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过率低方阻的液晶显示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92227发布日期:2021-04-30 13:1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透过率低方阻的液晶显示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透过率低方阻的液晶显示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显示材料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求,使用更方便、更具科技属性的材料往往得到更多的追捧,而其中,基于高分子分散型液晶(polymerdispersedliquidcrystal,pdlc)原理制造的智能液晶调光膜更是逐步走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私密空间的隔断,低能耗建筑的门窗,广告多媒体展示板,汽车玻璃贴膜,智能家居等。液晶调光膜作为液晶显示功能膜的一种,在断电时,无序排列的高分子液晶,使得光线在其中反复发生折射,使得透射光无法穿过膜材,呈现出乳白色不透明的状态;在通电时,沿着电场方向有序排列的高分子液晶,使得光线可以轻松通过膜材,呈现出无色透明的状态。通过电信号的切换,可以使得膜材瞬间实现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的转换。但是,传统的触控材料铟锡氧化物,由于其难以克服透过率低等缺点,在大尺寸液晶调光膜上难以发展。而其替代品,纳米金属线由于其必须涂布在薄膜上的限制,与可以直接涂布在玻璃上的铟锡氧化物又增加了许多缺点,如,更为复杂的工艺,更高的成本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过率低方阻的液晶显示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
背景技术
中指出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透过率低方阻的液晶显示功能膜,包括液晶层(s203)以及保护膜,还包括触控夹胶层;触控夹胶层包括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保护膜包括上保护膜(s201)和下保护膜(s205);液晶显示功能膜包括依次排布的上保护膜(s201)、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液晶层(s203)、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和下保护膜(s205)。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液晶显示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触控夹胶层;对触控夹胶层进行图案化蚀刻;将触控夹胶层与液晶层(s203)、保护膜进行连接。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的厚度≤1毫米。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制备触控夹胶层的方法:在触控区域材料上涂布夹胶,成膜后即得。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胶的材料为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或离子性中间膜(sgp)。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控区域材料由溶剂和导电材料制成。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丙酮、丁酮、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管、纳米金线、纳米银线、纳米铜线、纳米金颗粒、纳米银颗粒、纳米铜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控夹胶层通过加热的方式与液晶层(s203)、保护膜进行连接,加热温度为80~200℃。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液晶显示功能膜。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功能膜具有透过率高、方阻低、工艺流程简化、成本低等优点;与传统触控材料相比,透过率显著提升,大尺寸方阻显著降低;与纳米银线薄膜相比,工艺流程更简便,免去了成本较高的光学胶贴合的工艺流程,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高透过率低方阻的液晶显示功能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s201-上保护膜、s202-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3-液晶层、s204-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5-下保护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透过率低方阻的液晶显示功能膜,包括液晶层s203、触控夹胶层以及保护膜;触控夹胶层包括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保护膜包括上保护膜(s201)和下保护膜(s205);液晶显示功能膜包括依次排布的上保护膜(s201)、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液晶层(s203)、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和下保护膜(s205)。实施例2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液晶显示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触控区域材料涂布夹胶,成膜后即得到透明弹性体的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的厚度≤750微米。其中,所述触控区域材料由溶剂和导电材料制成;溶剂包括去离子水;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和纳米银线。涂布方式:微凹涂布;所述夹胶的材料为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夹胶厚度为500微米,具体夹胶的厚度取决于实际生产应用对于黏着力的不同要求。(2)对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进行图案化蚀刻;焊接边框走线和触控夹胶层,使得边框铜线和内部导电通道形成通路;(3)将触控夹胶层通过加热的方式与液晶层(s203)、保护膜进行连接,加热条件为120℃加热30分钟。实施例3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液晶显示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触控区域材料涂布夹胶,成膜后即得到透明弹性体的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的厚度≤1毫米。其中,所述触控区域材料由溶剂和导电材料制成;溶剂包括去离子水和甲醇;导电材料包括纳米银线。涂布方式:狭缝涂布;所述夹胶的材料为聚乙烯醇缩丁醛(pvb)。(2)对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进行图案化蚀刻;焊接边框走线和触控夹胶层,使得边框铜线和内部导电通道形成通路;(3)将触控夹胶层通过加热的方式与液晶层(s203)、保护膜进行连接,130℃加热15分钟。实施例4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液晶显示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触控区域材料涂布夹胶,成膜后即得到透明弹性体的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的厚度≤1毫米。其中,所述触控区域材料由溶剂和导电材料制成;溶剂包括去离子水、异丙醇和乙醇;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和纳米银线。涂布方式:逗号涂布;所述夹胶的材料为离子性中间膜(sgp)。(2)对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进行图案化蚀刻;焊接边框走线和触控夹胶层,使得边框铜线和内部导电通道形成通路;(3)将触控夹胶层通过加热的方式与液晶层(s203)、保护膜进行连接,加热条件为100℃加热。实施例5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液晶显示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触控区域材料涂布夹胶,成膜后即得到透明弹性体的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的厚度≤1毫米。其中,所述触控区域材料由溶剂和导电材料制成;溶剂包括去离子水、甲醇、乙醇和乙二醇;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管和纳米银线。涂布方式:丝网印刷涂布;所述夹胶的材料为聚乙烯醇缩丁醛(pvb)。(2)对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进行图案化蚀刻;焊接边框走线和触控夹胶层,使得边框铜线和内部导电通道形成通路;(3)将触控夹胶层通过加热的方式与液晶层(s203)、保护膜进行连接,加热温度为200℃。实施例6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液晶显示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触控区域材料涂布夹胶,成膜后即得到透明弹性体的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的厚度≤1毫米。其中,所述触控区域材料由溶剂和导电材料制成;溶剂包括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和异丙醇;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管、纳米金线和纳米银线。涂布方式:微凹涂布;所述夹胶的材料为离子性中间膜(sgp)。(2)对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进行图案化蚀刻;焊接边框走线和触控夹胶层,使得边框铜线和内部导电通道形成通路;(3)将触控夹胶层通过加热的方式与液晶层(s203)、保护膜进行连接,加热温度为100℃。实施例7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液晶显示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触控区域材料涂布夹胶,成膜后即得到透明弹性体的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的厚度≤1毫米。其中,所述触控区域材料由溶剂和导电材料制成;溶剂包括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和乙酸乙酯;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管、纳米金线、纳米银线和纳米铜线。涂布方式:丝网印刷涂布;所述夹胶的材料为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2)对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进行图案化蚀刻;焊接边框走线和触控夹胶层,使得边框铜线和内部导电通道形成通路;(3)将触控夹胶层通过加热的方式与液晶层(s203)、保护膜进行连接,加热温度为180℃。实施例8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液晶显示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触控区域材料涂布夹胶,成膜后即得到透明弹性体的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的厚度≤1毫米。其中,所述触控区域材料由溶剂和导电材料制成;溶剂包括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管、纳米金线、纳米银线、纳米铜线和纳米金颗粒。涂布方式:丝网印刷涂布;所述夹胶的材料为离子性中间膜(sgp)。(2)对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进行图案化蚀刻;焊接边框走线和触控夹胶层,使得边框铜线和内部导电通道形成通路;(3)将触控夹胶层通过加热的方式与液晶层(s203)、保护膜进行连接,加热温度为100℃。实施例9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液晶显示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触控区域材料涂布夹胶,成膜后即得到透明弹性体的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的厚度≤1毫米。其中,所述触控区域材料由溶剂和导电材料制成;溶剂包括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丙酮和丁酮;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管、纳米金线、纳米银线、纳米铜线、纳米金颗粒和纳米银颗粒。涂布方式:丝网印刷涂布;所述夹胶的材料为聚乙烯醇缩丁醛(pvb)。(2)对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进行图案化蚀刻;焊接边框走线和触控夹胶层,使得边框铜线和内部导电通道形成通路;(3)将触控夹胶层通过加热的方式与液晶层(s203)、保护膜进行连接,加热温度为80℃。实施例10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液晶显示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触控区域材料涂布夹胶,成膜后即得到透明弹性体的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的厚度≤1毫米。其中,所述触控区域材料由溶剂和导电材料制成;溶剂包括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丙酮、丁酮和甘油;导电材料包括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碳管、纳米金线、纳米银线、纳米铜线、纳米金颗粒、纳米银颗粒和纳米铜颗粒。涂布方式:丝网印刷涂布;所述夹胶的材料为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2)对上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2和下透明导电热敏胶层s204进行图案化蚀刻;焊接边框走线和触控夹胶层,使得边框铜线和内部导电通道形成通路;(3)将触控夹胶层通过加热的方式与液晶层(s203)、保护膜进行连接,加热温度为150℃。实验例透过率和方阻是用来评价其光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主要参考。触控区域材料选用长径比1000的纳米银线作为主要导电材料,研究其他材料添加量对透过率和方阻的影响,结果参考表1。表1实验组纳米银线(g)水(g)乙醇(g)异丙醇(g)透过率(%)方阻(ω/□)实验组1140303090180实验组2240303088110实验组344030308545实验组484030308225实验组5490557780实验组6410454582120由表1可以看出,添加更多量的纳米银线,可以更好的提高导电性能,但是对于透过率会有一定的影响;添加少量的纳米银线,可以得到更高的透过率,但是导电性能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另外,添加水可更好的分散纳米银线,添加乙醇和异丙醇可更好的流平,让纳米银线可以更好的铺展在eva夹胶表面。表1中实验组3、实验组5、实验组6可以看出,添加过多的水,银线无法流平,对于导电性能和透过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添加过量的乙醇、异丙醇,会使得纳米银线无法均匀分散在溶液里面,导致成膜银线分散不均匀,导电性能会明显降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