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导光板与玻璃扩散板融合背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51957发布日期:2021-01-05 21:1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导光板与玻璃扩散板融合背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晶屏背光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璃导光板与玻璃扩散板融合背光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来说,led显示依然是主流技术。以液晶电视(又称led背光电视,俗称led电视)举例,从发光原理上讲,由一个光源和一个带有画面的透明面板组成。透明面板本身不会发光,成像需要另一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背光源。当透明面板的画面发生变化,同时光源为其提供光线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动态的亮丽画面了。led液晶电视正是用led光作为电视的背光源,提供了稳定的亮度和色彩表现。

led背光通常有两种分法。第一,按照led发出的光源色彩,分成白光led背光源和rgb-led背光源两种,一般市面上的电视采用的是造价更便宜的白光led。第二,按入射位置划分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大类,这也是目前区别背光源被广泛使用的方式。

侧入式背光源是将线形或点状光源设置在经过特殊设计的导光板的侧边做成的背光源。导光板原理是利用导光压克力板(pmma)底的网点分布(pattern)破坏光的干涉现象,将线光源均匀转换成面光源,其作用在于引导光的散射方向,让光的分布更加均匀使从正面看不到反射点的影子,用来提高面板的亮度,并确保面板亮度的均匀性,导光板的优良对背光影响甚大,导光板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又可做成双边式、三边式甚至四边式。侧入式背光可以做到很薄,但背光源的光利用率较小,且越薄利用率越小。侧光式led背光源应用在中大尺寸的lcd上时,导光板重量和成本会随着尺寸增加而增加,并且发光亮度和均匀性不很理想,同时侧光式led背光液晶电视因为采用导光板不能实现液晶电视的区域动态控制,只能实现简单的一维调光,而直下式led背光源表现则比较好,可以实现液晶电视的区域动态控制。直下式背光源工艺相对简单,不需要导光板,是将光源(led晶片阵列)及pcb置于背光源底部,光线从led射出后,通过底部的反射片,再通过表面的扩散板、增亮膜均匀地射出。背光源的厚度主要由反射膜与散射板之间的腔体高度决定。

首先,导光板作为侧入式背光模组的配件,而扩散板作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配件,通常是不会融合在同一背光模组里面。其次,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导光板和扩散板均为塑料材质,应用在大尺寸液晶屏的时候,塑料材质的膨胀系数较大,造成液晶屏的黑边区(bm区)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导光板与玻璃扩散板融合背光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导光板与玻璃扩散板融合背光结构,从里到外依次包括反射板、玻璃导光板、扩散油墨层、玻璃扩散板、oca胶和光学膜;玻璃导光板的背面印刷有导光网点;在玻璃导光板的边侧设有led光源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玻璃扩散板包括玻璃基层,在玻璃基层的正面覆盖有uv油墨层,uv油墨层表面覆盖有光学膜,所述uv油墨层表面具有连续均匀分布的v形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所述v形槽之间的间距为20±2μm,深为10±2μ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扩散油墨层为掺有纳米级光扩散粒子的透明树脂油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扩散油墨层由若干均匀分布的扩散油墨点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玻璃导光板和玻璃扩散板代替现有的塑料导光板和塑料扩散板,降低在应用中的膨胀系数。通过将玻璃导光板和玻璃扩散板融合在一起,并采用侧入式背光的方式实现显示。整体结构简答而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光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光结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背光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反射板;2、玻璃导光板;3、扩散油墨层;4、玻璃扩散板;5、oca胶;6、光学膜;7、导光网点;8、玻璃基层;9、uv油墨层;10、光学膜;11、v形槽;12、led光源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者等于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导光板2与玻璃扩散板4融合背光结构,从里到外依次包括反射板1、玻璃导光板2、扩散油墨层3、玻璃扩散板4、oca胶5和光学膜6;玻璃导光板2的背面印刷有导光网点7;在玻璃导光板2的边侧设有led光源组12。玻璃导光板2原理是利用导光压克力板底的网点分布破坏光的干涉现象,将线光源均匀转换成面光源,其作用在于引导光的散射方向,让光的分布更加均匀使从正面看不到反射点的影子,并确保液晶屏亮度的均匀性。玻璃扩散板4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利用光线在行径途中遇到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时,发生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物理现象,通过在玻璃基材的基础中添加无机或有机光扩散剂、或者通过玻璃基材表面的微特征结构的阵列排列人为调整光线、使光线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反射、与散射,从而改变光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光充分散色以此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玻璃扩散板4包括玻璃基层8,在玻璃基层8的正面覆盖有uv油墨层9,uv油墨层9表面覆盖有光学膜10,uv油墨层9表面具有连续均匀分布的v形槽11。相邻v形槽11之间的间距为20±2μm,深为10±2μm。带有v形槽11的uv油墨层9的制备方法:首先,在玻璃基层8的正面通过印刷或喷墨的方式覆盖一层uv油墨,在160℃的环境下使用曝光量为200mj/cm3的uv光持续照射10分钟,在玻璃基层8的正面得到半固化的uv油墨层9a;其次,用v形槽11成型工具对uv油墨层9a表面压出v形槽11,在玻璃基层8的正面得到具有v形槽11的半固化的uv油墨层9b;最后,将uv油墨层9b在在160℃的环境下使用曝光量为400mj/cm3的uv光持续照射10分钟,在玻璃基层8的正面得到全固化的uv油墨层9。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扩散油墨层3为掺有纳米级光扩散粒子的透明树脂油墨。扩散油墨层3由若干均匀分布的扩散油墨点构成。光扩散粒子普遍采用透明的聚合物基材树脂与光扩散微球粒子共混的方式制备。其中,光扩散微球粒子包括无机微粒,如sio2,baso4,以及有机聚合物微粒,如丙烯酸类交联微球、聚苯乙烯(ps)、硅树脂等。将光扩散粒子填充到塑料中制备得到的光扩散塑料同时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雾度,它可以作为面光源。

本实施例中led光源组12位于玻璃导光板2的侧边,构成了侧入式背光模组,led光线从led光源组12发出并经玻璃导光板2和反射板1往玻璃扩散板4射出,然后再经光学膜6射出。玻璃导光板2将led光源组12的第一光源的光线传导至整个导光板并通过反射板1加强形成第二光源往玻璃扩散板4方向射出,第二光源与玻璃扩散板4组合构成类似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形式。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