波长转换装置、第二激光光源、第二二向色镜和合光装置;

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射第一激发光,激发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一二向色镜,用于透射第一激发光、并反射第一受激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第一波长转换层接收第一激发光,产生第一受激光,第一受激光照射至所述第一二向色镜,并被第一二向色镜反射;

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发射第二激发光,激发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二受激光;

所述第二二向色镜,用于透射第二激发光、并反射第二受激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第二波长转换层接收第二激发光,产生第二受激光,第二受激光照射至所述第二二向色镜,并被第二二向色镜反射;

所述合光装置,用于将第一二向色镜反射的第一受激光和第二二向色镜反射的第二受激光合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第二种激光光源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光源、第一二向色镜、如上所述的第一种波长转换装置、第二激光光源、第二二向色镜和合光装置;

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射第一激发光,激发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一二向色镜,用于反射第一激发光、并透射第一受激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第一波长转换层接收第一激发光,产生第一受激光,第一受激光透射所述第一二向色镜;

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发射第二激发光,激发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二受激光;

所述第二二向色镜,用于反射第二激发光、并透射第二受激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第二波长转换层接收第二激发光,产生第二受激光,第二受激光透射所述第二二向色镜;

所述合光装置,用于将透射第一二向色镜的第一受激光和透射第二二向色镜的第二受激光合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第三种激光光源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光源、第一二向色镜、如上所述的第一种波长转换装置、第二激光光源、第二二向色镜和合光装置;

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射第一激发光,激发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一二向色镜,用于反射第一激发光、并透射第一受激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第一波长转换层接收第一激发光,产生第一受激光,第一受激光透射所述第一二向色镜;

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发射第二激发光,激发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二受激光;

所述第二二向色镜,用于透射第二激发光、并反射第二受激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第二波长转换层接收第二激发光,产生第二受激光,第二受激光照射至所述第二二向色镜,并被第二二向色镜反射;

所述合光装置,用于将透射第一二向色镜的第一受激光和第二二向色镜反射的第二受激光合光。

进一步,根据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激光光源系统,所述合光装置设置为:

所述合光装置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具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棱镜和第三会聚装置;第一受激光经第一反射镜和棱镜的第一反射面反射后入射第三会聚装置;第二受激光经第二反射镜和棱镜的第二反射面反射后入射第三会聚装置;或者,

所述合光装置包括反射镜和第三二向色镜,所述第三二向色镜能够反射第一受激光、并透射第二受激光;第一受激光经反射镜反射后照射至第三二向色镜,再被第三二向色镜反射;第二受激光透射第三二向色镜后,与被第三二向色镜反射的第一受激光合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第四种激光光源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光源、如上所述的第二种波长转换装置、第一反射镜、第二激光光源、第二反射镜及合光装置;

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射第一激发光,激发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一受激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第一波长转换层接收第一激发光,产生第一受激光,第一受激光透射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基板,照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并被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

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反射透射波长转换装置的基板的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二激光光源,发射第二激发光,激发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二受激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第二波长转换层接收第二激发光,产生第二受激光,第二受激光透射所述波长转换装置的基板,照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镜,并被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

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反射透射波长转换装置的基板的第二受激光;

所述合光装置,用于将第一反射镜反射的第一受激光和第二反射镜反射的第二受激光合光。

进一步,根据上述第四种激光光源系统,所述合光装置设置为:

所述合光装置包括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具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棱镜和会聚装置;第一受激光经第一反射镜和棱镜的第一反射面反射后入射会聚装置;第二受激光经第二反射镜和棱镜的第二反射面反射后入射会聚装置,与入射会聚装置的第一受激光合光;或者,

所述合光装置包括二向色镜和第三反射镜,所述二向色镜能够透射第一受激光、并反射第二受激光;第一反射镜反射的第一受激光透射所述二向色镜;第二反射镜反射的第二受激光照射至第三反射镜,被第三反射镜反射至所述二向色镜,被所述二向色镜反射后,与透射所述二向色镜的第一受激光合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激光投影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之一或者如上所述的激光光源系统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波长转换装置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激发光过于集中导致的亮度饱和问题,散热效果好,能够保持激发效率,提高激发光功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的波长转换装置的侧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的波长转换装置的第一表面正视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的波长转换装置的第二表面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出的激光光源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出的激光光源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出的激光光源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出的激光光源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波长转换装置

参照图1a-图1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波长转换装置W,包括圆盘状基板10、第一波长转换层11和第二波长转换层12;基板1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基板10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射部(图中未示出),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反射部(图中未示出),第一波长转换层11与所述第一反射部对应设置,第二波长转换层12与所述第二反射部对应设置。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0可以为透明基板也可以为非透明基板。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10为透明基板,第一波长转换层11与所述第二反射部对应设置,第二波长转换层12与所述第一反射部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11、第二波长转换层12均含有波长转换材料,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在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受激光,受激光能够被对应设置的反射部反射。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10为透明基板,该透明基板不具有第一反射部和第二反射部,波长转换层受激发产生的受激光能够透射所述基板10,从而能够在与第一波长转换层11和第二波长转换层12的相对的另一侧收集与两波长转换层各自相应的透过透明基板的受激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11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12均呈圆环形结构,沿基板10的圆周方向设置,两波长转换层在波长转换装置W的轴向上的投影不重叠,即,一个波长转换层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另一个波长转换层的内径。该设置方式中,激发光照射基板10的位置不对称,因此,更有利于波长转换装置W散热。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11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12也可以呈C形结构,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装置W可以在与第一波长转换层/第二波长转换层处于同一环形的基板上的C形结构的波长转换层以外的区域形成透射激发光的透射部或缺口,或者形成反射激发光的反射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一个波长转换层呈圆形结构,另一个波长转换层呈C形结构。

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11、第二波长转换层12均包括沿基板10的圆周方向设置的不同颜色的波长转换区域;所述不同颜色的波长转换区域含有不同颜色的波长转换材料,所述不同颜色的波长转换材料在激发光的激发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受激光。

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11、第二波长转换层12,例如可以通过将含有波长转换材料的粘合剂(例如玻璃粉)涂敷在基板10的第一反射部、第二反射部上形成,还可以将含有波长转换材料的粘合剂(例如玻璃粉)喷涂或丝网印刷在基板的第一反射部、第二反射部上形成。本实施例的波长转换层不受其制造方法的限制。

所述波长转换材料,例如可以为硅酸盐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铝酸盐荧光粉、氧化物荧光粉、氮氧化物荧光粉、氯化物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酰氯化物荧光粉、硫化物荧光粉、氧硫化物荧光粉、卤化物荧光粉、硫属化物荧光粉、卤磷酸盐化物荧光粉、石榴石系化合物荧光粉等,本实用新型的波长转换材料并不限于上述种类。

优选的,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11、第二波长转换层12分别包括蓝色波长转换区域、红色波长转换区域、绿色波长转换区域、黄色波长转换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各波长转换区域分别包括蓝色波长转换材料、红色波长转换材料、绿色波长转换材料、黄色波长转换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分别能够在激发光的激发下发出蓝色受激光、红色受激光、绿色受激光和黄色受激光。

本实用新型对第一波长转换层11和第二波长转换层12的波长转换区域的颜色分布及两波长转换层的波长转换区域的颜色的对应关系均不做限定,每个波长转换层都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颜色的波长转换区域。

在激光显示领域,例如激光投影机,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在马达的驱动下旋转,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发光照射波长转换层,波长转换层中的波长转换材料受激发,产生受激光,受激光输入光机系统,用于显示图像。

实施例2激光光源系统

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激光光源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光源101、第一准直装置102、第一匀光装置103、第一二向色镜104、第一会聚装置105、波长转换装置W、第二激光光源201、第二准直装置202、第二匀光装置203、第二二向色镜204、第二会聚装置205及合光装置300。

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1,例如为蓝光激光光源,发射蓝光,能够作为第一激发光,第一激发光激发波长转换装置W上的第一波长转换层11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一准直装置102,例如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对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出的第一激发光进行准直;

所述第一匀光装置103,用于对所述第一准直装置102出射的第一激发光进行匀光;

所述第一二向色镜104,用于透射第一激发光、并反射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一会聚装置105,可以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会聚所述第一二向色镜104透射的第一激发光,并收集所述第一受激光,所述第一受激光照射至所述第一二向色镜104,被第一二向色镜104反射;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一波长转换层11接收透射第一会聚装置105的第一激发光,波长转换材料在第一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第一受激光,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一反射部反射第一受激光,第一受激光照射至所述第一二向色镜104并被第一二向色镜104反射;

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1,例如为蓝光激光光源,发射蓝光,能够作为第二激发光,第二激发光激发波长转换装置W上的第二波长转换层12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二受激光;

所述第二准直装置202,例如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对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1发出的第二激发光进行准直;

所述第二匀光装置203,用于对所述第二准直装置202出射的第二激发光进行匀光;

所述第二二向色镜204,用于透射第二激发光、并反射第二受激光;

所述第二会聚装置205,可以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会聚所述第二二向色镜204反射的第二激发光,并收集所述第二受激光,所述第二受激光照射至所述第二二向色镜204,被第二二向色镜204反射;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二波长转换层12接收透射第二会聚装置205的第二激发光,波长转换材料在第二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第二受激光,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二反射部反射第二受激光,第二受激光照射至所述第二二向色镜204并被第二二向色镜204反射;

所述合光装置300,用于将第一二向色镜104反射的第一受激光和第二二向色镜204反射的第二受激光合光;本实施例中,所述合光装置300包括第一反射镜301、第二反射镜302、具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棱镜(例如为三棱镜303)和第三会聚装置304。第一二向色镜104反射的第一受激光经第一反射镜301和三棱镜303的第一反射面两次反射后入射第三会聚装置304;第二二向色镜204反射的第二受激光经第二反射镜302和三棱镜303的第二反射面两次反射后入射第三会聚装置304,由此,第一受激光和第二受激光合光。该合光装置采用带有相邻反射面的棱镜,易于装配,稳定性好。

实施例3激光光源系统

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激光光源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光源101、第一准直装置102、第一匀光装置103、第一二向色镜104、第一会聚装置105、波长转换装置W、第二激光光源201、第二准直装置202、第二匀光装置203、第二二向色镜204、第二会聚装置205及合光装置300。

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1,例如为蓝光激光光源,发射蓝光,能够作为第一激发光,第一激发光激发波长转换装置W上的第一波长转换层11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一准直装置102,例如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对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出的第一激发光进行准直;

所述第一匀光装置103,用于对所述第一准直装置102出射的第一激发光进行匀光;

所述第一二向色镜104,用于透射第一激发光、并反射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一会聚装置105,可以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会聚所述第一二向色镜104透射的第一激发光,并收集所述第一受激光,所述第一受激光照射至所述第一二向色镜104,被第一二向色镜104反射;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一波长转换层11接收透射第一会聚装置105的第一激发光,波长转换材料在第一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第一受激光,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一反射部反射第一受激光,第一受激光照射至所述第一二向色镜104并被第一二向色镜104反射;

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1,例如为蓝光激光光源,发射蓝光,能够作为第二激发光,第二激发光激发波长转换装置W上的第二波长转换层12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二受激光;

所述第二准直装置202,例如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对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1发出的第二激发光进行准直;

所述第二匀光装置203,用于对所述第二准直装置202出射的第二激发光进行匀光;

所述第二二向色镜204,用于透射第二激发光、并反射第二受激光;

所述第二会聚装置205,可以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会聚所述第二二向色镜204反射的第二激发光,并收集所述第二受激光,所述第二受激光照射至所述第二二向色镜204,被第二二向色镜204反射;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二波长转换层12接收透射第二会聚装置205的第二激发光,波长转换材料在第二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第二受激光,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二反射部反射第二受激光,第二受激光照射至所述第二二向色镜204并被第二二向色镜204反射;

所述合光装置300,用于将第一二向色镜104反射的第一受激光和第二二向色镜204反射的第二受激光合光;本实施例中,所述合光装置300包括一个反射镜301和一个第三二向色镜302,所述第三二向色镜302能够反射第一受激光、并透射第二受激光。第一二向色镜104反射的第一受激光经反射镜301反射后照射至第三二向色镜302,再被第三二向色镜302反射;第二二向色镜204反射的第二受激光透射第三二向色镜302后,与被第三二向色镜302反射的第一受激光合光。

实施例4激光光源系统

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激光光源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光源101、第一准直装置102、第一匀光装置103、第一会聚装置104、波长转换装置W、第一反射镜105、第二激光光源201、第二准直装置202、第二匀光装置203、第二会聚装置204、第二反射镜205及合光装置300。

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1,例如为蓝光激光光源,发射蓝光,能够作为第一激发光,第一激发光激发波长转换装置W上的第一波长转换层11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一准直装置102,例如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对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出的第一激发光进行准直;

所述第一匀光装置103,用于对所述第一准直装置102出射的第一激发光进行匀光;

所述第一会聚装置104,可以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会聚所述第一匀光装置103出射的第一激发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一波长转换层11接收透射第一会聚装置104的第一激发光,波长转换材料在第一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第一受激光,第一受激光透射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基板,照射至第一反射镜105并被第一反射镜105反射;

所述第一反射镜105,用于反射透射波长转换装置W的基板的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1,例如为蓝光激光光源,发射蓝光,能够作为第二激发光,第二激发光激发波长转换装置W上的第二波长转换层12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二受激光;

所述第二准直装置202,例如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对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1发出的第二激发光进行准直;

所述第二匀光装置203,用于对所述第二准直装置202出射的第二激发光进行匀光;

所述第二会聚装置204,可以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会聚所述第二匀光装置203出射的第二激发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二波长转换层12接收透射第二会聚装置204的第二激发光,波长转换材料在第二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第二受激光,第二受激光透射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基板,照射至第二反射镜205并被第二反射镜205反射;

所述第二反射镜205,用于反射透射波长转换装置W的基板的第二受激光;

所述合光装置300,用于将第一反射镜105反射的第一受激光和第二反射镜205反射的第二受激光合光;本实施例中,所述合光装置300包括第三反射镜301、第四反射镜302、具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棱镜(例如为三棱镜303)和会聚装置304。第一反射镜105反射的第一受激光经第三反射镜301和三棱镜303的第一反射面两次反射后入射会聚装置304;第二反射镜205反射的第二受激光经第四反射镜302和三棱镜303的第二反射面两次反射后入射会聚装置304,由此,第一受激光和第二受激光合光。该合光装置采用带有相邻反射面的棱镜,易于装配,稳定性好。

实施例5激光光源系统

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激光光源系统,包括第一激光光源101、第一准直装置102、第一匀光装置103、第一会聚装置104、波长转换装置W、第一反射镜105、第二激光光源201、第二准直装置202、第二匀光装置203、第二会聚装置204、第二反射镜205及合光装置300。

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1,例如为蓝光激光光源,发射蓝光,能够作为第一激发光,第一激发光激发波长转换装置W上的第一波长转换层11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一准直装置102,例如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对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出的第一激发光进行准直;

所述第一匀光装置103,用于对所述第一准直装置102出射的第一激发光进行匀光;

所述第一会聚装置104,可以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会聚所述第一匀光装置103出射的第一激发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一波长转换层11接收透射第一会聚装置104的第一激发光,波长转换材料在第一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第一受激光,第一受激光透射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基板,照射至第一反射镜105并被第一反射镜105反射;

所述第一反射镜105,用于反射透射波长转换装置W的基板的第一受激光;

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1,例如为蓝光激光光源,发射蓝光,能够作为第二激发光,第二激发光激发波长转换装置W上的第二波长转换层12中的波长转换材料,产生第二受激光;

所述第二准直装置202,例如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对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1发出的第二激发光进行准直;

所述第二匀光装置203,用于对所述第二准直装置202出射的第二激发光进行匀光;

所述第二会聚装置204,可以为透镜或透镜组,用于会聚所述第二匀光装置203出射的第二激发光;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第二波长转换层12接收透射第二会聚装置204的第二激发光,波长转换材料在第二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第二受激光,第二受激光透射所述波长转换装置W的基板,照射至第二反射镜205并被第二反射镜205反射;

所述第二反射镜205,用于反射透射波长转换装置W的基板的第二受激光;

所述合光装置300,用于将第一反射镜105反射的第一受激光和第二反射镜205反射的第二受激光合光;本实施例中,所述合光装置300包括一个二向色镜301和一个第三反射镜302,所述二向色镜301能够透射第一受激光、并反射第二受激光。第一反射镜105反射的第一受激光透射所述二向色镜301;第二反射镜205反射的第二受激光照射至第三反射镜302,被第三反射镜302反射至二向色镜301,被二向色镜301反射后,与透射二向色镜301的第一受激光合光。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示例性地提出激光光源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该激光光源系统采用上述实施例1的波长转换装置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本说明书公开的内容的基础上,在激光设备领域,利用该波长转换装置构造激光光源系统时,各光学元件(如准直装置、匀光装置、二向色镜、会聚装置等)的设置方式和组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能够灵活设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光源系统并不受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二向色镜和所述第二二向色镜均用于反射激发光、并透射受激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各二向色镜的透光或反射的光学特性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和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布置方式也不限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第一激光光源和第二激光光源的位置;所述合光装置也不限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特别的技术问题而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合适的组成和结构,灵活设置合光方式,例如,使用适当数量的反射镜即可达到合光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激光光源系统,采用双面均设置有波长转换层的波长转换装置,波长转换装置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激发光过于集中导致的亮度饱和问题,并且散热效果好,能够保持激发效率,且激发光功率提高。

实施例6激光投影仪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激光投影仪,所述激光投影仪包括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或实施例5所述的激光光源系统。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和激光光源系统在激光投影仪中的设置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能够灵活设置的,不必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