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53321发布日期:2020-09-18 13:1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轻便型的手持电子设备的需求日趋增加,对应用于手持电子设备的光学成像镜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学成像镜头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而且还应该具有大视场角的特性。同时,由于像面的大小对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即像面越大,光学成像镜头可接受能量以及信息就更多。因此,一款具有广角、大像面、良好的成像质量等特性的光学成像镜头符合当代镜头领域的发展趋势。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1.0≤ct4/ct3<1.5;以及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可满足:4.0<t34/t45<15.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中至少有一个非球面镜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可满足:semi-fov≥6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5可满足:-5.0mm-1<v5/r9<-2.5mm-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0.5<|f5|/f4<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1.0<imgh/f<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可满足:1.0<ct6/t56<3.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可满足:0<ct3/t23<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可满足:1.0<r3/r2<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5<f5/f≤-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满足:-1.5<f3/f1<-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可满足:1.0<r3/t12<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可满足:-4.5<(r4+r5)/(r4-r5)<-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4可满足:-4.0mm<r8/n4<-2.0mm。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5可满足:-5.0mm-1<v5/r9<-2.5mm-1;以及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可满足:4.0<t34/t45<15.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可满足:1.0<ct6/t56<3.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可满足:0<ct3/t23<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可满足:1.0<r3/r2<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5<f5/f≤-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满足:-1.5<f3/f1<-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1.0<imgh/f<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可满足:1.0<r3/t12<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可满足:-4.5<(r4+r5)/(r4-r5)<-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4可满足:-4.0mm<r8/n4<-2.0m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0.5<|f5|/f4<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1.0≤ct4/ct3<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可满足:semi-fov≥65°。本申请通过合理的分配光焦度以及优化光学参数,提供了一种可适用于轻便型电子产品,具有小型化、广角、大像面以及良好的成像质量等至少之一有益效果的光学成像镜头。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六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这六片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间隔距离。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均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4.0<t34/t45<15.5,其中,t34是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是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更具体地,t34和t45进一步可满足:4.2<t34/t45<15.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semi-fov≥65°,其中,semi-fov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更具体地,semi-fov进一步可满足:semi-fov≥69°。满足semi-fov≥65°,有利于光学成像镜头矫正各项像差,有利于满足广角镜头的高清成像需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5<|f5|/f4<1.5,其中,f4是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5是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5和f4进一步可满足:0.8<|f5|/f4<1.5。满足0.5<|f5|/f4<1.5,有利于合理分配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有利于矫正光学成像镜头的单色像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0<imgh/f<3.0,其中,imgh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imgh和f进一步可满足:1.3<imgh/f<2.8。满足1.0<imgh/f<3.0,有利于实现光学成像镜头较小总长的特性。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0<ct6/t56<3.5,其中,ct6是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56是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更具体地,ct6和t56进一步可满足:1.2<ct6/t56<3.3。满足1.0<ct6/t56<3.5,可以使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较短、结构紧凑,同时有利于矫正光学成像镜头的轴向色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ct3/t23<2.5,其中,ct3是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23是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更具体地,ct3和t23进一步可满足:0.3<ct3/t23<2.4。满足0<ct3/t23<2.5,可以使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较短、结构紧凑,同时有利于矫正光学成像镜头的单色像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0<r3/r2<2.0,其中,r2是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3和r2进一步可满足:1.0<r3/r2<1.7。满足1.0<r3/r2<2.0,有利于矫正光学成像镜头的垂轴色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5<f5/f≤-1.5,其中,f5是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满足-2.5<f5/f≤-1.5,有利于矫正系统轴向色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5<f3/f1<-1.0,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3是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满足-1.5<f3/f1<-1.0,有利于矫正光学成像镜头的垂轴色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0≤ct4/ct3<1.5,其中,ct3是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是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ct4和ct3进一步可满足:1.0≤ct4/ct3<1.4。满足1.0≤ct4/ct3<1.5,有利于矫正轴外视场的场曲,同时可以满足加工生产的需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0<r3/t12<3.0,其中,r3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t12是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更具体地,r3和t12进一步可满足:1.0<r3/t12<2.9。满足1.0<r3/t12<3.0,有利于合理分配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利于矫正各项像差,减小鬼像的影响。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4.5<(r4+r5)/(r4-r5)<-2.5,其中,r4是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5是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满足-4.5<(r4+r5)/(r4-r5)<-2.5,有利于合理规划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形状,矫正轴外视场场曲,同时有利于满足加工生产的要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4.0mm<r8/n4<-2.0mm,其中,r8是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n4是第四透镜的折射率。更具体地,r8和n4进一步可满足:-3.7mm<r8/n4<-2.1mm。满足-4.0mm<r8/n4<-2.0mm,有利于矫正光学成像镜头的像散像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5.0mm-1<v5/r9<-2.5mm-1,其中,r9是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v5是第五透镜的阿贝数。满足-5.0mm-1<v5/r9<-2.5mm-1,有利于减小光学成像镜头的色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光阑。可选地,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矫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小型化、广角、大像面以及高成像质量等特性的光学成像镜头。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汇聚入射光线、降低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并提高成像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镜面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六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4.96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为18.59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7.68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77.4°,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2.99。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和a16。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1.7627e-03-9.0644e-053.5165e-06-9.0132e-081.4337e-09-1.2773e-114.8580e-14s28.1412e-03-1.9946e-036.4585e-04-1.3181e-041.6069e-05-1.0205e-062.5169e-08s31.7600e-03-4.6887e-049.4660e-04-4.5170e-041.2086e-04-1.6698e-058.5005e-07s41.1632e-022.4285e-03-8.8590e-047.9161e-04-2.7390e-044.9264e-05-4.1661e-06s51.9177e-034.9773e-03-7.9627e-038.1292e-03-4.6122e-031.3696e-03-1.6596e-04s6-1.0095e-024.1763e-03-7.6622e-04-2.6665e-063.1182e-05-5.2490e-062.9934e-07s7-1.0993e-024.0573e-03-8.6088e-041.1678e-04-9.7971e-064.6345e-07-9.4976e-09s8-9.2625e-031.0127e-033.6924e-04-1.2373e-041.5009e-05-8.4477e-071.8419e-08s9-3.6922e-03-2.9472e-044.0947e-04-1.1635e-041.3627e-05-7.6133e-071.7037e-08s10-2.6639e-038.4083e-04-1.6759e-041.6617e-05-9.0559e-072.6091e-08-3.1352e-10s11-1.4028e-021.2744e-03-9.8329e-055.1154e-06-1.5882e-072.6266e-09-1.7766e-11s12-6.9456e-033.6444e-04-1.6159e-054.4550e-07-8.0331e-099.7327e-11-6.4787e-13表2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2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凸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2.88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为22.0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7.73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77.4°,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3.00。表3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3表4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3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3.42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为22.0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6.3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70.0°,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3.20。表5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5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9.0480e-04-2.4392e-053.5001e-07-2.7318e-091.1250e-11-2.0453e-149.0851e-18s25.8700e-03-3.6778e-043.3086e-05-1.8673e-065.7586e-08-9.0463e-105.6452e-12s3-2.6456e-033.4368e-04-2.4306e-06-1.7703e-061.7221e-07-8.1502e-091.4308e-10s4-1.7102e-031.0689e-03-1.3806e-042.0603e-05-2.6650e-062.0907e-07-7.1244e-09s53.0813e-03-1.5324e-032.9677e-056.2489e-04-4.7013e-041.4358e-04-1.7467e-05s6-8.2429e-03-1.0869e-04-4.8391e-051.1366e-04-2.7339e-052.9368e-06-1.4138e-07s7-3.6309e-031.8744e-04-1.9896e-048.5442e-05-1.3572e-051.0117e-06-3.0971e-08s8-4.2239e-031.4845e-03-6.5747e-041.3483e-04-1.6420e-051.1006e-06-3.0616e-08s9-3.3072e-037.7003e-05-3.4012e-041.0513e-04-1.4429e-059.0721e-07-2.1282e-08s101.4994e-03-1.4297e-032.5528e-04-2.3517e-051.2239e-06-3.4143e-083.9766e-10s11-3.8373e-04-1.2961e-04-2.1993e-066.4726e-07-2.6859e-084.6843e-10-3.1084e-12s122.4084e-03-2.3427e-045.6641e-061.7745e-07-1.4691e-083.3348e-10-2.5928e-12表6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4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4.08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为21.9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6.3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75.0°,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3.00。表7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7表8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8a至图8d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实施例5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光学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4.2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度ttl为19.6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5.96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77.4°,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圈值fno为2.99。表9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9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1.5574e-03-8.8113e-053.1324e-06-6.8182e-088.9365e-10-6.5157e-122.0322e-14s26.7920e-03-9.8959e-042.8064e-04-5.6756e-056.4112e-06-3.6310e-077.9071e-09s35.6770e-031.2126e-053.5324e-04-2.3332e-046.4570e-05-8.9495e-064.5736e-07s41.5809e-022.1213e-039.4017e-04-1.4197e-038.4181e-04-2.2513e-042.1806e-05s51.1007e-041.6933e-02-4.0154e-025.3487e-02-3.9543e-021.5168e-02-2.3459e-03s6-4.3795e-031.1356e-031.4930e-05-1.5204e-046.7403e-05-1.1572e-057.5241e-07s7-4.6497e-031.1123e-03-1.7802e-041.8526e-05-1.2292e-064.9647e-08-1.0041e-09s8-1.0755e-022.4668e-03-2.8489e-041.6847e-05-6.3743e-072.5926e-08-7.6492e-10s9-4.7673e-036.0862e-04-1.0282e-042.2972e-075.3412e-07-2.3589e-082.9492e-10s10-2.2103e-034.1614e-04-1.0104e-041.0553e-05-5.7521e-071.6189e-08-1.8751e-10s11-1.4220e-021.1562e-03-6.8399e-052.7882e-06-7.2638e-081.0529e-09-6.3664e-12s12-6.2637e-032.3216e-04-3.8384e-06-2.6852e-071.7155e-08-3.9148e-103.2518e-12表10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场角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0a至图10d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5分别满足表11中所示的关系。表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