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0748发布日期:2020-04-17 17:0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智能电子黑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黑板,属于教育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教室中的黑板,是日常教学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设施之一,信息时代,老师们的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因此也对黑板的功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智能黑板是一种能够实现触控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粉笔书写的智能互动教学设备,借助触控技术将传统的手写黑板和多媒体设备相结合,在粉笔板书和多媒体应用之间轻松切换,黑板上同一块面积既可以像普通黑板一样用粉笔正常书写,也可以观看ppt、视频、图片、动画等并进行触控操作。

大尺寸的黑板所配备的大尺寸显示器容易对触控膜产生干扰,必须将触控膜与显示器隔开一些距离,如cn207895421u中通过在触控层和显示器之间设置有介质层,避免显示器与触控层接触而导致触控无效或者跳点而局部触控失灵等情况。然而,显示器与触控膜之间的距离会导致黑板整体的厚度增加、触控的灵敏度下降,显示器的清晰度和画面逼真度得不到保障,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电子黑板,该智能电子黑板实现了显示单元与透明板层的无间隙全贴合,还使得触控膜可以直接与透明板层紧密接触而不会产生水波纹等现象,保证黑板的显示、触控效果,减薄黑板的厚度,使黑板显示的画面逼真、色彩丰富,用户体验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电子黑板,包括面板层、触控膜、透明板层和液晶显示单元,所述触控膜位于面板层和透明板层之间,所述液晶显示单元位于透明板层相背于触控膜一侧,且此液晶显示单元与透明板层紧密接触;

所述液晶显示单元进一步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四周的边框区域,所述边框区域上具有若干凸起部,所述透明板层上开有若干避位孔,所述液晶显示单元的凸起部分别嵌入透明板层的避位孔内,使得液晶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与透明板层紧密接触;

所述触控膜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和位于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之间的触摸感应层,所述第二基材层相背于第一基材层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所述触控膜具有防眩光层的表面与透明板层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相背于防眩光层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粘接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层为钢化玻璃板层。

2.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明板层为亚克力板层。

3.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明板层的厚度为2mm。

4.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明板层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液晶显示单元的面积。

5.上述方案中,所述显示区域进一步包括液晶模块和背光模块,此液晶模块和背光模块各自的四周嵌套安装于边框区域内。

6.上述方案中,所述防眩光层由涂覆或者刻蚀获得。

7.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层、触控膜、透明板层和液晶显示单元均通过一框架单元安装固定。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智能电子黑板,其液晶显示单元进一步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四周的边框区域,所述边框区域上具有若干凸起部,所述透明板层上开有若干避位孔,所述液晶显示单元的凸起部分别嵌入透明板层的避位孔内,使得液晶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与透明板层紧密接触,实现了显示单元与透明板层的无间隙全贴合,既隔离了显示单元对触控膜的干扰,又大大拉近了显示单元与触控膜、面板之间的距离,减薄了黑板的厚度,使得显示更加清晰逼真、观看者的可视角度大大增加,触控灵敏度大大提高,实际触控点与显示触控点的位置几乎一致,用户体验好;另外,通过透明板上避位孔与液晶显示单元上凸起部的配合设置,既解决了因为液晶单元上凸起部带来的显示单元无法与透明板无间隙贴合的问题,又起到一定的限位支撑作用,使得液晶显示单元与透明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且透明板对液晶单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进一步保证了黑板整体结构与性能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智能电子黑板,其触控膜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和位于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之间的触摸感应层,所述第二基材层相背于第一基材层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所述触控膜具有防眩光层的表面与透明板层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相背于防眩光层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粘接连接,通过设置防眩光层在触控膜上形成粗糙面,使得触控膜可以直接与透明板层紧密接触而不会产生水波纹等现象,保证黑板的显示效果,同时缩小触控膜与显示器、与面板层之间的距离,减薄黑板的厚度、保证触控的效果,使黑板显示的画面逼真、色彩丰富,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电子黑板结构侧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电子黑板局部结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电子黑板中触控膜结构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面板层;2、触控膜;201、第一基材层;202、第二基材层;203、触摸感应层;204、防眩光层;3、透明板层;301、避位孔;4、液晶显示单元;401、显示区域;402、边框区域;403、凸起部;404、液晶模块;405、背光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智能电子黑板,包括面板层1、触控膜2、透明板层3和液晶显示单元4,所述触控膜2位于面板层1和透明板层3之间,所述液晶显示单元4位于透明板层3相背于触控膜2一侧,且此液晶显示单元4与透明板层3紧密接触;

所述液晶显示单元4进一步包括显示区域401和位于显示区域401四周的边框区域402,所述边框区域402上具有若干凸起部403,此凸起部403一般为边框区域402上用于安装液晶面板前框的螺丝孔,所述透明板层3上开有若干避位孔301,所述液晶显示单元4的凸起部403分别嵌入透明板层3的避位孔301内,使得液晶显示单元4的显示区域401与透明板层3紧密接触;

所述触控膜2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和位于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之间的触摸感应层203,所述第二基材层202相背于第一基材层201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204,所述触控膜2具有防眩光层204的表面与透明板层3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2相背于防眩光层204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1粘接连接。

上述面板层1为钢化玻璃板层,既可以通过粉笔进行书写,又对黑板整体起到防护作用,保证黑板的结构稳定性;上述透明板层3为亚克力板层,亚克力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对施加在面板上的力起到缓冲和分散的作用,增强黑板的抗冲击能力;上述透明板层3的厚度为2mm;上述透明板层3的面积等于液晶显示单元4的面积;上述防眩光层204由涂覆获得。

实施例2:一种智能电子黑板,包括面板层1、触控膜2、透明板层3和液晶显示单元4,所述触控膜2位于面板层1和透明板层3之间,所述液晶显示单元4位于透明板层3相背于触控膜2一侧,且此液晶显示单元4与透明板层3紧密接触;

所述液晶显示单元4进一步包括显示区域401和位于显示区域401四周的边框区域402,所述边框区域402上具有若干凸起部403,所述透明板层3上开有若干避位孔301,所述液晶显示单元4的凸起部403分别嵌入透明板层3的避位孔301内,使得液晶显示单元4的显示区域401与透明板层3紧密接触;

所述触控膜2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和位于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之间的触摸感应层203,所述第二基材层202相背于第一基材层201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204,所述触控膜2具有防眩光层204的表面与透明板层3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2相背于防眩光层204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1粘接连接。

上述透明板层3的面积大于液晶显示单元4的面积;上述显示区域401进一步包括液晶模块404和背光模块405,此液晶模块404和背光模块405各自的四周嵌套安装于边框区域402内;上述防眩光层204由刻蚀获得;上述面板层1、触控膜2、透明板层3和液晶显示单元4均通过一框架单元安装固定。

采用上述智能电子黑板时,其实现了显示单元与透明板层的无间隙全贴合,既隔离了显示单元对触控膜的干扰,又大大拉近了显示单元与触控膜、面板之间的距离,减薄了黑板的厚度,使得显示更加清晰逼真、观看者的可视角度大大增加,触控精准,实际触控点与显示触控点的位置几乎一致,用户体验好;另外,通过透明板上避位孔与液晶显示单元上凸起部的配合设置,既解决了因为液晶单元上凸起部带来的显示单元无法与透明板无间隙贴合的问题,又起到一定的限位支撑作用,使得液晶显示单元与透明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且透明板对液晶单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进一步保证了黑板整体结构与性能的稳定性;

另外,通过设置防眩光层在触控膜上形成粗糙面,使得触控膜可以直接与透明板层紧密接触而不会产生水波纹等现象,保证黑板的显示效果,同时缩小触控膜与显示器、与面板层之间的距离,减薄黑板的厚度、保证触控的效果,使黑板显示的画面逼真、色彩丰富,用户体验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