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1815发布日期:2021-07-23 21:1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主要分为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两种主流的技术。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于高屏占比的显示面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显示面板正朝着全屏化、轻薄化方向发展。全屏化的实现离不开屏下摄像头技术,在全面屏显示场景中,即当不需要成像功能时,摄像头区域会作为显示屏的一部分进行正常显示,实现全面屏显示效果;当需要成像功能时,光线透射过全面屏的摄像头区域,然后进入摄像头成像在图像传感器上,实现拍照。

目前通过各种方式制备的屏下摄像头显示屏的设计方案,均可能由于规则排布的金属电极或遮光金属图案(微观上呈现为规则的横纵沟壑)、相邻像素排布基本为周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形成衍射的条件,衍射效果叠加还可能产生彩色衍射,造成摄像头区域的成像质量问题,如成像中具有十字白光、彩色光斑等,影响摄像头的拍摄和成像效果。

因此,提供一种既可以提高屏占比,实现全面屏显示,又可以提高摄像头成像效果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全面屏显示技术的摄像头等感光元件存在成像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第一显示区内,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子像素,在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子像素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显示面板还至少包括:衬底;第一电极层,位于衬底朝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第二电极层,位于第一电极层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位于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狭缝和至少两个电极主体部,狭缝位于相邻两个电极主体部之间;第一电极包括多个通孔,在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一条电极主体部与通孔相互交叠。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设置第一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实现显示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复用为光感元件设置区使用,即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范围内可以设置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在第一显示区范围内的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不工作时,第二显示区和第一显示区共同显示画面,实现显示面板的全面屏显示效果;而在第一显示区范围内的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工作时,第一显示区具有较高的光线透过率,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能够接收穿过第一显示区的外界光线以实现设定功能(例如摄像功能),从而在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又可以实现高光线透过率为感光元件的运作提供条件,实现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的设定功能。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至少用于制作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层至少用于制作第一子像素的第二电极,其中,相对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产生驱动电场;在第一显示区内,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狭缝和至少两个电极主体部,狭缝位于相邻两个电极主体部之间,即位于第一电极上方的第二电极为具有至少一条狭缝的结构,而位于下方的第一电极包括多个通孔,在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一条电极主体部与通孔相互交叠,通过在下方的第一电极上、且与第二电极的电极主体部对应位置处开设通孔,不仅可以破坏规则的周期性排布的矩阵式结构,削弱衍射现象,还可以减小光线在显示面板的电极主体部所在区域与狭缝所在区域之间的穿透率的差异,减小电场偏差;并且由于位于第二电极下方的第一电极的通孔的设置,使得第一电极层上方后续设置的膜层在通孔位置对应下沉,即通孔对应位置的部分第二电极下沉,可以使得局部区域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更接近,减弱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形成的边缘电场差异,从而可以通过减小边缘电场差异,进一步减弱电场偏差带来的彩色衍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本发明对第一显示区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设置结构,不仅能够破坏衍射形成的条件,还能够通过减弱边缘电场差异,减小衍射效果叠加产生的彩色衍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屏占比,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m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二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去除第二电极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m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6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去除第一电极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6中b-b’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6中多个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m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13中多个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中m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5中多个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中m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18是图17中多个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结合参考图1-图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m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第二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去除第二电极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m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6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去除第一电极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中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00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光线透过率;

第一显示区aa1内,显示面板00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子像素0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子像素00包括相对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301;

显示面板000还至少包括:

衬底10;

第一电极层20,位于衬底10朝向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一侧;

第二电极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0远离衬底10的一侧;

第一电极201位于第一电极层20,第二电极301位于第二电极层30;

第二电极301包括至少一条狭缝3011(可选的,图中以一个第二电极301包括三条狭缝3011、四个电极主体部3012为例进行示例说明,但不局限于此数量的狭缝3011)和至少两个电极主体部3012,狭缝3011位于相邻两个电极主体部3012之间;

第一电极201包括多个通孔201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至少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与通孔2011相互交叠。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中,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设置第一显示区aa1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光线透过率,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aa1实现显示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复用为光感元件设置区使用,即显示面板000在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可以设置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可选的,可通过设置第一显示区aa1内的ppi(pixelsperinch,像素密度,表示每英寸面积内的显示面板所拥有的像素数量)小于第二显示区aa2内的ppi,或者第一显示区aa1具有第二显示区aa2没有的透光区域,来实现第一显示区aa1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光线透过率,本实施例对于第一显示区aa1内的显示面板的结构不作限定,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通过设置为其他能够实现第一显示区aa1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光线透过率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aa1内的显示面板00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子像素00,可选的,显示面板000的第二显示区aa2内也可以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子像素(图中未示意),本实施例对于第一子像素00和第二子像素的排布方式和大小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可参考相关技术中全面屏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可选的,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子像素00和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子像素均可以为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即在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的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不工作时,第一子像素00和第二子像素共同作用,第二显示区aa2和第一显示区aa1共同显示画面,实现显示面板000的全面屏显示效果;而在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的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工作时,由于第一显示区aa1具有较高的光线透过率,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设置的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能够接收穿过第一显示区aa1的外界光线以实现设定功能(例如摄像功能),从而在实现第一显示区aa1显示功能,提高屏占比,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又可以实现高光线透过率为感光元件的运作提供条件,实现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的设定功能。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包括衬底10和位于衬底10上的第一电极层20、第二电极层30,第一电极层20位于衬底10朝向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一侧,第二电极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0远离衬底10的一侧,其中衬底10用于承载显示面板000的各膜层结构,第一电极层20至少用于制作第一子像素00的第一电极201,第二电极层30至少用于制作第一子像素00的第二电极301,其中,相对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301用于产生驱动电场,当显示面板0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可通过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301产生的驱动电场驱动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在该电场内偏转,从而控制光线出射与否,进而实现显示面板00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衬底10上还可以形成有薄膜晶体管、栅极线g和数据线s等,其中,薄膜晶体管可以作为显示面板000中子像素(第一子像素00和第二子像素)的开关器件。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显示面板的栅极线g,经由栅极线g连接至栅极扫描电路(图中未示意),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数据线s,经由数据线s连接至集成电路芯片(ic,图中未示意),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像素电极pixel,通过数据线s加载电压至像素电极pixel,使得像素电极pixel与公共电极com之间形成电场。本实施例的第一子像素00包括薄膜晶体管t、与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电连接的像素电极pixel,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电极201为像素电极pixel,第二电极301为公共电极com,此时,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与第一电极201电连接,作为公共电极com使用的第二电极301位于作为像素电极pixel使用的第一电极201的上方,如图4所示,第二电极层30可以为块状结构,每个块状结构的第二电极301包括至少两个电极主体部3012和位于相邻两个电极主体部3012之间的狭缝3011,可选的,相邻两个第一子像素00对应的块状结构的第二电极301可以相互连接(如图4中通过连接部300连接),可以减小输入信号线的数量,此时如图5所示,位于下方的作为像素电极pixel使用的第一电极201可以为块状结构也可以为多个条状电极构成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如2-图5中仅以第一电极201为块状结构为例示例)。

可选的,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电极201为公共电极com,第二电极301为像素电极pixel,此时,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与第二电极301电连接,作为像素电极pixel使用的第二电极301位于作为公共电极com使用的第一电极201的上方,如图8所示,作为像素电极pixel使用的第二电极301包括至少两个电极主体部3012和位于相邻两个电极主体部3012之间的狭缝3011,进一步可选的,电极主体部3012可以为条状结构,此时如图9所示,第一电极层20可以为整面铺设的结构,仅在第二电极301的电极主体部3012对应位置开设通孔2011,可选的,由于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需要穿过第一电极层20与第二电极301电连接,因此如图6和图9所示,在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处的第一电极层20还设置有第四通孔k,用于实现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与作为像素电极pixel使用的第二电极301的电连接,从而通过上述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301的设置,均可以在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之间形成驱动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实现显示功能。

本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aa1内,第二电极301包括至少一条狭缝3011和至少两个电极主体部3012,狭缝3011位于相邻两个电极主体部3012之间,即位于第一电极201上方的第二电极202为具有至少一条狭缝3011的结构,而位于下方的第一电极201包括多个通孔201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至少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与通孔2011相互交叠(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附图中仅以每条电极主体部3012均与通孔2011相互交叠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并不表示必须每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必须有通孔2011对应,一个第二电极301中,仅需满足至少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与通孔2011相互交叠即可),通过在下方的第一电极201上、且与第二电极202的电极主体部3012对应位置处开设通孔2011,不仅可以通过对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301的形状调整来破坏规则的周期性排布的矩阵式结构,削弱衍射现象,还可以减小光线在显示面板000的电极主体部3012所在区域与狭缝3011所在区域之间的穿透率的差异,减小电场偏差;并且由于位于第二电极301下方的第一电极201的通孔2011的设置,使得第一电极层20上方后续设置的膜层在通孔2011位置对应下沉(如图3和图7所示),即通孔2011对应位置的部分第二电极201下沉,可以使得局部区域(通孔2011对应区域)的第一电极201与第二电极301更接近,减弱第一电极201与第二电极301形成的边缘电场差异,从而可以通过减小边缘电场差异,进一步减弱电场偏差带来的彩色衍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本实施例对第一显示区aa1内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301的设置结构,不仅能够破坏衍射形成的条件,还能够通过减弱边缘电场差异,减小衍射效果叠加产生的彩色衍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屏占比,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背光模组(图中未示意)提供光源。其中,液晶显示面板一般包括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cf)基板(图中未示意)和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以及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示意),tft阵列基板可以包括本实施例的衬底10、第一电极层20和第二电极层30,其工作原理为通过施加驱动电压控制液晶层内液晶分子旋转,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透过液晶显示面板的tft阵列基板,从显示面板的液晶层折射出来,并经由cf基板产生彩色画面。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仅是示意性画出第一显示区aa1的形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第一显示区aa1的形状设置为规则的形状,比如直角矩形、圆角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等,还可以将第一显示区aa1的形状设置为不规则的形状,比如,可以将第一显示区aa1的形状设置为水滴形。在实际应用中,对第一显示区aa1的形状可以根据第一显示区aa1内设置的光感元件的形状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仅是示意性画出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相对位置关系,但不仅限于此,本实施例对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形状不作限定,具体可以根据显示面板000的屏幕设计来设置,例如第二显示区aa2可以围绕第一显示区aa1(如图1所示),第一显示区aa1也可以设置于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个角落里或一个边缘位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3和图7仅是示意性画出了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不仅限于此,还可以包括例如液晶层、各个绝缘层、cf基板等,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可选的,第一电极201上开设的通孔2011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菱形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的图5和图9中仅是示意性画出通孔20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但不仅限于此,具体实施时,通孔2011的形状可以为其他规则图形如方形、椭圆形、菱形、多边形、梯形、三角形等,也可以为其他不规则图形(即具有不规则波浪形或锯齿形边界),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第一电极201上开设的通孔2011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能够破坏衍射形成的条件,还能够使得局部区域的第二电极301下沉以接近第一电极201,减弱边缘电场差异,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即可,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通孔2011的数量、形状和大小等。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9,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0还包括第一绝缘层40,第一绝缘层40位于第一电极层20和第二电极层30之间;

第一绝缘层40远离衬底10一侧包括多个凹槽401,凹槽401与通孔2011一一对应;

至少部分电极主体部3012位于凹槽401内。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第一电极层20和第二电极层30之间至少包括第一绝缘层40,用于实现第一电极201与第二电极301之间相互绝缘。第一绝缘层40远离衬底10一侧包括多个凹槽401,可以理解的是,该凹槽401可以是第一绝缘层40沉积于第一电极层20远离衬底10一侧时,由于第一电极201上的通孔2011的存在,第一绝缘层40在通孔2011对应区域下沉形成的,还可以是在第一绝缘层40远离衬底10一侧刻蚀形成的,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制程制作。凹槽401与通孔2011一一对应,从而在第一绝缘层40远离衬底10的一侧继续制作第二电极层30时,局部区域的第二电极层30会在凹槽401位置处继续下沉,即使得至少部分电极主体部3012位于凹槽401内,通孔2011对应位置的电极主体部3012相比于其他位置的电极主体部3012更靠近衬底10,不仅可以破坏衍射形成的条件,还能够通过减弱边缘电场差异,减小衍射效果叠加产生的彩色衍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屏占比,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可选的,第二电极301的电极主体部3012包括多个第一子部30120,第一子部30120为电极主体部3012的位于凹槽401内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部30120与电极主体部3012的其余不位于凹槽401的部分仍然为一体结构,第二电极层30制作时,电极主体部3012的第一子部30120下沉于第一绝缘层40的凹槽401内,从而使得第一子部30120与通孔2011一一对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9、图10、图11,图10是图2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6中b-b’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子部30120的厚度d1小于或等于凹槽401的深度d2。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子部30120的厚度d1可以小于凹槽401的深度d2(如图3和图7所示),从而可以使得局部区域(通孔2011对应区域)的第一电极201与第二电极301更接近,减弱第一电极201与第二电极301形成的边缘电场差异,从而可以通过减小边缘电场差异,进一步减弱电场偏差带来的彩色衍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可选的,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子部30120的厚度d1可以等于凹槽401的深度d2(如图10和图11所示),可以相当于局部平坦化的效果,使得最靠近第二电极层30侧的液晶在第一子部30120所在区域和狭缝3011所在区域的起始状态尽可能相似,尽可能减弱边缘电场差异。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11和图12,图12是图6中多个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301包括多个电极主体部3012和多个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电极主体部3012之间的狭缝3011,电极主体部3012为条状子电极的结构,可选的,相邻两个条状子电极结构的电极主体部3012在端部连接,使得由多个电极主体部3012和多个狭缝3011构成的第二电极301仍然为一个整体结构;

沿第一方向y,电极主体部3012的长度为a;

沿第二方向x,电极主体部3012的宽度为b;

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与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交叠的多个通孔2011中,通孔2011的密度为ρ,ρ≤a/2b;其中,第一方向y为电极主体部3012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在平行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平面上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与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交叠的多个通孔2011的排布密度,满足密度ρ≤a/2b,其中,a表示在第一方向y(条状子电极的结构的电极主体部3012的延伸方向)上电极主体部3012的长度,b表示在第二方向x上电极主体部3012的宽度,本实施例设置多个通孔2011在第一电极201上的排布密度,使得多个通孔2011满足与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交叠,破坏规则的条状结构的电极主体部3012的衍射形成的条件,并通过电极主体部3012的第一子部30120跟随通孔2011的挖设而下沉,减弱边缘电场差异,减小衍射效果叠加产生的彩色衍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与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交叠的多个通孔2011的排布密度过大,使得通孔2011的开设数量过多而影响电极主体部3012的完整性。

可选的,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12,通孔2011的内径为c,c≥30%b,其中,b表示在第二方向x上电极主体部3012的宽度。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第一电极201上开设的通孔2011的内径c满足c大于或等于30%的电极主体部3012在第二方向x上的宽度,从而可以避免通孔2011内径c过大使得第一子部30120过宽,使得电极主体部3012在通孔2011位置因为过宽的第一子部30120而断层,还可以避免通孔2011内径c过小,通孔2011对应位置没有足够的空间使得电极主体部3012的第一子部30120下沉,实现减小衍射效果叠加产生的彩色衍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而不能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3、图7、图13和图14,图13是图1中m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图14是图13中多个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中m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图16是图15中多个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301至少包括相邻的两条电极主体部3012,且分别为第一电极主体部30121和第二电极主体部30122,多个通孔2011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0111和多个第二通孔20112;

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通孔20111与第一电极主体部30121相互交叠,第二通孔20112与第二电极主体部30122相互交叠;

在第二方向x上,第一通孔20111的投影与第二通孔20112的投影至少部分不交叠。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在第二方向x上,第一通孔20111的投影与第二通孔20112的投影至少部分不交叠,即在第二方向x上,第一通孔20111的投影与第二通孔20112的投影可以仅部分不交叠(如图13和图14所示),或者,在第二方向x上,第一通孔20111的投影与第二通孔20112的投影也可以完全不交叠(如图15和图16所示,任一第一通孔20111的投影位于相邻两个第二通孔20112的投影之间),从而使得与相邻的两条电极主体部3012分别对应的通孔2011错位排布、非规则排列,可以进一步破坏衍射形成的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7,图17和图18,图17是图1中m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图18是图17中多个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与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交叠的多个通孔2011为第三通孔20113;

在平行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方向上,多个第三通孔20113之间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第一电极201上,与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交叠的多个通孔2011也可以相互连通,形成一条缝(如图18所示),即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与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交叠的多个通孔2011为第三通孔20113,多个第三通孔20113也可以排布的较为密集,此时多个第三通孔20113之间在平行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方向上相互连通,在至少一条电极主体部3012下方形成一条缝的结构,从而也可以通过对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301的形状调整来破坏规则的周期性排布的矩阵式结构,削弱衍射现象,减小光线在显示面板000的第二电极301的电极主体部3012所在区域与狭缝3011所在区域之间的穿透率的差异,还能减小电场偏差,调整边缘电场差异,进一步减弱电场偏差带来的彩色衍射现象,有利于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9,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图19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0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设置第一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实现显示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复用为光感元件设置区使用,即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范围内可以设置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在第一显示区范围内的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不工作时,第二显示区和第一显示区共同显示画面,实现显示面板的全面屏显示效果;而在第一显示区范围内的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工作时,第一显示区具有较高的光线透过率,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能够接收穿过第一显示区的外界光线以实现设定功能(例如摄像功能),从而在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又可以实现高光线透过率为感光元件的运作提供条件,实现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的设定功能。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至少用于制作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层至少用于制作第一子像素的第二电极,其中,相对设置且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产生驱动电场;在第一显示区内,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条狭缝和至少两个电极主体部,狭缝位于相邻两个电极主体部之间,即位于第一电极上方的第二电极为具有至少一条狭缝的结构,而位于下方的第一电极包括多个通孔,在垂直于显示面板出光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一条电极主体部与通孔相互交叠,通过在下方的第一电极上、且与第二电极的电极主体部对应位置处开设通孔,不仅可以破坏规则的周期性排布的矩阵式结构,削弱衍射现象,还可以减小光线在显示面板的电极主体部所在区域与狭缝所在区域之间的穿透率的差异,减小电场偏差;并且由于位于第二电极下方的第一电极的通孔的设置,使得第一电极层上方后续设置的膜层在通孔位置对应下沉,即通孔对应位置的部分第二电极下沉,可以使得局部区域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更接近,减弱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形成的边缘电场差异,从而可以通过减小边缘电场差异,进一步减弱电场偏差带来的彩色衍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本发明对第一显示区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设置结构,不仅能够破坏衍射形成的条件,还能够通过减弱边缘电场差异,减小衍射效果叠加产生的彩色衍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屏占比,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