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装置和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8749发布日期:2021-01-08 11:1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装置和载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电子装置和载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3c电子产品及汽车摄像领域,消费者对于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与体积大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手机上,消费者希望在不占用较大体积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视野。在汽车领域对道路交通安全和汽车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再加上环视摄像头、驾驶辅助系统和无人驾驶市场的兴起,车载镜头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中。与此同时,人们对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画面的舒适度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超广角摄像镜头难以同时满足大角度范围的拍摄及清晰成像,从而难以实时准确地拍摄图像。为了获得较大的视场角,广角镜头往往采用多个透镜配合组装而成,从而使得广角镜头的尺寸一般较大。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和具有该光学成像系统的取像模组、电子装置和载具,以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最靠近像侧的面为凹面;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最靠近物侧和像侧的面均为凸面;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最靠近物侧和像侧的面均为凸面;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含一光阑,所述光阑置于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物侧。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中,通过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合理的曲折力配置,满足了光学成像系统对超广角成像的需求。通过设置光阑用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质量。光学成像系统在缩小了超广角镜头尺寸的同时,保证了成像效果的清晰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二透镜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组成;所述第三透镜组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五透镜组成,其中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为胶合结构,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胶合面于光轴处凸向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物侧;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如下条件式:-6.5<(f1-f2)/f<-4;其中,f1和f2分别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五片式透镜能够较好地实现超广角成像效果,且能校正像差,避免成像画面出现畸变;并且,通过满足条件式的限定,使得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曲折力在光学成像系统中分布合理,有利于抑制因成像区域周边光束造成的高阶像差、色差等,从而提高光学成像系统的分辨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如下条件式:16<ttl/f<17;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通过限定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光学总长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关系,在满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视场角范围的同时,控制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总长,满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小型化的特征。高于条件式上限,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总长过长,不利于小型化;低于条件式下限,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焦距过长,则不利于满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范围,无法获得足够的物空间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如下条件式:2<d12/f<4;其中,d1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通过满足条件式的上限,能够使第一透镜合理发散入射光束,从而更好的与后续透镜进行配合,良好完成对像差的校正。通过满足条件式的下限,光束充分发散而入射到第二透镜,因此容易达成具有较强曲折力的光学成像系统,从而进一步的校正系统的轴外像差。另外,通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空气间隔的限定,有利于光学成像系统实现结构紧凑、小型化等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如下条件式:-62<r3/r4<-20;其中,r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通过第二透镜物侧面与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关系的合理搭配,将靠近物体侧设为负透镜,为系统提供负曲折力;可控制大角度射进系统的光线,扩大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范围;通过条件式,控制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有利于降低鬼影的产生机率,削弱鬼影的强度;r3的大小会影响镜片的弯曲程度以及镜片的加工难度,r3太小,镜片弯曲程度影响镜片的加工,r3越大,镜片表面越平,容易其他类似平面的部件产生鬼影。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如下条件式:3<f3/f<4;其中,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满足条件式能够确保正曲折力,将用于使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强的负曲折力下所发散的光线得以会聚;此外,能够减轻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会聚作用的负担,不需要达到强曲折力,因此能够确保设计的自由度。通过满足条件式的下限,正曲折力不会变的过强,因此第三透镜的物侧和像侧的各面的法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不会变的过大,容易抑制高阶像差的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如下条件式:3<(r5-r6)/(r5+r6)<8;其中,r5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6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通过满足条件式下限,容易减小周边视角的主光线入射像面的角度。通过条件式上限,容易抑制像散的产生,降低鬼影产生的风险,提升系统解像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如下条件式:0.5<r5/ct3<2;其中,r5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ct3为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第三透镜呈双凸结构,可近一步汇聚光线,面型平滑,可降低不同视场光线入射角及出射角的偏差,从而降低敏感度;通过设置较厚的第三透镜可以减小加工难度且降低厚度公差敏感度,提升良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如下条件式:0.5<f45/f123<2;其中,f45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123为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超出关系式范围则f123、f45的正曲折力过大或过小,从而使整个光学成像系统会体现局部曲折力过大的情况,造成光学成像系统后焦距“热胀冷缩”的效果(即在高温条件下,镜头的后焦距会变短,在低温条件下,镜头的后焦距会变成不符合光学成像系统使用的条件)过于明显,从而影响光学成像系统在-40℃~+85℃的温度范围内成像清晰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如下条件式:(ct4-ct5)/(α4-α5)<0;其中,ct4和ct5分别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α4和α5分别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热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单位为10-5/℃。所述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胶合,通过满足关系式的参数设置避免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热膨胀差异过大而产生脱胶、开裂;有利于提高光学成像系统的温度敏感度,保证光学成像系统在高低温环境下,均能表现优良的成像质量、较高的解像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如下条件式:4<(ct3+d34)/f<5;其中,ct3为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34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焦距。通过满足条件式上限,可避免第三透镜厚度和/或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过大,从而有利于实现系统小型化;通过满足条件式下限,在满足系统光学性能的前提下,增加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和/或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距离,从而有利于系统像差的修正,提高系统成像品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取像模组,包括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和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像模组包括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通过对内部透镜曲折力合理的配置,满足了取像模组对超广角成像的需求。取像模组在缩小了超广角镜头尺寸的同时,保证了成像效果的清晰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实施例的取像模组,所述取像模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取像模组,通过合理的曲折力的配置,可提升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素质,并校正像差,同时缩小了光学成像系统的整体体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载具,包括:本体和上述实施例的取像模组,所述取像模组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具包括取像模组,通过合理的曲折力的配置,可提升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素质,并校正像差,同时缩小了光学成像系统的整体体积。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可以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mm)、像散(mm)和畸变(%)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mm)、像散(mm)和畸变(%)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mm)、像散(mm)和畸变(%)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mm)、像散(mm)和畸变(%)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球差(mm)、像散(mm)和畸变(%)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具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取像模组100光学成像系统10第一透镜组12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二透镜组14第三透镜l3第三透镜组16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滤光片l6保护玻璃l7光阑sto物侧面s1、s3、s5、s7、s9、s11、s13像侧面s2、s4、s6、s8、s10、s12、s14像面s15感光元件20电子装置200壳体210载具300本体3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10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组12,第一透镜组12最靠近像侧的面为凹面;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组14,第二透镜组14最靠近物侧和像侧的面均为凸面;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组16,第三透镜组16最靠近物侧和像侧的面均为凸面。进一步地,光学成像系统10还包含一光阑sto,光阑sto置于第三透镜组16的物侧,具体地,光阑sto置于第一透镜组12的物侧,或第一透镜组12与第二透镜组14之间,或第二透镜组14与第三透镜组16之间。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中,通过第一透镜组12、第二透镜组14和第三透镜组16合理的曲折力配置,满足了光学成像系统10对超广角成像的需求。通过设置光阑sto用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质量。光学成像系统10在缩小了超广角镜头尺寸的同时,保证了成像效果的清晰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12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l1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二透镜l2组成;第二透镜组14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l3组成;第三透镜组16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l4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五透镜l5组成,其中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为胶合结构,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胶合面于光轴处凸向光学成像系统10的物侧。可以理解,五片式透镜能够较好地实现超广角成像效果,且能校正像差,避免成像画面出现畸变。进一步地,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及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及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及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及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及像侧面s10。其中,第四透镜l4像侧面s8与第五透镜l5物侧面s9为胶合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与光轴处为凸面。光学成像系统10通过合理的镜头配置,视野范围宽,在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同时减小了光学成像系统10的尺寸,实现了光学成像系统10的小型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光阑sto设置于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之间,从而为大视角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并且,中置光阑sto使得光学成像系统10的结构呈一定对称性,让光学畸变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还包括滤光片l6,滤光片l6具有物侧面s11及像侧面s12。滤光片l6设置在第五透镜l5的像侧,以滤除非可见光等其他波段的光线,例如红外光,而仅让可见光通过,以使光学成像系统10能够在成像时更清晰,避免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还包括保护玻璃l7,保护玻璃l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保护玻璃l7设置在滤光片l6的像侧面s12与像面s15之间。保护玻璃l7完全透明,光线可直接通过,保护玻璃l7用于保护光学成像系统10外部的感光元件等。当光学成像系统10用于成像时,被摄物发出或反射的光线从物侧方向进入光学成像系统10,并依次穿过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滤光片l6和保护玻璃l7,最终汇聚到像面s15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和滤光片l6为玻璃材质,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均为塑料材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为球面镜,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均为非球面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如下条件式:16<ttl/f<17;其中,ttl为第一透镜l1物侧面s1至光学成像系统10的像面s15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焦距,即ttl/f可为(16,17)内的任意取值,例如取值为:16.1、16.25、16.5、16.7、16.9等。通过满足条件式的限定,确定了光学成像系统10沿光轴光学总长与光学成像系统10的焦距关系,在满足光学成像系统10视场角范围的同时,控制光学成像系统10的光学总长,实现了光学成像系统10小型化的特征。当ttl/f高于条件式上限,则光学成像系统10总长过长,不利于实现小型化;当ttl/f低于条件式下限,则光学成像系统10焦距过长,不利于满足光学成像系统10的视场角范围,无法获得足够的物空间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如下条件式:-6.5<(f1-f2)/f<-4;其中,f1和f2分别为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的焦距,f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焦距,即(f1-f2)/f可为(-6.5,-4)内的任意取值,例如取值为:-6.4、-6、-5、-4.5、-4.1等。通过满足条件式的限定,使得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的曲折力在光学成像系统中分布合理,有利于抑制因成像区域周边光束造成的高阶像差、色差等,从而提高光学成像系统的分辨性能。当(f1-f2)/f超出条件式的限定,成像区域周边光束易造成高阶像差的发生,进而导致成像时出现色差,影响成像效果的清晰度与色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如下条件式:2<d12/f<4;其中,d12为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f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焦距,即d12/f可为(2,4)范围内的任意取值,例如取值为:2.1、2.5、3、3.5、3.9等。通过满足条件式的限定,能够使第一透镜l1合理发散入射光束,从而更好的与后续透镜进行配合,良好完成对像差的校正,还能够使光束充分发散而入射到第二透镜l2,因此容易达成具有较强曲折力的光学成像系统10,从而进一步的校正系统的轴外像差。另外,通过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空气间隔的限定,有利于光学成像系统实现结构紧凑、小型化等特征。当d12/f高于条件式的上限,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过大,不利于组装良率的提成,且容易产生杂光;同时,过大的空气间隔设置会增加光学成像系统10的总长,不利于系统实现小型化。当d12/f低于条件式下限,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过小,不利于光束经由第一透镜l1折转后充分发散而入射到第二透镜l2,及不利于修正光学成像系统10的像差,从而影响成像品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如下条件式:-62<r3/r4<-20;其中,r3为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即r3/r4可为(-62,-20)内的任意取值,例如取值为:-60、-50、-40、-30、-21等。通过第二透镜l2物侧面s3与像侧面s4的曲率半径关系的合理搭配,将第二透镜l2靠近物体侧设为负透镜,为系统提供负曲折力;可控制大角度射进系统的光线,扩大光学成像系统10的视场角范围。通过满足条件式的限定,控制第二透镜l2物侧面s3的曲率半径,有利于降低鬼影的产生机率,削弱鬼影的强度;r3的大小会影响镜片的弯曲程度以及镜片的加工难度,r3太小,镜片弯曲程度影响镜片的加工,r3越大,镜片表面越平,容易其他类似平面的部件产生鬼影。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如下条件式:3<f3/f<4;其中,f3为第三透镜l3的焦距,f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焦距,即f3/f可为(3,4)范围内的任意取值,例如取值为:3.1、3.3、3.6、3.8、3.9等。通过满足条件式的限定,能够确保正曲折力,将用于使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在强的负曲折力下所发散的光线得以会聚;此外,能够减轻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会聚作用的负担,不需要达到强曲折力,因此能够确保设计的自由度。还能够确保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的法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不会变的过大,容易抑制高阶像差的发生。当f3/f超出条件式的限定,正曲折力会变的过强,不利于抑制高阶像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如下条件式:3<(r5-r6)/(r5+r6)<8;其中,r5为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即(r5-r6)/(r5+r6)可为(3,8)范围内的任意取值,例如取值为:3.1、3.3、3.6、3.8、7.9。通过满足条件式的限定,能够减小周边视角的主光线入射像面s15的角度。还能够抑制像散的产生,降低鬼影产生的风险,提升系统解像能力。当(r5-r6)/(r5+r6)超过条件式范围,容易产生像散,降低成像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如下条件式:0.5<r5/ct3<2;其中,r5为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ct3为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厚度,即r5/ct3可为(0.5,2)范围内的任意取值,例如取值为:0.6、1、1.3、1.6、1.9等。由于第三透镜l3呈双凸结构,通过满足条件式的限定,可近一步汇聚光线,使第三透镜l3面型平滑,可降低不同视场光线入射角及出射角的偏差,从而降低敏感度;而通过设置较厚的第三透镜l3可以减小加工难度且降低厚度公差敏感度,提升良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如下条件式:0.5<f45/f123<2;其中,f45为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的组合焦距,f123为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即f45/f123可为(0.5,2)范围内的任意取值,例如取值为:0.6、1、1.3、1.6、1.9。通过满足条件式的限定,可限制正曲折力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当f45/f123超出条件式的范围,则f123、f45的正曲折力过大或过小,从而使整个光学成像系统10处于局部曲折力过大的情况,造成光学成像系统后焦距(bfl,backfocallength)“热胀冷缩”的效果(即在高温条件下,镜头的后焦距会变短,在低温条件下,镜头的后焦距会变成不符合光学成像系统使用的条件)过于明显,从而影响光学成像系统10在-40℃~+85℃的温度范围内成像清晰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如下条件式:(ct4-ct5)/(α4-α5)<0;其中,ct4和ct5分别为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α4和α5分别为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的热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单位为10-5/℃。即(ct4-ct5)与(α4-α5)二者的数值为一正一负。由于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为胶合,通过满足条件式的参数设置可避免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因热膨胀差异过大而产生脱胶、开裂等不良,还有利于提高光学成像系统10的温度敏感度,保证光学成像系统10在高低温环境下均能表现优良的成像质量与较高的解像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如下条件式:4<(ct3+d34)/f<5;其中,ct3为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34为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与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f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焦距,即(ct3+d34)/f可为(4,5)范围内的任意取值,例如取值为:4.1、4.3、4.6、4.9等。通过满足条件式的限定,可避免第三透镜l3厚度和/或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过大,从而有利于实现系统小型化;还可以在满足系统光学性能的前提下,适度增加第三透镜l3的中心厚度和/或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距离,从而有利于系统像差的修正,提高系统成像品质。当(ct3+d34)/f超过条件式的上限,第三透镜l3厚度和/或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间隔过大,不利于实现光学成像系统10小型化。当(ct3+d34)/f超过条件式的下限,不利于光学成像系统10像差的校正,从而降低光学成像系统10的成像品质。在一些实施例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中至少有一个透镜的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中的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均为非球面。非球面的面型由以下公式决定:其中,z是非球面上任一点与表面顶点的纵向距离,r是非球面上任一点到光轴的距离,c的顶点曲率(曲率半径的倒数),k是圆锥常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如此,光学成像系统10可以通过调节各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和非球面系数,有效减小光学成像系统10的整体尺寸,占用空间较小,且能够有效地修正像差,提高成像质量。第一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l4及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五透镜l5。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光轴处为凸面。进一步地,光阑sto设置在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之间。进一步地,光学成像系统10还包括设置于第五透镜l5像侧面s10的滤光片l6和设置于滤光片l6的像侧面s12与像面s15之间的保护玻璃l7。第一实施例中的参考波长为546.074nm,且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表1需要说明的是,f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焦距,fno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视场角。表2第二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l4及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五透镜l5。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光轴处为凸面。进一步地,光阑sto设置在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之间。进一步地,光学成像系统10还包括设置于第五透镜l5像侧面s10的滤光片l6和设置于滤光片l6的像侧面s12与像面s15之间的保护玻璃l7。第二实施例中的参考波长为546.074nm,且第二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表3需要说明的是,f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焦距,fno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视场角。表4第三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5和图6,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l4及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五透镜l5。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光轴处为凸面。进一步地,光阑sto设置在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之间。进一步地,光学成像系统10还包括设置于第五透镜l5像侧面s10的滤光片l6和设置于滤光片l6的像侧面s12与像面s15之间的保护玻璃l7。第三实施例中的参考波长为546.074nm,且第三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表5需要说明的是,f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焦距,fno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视场角。表6第四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7和图8,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l4及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五透镜l5。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光轴处为凸面。进一步地,光阑sto设置在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之间。进一步地,光学成像系统10还包括设置于第五透镜l5像侧面s10的滤光片l6和设置于滤光片l6的像侧面s12与像面s15之间的保护玻璃l7。第四实施例中的参考波长为546.074nm,且第四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表7需要说明的是,f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焦距,fno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视场角。表8第五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9和图10,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成像系统10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l4及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五透镜l5。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光轴处为凸面。进一步地,光阑sto设置在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之间。进一步地,光学成像系统10还包括设置于第五透镜l5像侧面s10的滤光片l6和设置于滤光片l6的像侧面s12与像面s15之间的保护玻璃l7。第五实施例中的参考波长为546.074nm,且第五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系统10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表9需要说明的是,f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焦距,fno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光圈数,fov为光学成像系统10的视场角。表10表格11示出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光学成像系统中(f1-f2)/f、ttl/f、d12/f、r3/r4、f3/f、(r5-r6)/(r5+r6)、r5/ct3、f45/f123、(ct4-ct5)/(α4-α5)和(ct3+d34)/f的值。表格11实施例(f1-f2)/fttl/fd12/fr3/r4f3/f一-4.80916.5422.812-59.8923.545二-4.80616.5122.814-60.5323.551三-4.84616.6112.856-61.7773.582四-4.91216.6562.894-46.2303.606五-5.10816.7873.049-20.9253.621实施例(r5-r6)/(r5+r6)r5/ct3f45/f123(ct4-ct5)/(α4-α5)(ct3+d34)/f一3.0721.5781.618-1.2084.458二3.1901.5511.514-1.2324.462三3.7051.4411.324-1.2424.529四3.5801.4741.280-1.2104.529五7.4181.1431.038-1.1044.691请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像模组100包括光学成像系统10和感光元件20,感光元件20设置在光学成像系统10的像侧。具体地,感光元件20可以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影像感测器或者电荷耦合元件(ccd,charge-coupleddevice)。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像模组100通过各透镜曲折力和面型的合理配置,并在光学成像系统10内采用非球面透镜来校正像差,实现了在不增加透镜片数而直接保持小型且轻量的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及较大的视场角,能够很好的捕捉被摄物体的细节。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包括壳体210和取像模组100,取像模组100安装在壳体21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包括但不限于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书籍阅读器、便携多媒体播放器(pmp)、便携电话机、视频电话机、数码静物相机、移动医疗装置、可穿戴式设备等支持成像的电子装置。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中的光学成像系统10通过各透镜曲折力和面型的合理配置,并在光学成像系统10内采用非球面透镜来校正像差,实现了在不增加透镜片数而直接保持小型且轻量的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及较大的视场角,能够很好的捕捉被摄物体的细节。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具300包括本体310和取像模组100,取像模组100安装在本体31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具300包括但不限于为小型客车、小型货车、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叉车、推土车等能够手动驾驶或自动行驶的车辆。上述实施例的载具300中的光学成像系统10通过各透镜曲折力和面型的合理配置,并在光学成像系统10内采用非球面透镜来校正像差,实现了在不增加透镜片数而直接保持小型且轻量的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及较大的视场角,能够很好的捕捉被摄物体的细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