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固定框架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7959发布日期:2020-12-22 10:4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固定框架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固定框架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行业中,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拼接屏的拼缝尺寸以及显示屏周边画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已量产的拼接屏拼缝尺寸在1mm左右,单边非显示区域为0.5mm左右。

但是,常规胶框结构料厚做到5mm时,基本上已经难以成型,即使可以做到,强度和稳定性很差,传统结构易造成画面遮挡像素的不良结果。现在市场上还存在一种铝挤结构作为胶框的架构,四周涂覆透明胶水,将显示屏粘贴于背光组件上,但是该种结构铝挤料厚不能做得过厚,否则会有暗边或遮挡像素的风险;如若用料较薄,支撑性能下降,存在结构变形的风险,从而造成破屏、开胶、画面不良等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任一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面板支撑面、外侧面和内侧面,其中,所述外侧面和内侧面均相对于面板支撑面倾斜,在所述面板支撑面与内侧面相接的角部设置有支撑台。

在一个方案中,在所述外侧面上设置有切口,形成被背板支撑的抵顶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固定框架,包括背板、支撑件和前框,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边缘且与底板相垂直的侧板;所述支撑件包括面板支撑面、外侧面和内侧面,其中,所述外侧面和内侧面均相对于面板支撑面倾斜,在所述面板支撑面与内侧面相接的角部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件的下部支撑于背板上,所述前框为一环形框结构,所述侧板靠设于前框内表面的下部,支撑件的上端靠设于前框内表面的上部。

在一个方案中,在所述外侧面上设置有支撑台,用于被背板支撑。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支撑件为玻璃支撑件或金属支撑件。

在一个方案中,在所述支撑件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上设置有反光片

在一个方案中,在侧板的局部位置设置有l形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末端为切口支撑面,用于对所述切口支撑。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l形的弯折部设置方式为侧板的局部切边弯折形成或者采用机械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上。

在一个方案中,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件的底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凹槽内。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固定框架还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置在所述前框和所述侧板之间。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了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固定框架,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组件、光学组件、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固定在支撑件的面板支撑面;述光学组件的边缘支撑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背光组件设置在背板的底板上。

采用本申请的方案,避免了现有支撑件结构使得产品尺寸的变大,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产品在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下导致的较薄支撑结构易变形、较厚支撑结构遮挡像素等问题。并且采用玻璃支撑结构,在环境温度变化中,玻璃不易变形,支撑结构稳固,另外贴附的放射片可有效地将投射过玻璃的光反射到显示屏上,增强了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支撑件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支撑件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支撑件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方案支撑件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固定框架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固定框架去掉前框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固定框架去掉前框侧视图;

图8为本申请背板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背板侧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方案背板俯视图;

图11为本申请显示装置安装有cof侧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显示装置未安装cof侧的局部剖视图;

图13为本申请背板、背光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14为图13安装完成后俯视图;

图15为本申请安装治具后俯视图;

图16为本申请安装支撑架后俯视图;

图17为本申请去掉治具、安装面板后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内”、“外”、“顶”、“底”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图1-4所示(为了清楚展示支撑件的具体结构,图中各部分的比例并非实际产品比例,后面的其他附图同理),本申请的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支撑件100,所述支撑件100面板支撑面102(例如为顶面),外侧面110和内侧面120,其中,所述外侧面110和内侧面120均相对于面板支撑面102倾斜,在所述面板支撑面102与内侧面120相接的角部设置有支撑台121(所述支撑台121可以是对面板支撑面102与内侧面120相接的角部进行切槽形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台121的底面与所述面板支撑面102平行。

其中,所述面板支撑面102用于支撑液晶面板51,所述支撑台121用于支撑光学组件404。所述底面101与背板200相接触,用于实现背板200对所述支撑件100的支撑。优选地,所述底面101和面板支撑面102相互平行设置。

采用本申请的方案,采用倾斜的外侧面110和内侧面120,使得支撑件下方相比于上方内缩,避免了现有支撑件使得产品外周尺寸变大的情况,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产品在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下导致的较薄支撑结构易变形、较厚支撑结构遮挡像素等问题。

在一个方案中,在所述外侧面110上设置有切口111,形成有被背板200的弯折边支撑的抵顶面。

采用这样的方案,所述支撑件100的底面101和切口111同时被背板200支撑,支撑效果更好。

在上面方案中,所述支撑件100采用了环形结构,但是应当知道,支撑件100可以不是环形结构,相应地所述支撑件100在显示装置中也可能需要多个。如图4所示,在底板的四个侧边分别设置一个支撑件100,分别用于支撑面板的一个边,且四个支撑件100之间不接触。

如图5-10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包括背板200、支撑件100和前框301,所述背板200包括底板201和设置在底板201边缘且与底板相垂直的侧板202;所述支撑件100包括面板支撑面102,外侧面110和内侧面120,其中,所述外侧面110和内侧面120均相对于面板支撑面102倾斜,在所述面板支撑面102与内侧面120相接的角部设置有支撑台121;(所述支撑台121可以是对面板支撑面102与内侧面120相接的角部进行切槽形成),所述支撑件100的下部支撑于背板200上,且所述前框31为一环形框结构,所述侧板202靠设于前框31内表面的下部,支撑件100的上端靠设于前框31内表面的上部。

在一个方案中,在所述外侧面110上设置有切口111,形成有被背板200的弯折边支撑的抵顶面。

所述背板200包括底板201和设置在底板边缘且与底板相垂直的侧板202,其中,在侧板202的局部位置设置有l形的弯折部203,所述弯折部203的末端为切口支撑面2031,用于对所述支撑件100的切口111进行支撑。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支撑件100为玻璃支撑件或金属支撑件。

在一个方案中,在所述支撑件100的外侧面110或内侧面120上设置有反光片。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外侧面110在与支撑台121相对的局部侧面112与面板支撑面102垂直设置。

在一个方案中,形成所述支撑台121的切槽为直角切槽。

在一个方案中,玻璃支撑件为硅质材料。优选地,所述玻璃支撑件厚度为5-8mm,所述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倾斜角度为50°-70°(图中示例性标注了外侧面倾斜角度为70°),直角槽切口宽度为0.4mm,深度为2.5±0.1mm,切口宽度为0.5-0.8mm,深度为6±0.1mm;

在一个方案中,在所述玻璃支撑件100的外侧面110或内侧面120上粘贴有反射片130,可将光反射到光学组件404上进而增强光效能。

采用玻璃支撑结构,在环境温度变化中,玻璃不易变形,支撑结构稳固,另外贴附的放射片可有效地将投射过玻璃的光反射到显示屏上,增强了光效利用率。

在一个方案中,金属支撑件100采用spcc材质的钢板。优选地,所述金属支撑件100厚度为1-2mm,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倾斜角度为50°-70°,直角槽切口宽度为0.4mm,深度为2.5±0.1,斜槽切口宽度为0.7mm,深度为6±0.1mm。

在一个方案中,在所述玻璃支撑件100的内侧面120上粘贴有反射片130,可将光反射到光学组件404上进而增强光效能。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l形的一条边与所述侧板202垂直,另一条边与所述侧板202平行。

在另一个方案中,所述弯折弯折部203的设置方式可以是对侧板202局部切边、弯折实现,也可以是弯折件通过机械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202上(例如,焊接、螺纹连接、铆接等等)。

在一个方案中,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面2031和所述切口111之间设置有粘结件,例如双面胶。

在一个方案中,如图10所示,在底板201上设置有凹槽210,所述支撑件100的底部可插入所述凹槽210中,进而可以对支撑件100进行更好地限位和固定,以增强对支撑件100的支撑强度。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凹槽210设置在底板201至少一个边缘的靠近侧板202的位置。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凹槽210设置在底板201的相邻两个边缘。在另一个方案中,所述凹槽210设置在底板201的四个边缘。在这样的方案中,支撑件100的部分底部要比另一部分的底部更长,以适应于该部分底部可插入凹槽210中,且保证支撑件100整体的平稳。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凹槽210为条形。优选地,所述一个边缘的所有凹槽210连通为一体。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背板200为钣金件。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前框301为钢材质,优选为sus304材质。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前框301通过螺钉固定于背板四周,形成一体式模组,随着外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固定框架还包括金属板302,例如钢板,其设置在前框301与背板200的侧板202之间。所述金属板302的厚度优选为0.2mm-04mm厚。这样的方案,可以更好保护cof和支撑件不会受到挤压。

如图11-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方案中的固定框架,还包括显示模组、光学组件404和背光组件。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501,其中显示面板501固定在支撑件100的面板支撑面102;述光学组件的边缘支撑在所述支撑台121上;所述背光组件设置在背板200的底板201上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501、cof502和印刷电路板503,其中显示面板501固定在支撑件100的面板支撑面102,例如通过胶水等粘结件;cof502弯折后部分与局部侧面112贴合;所述印刷电路板503与外侧面110粘结固定或者与反射片130粘结固定。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光学组件404包括棱镜、扩散板等。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驱动电路板401、灯条402和反光板403,其中,所述灯条设置在驱动电路板401上,所述驱动电路板401远离灯条402的一面与背板200接触。所述反光板40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031,所述第一通孔4031允许所述灯条402上的led灯顶部穿过。所述反光板402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4032,所述第二通孔4032允许所述支撑件100的底部穿过。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前框301为钢材质,优选为sus304材质。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前框301通过螺钉固定于背板四周,形成一体式模组,随着外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固定框架还包括金属板302,例如钢板,其设置在前框301与背板200的侧板202之间。所述金属板302的厚度优选为0.2mm-04mm厚。这样的方案,可以更好保护cof和支撑件不会受到挤压。

在一个方案中,所述金属板302在面板的设置cof502侧和未设置cof502侧的高度不同,具体地,在设置cof502侧的金属板要低一些(参见图8和9),不与cof502相接触,以避免金属板302损伤cof,造成cof裂纹等不良问题。

在一个方案中,在所述金属板302与所述侧板202之间还设置有垫片303,方便螺钉连接时更好实现固定。

在一个方案中,在未设置cof502侧,所述金属板302与所述支撑板100的局部侧面112之间设置有粘结件,用于实现金属板302与所述支撑板100的固定。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拼接屏的一个屏幕单元,多个所述显示装置拼接后形成一个拼接屏。

下面结合附图11-17说明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固定框架、显示模组、光学组件和背光组件。

其中,如图11,12所示,所述固定框架包括支撑件100和背板200,其中所述支撑件100为环形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底面101和面板支撑面102,以及外侧面110和内侧面120,其中,所述外侧面110和内侧面120均相对于面板支撑面102呈倾斜的面。在所述面板支撑面102形成有直角支撑台121,在所述外侧面110上设置有切口111。在所述玻璃支撑件100的外侧面110上粘贴有反射片130。

所述面板支撑面102用于支撑液晶面板51,所述支撑台121用于支撑光学组件404,所述切口111用于被背板200的弯折边支撑。所述底面101与背板200相接触,用于实现背板200对所述支撑件100的支撑。所述支撑件100为玻璃支撑件,所述玻璃支撑件厚度为8mm,所述倾斜角度均为60°,直角槽切口宽度为0.4mm,深度为2.5mm,切口宽度为0.6mm,深度为6mm。

所述背板200包括底板201和设置在底板边缘且与底板相垂直的侧板202,其中,在对侧板202的局部位置设置有l形的弯折部203,所述弯折部203包括切口支撑面2031,用于对所述支撑件100的切口111进行支撑。所述l形的一条边与所述侧板202垂直,另一条边与所述侧板202平行。所述背板200为钣金件,所述弯折部203为对侧板202局部切边、弯折实现。

在底板201上设置有凹槽210,其中在背板的相邻的两个边缘设置两个长条形凹槽210。所述支撑件100对应所述凹槽位置的底部可插入所述凹槽210中。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501、cof502和印刷电路板503,其中显示面板501固定在支撑件100的面板支撑面102,例如通过胶水等粘结件;cof502弯折后部分与局部侧面112贴合;所述印刷电路板503与所述反射片130粘结固定。

所述光学组件404包括棱镜、扩散板等。

所述背光组件包括驱动电路板401、灯条402和反光板403,其中,所述灯条设置在驱动电路板401上,所述驱动电路板401远离灯条402的一面与背板200接触。所述反光板40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031,所述第一通孔4031允许所述灯条402上的led灯顶部穿过。所述反光板403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4032,所述第二通孔4032允许所述支撑件100的底部穿过。

所述前框301为sus304材质,厚度为0.2mm,所述前框301通过螺钉固定于背板四周。

所述金属板其设置在前框301与背板200的侧板202之间。所述金属板302的厚度为0.3mm。所述金属板302在显示面板的设置cof502侧和未设置cof502侧的高度不同,具体地,在设置cof502侧的金属板要低一些,以避免与cof502接触。

如图13-17所示,对显示装置进行组装时:

在背板200的底板201上依次安装驱动电路板401(图中未示出)、灯条402和反光板403(如图13),其中灯条402上的led灯顶部从反光板403的第一通孔4031中露出(如图14);

在背板200的弯折部203的切口支撑面2031上和凹槽210内粘贴双面胶;

将组装治具600固定于背板200上(如图1);组装治具600主要用于限制支撑件横向方向位置尺寸,既确保背光组件组装完成后边框符合后续显示面板的粘贴,同时也确保支撑件100精准放置于背板200的切口支撑面2031上。

将玻璃支撑件100按照治具600位置放置于内部,并将玻璃支撑件100的切口精准放置于背板200的弯折部203的切口支撑面2031上,压实贴合,固定玻璃支撑件100(如图16)。

移除组装治具600,将光学组件404和显示面板501分别通过透明双面胶带和透明胶水粘贴于支撑件100后,(如图17)。之后将前框301通过螺钉锁附于背板200上,并且在前框301和侧板202之间设置金属板302,形成一体式模组,随着外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前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