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纳双摄像头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2605发布日期:2020-03-24 14:5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纳双摄像头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模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纳双摄像头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为实现全屏化,提高屏占比,目前已经实现了在背光模组上设置单通孔容纳摄像头模组,实现量产的品牌手机有华为nova4、荣耀v20、三星a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技术发展,人们对拍照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设备设置前置双摄像头已成为发展趋势,相应的要在背光模组中设置双通孔或一定尺寸的跑道通孔来容纳双摄像头。

由于技术瓶颈和成本的原因,在背光模组中设置双通孔或一定尺寸的跑道通孔在实现显示屏亮度均匀,保证光学效果方面存在技术难点。1、难以保证通孔后侧及通孔间的亮度,减少暗区。背光模组中的各种膜材结构因热胀冷缩的作用,存在移位现象,也会影响光学效果。2、需要对通孔及是周边膜材结构进行调整改善,以实现背光模组设置双摄像头模组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固性,难以对周边膜材进行调整。

现有技术通常是在背光模组上设置一个通孔,容纳一个摄像头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前置单摄像头设计,且在设置通孔时,通孔结构的稳固性、光学效果还需要改善。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容纳双摄像头的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模组上设置通孔来容置前置双摄像头,同时保证良好的光学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容纳双摄像头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学膜片,框架,设于导光板、光学膜片、框架上的第一通孔,以及设于导光板、光学膜片、框架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邻设置且两者之间相隔有间隙,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分别设有前置摄像头。

进一步地,还包括遮光胶,所述遮光胶对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遮光胶包括设于光学膜片周边的第一遮光胶以及设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周边的第二遮光胶,所述第二遮光胶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铁框,所述铁框向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部弯折形成铁框环形支柱,所述铁框环形支柱顶面与第二遮光胶粘贴。

进一步地,所述铁框环形支柱上设有胶框环形支柱,所述胶框环形支柱的宽度大于铁框环形支柱的宽度,胶框环形支柱底面与铁框贴合,胶框环形支柱顶面与第二遮光胶粘贴。

进一步地,所述铁框环形支柱嵌入至胶框环形支柱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铁框环形支柱沿水平方向向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中心弯折形成支撑圈,所述支撑圈顶面与第二遮光胶粘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横向设置或纵向设置,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大于2mm,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直径相等或不等,两者的直径范围在2-4mm。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合并成一个跑道通孔,跑道通孔的长小于8mm。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上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呈不规则的圆形,导光板上的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远离光源的一端与靠近的第二遮光胶的边缘相距有间隙a,其中0<a<3mm。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靠近光源的一端的出光面设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与光学膜片粘贴。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背光模组上设置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或者设置一个跑道通孔来容纳前置双摄像头,并且为了防止光线射入通孔内,在通孔处设置铁框环形支柱与胶框环形支柱来遮挡光线,保证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同时也可起到固定光学模块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合并为跑道通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合并为异形跑道通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6为铁框通孔第一种情形时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铁框通孔第二种情形时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铁框通孔第三种情形时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铁框通孔第四种情形时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纳双摄像头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光学膜片2,框架,设于导光板1、光学膜片2、框架上的第一通孔3,设于导光板1、光学膜片2、框架上的第二通孔4,以及遮光胶5,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内分别设有前置摄像头。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可设于导光板1、光学膜片2、框架的中间或者两侧。

请结合参阅图1与图2,所述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可以横向设置,也可以纵向设置,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相邻设置且两者之间相隔有一定间隙h,该间隙h大于2mm,以保证两通孔间的亮度。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的直径可以相等,为了适当提高屏占比,两通孔的大小也可不等。考虑到光源传播光在通孔处受阻,通孔远离光源侧存在暗区,要减少通孔后侧的暗区问题以及提高屏占比,通孔的尺寸越小越好,但考虑到摄像头模组的大小,需要适当设置通孔的大小: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的直径范围在2-4mm。

请参阅图3与图4,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可以合并成一个跑道通孔31,其宽度b与设两个通孔时的直径一致,但跑道通孔31因为长度问题影响光线处理,要求跑道通孔31的长c小于8mm。尤其是当跑道通孔31横向设置时,其长度优选为5.5mm,这样通孔后侧的光线更好处理。当两个大小不一的通孔合并成一个异形跑道通孔32,且异形跑道通孔32纵向设置时,宽度较宽的一端朝下也就是朝向光源端设置,更有利于光线处理。

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可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但为圆形比为其它形状时光线更好处理。

请参阅图6,所述遮光胶5对应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遮光胶5包括设于光学膜片2周边的第一遮光胶51以及设于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周边的第二遮光胶52,所述第二遮光胶52与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的形状相同。所述框架包括铁框6,为了防止光线进入通孔内,铁框6通孔处的结构有如下四种情形。

第一种:请参阅图5与图6,所述铁框6向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内部弯折形成铁框环形支柱7,所述铁框环形支柱7顶面与第二遮光胶52粘贴,起到固定光学膜片2以及对通孔内侧起到遮光作用。

第二种:请参阅图7,在第一种情况的铁框环形支柱7上设置胶框环形支柱8,所述胶框环形支柱8的宽度大于铁框环形支柱7的宽度,胶框环形支柱7底面与铁框6贴合,胶框环形支柱8顶面与第二遮光胶52粘贴。相比于第一种情形,通过设置胶框环形支柱8能够增大与第二遮光胶52的粘贴面积,使结构更稳固。

第三种:请参阅图8,将铁框环形支柱7嵌入至胶框环形8支柱内部,使得胶框环形支柱8环绕铁框环形支柱7。相比于第二种情形,此种结构更牢固,更不会脱落。

第四种:请参阅图9,所述铁框环形支柱7沿水平方向向第一通孔3或第二通孔4中心弯折形成支撑圈9,所述支撑圈9顶面与第二遮光胶52粘贴。此种方式能够增大铁框与遮光胶的粘接面积,起到加固作用。

因热胀冷缩原因,导光板1存在收缩移位的现象,而光源端的导光板1是固定住的,因此导光板1会往光源端收缩,如果导光板1收缩至通孔内会影响光效,且如果碰到铁框环形支柱7会导致导光板开裂,影响质量。因此将导光板1上的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4设为不规则的圆形,将导光板1通孔远离光源的一端向外侧偏移,使得导光板1上的第一通孔3或第二通孔4远离光源的一端与靠近的第二遮光胶52的边缘相距有间隙a,给予导光板1收缩的空间,其中0<a<3mm。当导光板1收缩时,导光板1上不会收缩至第二遮光胶52内部且不会碰到铁框环形支柱7。

请参阅图2,所述导光板1靠近光源的一端的出光面设有双面胶10,所述双面胶10与光学膜片0粘贴,导光板1远离光源的一端的出光面也设有双面胶10,起到固定光学膜片2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背光模组上设置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或者设置一个跑道通孔来容纳前置双摄像头,并且为了防止光线射入通孔内,在通孔处设置铁框环形支柱与胶框环形支柱来遮挡光线,保证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同时也可起到固定光学模块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