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1394发布日期:2020-09-01 19:2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光装置和具有该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光装置,例如公知有在像素中具有作为开关元件的晶体管的有源驱动型的液晶装置或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等。这样的电光装置具有电光面板,该电光面板具有配置有多个像素的显示区域。而且,有时采用如下的安装方式:在该电光面板的端子部上连接柔性基板,柔性基板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膜等而安装有驱动用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

近年来,在上述安装方式中,为了电光面板的高分辨率化,希望应对增加的像素数。因此,有时采用将2个柔性基板重叠起来配置的安装方式。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与重叠安装的2个柔性基板连接的第1端子组与第2端子组之间对电源供给端子进行电连接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84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128499号公报

在连接有包含驱动用ic的柔性基板的电光面板中,输入试验用的影像信号而进行显示试验。在显示产生不良情况的情况下,确定该不良情况是由电光面板、柔性基板以及驱动用ic中的哪个引起的。因此,对与驱动用ic的输出端子电连接的柔性基板的布线确认输出信号的状态。或者,有时也确认与电光面板或驱动用ic的供给电源相关的噪声。

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记载的安装方式中,存在难以对柔性基板的布线确认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的问题。详细地说,由于2个柔性基板大致重叠,所以在一方的布线基板的布线存在于2个布线基板的内侧时,难以被用于确认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的检查用探针接触到。即,要求容易确认布线基板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的电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电光装置具有:第1布线基板,其安装有第1驱动元件;第2布线基板,其被配置成与第1布线基板重叠;第1端子组,其与第1布线基板电连接,具有与第1驱动元件电连接的第1端子;第2端子组,其与第2布线基板电连接,具有与第1端子电连接的第2端子;以及监视部,其在第2布线基板上与第2端子电连接。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监视部不与安装于第2布线基板的第2驱动元件电连接。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在第2布线基板设置有切断部,该切断部切断将监视部与安装于第2布线基板的第2驱动元件电连接的布线。

上述的电光装置具有接线部,该接线部将第1端子和第2端子电连接,接线部设置在比设置有第1端子和第2端子的层靠下的层。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监视部相比于与第2驱动元件电连接的其他监视部,配置于第2端子组侧。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第1端子组具有与第1驱动元件电连接的第3端子,第2端子组具有与第3端子电连接的第4端子,在第2布线基板上具有与第4端子电连接的其他监视部。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电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液晶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电连接的液晶面板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电连接的液晶面板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液晶装置的电气结构的电路图。

图6是示出液晶面板中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等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7是沿图6所示的液晶面板的a-a’线的示意剖面图。

图8是示出第1布线基板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9是示出第2布线基板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将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安装于端子部的状态的示意俯视图。

图1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中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等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12是示出第1布线基板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13是示出第2布线基板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14是示出将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安装于端子部的状态的示意俯视图。

图15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中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等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16是示出第2布线基板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17是示出将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安装于端子部的状态的示意俯视图。

图18是示出作为第4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9是示出第1变形例的液晶面板中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等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20是示出第2变形例的液晶面板中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等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

标号说明

1、1b、1g、1r:作为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21:作为第1驱动元件的第1驱动用ic;22:作为第2驱动元件的第2驱动用ic;31、41:第1布线基板;32、42、52:第2布线基板;121、221、232、241、251a、1251b:接线部;161:第1端子组;162:第2端子组;161b、161c:作为第1端子的端子;162c:作为第2端子的端子;161d:作为第3端子的端子;322c、422c、522c、522d:作为监视部的监视用焊盘;430:切断部;1000:投射型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变更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实施的各种变形例也包含在本发明中。这里,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为可识别程度的大小,使各部件的尺寸与实际不同。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根据需要,附加了xyz轴来作为相互垂直的坐标轴。

1.第1实施方式

1.1.液晶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光装置,以有源驱动型的液晶装置为例来进行说明。该液晶装置是应用于后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光调制装置的微器件。

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液晶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电连接的液晶面板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电连接的液晶面板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1具有:作为电光面板的液晶面板100;第1安装基板351和第2安装基板352,它们与液晶面板100电连接;以及镜框状的保持架70,其对液晶面板100进行夹持。保持架70例如由使用铝等金属或合金形成的第1保持架部件71和第2保持架部件72构成。

这里,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着液晶面板100的一边的直线设为x轴,将沿着与该直线交叉的另一边的直线设为y轴,将沿着入射到液晶面板100的光la的行进方向的直线设为z轴。在图1的xyz轴的显示中,将x轴的箭头所朝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y轴的箭头所朝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z轴的箭头所朝的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各+方向相反的方向分别称为-方向。此时,光la的行进方向为+z方向。另外,也将从-z方向观察的情况称为俯视。另外,也将-z方向称为上方,+z方向称为下方。

第1安装基板351和第2安装基板352从保持架70向+y方向突出,并与未图示的外部电路电连接。稍后将描述第1安装基板351和第2安装基板352的细节。

如图2所示,液晶面板100为透射型,例如由石英基板等透光性基板构成,具有对置配置的元件基板101和对置基板102、夹持在这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显示区域110。对置基板102相对于元件基板101配置在光la的入射侧即-z方向侧。液晶面板100具有在+x方向和+y方向上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111。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像素111的区域是显示区域110。另外,显示区域110也可以包含不对液晶面板100的显示做出贡献的虚拟像素。

在对置基板102的光la的入射侧配置有第1防尘基板103。在入射到液晶面板100的光la被调制并作为显示光从元件基板101射出的一侧配置有第2防尘基板104。第1防尘基板103和第2防尘基板104具有如下的功能:降低在通过液晶面板100对显示光进行放大投射时异物对液晶面板100的影响。考虑到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和收缩而导致的尺寸变化,第1防尘基板103和第2防尘基板104采用了与元件基板101或对置基板102相同的例如石英基板等透光性基板。

元件基板101的从液晶面板100的对置基板102向+y方向突出的部分是端子部105。在端子部105设置有用于外部连接的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与端部105a沿-y方向隔开间隔而设置。第2端子组162比第1端子组161更靠近端部105a配置。

在第1端子组161中沿着-x方向以规定的间距排列有多个端子。在第2端子组162中沿着-x方向以规定的间距排列有多个端子。第1端子组161配置在第2端子组162与显示区域110之间。

第1安装基板351具有:第1布线基板31,其安装有作为第1驱动元件的第1驱动用ic21;以及第1延长基板341,其与第1布线基板31电连接。第2安装基板352具有:第2布线基板32,其安装有作为第2驱动元件的第2驱动用ic22;以及第2延长基板342,其与第2布线基板32电连接。第2布线基板32被配置成与第1布线基板31在+z方向上重叠。第2布线基板32相对于第1布线基板31位于+z方向侧。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例如采用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

第1布线基板31与第1端子组161电连接。第2布线基板32与第2端子组162电连接。

保持架70的第1保持架部件71具有矩形的主体部71a和第1散热部73。在第1散热部73的+z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片730。在主体部71a的与液晶面板100的显示区域110对应的部分设置有矩形的开口部712。在主体部71a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孔711。

保持架70的第2保持架部件72具有矩形的主体部72a和第2散热部74。在第2散热部74的-z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片740。在主体部72a的与液晶面板100的显示区域110对应的部分设置有矩形的开口部722。在主体部72a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孔721。

在第2保持架部件72的+z方向侧设置有凹陷的未图示的凹部。即,在第2保持架部件72的凹部中收纳粘贴有第1防尘基板103和第2防尘基板104的液晶面板100,并利用第1保持架部件71从+z方向侧以形成盖的方式夹入该液晶面板100。第1保持架部件71的主体部71a和第2保持架部件72的主体部72a例如通过将螺栓插入到四个角的孔711、721中而被螺纹固定。

在第2散热部74的+x方向侧和-x方向侧的侧面设置有卡定部74a,该卡定部74a供固定部件75可装卸地卡定。在第1安装基板351和第2安装基板352被夹在第1散热部73和第2散热部74之间的状态下,第1散热部73被固定部件75固定于第2散热部74。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包含保持架70的液晶装置1作为电光装置的一例,但在电光装置中,保持架70不是必需的结构。

如图3所示,液晶面板100具有在显示区域110中的作为行方向的+x方向和作为列方向的+y方向上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111。液晶面板100为有源驱动型。在像素111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对应地设置有像素电极、开关元件、对置电极以及保持电容。开关元件对像素电极进行开关控制。对置电极隔着液晶层而与像素电极对置。像素电极、开关元件以及保持电容设置在元件基板101上。开关元件例如是薄膜晶体管(tft:thinfilmtransistor)。对置电极以与多个像素电极对置的方式至少遍及显示区域110地设置于对置基板102。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例如使用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或izo(indiumzincoxide:氧化铟锌)等透明导电膜形成。

在元件基板101的端子部105中设置有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在俯视时,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的沿着-x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配置为±x方向的两端对齐。

第1端子组161与第1安装基板351的第1布线基板31电连接。第1布线基板31与第1延长基板341电连接。第1延长基板341的+y方向的端部向+x方向弯曲。第2端子组162与第2安装基板352的第2布线基板32电连接。第2布线基板32与第2延长基板342电连接。第2延长基板342的+y方向的端部向-x方向弯曲。

在第1延长基板341的+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第1输入端子45。在第2延长基板342的+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第2输入端子46。在俯视时,第1输入端子45和第2输入端子46沿着-x方向呈直线状排列配置。通过第1输入端子45和第2输入端子46的这种配置,能够将第1输入端子45与平放于外部电路基板的两个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电连接,将第2输入端子46与另一个连接器电连接。即,在将第1延长基板341与一个连接器电连接时,第2延长基板342不会成为障碍。另外,第1延长基板341和第2延长基板342不限于弯曲的形状,也可以是沿着+y方向的直线形状。

如图4所示,在第1布线基板31的一个基板面31m上安装有第1驱动用ic21。在基板面31m的-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用端子组31t。在第2布线基板32的一个基板面32m上安装有第2驱动用ic22。在基板面32m的-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用端子组32t。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都是柔性的单面布线基板。

在元件基板101的从对置基板102向+y方向伸出的端子部105上,与端子部105的端部105a隔开间隔地依次设置有第2端子组162和第1端子组161。第1端子组161与第1布线基板31的连接用端子组31t例如经由acf(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各向异性导电膜)电连接。与此同样地,第2端子组162与第2布线基板32的连接用端子组32t例如经由acf电连接。

在元件基板101的端子部105上,以与先安装的第2布线基板32在-z方向上重叠的方式安装有第1布线基板31。另外,第1布线基板31与端子部105中的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的配置相对应地,相对于第2布线基板32向-y方向错开地安装于端子部105。因此,当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安装于端子部105时,第2布线基板32的另一个基板面32n与第1布线基板31的一个基板面31m在±z方向上对置。

第1延长基板341和第2延长基板342也是柔性的单面布线基板。在第1延长基板341的一个基板面341m的+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第1输入端子45,在-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未图示的连接用端子。第1延长基板341经由该连接用端子而与第1布线基板31电连接。

在第2延长基板342的一个基板面342m的+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第2输入端子46,在-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未图示的连接用端子。第2延长基板342经由该连接用端子而与第2布线基板32电连接。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第1布线基板31的一个基板面31m上设置有多个布线和覆盖该多个布线的例如抗蚀剂层或覆盖层。与此同样地,在第2布线基板32的一个基板面32m上设置有多个布线和覆盖该多个布线的例如抗蚀剂层或覆盖层。在第1延长基板341和第2延长基板342上也分别设置有多个布线和覆盖该多个布线的例如抗蚀剂层或覆盖层。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1驱动用ic21是裸芯片,以外周被模制的状态安装在第1布线基板31上。第2驱动用ic22也是裸芯片,以外周被模制的状态安装在第2布线基板32上。

这里,在端子部105中,优选确保第1端子组161与连接用端子组31t的连接可靠性、以及第2端子组162与连接用端子组32t的连接可靠性。因此,优选使用具有绝缘性的模制材料对安装有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的端子部105的区域进行密封。另外,在第1布线基板31上,除了第1驱动用ic21之外,例如还可以安装有芯片电阻或芯片电容器等其他电子部件。在第2布线基板32上,除了第2驱动用ic22之外,还可以安装有其他电子部件。

1.2.液晶装置的电气结构

参照图5对液晶装置1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液晶装置的电气结构的电路图。

如图5所示,液晶装置1的液晶面板100具有显示区域110、扫描线驱动电路130、数据线选择电路150、n条图像信号线160、作为n个图像信号输入端子的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k条选择信号线140、k个选择信号输入端子145、多个电源端子171、172、173、与电源端子171、172、173对应的电源线174、175、176。n是1以上的整数,k是2以上的整数。

上述要素设置在图2所示的元件基板101上。在元件基板101上,在显示区域110与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之间沿着+x方向设置有数据线选择电路150,在与设置有数据线选择电路150的一边交叉的另一边与显示区域110之间,沿着+y方向设置有扫描线驱动电路130。

从未图示的外部的上位电路,经由图4所示的第1延长基板341和第2延长基板342向第1驱动用ic21和第2驱动用ic22输入时钟信号、控制信号以及图像数据等。第1驱动用ic21和第2驱动用ic22根据时钟信号、控制信号以及图像数据等,输出表示在液晶面板100上显示的图像的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等。液晶面板100根据从第1驱动用ic21和第2驱动用ic22输入的时钟信号和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

在显示区域110中设置有m条扫描线112、(k×n)条数据线114以及(m×k×n)个像素111。这里,m是1以上的整数。像素111与扫描线112和数据线114的交叉处对应设置,排列成m行×(k×n)列的矩阵状。扫描线112是传输扫描信号y1、y2、y3至ym的信号线。扫描线112从扫描线驱动电路130沿着-x方向设置。数据线114传输数据信号。数据线114从数据线选择电路150沿着-y方向设置。

在显示区域110中,与k条数据线114对应的k×m个像素111形成作为1个像素组的块。例如,设置有第1像素组111h和第2像素组111i。在第1像素组111h中,由第1像素111a构成的第1像素列111e排列有k个。在第2像素组111i中,由第2像素111b构成的第2像素列111f排列有k个。

这里,属于同一像素组的像素111经由数据线选择电路150而与同一图像信号线160对应。因此,液晶面板100具有被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划分成n个块的n列像素组,其中,该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是n列图像信号线160或n个图像信号输入端子。

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从多个像素111中选择写入数据的行。具体而言,扫描线驱动电路130输出用于从多条扫描线112中选择1条扫描线112的扫描信号。扫描线驱动电路130向第1行、第2行、第3行到第m行的扫描线112供给扫描信号y1、y2、y3到ym。

数据线选择电路150在各像素组中选择作为写入像素信号的像素111的列的列像素。具体而言,数据线选择电路150根据选择信号sel[1]到选择信号sel[k],从属于该像素组的k条数据线114中选择至少1条数据线114。数据线114以k条为单位,通过数据线选择电路150而1条条地与1条图像信号线160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线选择电路150具有与各个像素组对应的解复用器151。

图像信号线160将作为图像信号输入端子的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与数据线选择电路150电连接。图像信号线160是经由图像信号输入端子将从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输入的图像信号s[1]到图像信号s[n]传输到数据线选择电路150的信号线。图像信号线160与n个图像信号输入端子或n个像素组的各个像素组对应地设置有n列。这里,以下将图像信号s[1]到图像信号s[n]简称为图像信号s。

图像信号s是表示写入到像素111中的数据的信号。1条图像信号线160经由数据线选择电路150而与k条数据线114连接。因此,在图像信号s中,供给到这k条数据线114的数据被时分复用。

选择信号线140将选择信号输入端子145与数据线选择电路150的解复用器151电连接。选择信号线140[1]到选择信号线140[k]是传输从作为选择信号输入端子145的选择信号输入端子145[1]到选择信号输入端子145[k]输入的选择信号sel[1]到选择信号sel[k]的信号线。选择信号线140设置有k条。以下,将选择信号sel[1]到选择信号sel[k]简称为选择信号sel。

图像信号输入端子是与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电连接的端子,被供给图像信号s[j]。这里,j是1以上且n以下的整数。在该例中,从第1驱动用ic21向与第2列、第4列、第6列、…第(2t)列的偶数列的图像信号线160对应的图像信号输入端子即第1端子组161供给图像信号s[2t]。其中,t为1以上且n/2以下的整数。

另外,从第2驱动用ic22向与第1列、第3列、第5列、…第(2t-1)列的奇数列的图像信号线160对应的图像信号输入端子即第2端子组162供给图像信号s[2t-1]。图像信号s是所谓的数据信号,向图像信号输入端子供给与图像的显示对应的不同波形的模拟信号。

选择信号输入端子145是与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电连接的端子,被供给由脉冲信号构成的选择信号sel。从第1驱动用ic21、第2驱动用ic22的双方或一方向选择信号输入端子145供给选择信号sel。

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与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分别对应的选择信号输入端子145供给相同波形的选择信号sel。

电源端子171、172、173是与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电连接的端子。从上位电路经由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而不经由第1驱动用ic21和第2驱动用ic22地向电源端子171、172、173供给电源电压。电源电压是在液晶面板100中用作电源的电压,在该例中是直流电压。电源端子171是用于供给公共电压lccom的端子。电源端子172是用于供给基准电压vssy的端子。电源端子173是用于供给驱动电压vddy的端子。

公共电压lccom是作为对液晶面板100的液晶层施加的电压的基准电位的电压。基准电压vssy是作为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中的低电压侧的电源电位的电压。驱动电压vddy是作为扫描线驱动电路130中的高电压侧的电源电位的电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元件基板101中,由于将扫描线驱动电路130设为1个,所以电源端子172、173仅设置在+y方向的单侧。另外,扫描线驱动电路130的配置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像信号s[j]中,被写入到对应的像素组的第[k×j-k+1]列至第[k×j]列的像素111中的数据被时分复用。另外,在图像信号s[j]是第偶数个的s[2t]的情况下,从第1驱动用ic21向第偶数个像素组的数据线114供给图像信号s[j]。在图像信号s[j]是第奇数个的s[2t-1]的情况下,从第2驱动用ic22向第奇数个像素组的数据线114供给图像信号s[j]。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使用第1驱动用ic21和第2驱动用ic22这2个驱动用ic,所以容易应对液晶面板100中的像素数的增加。而且,由于配置有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所以能够实现高精细且高品质的小型的液晶装置1。另外,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与像素组的数据线114的电连接不限于上述方式。

在液晶装置1中,有时通过从外部电路经由第1安装基板351和第2安装基板352输入的时钟信号、控制信号以及图像数据等各种信号,确认液晶面板100是否被驱动而显示正常的图像。假设在显示中产生了不良情况时,需要确定该不良情况是由液晶面板100、第1安装基板351、第2安装基板352中的哪个引起的。特别是,在第1安装基板351的第1布线基板31上安装有第1驱动用ic21,在第2安装基板352的第2布线基板32上安装有第2驱动用ic22。因此,确认来自第1驱动用ic21和第2驱动用ic22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是否正常是很重要的。

如图4所示,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分别是单面布线基板。在元件基板101的端子部105上重叠安装有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此时,第1布线基板31的一个基板面31m和第2布线基板32的一个基板面32m朝向+z方向配置。第2驱动用ic22由于安装在基板面32m上,所以容易电连接于与第2驱动用ic22的多个输出端子相连的布线。与此相对,第1布线基板31在-z方向上与第2布线基板32重叠。第1驱动用ic21由于安装在基板面31m上,所以会被第2布线基板32妨碍到电连接于与第1驱动用ic21的多个输出端子相连的布线。

因此,本发明人设计了液晶面板100的结构,即使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被重叠安装,该结构也使得不仅是第2驱动用ic22还有第1驱动用ic21都能够容易地电连接于与其输出端子相连的布线。以下,参照附图对与液晶装置1的安装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1.3.与液晶装置的安装相关的结构

图6是示出液晶面板中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等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图7是沿图6所示的液晶面板的a-a’线的示意剖面图。图8是示出第1布线基板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9是示出第2布线基板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10是示出将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安装于端子部的状态的示意俯视图。

另外,在图6和图8至图10中,省略了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的各端子、与该各端子连接的布线、与第1驱动用ic21和第2驱动用ic22的各输入端子连接的布线等而示意性地示出。另外,在图6和图8至图10中,示出了与示出从-z方向观察的状态的图3相反的+z方向观察的状态,换言之,示出了设置有各种布线等的面。进而,在图6和图10中,以透视的方式图示出第1端子组161、第2端子组162以及接线部。

如图6所示,在元件基板101的向+y方向突出的端子部105上设置有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的大致矩形的多个端子分别沿x方向排列,并占据着x方向上细长的区域。第1端子组161具有端子161a、161b、161c、161d作为多个端子。这里,端子161b是本发明的第1端子的一例。第2端子组162具有端子162a、162b、162c、162d作为多个端子。这里,端子162c是本发明的第2端子的一例。

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的沿着-x方向和+y方向的长度彼此相等。第2端子组162位于端部105a的附近,第1端子组161位于第2端子组162的-y方向侧。

液晶面板100的元件基板101具有接线部121。接线部121将第1端子组161的端子161b和第2端子组162的端子162c电连接。

如图7所示,在液晶面板100的元件基板101中,在基板10s的上方设置有多个层。这里,在图7中,除了包含端子161b、162c的区域之外,还图示了包含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以下简称为“tft”。)的区域。

首先,对包含tft的区域的层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基板10s上设置有遮光层3a。以覆盖遮光层3a的方式设置有第1层间绝缘膜11a,接着以覆盖第1层间绝缘膜11a的方式设置有tft的半导体层30a。半导体层30a在第1层间绝缘膜11a上配置成岛状。

以覆盖半导体层30a的方式设置有栅绝缘膜11b。进而,在沿±z方向与半导体层30a的沟道区域对置的位置,隔着栅绝缘膜11b而设置有栅电极层30g。

以覆盖栅电极层30g和栅绝缘膜11b的方式形成有第2层间绝缘膜11c。在与半导体层30a的±y方向的端部重叠的位置,设置有将栅绝缘膜11b、第2层间绝缘膜11c贯通的2个接触孔cnt1。

隔着接触孔cnt1而设置有覆盖第2层间绝缘膜11c的一部分的第1布线层6a。第1布线层6a与未图示的数据线侧源漏区域电连接。

以覆盖第1布线层6a和第2层间绝缘膜11c的方式设置有第3层间绝缘膜12。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上述半导体层30a的上方设置有多个布线层、电容电极、像素电极等。另外,在元件基板101上存在对像素111形成保持电容的层,但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不需要,因此省略了记载。

接着,对包含端子161b、162c的区域进行说明。该区域具有与上述包含tft的区域相同的层的结构。在端子部105的上方的面上设置有由布线层15构成的端子161b、162c。布线层15由与像素电极相同的层形成。端子161b、162c各自的布线层15经由接触孔cnt3而与第2布线层14电连接。第2布线层14由与上述半导体层30a的上方的多个布线层中的任意一个布线层相同的层形成。端子161b是被输入液晶面板100的驱动信号、电压的有效端子,162c是可转用于确认输出信号、电源噪声的虚设端子。

和端子161b相连的第2布线层14经由接触孔cnt2而与接线部121电连接。和端子162c相连的第2布线层14经由接触孔cnt2而与接线部121电连接。即,接线部121设置在比设置有端子161b、162c的层的布线层15靠下的层(换言之作为+z方向的下方的层)。

由于接线部121具有导电性,所以端子161b与端子162c电连接。接线部121由与第1布线层6a相同的层形成。接线部121例如与第1布线层6a同样地是在形成了al(铝)或其合金等具有遮光性的金属的导电膜之后对该导电膜进行构图而形成的。另外,对于端子161b、162c,也可以使用栅电极层30g和接触孔cnt1来进行连接,利用栅电极层30g来形成接线部121。由于栅电极层30g由电阻值比al(铝)大的wsi等形成,所以能够在接线部121中形成几kω左右的电阻体。在这种情况下,接线部121可以不是直线状的接线,而是例如作为具有多个弯曲形状的接线来确保电阻值的形态。接线部121由于在与后述的监视用焊盘接触的情况下作为保护电阻来发挥功能,所以能够抑制对液晶面板100或第1驱动用ic21的静电破坏。

由于比接线部121靠下方的下层的结构与包含tft的区域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与第1布线层6a相同的层作为接线部121的结构,但不限于此。只要接线部121设置在比端子161b、162c(换言之布线层15)靠下的层即可,例如,也可以将第2布线层14在±y方向上连接而作为接线部。

如图8所示,第1布线基板31的外形为长方形,第1驱动用ic21安装在从中央靠+y方向的下端附近。第1布线基板31具有连接用布线311a、311b、311c、311d、以及作为监视部的监视用焊盘312a、312b、312c、312d。3个监视用焊盘312a、312b、312d与第1驱动用ic21的-y方向侧的未图示的输出端子电连接。监视用焊盘312c不与第1驱动用ic21电连接。另外,第1布线基板31的-y方向侧与第1端子组161电连接。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1驱动用ic21具有多个输入端子和多个输出端子。第1驱动用ic21为大致矩形形状,在沿±y方向对置的边中的+y方向侧的边上配置有多个输入端子,在-y方向侧的边上配置有多个输出端子。多个输入端子和多个输出端子设置在第1布线基板31的第1驱动用ic21的安装面上。即,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设置在作为裸芯片的第1驱动用ic21的有源面上。向多个输入端子输入各种信号和各种电源电压。从多个输出端子输出各种信号。

这里,在第1布线基板31中,对省略了图示的未与第1驱动用ic21电连接的多个布线供给图5所示的电源电压即公共电压lccom、基准电压vssy以及驱动电压vddy中的任意一个。

在将第1布线基板31安装于端子部105时,也可以使用第1布线基板31的端子对准用标记319对端子部105的第1端子组161进行+x方向和+y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对准。

监视用焊盘312c设置在比其他3个监视用焊盘312a、312b、312d靠-y方向的位置。因此,在监视用焊盘312c中,第1布线基板31的从-y方向的端部起的连接用布线311c与其他连接用布线相比被缩短。监视用焊盘312a、312b、312c、312d例如为在俯视时能够用放大镜等看到的大小。

如图9所示,第2布线基板32相对于第1布线基板31在形状和尺寸上为相同的设计。即,第2布线基板32安装有第2驱动用ic22,并且具有连接用布线、作为监视部的4个监视用焊盘等。

详细地说,第2布线基板32的外形为长方形,第2驱动用ic22安装在从中央靠+y方向的下端附近。第2布线基板32具有连接用布线321a、321b、321c、321d、以及作为监视部的监视用焊盘322a、322b、322c、322d。3个监视用焊盘322a、322b、322d与第2驱动用ic22的-y方向侧的未图示的输出端子电连接。监视用焊盘322c不与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另外,第2布线基板32的-y方向侧与第2端子组162电连接。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2驱动用ic22具有多个输入端子和多个输出端子。第2驱动用ic22为大致矩形形状,在沿±y方向对置的边中的+y方向侧的边上配置有多个输入端子,在-y方向侧的边上配置有多个输出端子。多个输入端子和多个输出端子设置在第2布线基板32的第2驱动用ic22的安装面上。即,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设置在作为裸芯片的第2驱动用ic22的有源面上。向多个输入端子输入各种信号和各种电源电压。从多个输出端子输出各种信号。

这里,在第2布线基板32中,对省略了图示的未与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的多个布线供给图5所示的电源电压即公共电压lccom、基准电压vssy以及驱动电压vddy中的任意一个。

在将第2布线基板32安装于端子部105时,也可以使用第2布线基板32的端子对准用标记329对端子部105的第2端子组162进行+x方向和+y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对准。

监视用焊盘322c设置在比其他3个监视用焊盘322a、322b、322d靠-y方向的位置。因此,在监视用焊盘322c中,第2布线基板32的从-y方向的端部起的连接用布线321c与其他连接用布线相比被缩短。监视用焊盘322a、322b、322c、322d例如为在俯视时能够用放大镜等看到的大小。通过这样将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设为相同,容易实现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的成本降低。另外,第2布线基板32并不限于与第1布线基板31相同的设计,也可以是与第1布线基板31不同的方式。

作为监视用焊盘322a、322b、322c、322d,也可以形成预先将该部分的抗蚀剂除去的第2布线基板32。或者,也可以形成被抗蚀剂覆盖的第2布线基板32,根据需要用镊子等刮去抗蚀剂来测量信号。关于监视用焊盘的形状,除了如实施例那样将布线扩宽以外,还可以采用在从布线突出的布线的前端形成的方式。这样,监视用焊盘能够采用各种方式,能够作为监视部。进而,监视用焊盘也可以采用设置在针对液晶面板100的供给电源布线上的方式。

如图10所示,当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重叠安装于端子部105时,第2布线基板32位于第1布线基板31的+z方向侧。因此,第2布线基板32的监视用焊盘322a、322b、322c、322d在+z方向侧露出,与此相对,第1布线基板31的监视用焊盘312a、312b、312c、312d被第2布线基板32遮挡,难以被检查用探针接触到。

因此,在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的确认中,使用第2布线基板32的监视用焊盘322c。详细而言,如图8所示,第1布线基板31的连接用布线311b与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端子电连接。连接用布线311b与作为第1端子的端子161b电连接。即,第1驱动用ic21与端子161b电连接。

第1端子组161的端子161b经由接线部121而与第2端子组162的端子162c电连接。端子162c经由第2布线基板32的连接用布线321c而与监视用焊盘322c电连接。监视用焊盘322c不与安装在第2布线基板32上的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使用第2布线基板32的监视用焊盘322c容易地确认第1布线基板31的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

监视用焊盘322c被配置成比与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的其他监视部(即监视用焊盘322a、322b、322d)更靠近第2端子组162侧。因此,第2布线基板32的从-y方向的端部起的连接用布线321c的长度与其他连接用布线相比被缩短。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由于第1端子组161的端子161c不与第1驱动用ic21电连接,所以成为虚设端子。

如上所述,根据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1,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容易地确认第1布线基板31中的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详细地说,为了应对像素的高分辨率化,在液晶装置1上具备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分别与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电连接,第2布线基板32与第1布线基板31重叠配置。作为第1端子组161的第1端子的端子161b经由作为第2端子组162的第2端子的端子162c而与第2布线基板32的监视用焊盘322c电连接。因此,即使第1布线基板31的布线存在于重叠的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的内侧,也能够使用监视用焊盘322c来进行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的确认。因此,能够提供容易确认布线基板中的输出信号的液晶装置1。

与监视用焊盘322c电连接的端子162c也不与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即,通过将端子162c作为虚设端子,能够经由端子161b来确认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

通过接线部121,能够容易地将端子161b和端子162c电连接。另外,由于接线部121是比端子161b和构成端子的最上部的电极层靠下方的下层,所以在安装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时,可避免第1布线基板31或第2布线基板32与接线部121接触。即,能够防止在第1布线基板31或第2布线基板32与接线部121之间发生短路。

能够缩短与端子161b电连接的监视用焊盘322c的布线长度以减小寄生电容。若寄生电容减小,则对液晶面板100的驱动的影响减小,减少了误动作等的发生。

通过将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设为相同的设计,容易实现第1布线基板31和第2布线基板32的成本降低。

2.第2实施方式

2.1.与液晶装置的安装相关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光装置,以有源驱动型的液晶装置为例,参照图11、图12、图13、图14对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的安装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中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等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图12是示出第1布线基板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13是示出第2布线基板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14是示出将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安装于端子部的状态的示意俯视图。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1相比,使接线部的配置及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的形状不同。因此,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位使用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另外,在图11至图14中,省略了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的各端子、与该各端子连接的布线、与第1驱动用ic21和第2驱动用ic22的各输入端子连接的布线等而示意性地示出。另外,在图11至图14中,示出了从+z方向观察的状态,换言之,示出了设置有各种布线等的面。进而,在图11和图14中,以透视的方式图示出第1端子组161、第2端子组162以及接线部。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具有作为电光面板的液晶面板、第1布线基板以及第2布线基板等。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具有元件基板201和对置基板102。在元件基板201的向+y方向突出的端子部105上设置有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采用了与第1实施方式的元件基板101同样的配置。这里,第1端子组161的多个端子中的端子161c是本发明的第1端子的一例。第2端子组162的多个端子中的端子162c是本发明的第2端子的一例。

元件基板201具有接线部221。接线部221将第1端子组161的端子161c和第2端子组162的端子162c电连接。在从-z方向俯视观察时,接线部221呈直线状地连接端子161c和端子162c。除了呈直线状地连接端子161c和端子162c以外,接线部221由与第1实施方式的接线部121同样的层配置构成。接线部221也可以不是直线状。

如图12所示,第1布线基板41的外形为长方形,第1驱动用ic21安装在从中央靠+y方向的下端附近。第1布线基板41具有连接用布线411a、411b、411c、411d、以及作为监视部的监视用焊盘412a、412b、412c、412d。监视用焊盘412a、412b、412c、412d与第1驱动用ic21的-y方向侧的未图示的输出端子电连接。第1布线基板41的-y方向侧与第1端子组161电连接。

这里,在第1布线基板41中,对省略了图示的未与第1驱动用ic21电连接的多个布线供给图5所示的电源电压即公共电压lccom、基准电压vssy以及驱动电压vddy中的任意一个。

在将第1布线基板41安装于端子部105时,也可以使用第1布线基板41的端子对准用标记419对端子部105的第1端子组161进行+x方向和+y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对准。

监视用焊盘412c设置在比其他3个监视用焊盘412a、412b、412d靠-y方向的位置。因此,在监视用焊盘412c中,第1布线基板41的从-y方向的端部起的连接用布线411c与其他连接用布线相比被缩短。监视用焊盘412a、412b、412c、412d例如为在俯视时能够用放大镜等看到的大小。

如图13所示,第2布线基板42相对于第1布线基板41在形状和尺寸上为相同的设计,但在设置有切断部430这一点上与第1布线基板41不同。第2布线基板42安装有第2驱动用ic22,并且具有连接用布线、作为监视部的4个监视用焊盘等。

详细来说,第2布线基板42的外形为长方形,第2驱动用ic22安装在从中央靠+y方向的下端附近。第2布线基板42具有连接用布线421a、421b、421c、421d、以及作为监视部的监视用焊盘422a、422b、422c、422d。3个监视用焊盘422a、422b、422d与第2驱动用ic22的-y方向侧的未图示的输出端子电连接。

切断部430被设置在将监视用焊盘422c与安装于第2布线基板42的第2驱动用ic22的输出端子电连接的布线上。换言之,切断部430将连接监视用焊盘422c和上述输出端子连接的布线切断。因此,监视用焊盘422c不与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另外,第2布线基板42的-y方向侧与第2端子组162电连接。第1驱动用ic21和第2驱动用ic22具有相同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提供给液晶面板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30的时钟信号由第1驱动用ic21给出的结构。从第1驱动用ic21给出时钟信号的理由是,由于第1端子组161比第2端子组162更接近扫描线驱动电路130,所以向扫描线驱动电路130接线的接线布局等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从第2布线基板提供的时钟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本方式的切断部430。

切断部430优选设置在监视用焊盘422c的+y方向侧的附近。切断部430也可以在共用第1布线基板41和第2布线基板42的基础上通过后加工等而形成。作为切断部430的形成方法,可举出冲孔加工或激光加工等。如果共用第1布线基板41和第2布线基板42,则容易实现成本降低。

这里,在第2布线基板42中,对省略了图示的未与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的多个布线供给图5所示的电源电压即公共电压lccom、基准电压vssy以及驱动电压vddy中的任意一个。

在将端子部105安装于第2布线基板42时,也可以使用第2布线基板42的端子对准用标记429对端子部105的第2端子组162进行+x方向和+y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对准。

监视用焊盘422c设置在比其他3个监视用焊盘422a、422b、422d靠-y方向的位置。因此,在监视用焊盘422c中,第2布线基板42的从-y方向的端部起的连接用布线421c与其他连接用布线相比被缩短。监视用焊盘422a、422b、422c、422d例如为在俯视时能够用放大镜等看到的大小。另外,第2布线基板42不限于与第1布线基板41相同的设计,也可以是与第1布线基板41不同的方式。

如图14所示,在液晶面板200中,当第1布线基板41和第2布线基板42重叠安装于端子部105时,第2布线基板42位于第1布线基板41的+z方向侧。因此,第2布线基板42的监视用焊盘422a、422b、422c、422d在+z方向侧露出,与此相对,第1布线基板41的监视用焊盘412a、412b、412c、412d被第2布线基板42遮挡,难以被检查用探针接触到。

因此,在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的确认中,使用了第2布线基板42的监视用焊盘422c。详细而言,如图12所示,第1布线基板41的连接用布线411c与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端子电连接。连接用布线411c与作为第1端子的端子161c电连接。即,第1驱动用ic21与端子161c电连接。

第1端子组161的端子161c经由接线部221而与第2端子组162的端子162c电连接。端子162c经由第2布线基板42的连接用布线421c而与监视用焊盘422c电连接。监视用焊盘422c通过切断部430来切断与安装于第2布线基板42的第2驱动用ic22的电连接。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使用第2布线基板42的监视用焊盘422c容易地确认第1布线基板41的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

监视用焊盘422c被配置成比与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的其他监视部(即监视用焊盘422a、422b、422d)更靠近第2端子组162侧。因此,第2布线基板42的从-y方向的端部起的连接用布线421c的长度与其他连接用布线相比被缩短。

如上所述,根据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通过切断部430,能够容易地设置不与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的监视用焊盘422c。另外,通过后加工在第2布线基板42设置切断部430,由此能够以共用的方式区分使用第1布线基板41和第2布线基板42。因此,与第1布线基板41和第2布线基板42为单独规格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通过切断部430,能够避免第1驱动用ic21和第2驱动用ic22的输出重复。

由于端子161c、162c可以应用图像信号系统以外的输入端子,所以不需要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设置虚设端子。因此,能够抑制端子部105中的端子数的增加。

3.第3实施方式

3.1.与液晶装置的安装相关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光装置,以有源驱动型的液晶装置为例,参照图15、图16、图17对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的安装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5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中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等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图16是示出第2布线基板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图17是示出将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安装于端子部的状态的示意俯视图。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与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相比,使接线部的配置及第2布线基板的形状不同。本实施方式的第1布线基板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第1布线基板41。因此,对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位使用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另外,在图15至图17中,省略了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的各端子、与该各端子连接的布线、与第1驱动用ic21和第2驱动用ic22的各输入端子连接的布线等而示意性地示出。另外,在图15至图17中,示出了从+z方向观察的状态,换言之,示出了设置有各种布线等的面。进而,在图15和图17中,以透视的方式图示出第1端子组161、第2端子组162以及接线部。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具有作为电光面板的液晶面板、第1布线基板以及第2布线基板等。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具有元件基板301和对置基板102。在元件基板301的向+y方向突出的端子部105上设置有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采用了与第1实施方式的元件基板101同样的配置。这里,第1端子组161的多个端子中的端子161c是本发明的第1端子的一例,端子161d是本发明的第3端子的一例。第2端子组162的多个端子中的端子162c是本发明的第2端子的一例,端子162d是第4端子的一例。

元件基板301具有作为第1端子的端子161c、作为第2端子的端子162c、作为第3端子的端子161d、作为第4端子的端子162d以及接线部221、232。接线部221将第1端子组161的端子161c与第2端子组162的端子162c电连接。接线部232将第1端子组161的端子161d和第2端子组162的端子162d电连接。

在从-z方向俯视观察时,接线部221呈直线状地连接端子161c和端子162c。在从-z方向俯视观察时,接线部232呈直线状地连接端子161d和端子162d。除了在上述俯时配置成直线状以外,接线部221、232由与第1实施方式的接线部121同样的层配置构成。接线部221和232也可以不是直线状。

如图16所示,第2布线基板52的布线配置与第1布线基板41的布线配置不同。即,本实施方式的第2布线基板52采用了与第1布线基板41不同的设计。

详细地说,第2布线基板52的外形为长方形,第2驱动用ic22安装在从中央靠+y方向的下端附近。第2布线基板52具有连接用布线521a、521b、521c、521d、以及作为监视部的监视用焊盘522a、522b、522c、522d。监视用焊盘522a、522b与第2驱动用ic22的-y方向侧的未图示的输出端子电连接。

在监视用焊盘522c、522d与第2驱动用ic22之间没有设置布线。连接用布线521d在监视用焊盘522d的附近向+x方向弯曲,并与监视用焊盘522d连接。因此,与第2实施方式的第2布线基板42的监视用焊盘422d相比,监视用焊盘522d向+x方向偏移配置。

这里,在第2布线基板52中,对省略了图示的未与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的多个布线供给图5所示的电源电压即公共电压lccom、基准电压vssy以及驱动电压vddy中的任意一个。

在将第2布线基板52安装于端子部105时,也可以使用第2布线基板52的端子对准用标记529对端子部105的第2端子组162进行+x方向和+y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对准。

监视用焊盘522c、522d设置在比其他两个监视用焊盘522a、522b靠-y方向的位置。因此,在监视用焊盘522c、522d中,第2布线基板52的从-y方向的端部起的连接用布线521c、521d与其他连接用布线相比被缩短。监视用焊盘522a、522b、522c、522d例如为在俯视时能够用放大镜等看到的大小。

如图17所示,在液晶面板300中,当第1布线基板41和第2布线基板52重叠安装于端子部105时,第2布线基板52位于第1布线基板41的+z方向侧。因此,第2布线基板52的监视用焊盘522a、522b、522c、522d在+z方向侧露出,与此相对,第1布线基板41的监视用焊盘412a、412b、412c、412d被第2布线基板52遮挡,难以被检查用探针接触到。

因此,在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的确认中,使用第2布线基板52的监视用焊盘522c、522d。详细而言,如图12所示,第1布线基板41的连接用布线411c、411d与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端子电连接。连接用布线411c与作为第1端子的端子161c电连接。连接用布线411d与作为第3端子的端子161d电连接。即,第1驱动用ic21与端子161c、161d电连接。

第1端子组161的端子161c经由接线部221而与第2端子组162的端子162c电连接。端子162c经由第2布线基板52的连接用布线521c而与监视用焊盘522c电连接。监视用焊盘522c不与安装于第2布线基板52的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

第1端子组161的端子161d经由接线部232而与作为第2端子组162的第4端子的端子162d电连接。端子162d经由第2布线基板52的连接用布线521d而与监视用焊盘522d电连接。监视用焊盘522d不与安装于第2布线基板52的第2驱动用ic22电连接。即,第2布线基板52具有经由端子162d而与第1布线基板41的端子161d电连接的、作为其他监视部的监视用焊盘522d。

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使用第2布线基板52的监视用焊盘522c、522d来容易地确认第1布线基板41的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

如上所述,根据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能够使用多个监视用焊盘522c、522d来确认第1布线基板41中的第1驱动用ic21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即,能够确认多种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

4.第4实施方式

4.1.电子设备

参照图18,以投射型显示装置为例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图18是示出作为第4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如图18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投射型显示装置1000具有作为光源的灯单元1001、作为颜色分离光学系统的分色镜1011、1012、作为电光面板的3个液晶装置1b、1g、1r、3个反射镜1111、1112、1113、三个中继透镜1121、1122、1123、作为颜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分色棱镜1130以及作为投射光学系统的投射透镜1140。

灯单元1001例如采用了放电型光源。光源的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等固体光源。

从灯单元1001射出的光被两个分色镜1011、1012分离成波段分别不同的3色的色光。3色的色光是指大致红色的光、大致绿色的光以及大致蓝色的光。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上述大致红色的光称为红色光r,将上述大致绿色的光称为绿色光g,将上述大致蓝色的光称为蓝色光b。

分色镜1011使红色光r透过,并且使波长比红色光r短的绿色光g和蓝色光b反射。透过了分色镜1011的红色光r被反射镜1111反射,并入射到液晶装置1r。被分色镜1011反射的绿色光g在被分色镜1012反射之后,入射到液晶装置1g。被分色镜1011反射的蓝色光b透过分色镜1012并向中继透镜系统1120射出。

中继透镜系统1120具有中继透镜1121、1122、1123和反射镜1112、1113。由于蓝色光b的光路比绿色光g或红色光r的光路长,所以光束容易变大。因此,使用中继透镜1122来抑制光束的扩大。入射到中继透镜系统1120的蓝色光b被反射镜1112反射,并且被中继透镜1121会聚到中继透镜1122的附近。然后,蓝色光b经由反射镜1113和中继透镜1123而入射到液晶装置1b。

投射型显示装置1000中的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装置1r、1g、1b应用了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1。另外,作为液晶装置1r、1g、1b,也可以应用第1实施方式以外的液晶装置。

液晶装置1r、1g、1b分别经由上述第1延长基板341和第2延长基板342而与投射型显示装置1000的上位电路电连接。由此,分别从外部电路供给指定红色光r、绿色光g、蓝色光b的灰度等级的图像信号,并在上位电路中进行处理。由此,对液晶装置1r、1g、1b进行驱动而对各自的色光进行调制。

被液晶装置1r、1g、1b调制后的红色光r、绿色光g、蓝色光b从3个方向入射到分色棱镜1130。分色棱镜1130对所入射的红色光r、绿色光g、蓝色光b进行合成。在分色棱镜1130中,红色光r和蓝色光b被反射90度,绿色光g透过。因此,红色光r、绿色光g、蓝色光b被合成为显示彩色图像的显示光,并朝向投射透镜1140射出。

投射透镜1140朝向投射型显示装置1000的外侧配置。显示光经由投射透镜1140而被放大射出,并被投射到作为投射对象的屏幕120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子设备,例示了投射型显示装置1000,但应用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于投射型的hud(head-updisplay:平视显示器)、直视型的hmd(headmounteddisplay:头戴式显示器)、使用了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个人计算机、数码相机、液晶电视等电子设备。

5.第1变形例

参照图19对第1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9是示出第1变形例的液晶面板中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等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这里,作为本变形例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1相比,使接线部的配置不同。因此,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位使用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图19中,省略了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的各端子、与该各端子连接的布线等而示意性地示出。另外,在图19中,示出了从相反的+z方向观察的状态,即示出了设置有各种布线等的面。进而,在图19中,以透视的方式图示出第1端子组161、第2端子组162以及接线部。

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所具有的液晶面板具有元件基板401和对置基板102。在元件基板401的向+y方向突出的端子部105上设置有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采用了与第1实施方式的元件基板101同样的配置。

作为第1端子组161的第1端子的端子161b和作为第2端子组162的第2端子的端子162c通过接线部241而电连接。接线部241从端子161b的+y方向的端部向+x方向引出,并在端子161b与端子161c的x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呈大致直角弯曲而向+y方向延伸。而且,接线部241在端子162c的-y方向的端部附近向+x方向呈大致直角弯曲而与端子162c连接。

由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接线部121相比,与端子162b对应的未图示的连接用布线311b与接线部241不会接近地平行配置。因此,能够在安装的压接工序中抑制接线部241与连接用布线311b的导通。

6.第2变形例

参照图20对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0是示出第2变形例的液晶面板中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等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这里,作为本变形例的电光装置的液晶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1相比,使接线部的配置不同。因此,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位使用相同的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图20中,省略了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的各端子、与该各端子连接的布线等而示意性地示出。另外,在图20中,示出了从相反的+z方向观察的状态,即示出了设置有各种布线等的面。进而,在图20中,以透视的方式图示出第1端子组161、第2端子组162以及接线部。

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所具有的液晶面板具有元件基板501和对置基板102。在元件基板501的向+y方向突出的端子部105上设置有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第1端子组161和第2端子组162采用了与第1实施方式的元件基板101同样的配置。

第1端子组161的端子161b和第2端子组162的端子162c通过接线部251a、251b并经由作为第1端子组161的虚设端子的端子161c而电连接。接线部251a从端子161b的+y方向的端部向+x方向引出,并与端子161c的+y方向的端部连接。接线部251b从端子161c的+y方向且-x方向的端部向+y方向引出并延伸,与端子162c的-y方向的端部连接。

由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接线部121相比,与端子162b对应的未图示的连接用布线311b和接线部251a、251b不会接近地平行配置。因此,能够在安装的压接工序中抑制接线部251a、251b与连接用布线311b的导通。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射型显示装置1000,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能够提供容易确认第1驱动用ic21等驱动元件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容易进行液晶装置1的显示试验、并且提高了显示特性等品质的投射型显示装置1000。

以下,记载了从实施方式导出的内容。

电光装置具有:第1布线基板,其安装有第1驱动元件;第2布线基板,其被配置成与第1布线基板重叠;第1端子组,其与第1布线基板电连接,具有与第1驱动元件电连接的第1端子;第2端子组,其与第2布线基板电连接,具有与第1端子电连接的第2端子;以及监视部,其在第2布线基板上与第2端子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与以往相比能够更容易地确认第1布线基板中的第1驱动元件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详细地说,为了应对像素的高分辨率化,在电光装置中具有第1端子组和第2端子组。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分别与第1端子组和第2端子组电连接,第2布线基板与第1布线基板重叠配置。第1端子组的第1端子经由第2端子组的第2端子而与第2布线基板的监视部电连接。因此,即使第1布线基板的布线存在于重叠的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的内侧,也能够使用监视部来进行第1驱动元件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的确认。因此,能够提供容易确认布线基板中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的电光装置。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监视部不与安装于第2布线基板的第2驱动元件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与监视部电连接的第2端子也不与第2驱动元件电连接。即,通过将第2端子作为虚设端子,能够经由第1端子来确认第1驱动元件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在第2布线基板设置有切断部,该切断部切断将监视部与安装于第2布线基板的第2驱动元件电连接的布线。

根据该结构,通过切断部,能够容易地设置不与第2驱动元件电连接的第2端子。另外,通过后加工在第2布线基板设置切断部,由此能够以共用的方式区分使用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因此,与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是单独规格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优选上述电光装置具有接线部,该接线部将第1端子和第2端子电连接,接线部设置在比设置有第1端子和第2端子的层靠下的层。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接线部容易地将第1端子和第2端子电连接。另外,由于接线部是比第1端子和第2端子靠下方的下层,因此在安装第1布线基板和第2布线基板时,避免了第1布线基板或第2布线基板与接线部接触。即,能够防止在第1布线基板或第2布线基板与接线部之间发生短路。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监视部相比于与第2驱动元件电连接的其他监视部,配置于第2端子组侧。

根据该结构,能够缩短与第1端子电连接的监视部的布线长度以减小寄生电容。若寄生电容减小,则对电光面板的驱动的影响减小,减少了误动作等的发生。

在上述电光装置中,优选第1端子组具有与第1驱动元件电连接的第3端子,第2端子组具有与第3端子电连接的第4端子,在第2布线基板上具有与第4端子电连接的其他监视部。

根据该结构,除了监视部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监视部来确认第1布线基板中的第1驱动元件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即,能够确认多种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电光装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容易确认第1驱动元件的输出信号和电源噪声、容易进行电光面板的显示试验、并且提高了显示特性等品质的电子设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