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显示模块、光电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83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显示模块、光电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显示模块、光电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固定基板及支撑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的背光模块、显示模块、光电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为液晶显示器面板(liquid crystaldisplay panel,LCD panel)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块的功能就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图像。
背光模块可分为侧光式与直下式两种形式,其中,直下式背光模块主要由光源、反射片(Reflector)、扩散板(Diffusion plate)、扩散片(Diffusionsheet)、增光片(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等光学膜片及框架等组件组装而成。发光源射出的光线进入扩散板后,会导引射入的光源将其分布成均匀的面光源,位于光学膜片一侧的反射片会将射向反射片方向的光反射回扩散板中,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由扩散板射出的光线再经扩散片的均光作用与增光片的集光作用,提高光源的亮度与均匀度后,再将光线射入液晶面板内。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区域控制、驱动快、避免残影、无汞的优势,所以有用发光二极管取代冷阴极灯管(CCFL)作为光源的趋势。而改善固定结构的组装方式及零组件数量,有助于产能输出。
请参考图1,图1为公知技术的背光模块100的示意图。背光模块100包含一框架110、一基板120、数个发光二极管121、一反射片123以及一光学膜片140。基板120上承载该数个发光二极管121。反射片123放置于基板120上,用来反射发光二极管121产生的光线。扩散板140则设置于反射片123之上,用来扩散反射片123以及发光二极管121射出的光线。框架110用来容纳基板120、数个发光二极管121以及反射片123等组件,以避免外界灰尘的影响。基板120是通过螺丝111穿设过基板的开口122锁固在框架110的螺孔112上。
当螺丝111与螺孔112相锁合时,因螺丝111的高度不足以抵持扩散片140,故需额外设置至少一支撑机构150来抵持光学膜片140,避免光学膜片140放置在框架110时下凹变形。除此之外,在先前技术的背光模块100中,螺丝111是由上而下穿设基板120的开口锁固在框架110的螺孔112上以固定基板120,该固定方式不易定位,容易碰触发光二极管121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显示模块、光电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固定与支撑功能的固定结构,以取代公知的螺孔固定的固定方式,解决上述公知技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框架、一光源模块以及数个固定结构。该框架包含数个接合部。该光源模块包含至少一基板、数个设置于该基板上的点光源及数个于该基板中的开口。至少一部分的该固定结构包含至少一上部及至少一相接的下部,其中至少一部分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下部穿过于该光源模块的至少一部分的该开口,与该框架的至少一部分的该接合部接合,且至少一部分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上部的顶端实质上高于或等于至少一部分的该点光源的顶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块,包括上述本发明的背光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本发明的背光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本发明的显示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该背光模块,包括一框架具有数个接合部、一光源模块具有至少一基板、数个设置于该基板上的点光源及数个于该基板中的开口及数个固定结构,至少一部分的该固定结构包含至少一上部及至少一相接的下部,该方法包含放置该光源模块于该框架上;以及将至少一部分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下部穿过于该基板的至少一部分的该开口,与该框架的至少一部分的该接合部相接合,其中,至少一部分该固定结构的该上部的顶端实质上高于或等于至少一部分的该点光源的顶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块的制造方法,包含上述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上述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上述本发明的显示模块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为利用该固定结构达到固定基板并且支撑光学膜片的目的,该固定结构易于安装及拆卸,并且不需额外增加支撑装置以抵持光学膜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公知技术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光电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显示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的背光模块沿3-3’切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4的背光模块的组装后的示意图;图6为图2的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为图2的背光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为图2的背光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图9A至图9D为框架与接合部的形态示意图;图10A至图106为固定结构的各种态样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显示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背光模块的组装后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组成光电显示装置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100、200 背光模块 110、210 框架120、220 基板 123、223、227反射片
121 发光二极管 140、240 光学膜片111 螺丝 112 螺孔150 支撑机构 122、222 基板的开口213 接合部 230 固定结构221 点光源 240 光学膜片231 上部 232 下部224 反射片的开口 225 开口234 螺纹 2321 凸缘233 连接件502 电子模块 503 电子组件504 显示模块 506 显示面板500 光电显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的光电显示装置500的示意图。光电显示装置500包含一设置至少一个电子组件503的电子模块502以及与电子模块502连接的显示模块504。显示模块504包含一显示面板506以及一背光模块200。并且,电子组件503包含如控制组件、操作组件、处理组件、输入组件、存储元件、驱动组件、发光组件、保护组件、感测组件、检测组件、或其它功能组件、或上述的组合。背光模块200用来产生显示面板506所需要的背光,故显示面板506为液晶显示面板包含如穿透型面板、半穿透型面板、反射型面板、双面显示型面板、垂直配向型面板(VA)、水平切换型面板(IPS)、多域垂直配向型面板(MVA)、扭曲向列型面板(TN)、超扭曲向列型面板(STN)、图案垂直配向型面板(PVA)、超级图案垂直配向型面板(S-PVA)、先进大视角型面板(ASV)、边缘电场切换型面板(FFS)、连续焰火状排列型面板(CPA)、轴对称排列微胞面板(ASM)、光学补偿弯曲排列型面板(OCB)、超级水平切换型面板(S-IPS)、先进超级水平切换型面板(AS-IPS)、极端边缘电场切换型面板(UFFS)、高分子稳定配向型面板(PSA)、双视角型面板(dual-view)、三视角型面板(triple-view)、或其它型面板、或上述的组合。也就是说,光电显示装置500为一应用显示模块504的显示面板506的装置。而光电显示装置500的类型包括如可携式产品(如手机、摄影机、照相机、笔记本计算机、游戏机、手表、音乐播放器、电子信件收发器、地图导航器或类似的产品)、影音产品(如影音放映器或类似的产品)、屏幕、电视、广告牌等。
请一起参考图3、图4以及图5,图3为图2的显示模块504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的背光模块200沿3-3’切线的剖面图,图5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200的组装后的示意图。为便于说明以及图面清晰,图3的背光模块200省略绘出光学膜片240及显示面板506,且图3所示的较大未涂满的圆圈表示开口225,较小未涂满的圆圈表示点光源221,黑色圆圈表示已穿过开孔225的固定结构230。光源模块212包含至少一基板220以及数个设置于基板220上的点光源221(为使图面清晰,在图4中仅标示一点光源221)。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点光源221包含半导体光源,其所构成的材质包含如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上述的组合。并且,点光源221的发光型态包含如直光型、侧光型、或上述的组合。换句话说,在背光模块200中的点光源221,可为全部都是直光型或侧光型、部分是直光型与另一部分是侧光型、每一个点光源221同时具有直光型及侧光型的性质、或至少一部分的点光源同时具有直光型及侧光型的性质再搭配非同时具有直光型及侧光型性质的点光源。而本发明实施例的点光源,以无机材料所构成的半导体光源(如二极管)为实施范例。每一基板220包含至少一开口225,至少一部分的固定结构230可穿过开口225,使得光源模块212固定在框架210上。固定结构230设置的数量可依据光学膜片240的面积大小而定,如图3所示,若光学膜片240的面积较小时,固定结构230的数量可以较少,若光学膜片240的面积较大时,为避免光学膜片240凹陷的区域太多,可多增设数个固定结构230并使其穿过其余开口225。也就是说,固定结构230可穿过部分的该开口,也可穿过基板上,除了容纳点光源221所需要的开口之外,所预留的所有开口。其中光学膜片240包括偏光片、增亮片、棱镜片、导光片、光波长选择片、光穿透反射选择片、或其它功能膜片、或上述的组合。
请参考图6至图8。除了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212的排列方式,背光模块200内的光源模块212也可以但不限定利用如图6至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排列。图6至图8所示的光源模块212包含一基板220以及数个设置于基板220上的点光源221。图6至图8所示的较大未涂满的圆圈表示开口225,较小未涂满的圆圈表示点光源221,黑色圆圈表示已穿过开孔225的固定结构230。点光源221包含半导体光源,其所构成的材质包含如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上述的组合。并且,点光源221的发光型态包含如直光型、侧光型或上述的组合。换句话说,在背光模块中的点光源,可为全部都是直光型或侧光型、部分是直光型与另一部分是侧光型、每一个点光源221同时具有直光型及侧光型的性质、或至少一部分的点光源同时具有直光型及侧光型的性质再搭配非同时具有直光型及侧光型性质的点光源。而本发明实施例的点光源221,以无机材料所构成的半导体光源(如二极管)为实施范例。光源模块212利用至少一固定结构230,固定在框架210上。
数个固定结构230可设置于各光源模块212上,使得数个固定结构230分布在框架210底部所对应的平面上。较佳的,图3至图8所示的光源模块212的固定结构230放置于相距框架210的二相对侧边的其中一侧边的位置,实质上为二相对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以图6为例,固定结构230a、230b的位置实质上分别距离侧边d1为1/3×d2以及2/3×d2之间,而固定结构230c的位置实质上分别距离侧边d1为1/2×d2,但不限于此,也可为其它距离,只要符合本发明的实施精神及设计要求即可。各光源模块212所设置的固定结构230用来支撑光学膜片。需注意的是,图4为图3的背光模块200沿3-3’切线的剖面图,并不用来限定固定结构230以及点光源221位于基板220的位置。也就是说,固定结构230以及点光源221位于基板220的位置并不一定如图3以及图4所示,可使光学膜片被固定结构230支撑后能呈现实质上水平的位置即可,也就是说,可依背光模块200在支撑光学膜片的何处支撑力不足来作为调整依据。也就是说,固定结构230可穿过部分的该开口,也可穿过基板上,除了容纳点光源所需要的开口之外,所预留的所有开口。其中光学膜片包括偏光片、增亮片、棱镜片、导光片、光波长选择片、光穿透反射选择片、或其它功能膜片、或上述的组合。
请继续参考图4以及图5。背光模块200包含一框架210、一光源模块212、至少一反射片223、227、数个固定结构230以及一光学膜片240。反射片223与基板220之间可利用一粘着物(图中未示)加以粘合,以达到牢固的目的,而反射片227也可以使用粘着物(图中未示)粘合于框架210的两侧边2101、2102上。反射片223包含数个开口224、225,且反射片223放置于基板220上,用来反射点光源221产生的光线。光学膜片240则设置于反射片223之上,用来传递反射片223以及点光源221射出的光线。框架210,用来承载基板220、反射片223以及数个点光源221等组件,以避免外界灰尘的影响。框架210设置数个接合部213。请参考图9A至图9D,为便于说明,图9A至图9D图仅绘示框架210的接合部213的形态。如图9A所示,这些接合部213可为一贯穿框架210的开口。如图9B所示,该接合部213可为设置在框架210上的凹陷的开口,也称之为凹槽。如图9C所示,该接合部213可为中空柱体,且该接合部213的内缘表面设有螺纹234。如图9D所示,该接合部213可为柱体(如空心或实心,本发明是以实心柱体为例),且该接合部213的表面设有螺纹2132。在图9C与图9D中,中空柱体以及柱体的接合部213的上视图呈多边形,较佳的,上视图实质上为圆形、六角形、五角形、四角形、三角形,但不限于此,也可为其它形状。并且形成该接合部213的材质可为实质上具有刚性的塑料(如热塑性、热固性或上述的组合)、金属(如金、银、铜、铁、锡、铝、镁、钛、钽、钼、合金、或上述的组合)或上述的组合。上述的接合部与框体为可活动式连接或一体成形。较佳的,本发明的接合部为金属材质。而基板220是利用固定结构230固定在框架210之上。
当反射片223放置于基板220上,数个开口224穿过数个点光源221。此时反射片223的数个开口225实质上对应于基板220的数个开口222以及框架210的数个接合部213。至少一部分的固定结构230包含至少一上部231及至少一下部232,该上部231及该下部232的其中一个,包括一聚合物材质、金属(如金、银、铜、铁、锡、铝、镁、钛、钽、钼、合金、或上述的组合)或上述的组合。其中该聚合物材质包含热固性、热塑性或上述的组合。至少一部分的固定结构230的上部231以及下部232可为一体成型或分离型。请参考图10A至图10G,为固定结构230的各种形态。如图所示,固定结构230的上部231的最大截面积实质上不同于固定结构230的下部232的最大截面积,如图10A至图10C及图10E至图10G图所示,该上部231的最大截面积实质上大于或等于部分的该固定结构230的该下部232的最大截面积,所以当固定结构230固定基板220于框架210上时,可避免基板220脱落。如图10A、图10G所示,上部231为一圆锥体,下部232为一圆柱体,且呈圆锥体的上部231的最大截面积大于呈圆柱体的下部232的截面积,较佳的,上部231的顶端可设计为实质上呈圆弧形或是如图10G所示,圆锥体的顶部实质上呈浅碟状,以避免刮坏光学膜片240。当然,如图10B所示的固定结构230的设计方式也可行。除此之外,如图10C所示,固定结构230的下部232包含凸缘2321,当固定结构230压入对应的接合部213时,利用固定结构230的凸缘2321可抵持接合部213,而该凸缘可为凸出的圆滑面或具弹性的皱折。固定结构230的形态也可以如图10D所示,该上部231的最大截面积实质上小于部分的该固定结构230的该下部232的最大截面积。固定结构230的形态也可以如图10E、图10F所示,固定结构230的上部231与下部232之间设置一连接件233。除此之外,为加强锁固效果,图10A、图10B、图10D、图10E、图10F、图10G所示的固定结构230的下部232依其所对应的接合部设计形态,来加以设置螺纹(未绘示于图10A、图10B、图10D、图10E、图10F、图10G中),如图9C所示的接合部形态,则固定结构230的下部232的表面就会设置螺纹,用来与对应设置的螺纹的接合部213相接合,而若为图9A及图9B所示的接合部形态,则固定结构230的下部232的表面就可视其设计形态来设置螺纹或不设置螺纹,或如图9D设所示的接合部形态,则固定结构230的下部232会呈现中空的柱体,且其内表面(图中未示)就会设置螺纹(图中未示),用来与对应设置的螺纹的接合部213相接合。
请继续参考图4以及图5。每一固定结构230的下部232穿设于反射片223的开口225以及基板220的开口222,以与框架210的接合部213相接合。部分的固定结构230的该下部232的表面具有螺纹234,且对应的接合部213的表面上也具有与各固定结构230的该下部232对应的螺纹(可参考图9C、图9D,未图示)。一旦固定结构230的下部232穿设于反射片223的开口225和基板220的开口222,即可接合于接合部213的螺纹234,以达到锁固的目的。当固定结构230固定基板220和框架210时,为了避免漏电而发生触电现象,在该基板220的部分该开口222设置数个绝缘层(图中未示)或是在该框架210的部分该接合部213设置数个绝缘层(图中未示)。当固定结构230固定基板220和框架210时,至少一部分的上部231的顶端高度实质上大于至少一部分的该点光源221的顶端高度,以用来支撑光学膜片240。
请参考图11以及图12,图11为本发明的显示模块504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背光模块200的组装后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图4以及图5具有相同标号的组件具有相同的功能、描述及实施方式,因此,在此不再赘述。图11所示的反射片223的长度较大,所以在组装时,反射片223上具有一折线(图中未示),使得反射片223的第一部分2231固定于基板220上,反射片223的第二部分2232以及第三部2233可贴于框架210的两侧边2101、2102上。
图13为本发明将背光模块200制造成一光电显示装置500的流程图。请一起参考图4与图5、图11与图12以及图13,首先提供一框架210、一光源模块212以及数个固定结构230,该框架210具有数个接合部213,该光源模块212具有至少一基板220、数个设置于该基板220上的点光源221及数个在该基板220中的开口225,至少一部分的该固定结构230包含至少一上部231及至少一相接的下部232。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的制造流程中,将固定结构230组装于光源模块212的步骤如下步骤S502放置一光源模块212于框架210上。
步骤S506将至少一部分的该固定结构230的该下部232穿过于该基板220的至少一部分的该开口222以及该反射片223的至少一部分的该开口225,与该框架210的至少一部分的该接合部213相接合,其中,至少一部分的该固定结构230的该上部231的顶端实质上高于或等于该点光源221的顶端。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光源的光线反射率,需将反射片227组装于背光模块中,故背光模块200的组装流程还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504将反射片227固定于该基板220及该框架210侧边的至少一个上。
当反射片227的大小是实质上小于或等于该框架210大小时(如图4及图5所示),该步骤包括设置至少一粘着物于反射片227的部分下表面上,并将反射片227放置于框架210的两侧边2101、2102上,利用该粘着物使反射片227固定于该框架210的两侧边2101、2102上。而反射片223固定于基板220上的步骤,是利用设置至少一粘着物(图中未示)于反射片223的部分下表面上及利用固定结构230穿过反射片223上的部分的开口225的至少一个而固定于基板220上,并将该反射片223的开口224容纳点光源221,其中反射片223的至少一部分的该开口225,实质上对应于该基板220的至少一部份的该开口222及该框架210的至少一部份的该接合部的至少一个。
当反射片223的大小是实质上大于该框架210的大小时(如图11及图12所示),该步骤包括因反射片223实质上较框架210大,所以,反射片223具有一折线(图中未示),使得该反射片223的第一部份2231放置于该基板220上,并将反射片223的第二部份2232以及第三部份2233放置于框架210的两侧边2101、2102上,该步骤包括在反射片223的第一部份2231、第二部份2232以及第三部份2233的部份下表面上设置至少一粘着物固定于该基板220上及该框架210的侧边上、或利用至少一部份的固定结构230穿过反射片223上的第一部份2231的至少一部份的开口225而固定于基板220上、或上述的组合。并将该反射片223的第一部份2231的开口224容纳点光源221,其中反射片223的第一部份2231的至少一部份的该开口225,实质上对应于该基板220的至少一部份的该开口222及该框架210的至少一部份的该接合部的至少一个。
当背光模块200组装完成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以完成光电显示装置500的组装步骤S510提供一光学膜片240,放置于基板220上。因至少一部份的固定结构230的上部231顶端实质上高于或等于基板220的至少一部份的数个点光源221的顶端,故可利用固定结构230的上部231抵持该光学膜片240,以组装成一背光模块200。
步骤S512提供一显示面板506,并将之放置于该背光模块200之上,以组装成一显示模块504。
步骤S514提供一设置数个电子组件503的电子模块502,并将该电子模块502与显示模块504组装成一光电显示装置500,其中该电子组件503用来驱动显示模块504。
当然,若为了避免漏电而发生触电现象,背光模块200的组装流程及光电显示装置500的组装流程中的至少一个,还需要包含下列步骤步骤S508在该基板220的至少一部份的该开口222及在该框架210的至少一部份的该接合部213其中至少一者上设置绝缘层(图中未示)。
再有,必需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光源模块212的基板220包含一电路(图中未示)及电子组件(图中未示)其中的至少一个,以传输信号于点光源221,而该基板220的材质包含刚性材料(如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或上述的组合)、可挠性材料(如热塑性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或上述的组合)、或上述的组合。举例来说若基板是使用刚性材料,则可称为电路板,若基板是使用可挠性材料,则可称为异方性导电膜,但不限于此。
相比于公知技术,本发明的背光模块提供一种具有固定及支撑功能的固定结构,当该固定结构将基板固定在框架上时,因为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上部的顶端实质上高于或等于数个点光源的顶端,所以可利用上部以抵持光学膜片,而不用额外设置一支撑装置来支撑光学膜片。此外,因为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下部具有螺纹,所以更容易与框架上具有相对应的螺纹的接合部相接合。因此该固定结构比公知螺孔定位方式更易定位,且锁附及拆卸容易,还具有支撑以抵持光学膜片的作用,可减少额外支撑装置的成本。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框架,包含数个接合部;一光源模块,包含至少一基板、数个设置于该基板上的点光源及数个于该基板中的开口;以及数个固定结构,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包含至少一上部及至少一相接的下部,其中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下部穿过于该光源模块的至少一部份的该开口,与该框架的至少一部份的该接合部接合,且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上部的顶端实质上高于或等于至少一部份的该点光源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上部的最大截面积实质上不同于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下部的最大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上部的最大截面积实质上大于或等于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下部的最大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下部的最大截面积实质上大于或等于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上部的最大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上部及该下部的其中一个为聚合物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材质包含热固性、热塑性或上述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下部的部份表面具有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部包括至少一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部包括至少一柱体,且该至少一柱体的上视图包括多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部包括一金属材质、塑料材质或上述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材质包括金、银、铜、铁、锡、铝、镁、钛、钽、钼或上述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份的该接合部包括至少一中空的柱体。
13.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份的该接合部的该至少一中空的柱体的内缘表面上具有与至少一部份的该下部对应的螺纹。
14.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份的该柱体的表面上具有与至少一部份的该下部对应的螺纹。
1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反射片,设置于该框架上及该基板上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光学膜片,设置于该框架上,其中,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支撑该光学膜片。
17.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片包含数个开口,对应于该基板的至少一部份该开口及该框架的至少一部份该接合部的至少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数个绝缘层,对应设置于该基板的至少一部份的该开口及该框架的至少一部份的该接合部的至少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
1或权利要求
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上部及该下部为一体成型。
20.一种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
21.一种光电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背光模块。
22.一种光电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显示模块。
23.一种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该背光模块,包括一框架具有数个接合部、一光源模块具有至少一基板、数个设置于该基板上的点光源及数个于该基板中的开口及数个固定结构,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包含至少一上部及至少一相接的下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放置该光源模块于该框架上;以及将至少一部份的固定结构的该下部穿过于该基板的至少一部份的该开口,与该框架的至少一部份的该接合部相接合,其中,至少一部份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上部的顶端实质上高于或等于至少一部份的点光源的顶端。
24.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放置至少一反射片于该基板上,且该反射片分别具有数个开口,为实质上对应于该基板的至少一部份的该开口及该框架的至少一部份的该些接合部的至少一个。
25.根据权利要求
23或权利要求
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放置至少一反射片于该框架上,且该反射片分别具有数个开口,为实质上对应于该基板的至少一部份的该开口及该框架的至少一部份的该接合部的至少一个。
26.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放置一光学膜片于该框架上。
27.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至少一粘着物于该反射片的部份下表面上。
28.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至少一粘着物于该反射片的部份下表面上。
29.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对应设置数个绝缘层于该基板的至少一部份的该开口及该框架的至少一部份的该接合部的至少一个。
30.一种显示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
23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31.一种光电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
23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32.一种光电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
30所述的显示模块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显示模块、光电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背光模块包含一框架、一光源模块以及数个固定结构。该框架包含数个接合部。该光源模块包含至少一基板、数个设置于该基板上的点光源及数个于该基板中的开口。至少一部分的该固定结构包含至少一上部及至少一相接的下部,其中至少一部分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下部穿过于该光源模块的至少一部分的该些开口,与该框架的至少一部分的该接合部接合,且至少一部分的该固定结构的该上部的顶端实质上高于或等于至少一部分该点光源的顶端。
文档编号G02F1/133GK1996124SQ200710000325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8日
发明者郑川河, 王树模, 廖天龙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