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4047发布日期:2023-10-21 21:5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摄像头,具体涉及一种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1、为了增加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能保证被摄主体的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现,调节任意点适当的焦距,由此广角摄像模组大量运用;为了更加美观,镜头端面较小,并且采用镀黑处理,增加整机的id效果提升美感。但是模组的镜头上端面采用镀黑工艺的部位比较脆弱,就导致模组在制程中有很多刮伤、刮花现象,模组厂现有的生产方式是采用表面贴保护膜进行作业,避免以上问题;但是在大广角的模组生产时,由于视场角非常大,而普通保护膜会遮挡广角摄像模组f0v(视场角),因此不能带膜作业,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值得经一步研究与攻克。

2、申请人最先想到的一种方案为:参见图1,保护膜采用直通式设计,贴附于模组马达端面,镜头200的视场角300(fov)与保护膜100存在光学干涉,如果保护膜下端面直径加大,又无法贴附至模组表面,因此此保护膜在制程中无法使用。

3、申请人想到的另一种方案为:参见图2,保护膜100采用薄膜式设计,薄膜保护膜100贴附于镜头200表面,在不遮挡视场角300(fov)的前提下,会导致保护膜与镜头黏胶面积小,容易脱落,而且镜头端面采用镀黑处理,表面脆弱,保护膜贴附时会有损伤镜头端面。

4、现阶段保护膜结构,均无法解决大广角超级黑模组的生产痛点,存在保护膜会遮挡fov,在制程中不能使用,保护膜贴附于镜头端面,会存在损伤镜头端面或者有残胶现象,且当保护膜高度过高时,没有足够的壁厚可以成形,加大外形又会与客户端存在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模组在制程中能带膜作业,对镜头起保护作用,避免镜头在制程中刮伤、刮花,提升生产直通率,同时高透膜还可以作为出货保护膜,降低模组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筒及镜头,所述镜筒与镜头连接,所述镜筒的上端固定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形,所述保护套的外壁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形,所述保护套的上端设有透明保护层。

3、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保护层为高透膜。

4、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的上端面设有镀黑膜。

5、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由上圆柱套和下圆柱套组成,上圆柱套的内径大于下圆柱套的内径,上圆柱套的外径大于下圆柱套的外径;保护套的上圆柱套、下圆柱套的内径和轴向长度需要使

6、保护套不遮挡镜头视场角fov。

7、进一步地,下圆柱套的外径小于或等于镜筒的外径。

8、进一步地,上圆柱套的壁厚为0.5-1mm。

9、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粘接固定在镜筒的上端,透明保护层粘接固定在保护套的上端。

10、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通过硅胶粘接在镜筒的上端,透明保护层通过胶粘接固定在保护套的上端。

11、进一步地,保护套采用泡棉或塑胶材质制成。

1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模组还包括底座、基板和滤光片,所述镜筒固定在底座的上端面,所述底座固定在基板的上端面上,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用于容纳图像传感器的凹腔,所述底座设有透光孔,使底座上下贯穿设置,所述滤光片固定支撑在底座上,且位于透光孔的上方,所述基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与基板电连接,所述基板上端面的图像传感器收容于底座的凹腔内,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滤光片的正下方,滤光片位于镜头的正下方。

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用于的容纳滤光片的凹槽,底座的透光孔位于凹槽槽底,所述底座的透光孔为孔壁设有斜面,使透光孔上小下大。

14、进一步地,镜筒与镜头螺纹连接。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针对超级黑广角模组制程中镜头表面有很多刮伤,刮花现象导致良率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超级黑广角镜头的模组设计的保护结构,能保护镜头避免镜头在制程中刮伤、刮花,且在制程中能带膜作业,对镜头起保护作用,提升生产直通率,同时此膜可以作为出货保护膜,降低模组制造成本。

16、相比保护膜贴附于镜头表面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将保护套固定在镜筒(即马达)的上端面,在带膜测试将镜头模组装夹在测试治具内时,不会影响甚至损伤镜头。当将镜头模组装夹在测试治具内时,镜头模组位于治具上盖与治具下盖之间。

17、本实用新型的模组能采用正常工艺流程生产,在制程中带膜作业保护镜头,减少刮伤、刮花,减少报废,节约成本,同时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套和高透膜)可以随同产品出货,节省出货保护膜的组装和原材料成本。

18、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采用“蘑菇式”外形设计,下端面粘胶区域直径与模组外形尺寸保持一致,便于贴附;上端面开口结合镜头的视场角,开口直径进行加大,使fov与保护膜开窗直径不存在干涉。保护套上表面采用高透膜,提升光学透过率,满足生产带膜作业的取景通透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筒及镜头,所述镜筒与镜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上端固定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形,所述保护套的外壁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形,所述保护套的上端设有透明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层为高透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上端面设有镀黑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由上圆柱套和下圆柱套组成,上圆柱套的内径大于下圆柱套的内径,上圆柱套的外径大于下圆柱套的外径;保护套的上圆柱套、下圆柱套的内径和轴向长度需要使保护套不遮挡镜头视场角fov。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下圆柱套的外径小于或等于镜筒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上圆柱套的壁厚为0.5-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粘接固定在镜筒的上端,透明保护层粘接固定在保护套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保护套采用泡棉或塑胶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基板和滤光片,镜筒与镜头螺纹连接,所述镜筒固定在底座的上端面,所述底座固定在基板的上端面上,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用于容纳图像传感器的凹腔,所述底座设有透光孔,使底座上下贯穿设置,所述滤光片固定支撑在底座上,且位于透光孔的上方,所述基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与基板电连接,所述基板上端面的图像传感器收容于底座的凹腔内,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滤光片的正下方,滤光片位于镜头的正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用于的容纳滤光片的凹槽,底座的透光孔位于凹槽槽底,所述底座的透光孔为孔壁设有斜面,使透光孔上小下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筒及镜头,所述镜筒与镜头连接,所述镜筒的上端固定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形,所述保护套的外壁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形,所述保护套的上端固定有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为高透膜。本技术的保护套采用“蘑菇式”外形设计,下端面粘胶区域直径与模组外形尺寸保持一致,便于贴附;上端面开口结合镜头的视场角,开口直径进行加大,使FOV与保护膜开窗直径不存在干涉。保护套上表面采用高透膜,提升光学透过率,满足生产带膜作业的取景通透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其三,王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赢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