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架、智能眼镜、面罩及其与镜腿的总成、与镜框的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6810发布日期:2021-04-21 04:2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镜架、智能眼镜、面罩及其与镜腿的总成、与镜框的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头戴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镜架、智能眼镜、面罩及面罩与镜腿的总成、面罩与镜框的总成。


背景技术:

2.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在vr场景中,用户通常佩戴一种头戴显示设备(head mounted display,hmd),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可以为设备的用户提供一种可交互的沉浸式体验。
3.面罩是头戴显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时,面罩与脸部贴合形成一个密闭空间,遮挡外部光线,以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同时,该面罩还能通过脸部支撑,增加佩戴舒适性。面罩外形一般与人脸仿形设计,所以导致面罩体积较大。随着vr光学系统的优化,头戴显示设备的体积会不断减小,而面罩的体积会成为头戴显示设备便携性的制约。
4.目前,面罩通常包括面罩主体和设置于面罩主体用于与脸部贴合一侧的泡棉,通过泡棉与脸部贴合。然而,面罩主体外形采用人脸仿形设计,占用空间较大,导致头戴显示设备体积较大,且面罩主体自身并不能产生弹性变形,贴脸弧度固定,仅能通过泡棉自身产生的微小弹性变形使面罩与仅具有微小差异的不同脸型的脸部匹配,从而导致该面罩与不同脸型的脸部匹配的兼容性较差(在贴合度较差的情况下,面罩与脸部之间具有缝隙,从而使得外界光线易通过该缝隙进入面罩内),进而导致面罩的遮光兼容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头戴显示设备中面罩占用空间较大导致头戴显示设备体积较大、以及面罩遮光兼容性较差的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架、智能眼镜、面罩及面罩与镜腿的总成、面罩与镜框的总成,能够减小智能眼镜的体积,增加便携性,并且,提高了面罩与不同脸型的用户(脸型差异较大)的脸部匹配时的遮光兼容性。
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眼镜的镜架,包括两个镜腿、镜框和面罩,两个所述镜腿的一端部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镜框的两端部,使得所述镜腿能够在展开使用状态和折叠收放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镜框设有镜头孔,所述面罩包括:
7.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中设置有与所述镜头孔相对的目镜孔,所述面罩主体的下侧边的中部设置有鼻托部,所述面罩主体仅通过所述鼻托部相对于所述镜框的对应部位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面罩主体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8.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面罩主体的左右两侧,另一端分别旋转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镜腿;
9.当两个所述镜腿处于所述展开使用状态时,所述面罩主体通过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连接件受到两个所述镜腿的拉力处于弹性拉伸的变形状态;当两个所述镜腿处于所述折叠收放状态时,所述面罩主体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处于不变形的自然状态。
10.在本方案中,面罩主体的材质为弹性材质,其在受力状态下能够产生形变,且面罩主体仅通过鼻托部相对于镜框的对应部位进行固定连接,面罩主体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连接于两个镜腿,当两个镜腿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面罩主体通过位于两侧的连接件受到两个镜腿的拉力处于弹性拉伸的变形状态,因此当不同的用户佩戴智能眼镜时,面罩的面罩主体可以根据不同的脸型(尤其是具有较大差异的不同脸型)发生适应性的形变,使得面罩主体可与不同用户的面部贴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面罩的面罩主体自身并不能产生弹性变形、贴脸弧度固定,仅能通过泡棉自身产生的微小弹性变形使面罩与仅具有微小差异的不同脸型的脸部匹配相比,提高了面罩与不同脸型的用户(脸型差异较大)的脸部匹配时的贴合度,从而提高了面罩的遮光兼容性以及佩戴舒适性,并且,能够更好地利用用户的脸部支撑面罩,更好地防止面罩从用户面部滑落。
11.同时,当两个镜腿处于折叠收放状态时,面罩主体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处于不变形的自然状态,从而收纳于镜架折叠时所围成的空间中,并不会额外占用空间,减小智能眼镜整体的体积,增加便携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采用弹性件,当两个所述镜腿处于所述展开使用状态时,所述连接件的弹性力大于所述面罩主体的弹性力。当两个镜腿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面罩的面罩主体与用户脸部贴合时所产生的脸部挤压也可由位于面罩主体两侧的连接件缓冲,降低脸部挤压力,进一步提高佩戴舒适度。
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弹性件采用弹性带或皮筋。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罩主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供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的连接孔;两个所述镜腿用于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部位均设有供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缠绕的第二连接轴。
15.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镜腿用于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部位均设有朝向所述镜腿内侧方向凸出并间隔设置的两个凸台,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凸台,且所述第二连接轴与对应的所述镜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供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的缝隙。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沿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向平行。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采用刚性连接件。
18.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分别通过铰链旋转连接于所述面罩主体的左右两侧,另一端分别通过铰链旋转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镜腿。
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面罩主体采用环状弹片,环状弹片所围成的孔为目镜孔。采用这种结构,使得面罩主体的形变范围大,从而使得面罩可以与更大范围差异的不同脸型的脸部匹配,进一步提高了面罩的遮光兼容性以及佩戴舒适性。
2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环状弹片的下侧边中部凹陷形成鼻托部,形成鼻托部的环状弹片相对其余部分的环状弹片扭转设定角度。采用这种结构,当用户佩戴智能眼镜时,鼻托部与用户的鼻部卡合,利用用户的鼻部支撑面罩,进一步防止面罩从用户面部滑落。
2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目镜孔包括位于鼻托部两侧的左目镜孔部和右目镜孔部,左目镜孔部和右目镜孔部彼此相对的一侧连通。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罩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设置有与所述目镜孔相对的镜头孔,且所述支架中的所述镜头孔与所述镜框中的所述镜头孔相对设置;所述面罩主体仅通过所述鼻托部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对应部位,且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镜框,以使所述面罩主体仅通过所述鼻托部相对于所述镜框的对应部位进行固定连接。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架还包括遮光布,所述遮光布包覆于所述支架的外边缘与所述面罩主体的外边缘之间,以遮盖所述支架的外边缘与所述面罩主体的外边缘之间的空间。当用户佩戴智能眼镜时,遮光布能够阻挡外界光线进入面罩内部。
2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架中设置有左镜头孔和右镜头孔,左镜头孔和右镜头孔构成支架中的镜头孔。这样使得用户左眼和右眼对应的区域无障碍物,提高进入用户眼睛的图像完整性。
2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架的下侧边中部设置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与鼻托部相对设置。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架还包括遮光布,所述遮光布包覆于所述面罩主体的外边缘和与所述面罩主体的外边缘相对设置的所述镜框的对应部位之间,以遮盖所述面罩主体的外边缘与所述镜框的对应部位之间的空间。
2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智能眼镜的镜架;镜头,所述镜头固定于所述镜架的镜框的所述镜头孔。
2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面罩,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中设置有与智能眼镜的镜框中的镜头孔相对的目镜孔,所述面罩主体的下侧边的中部设置有鼻托部,所述面罩主体仅通过所述鼻托部相对于所述镜框的对应部位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面罩主体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29.所述面罩还包括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面罩主体的左右两侧,另一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智能眼镜的对应的镜腿;
30.当所述智能眼镜的两个镜腿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所述面罩主体通过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连接件受到两个所述镜腿的拉力处于弹性拉伸的变形状态;当所述智能眼镜的两个镜腿处于折叠收放状态时,所述面罩主体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处于不变形的自然状态。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采用弹性件或刚性连接件。
3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弹性件采用弹性带或皮筋。
3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所述连接件采用弹性件时,所述面罩主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供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的连接孔;两个所述镜腿用于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部位均设有供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缠绕的第二连接轴。
3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镜腿用于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部位均设有朝向所述镜腿内侧方向凸出并间隔设置的两个凸台,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凸台,且所述第二连接轴与对应的所述镜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供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的缝隙。
3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沿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
伸,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向平行。
3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采用刚性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分别通过铰链旋转连接于所述面罩主体的左右两侧,另一端分别通过铰链旋转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镜腿。
3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面罩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设置有与所述目镜孔相对的镜头孔,且所述支架中的所述镜头孔与所述镜框中的所述镜头孔相对设置;所述面罩主体仅通过所述鼻托部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对应部位,且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镜框,以使所述面罩主体仅通过所述鼻托部相对于所述镜框的对应部位进行固定连接。
3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面罩与镜腿的总成,所述总成包括面罩和两个镜腿,所述面罩采用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面罩。
3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面罩与镜框的总成,所述总成包括面罩和镜框,所述面罩采用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面罩。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处于展开使用状态;
4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处于展开使用状态;
42.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处于展开使用状态;
43.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一实施方式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处于展开使用状态;
44.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处于折叠收放状态;
45.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一实施方式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处于折叠收放状态;
4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面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面罩中面罩主体与连接件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面罩的连接件与镜腿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9.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处于展开使用状态;
50.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处于展开使用状态;
51.图10为图9中面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2.附图标记说明:
53.100:智能眼镜;
54.200:镜框;210:镜头孔;212:左镜头孔;214:右镜头孔;
55.300:镜腿;310:第一连接轴;320:第二连接轴;330:凸台;340:缝隙;
56.400:面罩;410:面罩主体;420:目镜孔;422:左目镜孔部;424:右目镜孔部;430:鼻托部;440:连接孔;450:连接件;460:支架;461:镜头孔;462:左镜头孔;463:右镜头孔;464:弧形缺口;
57.500:镜头;510:左镜头;520:右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5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申请的描述将结合一些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申请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申请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申请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申请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申请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9.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62.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63.请参见图1-图4b,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300处于展开使用状态。当两个镜腿300处于该展开使用状态时,该智能眼镜100能够正常佩戴在用户的头部。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的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300处于展开使用状态。图2中的视角方向为从智能眼镜100的前方观看的方向。
64.图3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的一实施方式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300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此时,面罩400的面罩主体410受到两侧的两个镜腿300的拉力处于弹性拉伸的变形状态。
65.图4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的一实施方式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300
处于折叠收放状态,此时,面罩400的面罩主体410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处于不变形的自然状态。当两个镜腿300处于该折叠收放状态时,两个镜腿300均与镜框200层叠,该智能眼镜100能够收纳于眼镜盒中。
66.如图1~图4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100,智能眼镜100包括镜架和镜头500。镜架包括两个镜腿300、镜框200和面罩400。两个镜腿300的一端部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轴310可转动连接于镜框200的两端部,使得镜腿300能够在展开使用状态和折叠收放状态之间切换。镜框200设有镜头孔210。镜头500固定于镜框200的镜头孔210。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智能眼镜100采用实现虚拟现实(vr)效果的虚拟现实智能眼镜(vr智能眼镜)。
67.具体地,镜框200的镜头孔210包括左镜头孔212和右镜头孔214,镜头500包括左镜头510和右镜头520,左镜头510固定于镜框200的左镜头孔212,右镜头520固定于镜框200的右镜头孔214。在本实施方式中,镜头500采用光学模组。
68.如图1所示,面罩400以及与面罩400的左右两侧连接的两个镜腿300共同构成面罩400与镜腿300的总成。面罩400以及与面罩400连接的镜框200共同构成面罩400与镜框200的总成。
69.请参见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的面罩4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面罩400包括面罩主体410和两个连接件450。面罩主体410中设置有与镜头孔210相对的目镜孔420。面罩主体410的下侧边的中部设置有鼻托部430,结合图1~4b予以理解,面罩主体410仅通过鼻托部430相对于镜框200的对应部位进行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面罩主体410仅通过鼻托部430直接固定于镜框200的对应部件。面罩主体410的鼻托部430与镜框200之间的具体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焊接的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螺栓等可拆卸地固定方式,在此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产生限定作用。
70.具体地,面罩主体410的材质为弹性材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弹性材质可以采用韧性较好的塑胶材料如聚丙烯材料,或者硅胶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弹性材质也可以采用其它具有弹性和韧性的合适材料。
71.如图1~图5所示,两个连接件450的一端分别旋转连接于面罩主体410的左右两侧,另一端分别旋转连接于对应的镜腿300。也就是说,位于左侧的连接件450的一端旋转连接于面罩主体410的左侧,另一端旋转连接于位于左侧的镜腿300;位于右侧的连接件450的一端旋转连接于面罩主体410的右侧,另一端旋转连接于位于右侧的镜腿300。
72.当两个镜腿300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面罩主体410通过位于两侧的两个连接件450受到两个镜腿300的拉力处于弹性拉伸的变形状态。当两个镜腿300处于折叠收放状态时,面罩主体410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处于不变形的自然状态。也就是说,面罩主体410仅通过鼻托部430相对于镜框200的对应部位进行固定连接,面罩主体410的两侧通过连接件450与位于两侧的镜腿300连接,面罩主体410的其它部分悬空设置。
73.面罩主体410的材质为弹性材质,使得面罩主体410在受力状态下能够产生形变,且面罩主体410仅通过鼻托部430相对于镜框200的对应部位进行固定连接,面罩主体410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450连接于两个镜腿300,当两个镜腿300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面罩主体410通过位于两侧的连接件450受到两个镜腿300的拉力处于弹性拉伸的变形状态,因此当不同的用户佩戴智能眼镜100时,面罩400的面罩主体410可以根据不同的脸型(尤其是具
有较大差异的不同脸型)发生适应性的形变,使得面罩主体410可与不同用户的面部贴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面罩400的面罩主体410自身并不能产生弹性变形、贴脸弧度固定,仅能通过泡棉自身产生的微小弹性变形使面罩400与仅具有微小差异的不同脸型的脸部匹配相比,提高了面罩400与不同脸型的用户(脸型差异较大)的脸部匹配时的贴合度,从而提高了面罩400的遮光兼容性以及佩戴舒适性,并且,能够更好地利用用户的脸部支撑面罩400,更好地防止面罩400从用户面部滑落。
74.同时,当两个镜腿300处于折叠收放状态时,面罩主体410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处于不变形的自然状态,从而收纳于镜架折叠时所围成的空间中,并不会额外占用空间,减小智能眼镜整体的体积,增加便携性。
75.如图1所示,镜架还包括遮光布(图中未示出),遮光布包覆于面罩主体410的外边缘和与面罩主体410的外边缘相对设置的镜框200的对应部位之间,以遮盖面罩主体410的外边缘与镜框200的对应部位之间的空间。当用户佩戴智能眼镜100时,遮光布能够阻挡外界光线进入面罩400内部。并且,该遮光布可做预折。
76.如图5所示,面罩主体410采用环状弹片,环状弹片所围成的孔为目镜孔420。这样使得面罩主体410的形变范围大,从而使得面罩400可以与更大范围差异的不同脸型的脸部匹配,进一步提高了面罩400的遮光兼容性以及佩戴舒适性。
77.在本实施方式中,目镜孔420包括位于鼻托部430两侧的左目镜孔部422和右目镜孔部424,左目镜孔部422和右目镜孔部424彼此相对的一侧连通。结合图1予以理解,左目镜孔部422与左镜头孔212相对设置,右目镜孔部424与右镜头孔214相对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左目镜孔部422和右目镜孔部424彼此相对的一侧也可以不连通,即左目镜孔部422和右目镜孔部424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目镜孔。
78.如图5所示,环状弹片的下侧边中部凹陷形成鼻托部430,形成鼻托部430的环状弹片相对其余部分的环状弹片扭转设定角度。当用户佩戴智能眼镜100时,鼻托部430与用户的鼻部卡合,利用用户的鼻部支撑面罩400,进一步防止面罩400从用户面部滑落。
79.如图1和图5所示,连接件450采用弹性件。当两个镜腿300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连接件450的弹性力大于面罩主体410的弹性力。当两个镜腿300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时,面罩400的面罩主体410与用户脸部贴合时所产生的脸部挤压也可由位于面罩主体410两侧的连接件450缓冲,降低脸部挤压力,进一步提高佩戴舒适度。
80.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采用弹性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也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其它合适的弹性件,比如皮筋,在此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产生限定作用。
81.请参见图6~图7,图6示出了智能眼镜100的面罩400中面罩主体410与连接件450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的面罩400的连接件450与镜腿300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图7所示,面罩主体41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供对应的连接件450的一端穿过的连接孔440,以使得连接件450相对于面罩主体410能够旋转。两个镜腿300用于与对应的连接件450连接的部位均设有供对应的连接件450的另一端缠绕的第二连接轴320,以使得连接件450相对于对应的镜腿300能够旋转。
82.如图7所示,两个镜腿300用于与对应的连接件450连接的部位均设有朝向镜腿300内侧方向凸出并间隔设置的两个凸台330,对应的第二连接轴3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凸
台330,且第二连接轴320与对应的镜腿300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供连接件450的另一端穿过的缝隙340。
83.如图2和图6~7所示,连接孔440沿与第一连接轴310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轴320的轴向与第一连接轴310的轴向平行。
84.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50也采用刚性连接件。具体地,两个连接件450的一端分别通过铰链旋转连接于面罩主体410的左右两侧,另一端分别通过铰链旋转连接于对应的镜腿300。
85.请参见图8~图10,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镜腿300处于展开使用状态。图10为图9中面罩4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86.如图8~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智能眼镜100的结构与以上实施方式所提供智能眼镜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智能眼镜的面罩400还包括支架460,支架460中设置有与目镜孔420相对的镜头孔461,且支架460中的镜头孔461与镜框200中的镜头孔210相对设置。面罩主体410仅通过鼻托部430固定于支架460的对应部位,且支架460固定于镜框200,以使面罩主体410仅通过鼻托部430相对于镜框200的对应部位进行固定连接。也就是说,面罩主体410的鼻托部430通过支架460固定于镜框200的对应部位。
87.如图10所示,支架460的下侧边中部设置有弧形缺口464,弧形缺口464与鼻托部430相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460与面罩主体410一体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支架460与面罩主体410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在此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产生限定作用。
88.进一步地,支架460中设置有左镜头孔462和右镜头孔463,左镜头孔462和右镜头孔463构成支架460中的镜头孔461。这样使得用户左眼和右眼对应的区域无障碍物,提高进入用户眼睛的图像完整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460的左镜头孔462与镜框200的左镜头孔212对应设置,支架460的右镜头孔463与镜框200的右镜头孔214对应设置。
89.更进一步地,遮光布(图中未示出)包覆于支架460的外边缘与面罩主体410的外边缘之间,以遮盖支架460的外边缘与面罩主体410的外边缘之间的空间。当用户佩戴智能眼镜100时,遮光布能够阻挡外界光线进入面罩内部。
9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