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拍照的便携式光学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2544阅读:899来源:国知局
便于拍照的便携式光学显微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拍照的便携式光学显微镜,属于光学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显微镜在科研、试验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数码显微镜的出现,人们试图让显微镜适用于各种使用环境中,并使其携带和使用更加方便,便携式显微镜可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勘查,矿岩分析、考古、公安勘察、科学考察、生物研究等领域;现有的便携显微镜,一般为数码显微镜,其便携性较好,但由于其采用数码放大,在一些特殊观测条件下,其放大倍率和清晰度达不到光学显微镜的要求,且其价格较高,不适合作为野外教学等场合的大量使用,而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一般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多应用于实验室内,不便外出或现场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拍照的便携式光学显微镜,采用光学原理放大,可利用手机摄像头进行显微拍照,方便携带,且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拍照的便携式光学显微镜,包括镜架,所述镜架顶部与镜筒连接,所述镜架中部与载物台连接,所述镜架底部为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目镜储存仓,所述镜筒为可伸缩的圆筒,其上部安装有目镜,下部安装有物镜,所述镜架中部与载物台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铰点一,所述镜架与镜筒连接处设置有铰点二,所述镜筒顶端设置有手机支架,所述手机支架包括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与目镜相对的位置有一个拍照孔,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夹。

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压片夹。

所述载物台下方设置有遮光器。

所述镜筒上设置有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所述物镜通过物镜转换器安装在镜筒下部。

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反光镜。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目镜、物镜和镜筒,实现了光学显微放大功能,铰点一和铰点二实现了镜架上部的折叠,使镜架上部可旋转至与镜架下部垂直位置,使显微镜整体高度降低,镜筒为可伸缩的圆筒,在镜架折叠后,进一步缩短镜筒长度,进而使显微镜整体高度进一步降低;

目镜储存仓,便于携带多个目镜,在外出使用时,可在多种放大倍数的目镜中选择最合适的目镜,达到更好观察效果;

镜筒顶端的手机支架,可用于固定手机,将手机放置于支撑板上,并用固定夹固定,利用手机摄像头通过拍照孔进行显微拍照,利用手机这一常用设备将显微观察的结果随时记录下来。

因此,与数码便携式显微镜相比,本发明采用光学放大原理,清晰度更高,并且采用常用的光学显微镜元件,成本较低,与传统光学显微镜相比,本发明镜架可折叠,并能在底座上存储目镜,便于携带,并能结合手机拍照功能进行显微拍照,适合在野外教学等场合下大规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便于拍照的便携式光学显微镜,包括镜架1,所述镜架1顶部与镜筒2连接,所述镜架1中部与载物台3连接,所述镜架1底部为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目镜储存仓5,所述镜筒2为可伸缩的圆筒,其上部安装有目镜,下部安装有物镜,所述镜架1中部与载物台3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铰点一6,所述镜架1与镜筒2连接处设置有铰点二7,所述镜筒2顶端设置有手机支架8,所述手机支架8包括一个支撑板81,所述支撑板81上与目镜相对的位置有一个拍照孔82,所述支撑板8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夹83。

所述载物台3上设置有压片夹。

所述载物台3下方设置有遮光器。

所述镜筒2上设置有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所述物镜通过物镜转换器安装在镜筒2下部。

所述底座4上还设置有反光镜。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目镜、物镜和镜筒2,实现了光学显微放大功能,铰点一6和铰点二7实现了镜架1上部的折叠,使镜架1上部可旋转至与镜架1下部垂直位置,使显微镜整体高度降低,镜筒2为可伸缩的圆筒,在镜架1折叠后,进一步缩短镜筒2长度,进而使显微镜整体高度进一步降低;目镜储存仓5,便于携带多个目镜,在外出使用时,可在多种放大倍数的目镜中选择最合适的目镜,达到更好观察效果;

镜筒顶端的手机支架8,可用于固定手机,将手机放置于支撑板81上,并用固定夹83固定,利用手机摄像头通过拍照孔82进行显微拍照,利用手机这一常用设备将显微观察的结果随时记录下来。

因此,与数码便携式显微镜相比,本发明采用光学放大原理,清晰度更高,并且采用常用的光学显微镜元件,成本较低,与传统光学显微镜相比,本发明镜架1可折叠,并能在底座4上存储目镜,便于携带,并能结合手机拍照功能进行显微拍照,适合在野外教学等场合下大规模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