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642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微镜,特别是那种目镜和物镜是由支架臂隔开而相对分置的显微镜。
图6表示已有的结构简单的光学显微镜,在底座10上设置有样品照明用的反射镜8及支架臂3,在靠近这个支架臂3的根部设置有摇柄9,在支架3的下部垂直部分,载物台5被水平支承着,并可自由升降。此外,支架臂3的上部向载物台5的上方弯曲;在支架臂3的头部,由镜筒2中介支撑着目镜1,并且隔着支架臂的头部在相对的另一侧,通过物镜转换器7的中介而支撑住物镜6。因此,由目镜1和物镜6、以及在支架臂3头部内设置的棱镜(图中未表示出来)组成了观察用光学系统。
用这样构成的显微镜对样品4进行放大观察过程中,首先将安放在滑动玻璃片上的样品4放置在载物台5的上面;通过旋转摇柄9调节载物台的升、降,以使观察用光学系统焦距对准样品4。此时,在没有自动制动器等安全机构的显微镜中,因为要考虑到,物镜6与样品4若发生接触,样品和物镜都可能破损,因此要按以下步骤来调整焦距。首先,观察者要窥视目镜1,并确认样品4正好处于观察用光学系统的视野之中;接着,眼睛从目镜1离开,一面从显微镜侧边来观察样品4和物镜6头部的邻域情况,一面预先将物镜6尽可能接近样品4;随后再窥视目镜1,通过操作摇柄让样品从物镜6慢慢离开、进行焦距的调节。
在按上述顺序观察样品的显微镜中,因为要确认物镜的类别,确认样品的安放位置,并要确认物镜与样品的相对位置,因此,观察者将眼睛从目镜离开,从显微镜的侧边来观察样品和物镜头部的邻域情况,这样就必须频繁地作目视的动作。要使这种动作完成起来变得容易些,希望观察者尽可能少地从目镜移开视线,而能够用肉眼观察到样品和物镜头部的邻域情况。由此,希望 将支架臂设计成从观察者角度来看不是处于载物台的前侧、而是位于其后侧。否则该支架臂正好把目镜邻域射向物镜头部邻域的视线给遮挡住了。
但是,如果采用这样设计的话,例如,在那种通过反射镜来反射外光线,从下方对样品进行照明的显微镜中,观察者自己的身体将遮挡住外光线,而得不到进行观察所必需的光通量。再者,为了解决此种设计结构造成的光通量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设置观察用光源,不过这样,零件数将增多、成本将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着眼于解决这类问题而进行的一种设计,提供了一种显微镜,观察者可以最少限度地将视线从目镜移开、而可能对样品及物镜头部的邻域进行目视,且这种显微镜构造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显微镜是由放置样品的载物台、目镜和物镜所构成的观察用光学系统、以及支撑着上述载物台和支撑着上述观察用光学系统的支架臂和支撑着支架臂的底座所组成,为了做到能从目镜的邻域看到物镜头部邻域,在支架臂支撑着载物台的部分与支撑着观察用光学系统的部分之间设置切开部,而且在该切开部设置透镜。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由放置样品的载物台、由目镜和物镜所构成的观察用光学系统、以及支撑着上述载物台和支撑着观察用光学系统的支架臂和支撑着支架臂的底座所组成的显微镜中,在支架臂支撑着载物台的部分与支撑着观察用光学系统的部分的中间部位选用透明构件,而且将这透明构件的中心部位作成透镜形状。
在这种显微镜中,由于支架臂采用了上述结构设计,观察者在确认物镜的类别、样品的放置位置、以及确认物镜与样品的相对位置的时候,可将视线从窥视目镜的位置稍许移向下方,而通过支架臂的切开部或通过支架臂的透明构件来确认样品和物镜头部的邻域情况。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个实施例的一种显微镜的轴测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个实施例的一种显微镜的轴测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3个实施例的一种显微镜的轴测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4个实施例的一种显微镜的轴测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5个实施例的一种显微镜的轴测视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显微镜的轴测视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个实施例的轴测视图。本实施例与6所示的现有的显微镜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从目镜1邻域向物镜6头部邻域所引的直线(图中点划线B)与支架臂3相交的部分处,形成切开部,开设一个长方形的窗口11。另外,下面从
图1到图5所示的各实施例中,凡与图6的例子中相同的构件均标以同图6相同的符号、并省略了重复的详细说明。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显微镜时,观察者在确认物镜6和样品4的相对位置时,可以通过在图中点划线A视线,用一只眼窥视目镜的同时,用另一只眼沿图中点划线B视线;或者将眼睛从目镜1离开,而用双眼沿图中点划线B视线,来观察物镜6和样品4的邻域情况。
也即是说,通过在支架臂3上开设的窗口11,观察者在确认样品4和物镜6头部的邻域情况时,可以做到不是从显微镜的侧边、靠大范围移动脑袋这种恼人的动作来进行观察,而是通过尽可能少的视线转移来完成观察过程。并且,由于从载物台的角度来看支架臂是处于观察者一侧,所以不必担心观察者自己身体会遮挡通过反射镜8反射过来的外光线,从而能够获得观察所必需的光通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第2个实施例的轴测视图。这个实施例与第1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在支架臂3的左侧设置切开部,并通过靠右侧的一根细支架臂3a来支撑其上部的观察用光学系统。
如果作成这种结构的话,要比第1个实施例所示的作为切开部所设置的窗口11的情况能够看到更广阔的视野,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样品和物镜头部邻域的观察效果。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3个实施例的轴测视图。这个实施例与第1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
图1所示的窗口11的内部,镶上透镜12,以形成透镜部。
如果作成这种结构的话,不仅可以做到最少限度地转移视线,而能观察到样品4和物镜6头部邻域的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样品4和物镜6头部邻域进行放大(倍数)观察,可进一步提高观察效果。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4个实施例的轴测视图。这个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已往的显微镜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从目镜1邻域引向物镜6头部邻域的直线(图中点划线B)与支架臂3相交的部分,将支架臂选用透明构件3b。
如果作成这种结构的话,与
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对样品4和物镜6头部邻域来说可观察到更广阔的视野,从而进一步提高观察效果。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5个实施例的轴测视图。这个实施例与第4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图4所示的支架臂3的透明构件3b的中心部位3c作成透镜形状。
如果作成这种结构的话,不仅可以观察到样品4及物镜6头部邻域的广阔视野,而且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样品4及物镜6头部邻域进行放大(倍数)观察,从而进一步提高观察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靠支撑着上部观察用光学系统的支架臂的右侧,为一根细支架臂3a,为便于观察者用眼进行观察,也可将其改成靠左侧设置。而且,上述实施例均是针对单目镜的显微镜而进行叙述,对双目镜的显微镜来说若采用同样的结构设计,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其设计要点的范围内,可以做各种形式变换来加以实施。
正如以上所叙述的那样,如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显微镜的话,在完成对焦距,调整样品位置等观察动作过程中,观察者可不必将头移向显微镜的侧面,而是通过从目镜处最少限度地移动其视线,即可对物镜头部及样品邻域进行目视观察,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1.一种显微镜,由放置样品的载物台和由目镜、物镜构成的观察用光学系统,以及支撑着上述载物台及上述观察用光学系统的支架臂和支撑上述支架臂的底座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为了从目镜邻域能看到物镜头部邻域情况,在支架臂支撑着载物台的部分与支撑着观察用光学系统的部分之间设置切开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微镜,其特征是,在上述切开部上设置透镜部;
3.一种显微镜,由放置样品的载物台和由目镜、物镜构成的观察用光学系统,以及支撑着上述载物台及上述观察用光学系统的支架臂和支撑上述支架臂的底座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支架臂支撑着载物台的部分与支撑着观察用光学系统的部分之间的部位,选用透明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显微镜,其特征是,在上述透明构件中心部位作成透镜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对显微镜的一种改进,在已有显微镜的支架臂上设置一个切开部,或者这一部分选用透明构件,或者同时装上透镜部,使得观察者只要将眼睛从目镜稍稍向下移动,就可以通过上述切开部或者透明构件看到载物台的上面,以确认物镜前端与待观察样品的相对位置,从而避免了观察者必须到显微镜的侧面,才能观察到载物台的上面之不足,相比之下,既方便又不会挡住光线。
文档编号G02B21/24GK2070918SQ9021621
公开日1991年2月6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4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9日
发明者石桥正昭 申请人:欧林巴斯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