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及光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5823发布日期:2021-02-09 17:5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缆及光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及光缆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移动基站大量使用分布式架构,其中rru(射频拉远模块)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需要用光缆组件连接。rru是一个远端模块,通过光缆组件与基站方的近端模块bbu相连。针对部分室外恶劣的布线环境,为保障室内和室外之间光缆组件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提高光缆的抗压、抗拉、绝缘和防啃咬性能,以保证光缆组件能够在室外天线端到室内机房之间的良好连通。
[0003]
基于此,亟需一种光缆及光缆组件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及光缆组件,避免了光缆内部的光纤被破坏,保护了光纤,也提高了光缆抗弯、抗压、绝缘和防啃咬的能力,提高了光缆的绝缘能力,有效的防止了光缆外部的电流向内流入接触到内部光纤,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
[0005]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光缆,包括:
[0007]
中心单元,所述中心单元包括光纤和内护层,所述内护层套设于所述光纤外侧;
[0008]
铠装单元,所述铠装层包括金属铠管和绝缘膜,所述金属铠管套设于所述中心单元外侧,所述绝缘膜套设于所述金属铠管外侧;
[0009]
外护层,所述外护层套设于所述绝缘膜外侧。
[0010]
优选地,所述光缆还包括加强单元,所述加强单元设置在所述中心单元和所述铠装单元之间。
[0011]
优选地,所述加强单元包括芳纶层,所述芳纶层围设于所述内护层外侧。
[0012]
优选地,所述加强单元还包括中护层,所述中护层设置在所述芳纶层与所述金属铠管之间。
[0013]
优选地,所述金属铠管外周侧沿周向设有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均沿所述金属铠管的轴向设置,多个所述凹槽间隔设置且由所述金属铠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0014]
优选地,所述金属铠管包括多条钢带,多条所述钢带沿所述金属铠管的轴向设置且两端依次相连,所述钢带上设有多个所述凹槽。
[0015]
一种光缆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光缆,所述光缆包括多根所述光纤。
[0016]
优选地,所述光纤在所述光缆组件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头。
[0017]
优选地,所述光缆组件还包括一级分支器,所述光缆穿设于所述一级分支器,所述一级分支器用于将所述光缆分为多个第一分支光缆。
[0018]
优选地,所述光缆组件还包括二级分支器,所述第一分支光缆穿设于所述二级分支器,所述二级分支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分支光缆分为多个第二分支光缆。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缆,中心单元设置内护层能够保护光纤,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铠装单元设置金属铠管,提高了光缆的机械强度,有效的保护了光纤,避免了光缆内部的光纤被破坏,也提高了光缆抗弯、抗压和防啃咬的能力。在金属铠管外侧设置绝缘膜,提高了光缆的绝缘能力,有效的防止了光缆外部的电流向内流入接触到内部光纤,有效的保护了光纤。设置外护层,进一步的起到了保护光纤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铠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
[0025]
100、光缆;101、第一分支光缆;102、第二分支光缆;103、连接头;
[0026]
201、一级分支器;202、二级分支器;
[0027]
10、中心单元;20、加强单元;30、铠装单元;40、外护层;
[0028]
1、光纤;2、内护层;3、芳纶层;4、中护层;5、金属铠管;51、凹槽;6、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缆,保护了光纤,避免了光缆内部的光纤被破坏,也提高了光缆抗弯、抗压和抗电磁干扰的能力,提高了光缆的绝缘能力,有效的防止了光缆外部的电流向内流入接触到内部光纤,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
[0034]
具体地,如图1所示,光缆包括中心单元10、铠装单元30和外护层40。中心单元10包
括光纤1和内护层2,内护层2套设于光纤1外侧。铠装层30包括金属铠管5和绝缘膜6,金属铠管5套设于中心单元10外侧,绝缘膜6套设于金属铠管5外侧。外护层40套设于绝缘膜6外侧。中心单元10设置内护层2能够保护光纤1,延长了光纤1的使用寿命。铠装单元30设置金属铠管5,提高了光缆100的机械强度,有效的保护了光纤1,避免了光缆100内部的光纤1被破坏,也提高了光缆100抗弯、抗压和防啃咬的能力。在金属铠管5外侧设置绝缘膜6,提高了光缆100的绝缘能力,有效的防止了光缆100外部的电流向内流入接触到内部光纤1,有效的保护了光纤1。设置外护层40,进一步的起到了保护光纤1的作用。
[0035]
在本实施例中,内护套2采用lszh(low smoke zero halogen,低烟无卤)材质,在光纤束外侧挤塑固化形成3.0mm外径的松套。
[0036]
外护层40采用聚乙烯材质,高温挤塑成型,加工温度160℃-195℃,柔性好且耐磨。也可采用阻燃的聚乙烯,提高外护层40的阻燃性能。
[0037]
优选地,如图2所示,金属铠管5外周侧沿周向设有多个凹槽51,设置凹槽51提高了光缆100的抗压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凹槽51均沿金属铠管5的轴向设置,多个凹槽51间隔设置且由金属铠管5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凹槽51沿金属铠管5轴向的设置方式简化了加工过程。
[0038]
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51可以相互交叉组成网格纹设置于金属铠管5的表面上,或者每个凹槽51均倾斜于金属铠管5的轴向设置,多个凹槽51间隔设置且由金属铠管5的一端沿周向延伸至另一端。凹槽51也可以为其他设置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0039]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铠管5包括多条钢带,多条钢带沿金属铠管5的轴向设置且两端依次相连,钢带上设有多个凹槽51,金属铠管5由钢带拼接形成,简化了金属铠管5的制造过程。钢带上凹槽51深度为0.45
±
0.02mm。
[0040]
优选地,光缆100还包括加强单元20,用于提高光缆100的抗拉强度。加强单元20设置在中心单元10和铠装单元30之间,进一步加强了光缆100的机械性能,防止了光缆100被破坏。
[0041]
具体地,加强单元20包括芳纶层3,芳纶层3围设于内护层2外侧,提高了光缆100抗拉强度。
[0042]
进一步地,加强单元20还包括中护层4,中护层4设置在芳纶层3与金属铠管5之间,中护层4能够保护芳纶层3,保证了光缆100的抗拉强度。
[0043]
在本实施例中,中护层4采用lszh(low smoke zero halogen,低烟无卤)材质,高温挤塑成型,壁厚1.4mm。
[0044]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缆组件。光缆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光缆100。光缆100包括多根光纤1,提高了光缆组件抗弯、抗压、绝缘和防啃咬的能力。
[0045]
优选地,如图3所示,光纤1在光缆组件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头103,使光缆组件能够快速插拔,便于连接。
[0046]
优选地,光缆组件还包括一级分支器201。光缆100穿设于一级分支器201,且光缆100从一级分支器201的出口引出多个第一分支光缆101。
[0047]
优选地,光缆组件还包括二级分支器202,第一分支光缆101穿设于二级分支器202,且第一分支光缆101从二级分支器202的出口引出多个第二分支光缆102。
[0048]
在本实施例中,光缆组件的一端依次设有一级分支器201和二级分支器202,其中
一级分支器201为一分二分支器,二级分支器202为一分四分支器,将多芯光缆通过两级分支分为单芯光缆。光缆组件另一端设有一级分支器201,其中一级分支器201为一分八分支器,多芯光缆直接通过一级分支分为单芯光缆。一端为分级式分支,另一端仅具有一级分支,满足了光缆组件不同的抗压、抗拉需求,减少重复布线和后期维护的成本。
[0049]
在本实施例中,光缆组件还包括套管,套管的外径为2.0mm,从一级分支器201引出的每根光纤1外侧均套设有套管,即第一分支光缆101中的每根光纤1均带有套管。且带有套管的光纤1再穿过二级分支器202,即第二分支光缆102中的每根光纤1也均带有套管。
[0050]
在本实施例中,光缆100内部设置8根光纤1,且光纤1均为着色光纤。8根光纤1涂有两种颜色,每4根光纤1为一种颜色。且光缆组件还包括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第一护套为外径7.0mm的铠装空管,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护层40、铠装单元30和加强层20。第二护套为外径3.0mm的螺旋管。
[0051]
为了便于理解,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缆100制成光缆组件的过程如下:
[0052]
第一步,将光缆100从两端剥开,去除外护层40、铠装单元30、内护层2和中护层4,保留光纤1和芳纶层3。将芳纶层3向外翻折于外护层40上。
[0053]
第二步,将光缆100的一端穿入一分二的一级分支器201,并将此一级分支器201固定于芳纶层3的翻折处。光缆100的光纤1穿过一级分支器201,并在一级分支器201的出口将每根光纤1外侧套设套管。光缆100通过此一级分支器201分为两个第一分支光缆101,即光缆100内的8根光纤1按颜色均分为两组,每个第一分支光缆101内具有4根光纤1。在每个第一分支光缆101外侧套设第一护套。
[0054]
第三步,将第一分支光缆101远离一级分支器201的一端剥开,去除第一护套的外护层40、铠装单元30和中护层4,保留光纤1、套管和芳纶层3。将芳纶层3向外翻折于外护层40上。
[0055]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第一分支光缆101剥开的一端内带有套管的光纤1穿入一分四的二级分支器202,并将二级分支器202固定于芳纶层3的翻折处。第一分支光缆101通过二级分支器202分为四个第二分支光缆102,即第一分支光缆101内的4根光纤1分为四组,每个第二分支光缆102内具有1根光纤1。在每个第二分支光缆102外侧套设第二护套。
[0056]
第五步,将前一步中的第二分支光缆102远离二级分支器202的一端剥开,去除第二护套和套管,仅保留光纤1,在光纤1的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头103。
[0057]
第六步,将光缆100的另一端穿入一分八的一级分支器201,并将此一级分支器201固定于芳纶层3的翻折处。光缆100的光纤1穿过此一级分支器201,并在一级分支器201的出口将每根光纤1外侧套设套管。光缆100通过此一级分支器201分为八个第一分支光缆101,光缆100内的8根光纤1均分为八组,每个第一分支光缆101内具有1根光纤1。在每个第一分支光缆101外侧套设第二护套。
[0058]
第七步,将第六步中的第一分支光缆101远离一级分支器201的一端剥开,去除第二护套和套管,仅保留光纤1,在光纤1的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头103。
[0059]
在本实施例中,将一级分支器201固定在光缆100上或将二级分支器202固定在第一分支光缆101上时,使用环氧树脂胶水粘接,并向分支器内部灌胶,进一步提高了光缆组件的防水能力。
[0060]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