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5749发布日期:2022-11-22 22: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透镜组,设于所述镜筒内,所述透镜组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以及多个间隔件,位于所述镜筒内;多个所述间隔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第一间隔件以及抵设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第六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中的其中一个具有正光焦度,另外一个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中至少两个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至少四个的像侧面为凹面;所述镜筒沿所述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小于5mm;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所述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以及所述第六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6m满足以下条件:23<(d6m+d1m+f1)/(cp1+ct6)<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设有至少三个所述间隔件,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设有至少三个所述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和/或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设有所述间隔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二间隔件,位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五间隔件;其中,所述镜筒朝向像侧的端面外径d0m、所述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ep12以及所述第五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5满足以下条件:21<(f2*f6*ct1)/(d0m*ep12*cp5)<47。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二间隔件,位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五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所述第二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2、所述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2s以及所述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5s满足以下条件:14<(d5s/cp2)/(r2/r1+d2s/ct2)<2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五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1s、所述第一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1s以及所述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5m满足以下条件:10<(f5*d1s+d1s*r9)/(d5m*t23)<20。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二间隔件,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其中,所述镜筒朝向像侧的端面内径d0m、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所述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1m以及所述第二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ep23满足以下条件:20<(d1m+d0m)/(t12+t34+ep23)<30。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所述第三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3s以及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4s满足以下条件:4<(r3*r4)/(d3s*d4s)<9。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位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五间隔件;其中,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3m以及所述第五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5s满足以下条件:0<t56*(r12-r11)/(d3m*d5s)<5。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二间隔件,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三间隔件,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位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五间隔件;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4、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所述第二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2m、所述第三间隔件的像侧面与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在所述光轴上的间距ep34、所述第四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4m以及所述第五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5m满足以下条件:26<(d5m/ep34-f4/r8)/(d2m/d4m)<52。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二间隔件,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的间隔件为第四间隔件;
其中,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所述第二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2s、所述第四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4s、所述第四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4以及所述第六间隔件的物侧面内径d6s满足以下条件:4<(d2s*d4s*ct5)/(d6s*cp4*t56)<54。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件中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所述间隔件为第二间隔件;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所述镜筒朝向物侧的端面外径d0s、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所述第二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2m、所述第六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6m以及所述第六间隔件的物侧面外径d6s满足以下条件:52<(d6m*d6s+d2m*f)/(ct3*d0s)<72。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以及成像元件,用于将所述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和电子设备。该光学镜头包括:镜筒;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多个间隔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第一间隔件以及抵设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第六间隔件;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小于5mm;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第一间隔件的像侧面内径d1m、第一间隔件的最大厚度CP1以及第六间隔件的像侧面外径D6m满足以下条件:23<(D6m+d1m+f1)/(CP1+CT6)<33。本申请能够在保证成像规格不变的前提下兼顾小型化和高成像质量。格不变的前提下兼顾小型化和高成像质量。格不变的前提下兼顾小型化和高成像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卢佳 王亚磊 何旦 戴付建 赵烈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8
技术公布日:2022/11/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