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子晶体的模阶转换功率分配器

文档序号:36969359发布日期:2024-02-07 13: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模阶转换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层和模阶转换功率分配器主体结构,所述的模阶转换功率分配器主体结构位于所述的包层内部,且被所述的包层完全包裹住,所述的模阶转换功率分配器主体结构包括第一直波导、耦合区波导、第二直波导和第三直波导,所述的第一直波导用于将外部te0光源或者tm0光源传输至所述的耦合区波导,所述的耦合区波导用于将te0光源转换成两路te1光源或者将tm0光源转换成两路tm1光源一一对应传输至所述的第二直波导和所述的第三直波导,所述的第二直波导用于传输至其处的一路te1光源或者一路tm1光源进行输出,所述的第三直波导用于将传输至其处的一路te1光源或者一路tm1光源进行输出,所述的耦合区波导包括平板波导,所述的平板波导为矩形波导,将所述的平板波导的长度记为l,宽度记为w,高度记为h,所述的平板波导的长度所在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宽度所在方向作为前后方向,高度所在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所述的平板波导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m*n个圆柱形孔,m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m*n个圆柱形孔按照m行n列均匀间隔分布,其中,行方向沿前后方向,列方向沿左右方向,每个圆柱形孔的直径均为0.1um,任意相邻两个圆柱形孔的中心间距均为b,b大于等于0.2um且小于等于0.3um,位于第1行的n个圆柱形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平板波导的前端面之间的间距均为c,c大于等于0.2um且小于等于0.3um,位于第m行的n个圆柱形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平板波导的后端面之间的间距均为c,位于第1列的m个圆柱形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平板波导的左端面之间的间距均为c,位于第n列的m个圆柱形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平板波导的右端面之间间距均为c,m*n个圆柱形孔中的一部分被材料为二氧化硅的第一种光子晶体完全填充,剩余一部分被材料为硅的第二种光子晶体完全填充,所述的第一种光子晶体和所述的第二种光子晶体均为圆柱体状,且直径均等于所述的圆柱形孔的直径,高度均等于所述的圆柱形孔的高度,被所述的第一种光子晶体和所述的第二种光子晶体填充的圆柱形孔所处位置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模阶转换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波导的长度为4um,宽度为3.8um,高度为0.22um,m=18,n=19,b=0.2um,c=0.2um,m*n个圆柱形孔中,位于第1行第1列、第1行第3列、第1行第4列、第1行第5列、第1行第6列、第1行第7列、第1行第8列、第1行第10列、第1行第11列、第1行第12列、第1行第13列、第1行第14列、第1行第15列、第1行第16列、第1行第19列、第2行第3列、第2行第4列、第2行第5列、第2行第7列、第2行第18列、第3行第3列、第3行第5列、第4行第10列、第4行第11列、第4行第12列、第4行第13列、第5行第6列、第5行第8列、第5行第13列、第5行第14列、第6行第6列、第6行第7列、第7行第15列、第7行第17列、第7行第18列、第7行第19列、第8行第3列、第8行第9列、第8行第10列、第8行第13列、第8行第14列、第8行第19列、第11行第3列、第11行第9列、第11行第10列、第11行第13列、第11行第14列、第11行第19列、第12行第15列、第12行第17列、第12行第18列、第12行第19列、第13行第6列、第13行第7列、第14行第6列、第14行第8列、第14行第13列、第14行第14列、第15行第10列、第15行第11列、第15行第12列、第15行第13列、第16行第3列、第16行第5列、第17行第3列、第17行第4列、第17行第5列、第17行第7列、第17行第18列、第18行第3列、第18行第4列、第18行第5列、第18行第6列、第18行第7列、第18行第8列、第18行第10列、第18行第11列、第18行第12列、第18行第13列、第18行第14列、第18行第15列、第18行第16列以及第18行第19列的圆柱形孔均被所述的第一种光子晶体完全填充,剩余一部分圆柱形孔均被所述的第二种光子晶体完全填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模阶转换功率分配器,包括第一直波导、耦合区波导、第二直波导和第三直波导,耦合区波导包括平板波导上部分硅材料被材料为二氧化硅的第一种光子晶体取代,平板波导内的有效折射率增大至与TE<subgt;1</subgt;光源和TM<subgt;1</subgt;光源的有效折射率近似,外部低阶模光源在平板波导内沿传播方向逐步转化为高阶模光源,实现模阶转化,并且第一种光子晶体以平板波导沿左右方向的对称面呈前后对称分布,高阶模光源被均分成两路实现功率分配;优点是兼具模式转换器功能和光功率分配器功能,结构紧凑,尺寸较小,不会导致MDM器件面积增大,同时其模式转换传输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携带高阶模式信息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伟,陈浩琪,汪鹏君,姚润葵,金涛,林健,杨建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