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光模块标签粘贴及移除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0528发布日期:2020-04-03 14:03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光模块标签粘贴及移除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光模块标签粘贴及移除的结构。



背景技术:

光模块为目前最普遍使用于通讯领域的传输设备,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光电子器件。光模块的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接收端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模块金属壳体表面应设有标签粘贴槽,用于标明厂商、品牌及该模块主要参数,在生产过程中均通过人工手动粘贴或更换。

现有标签槽形状结构对粘贴定位不方便,且不易移除,暴力移除容易对标签或壳体造成一定的破坏,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解决标签粘贴定位及移除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光模块标签粘贴及移除的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光模块标签粘贴及移除的结构,包括:光模块壳体和标签槽,标签槽设置于光模块壳体的主体部分,标签槽为六边形结构,六边形结构位于光模块壳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点为标签粘贴的定位点;标签槽两端增设以定位点为顶点的斜坡式凹槽。

进一步的,顶点处的深度大于斜坡式凹槽底边的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六边形结构的标签槽,以及在标签槽两端增设斜坡式凹槽,六边形结构的两端点为定位点,不仅美观而且使标签粘贴定位更加精准方便;通过斜坡式凹槽的设计,方便从两端将标签移除。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模块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标签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光模块壳体;2、标签槽;3定位点;4、斜坡式凹槽;5、底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便于光模块标签粘贴及移除的结构,包括:光模块壳体1,以及设置于光模块壳体1主体部分上的标签槽2,标签槽2用于粘贴标明厂商、品牌及该模块主要参数的标签。

如图2所示,标签槽2为六边形结构,该六边形结构位于光模块壳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点为标签粘贴的定位点3,通过六边形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使标签粘贴定位更加精准方便。

标签槽2两端增设斜坡式凹槽4,斜坡式凹槽4以定位点3为顶点,顶点处的深度大于凹槽底边5的深度。通过斜坡式凹槽的设计,方便从两端将标签移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前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综上所述,乃仅记载本实用新型为呈现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实施的范围。即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文义相符,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