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5404发布日期:2024-03-05 12:0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显示设备在使用环境影响下容易出现过热现象,而设备温度较高则不利于进行高亮显示,从而不仅影响了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而且也不利于显示设备持续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4、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5、面板组件;

6、背光组件,设置于面板组件的非显示侧;

7、散热组件,设置于背光组件背离面板组件的一侧,背光组件与散热组件之间形成有散热风道,散热组件形成有连通于散热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靠近于背光组件的第一端布置,出风口靠近于背光组件的第二端布置,第一端背离于第二端;

8、其中,散热组件包括有设置于出风口处的送风组件,送风组件用于沿背光组件背离面板组件的方向送风。

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散热组件还包括:

10、盖板,设置于背光组件背离面板组件的一侧,背光组件与盖板之间形成有散热风道,进风口和出风口均形成于盖板;

11、其中,送风组件设置于盖板背离散热风道的一侧。

1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散热组件还包括:

13、鳍片组,设置于散热风道内,鳍片组一侧连接于背光组件,另一侧连接于盖板。

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鳍片组包括:

15、连接板,连接于背光组件背离面板组件的一侧;

16、多个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的一侧连接于连接板,另一侧连接于盖板,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延伸,多个散热鳍片沿阵列方向依次布置,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有间隙;

17、其中,阵列方向不同于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

1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散热鳍片沿阵列方向依次等距布置。

1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进风口的导通方向与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一致。

2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送风组件包括:

21、多个散热风扇,多个散热风扇沿阵列方向依次布置。

2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板包括:

23、第一板段,对应于出风口布置,第一板段与盖板之间形成有散热风道的第一风道段,第一风道段连通于出风口;

24、第二板段,连接于第一板段,第二板段位于第一板段和进风口之间,第二板段与盖板之间形成有散热风道的第二风道段,进风口和第一风道段均连通于第二风道段;

25、其中,散热鳍片设置于第二板段,以将第二风道段限定出多个散热流路。

2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板段的厚度小于第二板段的厚度。

2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鳍片组连接于背光组件的一侧至鳍片组连接于盖板的一侧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mm;和/或

28、连接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和/或

29、散热鳍片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mm;和/或

30、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或等于10mm;和/或

31、鳍片组的质量小于或等于15kg。

3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送风组件的送风量大于或等于2.5m3/min。

3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背光组件包括:

34、背板组,形成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的敞口朝向于面板组件,散热风道位于背板组背离面板组件的一侧;

35、光源组,设置于安装空间内;

36、膜材组,设置于背板组且覆盖敞口;

37、其中,膜材组与光源组之间形成有间隔。

3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光源组与膜材组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28mm。

3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背光组件还包括:

40、支撑组,设置于安装空间内,支撑组的支撑端朝向于膜材组;

41、其中,支撑端与膜材组之间形成有小于或等于0.5mm的间隔距离。

4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膜材组与面板组件之间形成有宽度大于或等于2mm的气隙。

4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背板组由铝材制成。

4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背板组包括:

45、端板,散热风道位于端板背离面板组件的一侧;

46、围板,连接于端板,围板围绕端板布置,以与围板围成安装空间;

47、其中,光源组设置于端板。

4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围板与端板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4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端板朝向于散热风道的一侧的面积大于或等于8000cm2。

5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还包括:

51、第一控制组件,连接于面板组件,散热组件形成有连通于散热风道的第一安装槽,第一控制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

52、第二控制组件,连接于背光组件,散热组件形成有连通于散热风道的第二安装槽,第二控制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

53、其中,第一安装槽靠近于进风口开设。

5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靠近于背光组件相对的两端分别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控制组件,第一控制组件与任意一个第二控制组件分别靠近于背光组件相邻的不同端。

5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56、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提出的显示模组。

57、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有面板组件、背光组件和散热组件,其中,前述面板组件具有显示侧和非显示侧,在实际应用中,前述显示侧可以暴露于显示模组所处的环境之中,并用于显示图像信息;前述背光组件设置在面板组件的非显示侧,在实际应用中,背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可以作用于面板组件,以便于实现显示参数的调节;前述散热组件设置在背光组件背离面板组件的一侧,并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背光组件与散热组件之间形成有散热风道,前述进风口和前述出风口均连通于前述散热风道,散热组件包括有送风组件,前述送风组件设置在前述出风口处,并用于沿背光组件背离面板组件的方向送风,在送风组件运行时,散热风道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前述出风口流向显示模组所处的环境之中,相应地,显示模组所处环境中的气体可以通过前述进风口流入散热风道内,进而令散热风道内产生由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运动的气流,从而基于前述设置,显示模组可以利用散热风道内的气体吸收背光组件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并可基于送风组件的送风作用,将散热风道内温度相对较高的气体通过出风口排出,同时引入外部环境中温度相对较低的气体,以实现显示模组运行过程中的持续散热,降低显示模组温度过高的风险,保证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并且,前述进风口和前述出风口分别靠近于背光组件相互背离的两端布置,从而能够提高散热风道的分布范围,提升散热风道内的气体流动范围与背光组件分布范围的匹配度,便于利用散热风道内的气体吸收背光组件不同位置处的热量,降低背光组件局部区域温度过高的可能性,为背光组件以较高的功率运行提供有利条件,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增强显示模组对于户外使用场景的适应能力,便于显示模组在高亮、高温的户外环境下进行更为高清的图像信息显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