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复制感光体、含该感光体的处理盒及静电复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69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电复制感光体、含该感光体的处理盒及静电复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复制感光体,特别涉及一种含一种中间层的静电复制感光体,所述中间层包括有特定结构的树脂。
本发明也涉及分别使用该静电复制感光体的处理盒和静电复制装置。
静电复制感光体通常有一个在导电载体上形成的感光层。这种感光层通常很薄。因此,感光层在某些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诸如由于导电载体表面的缺陷如裂痕或污物而使感光层厚度不均匀或不规则的问题。这种倾向在所谓的功能分离型感光层中特别容易产生,近年来主要使用这种功能分离型感光层,它包括一个很薄的(例如,约0.5μm厚)的产生电荷层和一个传输电荷层。
如果感光层厚度不均匀,会自然引起电势的不稳定或感光性的不均匀。因此,形成的感光层需要有适当的厚度并尽可能地均匀。
静电复制在重复使用时需要有稳定的亮部电势和暗部电势,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如果这些电势不稳定,所成图像的图像密度易不均匀且也会使图像模糊。
为了消除上述缺点,已建议了各种中间层,它置于导电载体和感光层之间,其有遮盖感光体表面的缺陷,改进导电载体和感光层之间的粘接和抑制载波从导电载体向感光层的输入。
至今,已建议了各种用于中间层的树脂如聚酰胺(公开在Japanese Laid-Open Patent(JP-A)48-47344和JP-A52-25638),聚酯(JP-A52-20836和JP-A54-26738),聚亚胺酯(JP-A53-89435和JP-A2-115858),含季铵盐的丙烯酸聚合物(JP-A51-126149)和酪蛋白(JP-A-55-103556)。
但是,在中间层中使用上述树脂的静电复制感光体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引起中间层的电阻的变化,因而很难制得在各种环境条件(从低温低湿度到高温高湿度)下有稳定和优良电势特性及能形成极佳图像的静电复制感光体。
更具体地说,当如上所述的常规静电复制感光体重复用于低温和低湿度环境条件下时,所用中间层的电阻容易提高,中间层易有残留电荷,因而导致亮部电势和残余电势的提高。结果在正常的显影中会在复制的图像上产生模糊或在反转显影中所得图像的图像质量差,因而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连续获得要求质量的图像。另一方面,当上述常规静电复制感光体重复用于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所用中间层的电阻容易下降,中间层降低了其阻挡功能因而加速了载波从导电载体的输出,这样降低了暗部电势。结果在正常显影中所得图像的图像密度很差或在复制的图像上产生黑斑类缺陷(黑斑)或模糊。
此外,即使使用适当的中间层消除在所得图像上的黑斑时,在许多情况下又会使静电复制感光体本身的感光性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复制感光体,它在最初置于各种环境条件包括低温和低湿度到高温和高湿度条件下,显示出极佳的电势性能并能连续形成良好的图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在导电载体和感光层之间放置一个有优良粘合性能和成膜性能的中间层以提供一种有高度感光性和能提供无缺陷的良好图像的静电复制感光体。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分别包括上述静电复制感光体的处理盒和静电复制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复制感光体,它包括一种导电载体,一种置于该导电载体上的中间层和一种置于该中间层上的感光层,其中中间层包括一种有至少一个下列重复单元(1)和(2)的树脂
其中A1表示二价有机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和R3到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硝基,或氰基;
其中A2表示二价有机基;R8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R10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硝基,或氰基;和R11和R12各自表示烷基。
本发明也提供分别含有上述静电复制感光体的处理盒和静电复制装置。
通过结合附图参阅下列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清楚。


图1是含一种使用本发明静电复制感光体的处理盒的静电复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发明的静电复制装置作为打印机的传真机方块图。
本发明的静电复制感光体特征在于有一个中间层,该中间层含一种有至少一个上述重复单元(1)和(2)的树脂。
在重复单元(1)和(2)中,A1和A2的例子优选包括下述的各种二价有机基,且可特别优选下式(ⅰ)和(ⅱ)所示的基团-Ar1- (ⅰ)其中Ar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和Ar2-Y-Ar3(ⅱ)其中,Ar2和Ar3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芳烃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Y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亚链烷基、羰基或磺酰基。
Ar1、Ar2和Ar3更具体的例子可包括芳烃基如亚苯基,亚联苯基或亚萘基;和杂环基如吡啶二基或噻吩二基。。Y所示的亚链烷更具体的例子可包括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或亚异丙基。Ar1、Ar2和Ar3和Y可有取代基,其例子可包括烷基如甲基,乙基或丙基;卤原子如氟,氯或溴;卤代烷基如三氟甲基;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烷基氨基如二甲基氨基或二乙基氨基;酰基如乙酰基或苯甲酰基;和氰基。
A1和A2(即二价有机基)优选的非穷举的非限定性例子可包括下式所示的基团

在重复单元(1)和(2)中,R1,R2,R8和R9的具体例子可包括氢原子;烷基如甲基,乙基或丙基;烷氧基烷基如甲氧基乙基;和芳烷基如苯甲基。R1,R2,R8和R9的每一个可有一个取代基如卤原子。
此外,在重复单元(1)和(2)中的R3到R7和R10的具体例子可包括氢原子;卤原子如氟,氯或溴;烷基如甲基,乙基或丙基;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芳基如苯基或萘基;硝基;和氰基。R3到R7和R10每一个都可有一个取代基如卤原子。在本发明中,所有R3到R7和R10都可优选氢。
在重复单元(2)中,R11和R12的具体例子可包括烷基如甲基或乙基。R11和R12都可有一个取代基如卤原子。在本发明中,R11和R12可同时优选为甲基。
用于本发明中的重复单元(1)和/或(2)的树脂优选数均分子量(Mn)为500~100000,更优选10,000-50,000。
在本发明的某些情况下,树脂有一个含亚酰胺结构(例如, )的重复单元,该亚酰胺结构在生产静电复制感光体方法的普通干燥步骤中,通过重复单元(1)或(2)中的酰胺酸或酰胺酯的酰胺部分与酸或酸酯部分反应并在干燥条件脱水或醇来形成。
用于本发明的树脂基于整个树脂结构中酸结构、酸酯结构和亚酰胺结构(例如, )的总数可优选含20-80mol%,特别是40-60mol%的酸结构和/或酸酯结构。这可能是因为聚酰胺酸结构和/或聚酰胺酸酯结构在抑制导电层空穴的喷射和促进由产生电荷物质的作用和电子向中间层的射入而产生的载波的电离解是有效的。此外,我们认为聚亚酰胺结构是密集状态,因此促进了载波的电离解和电子的喷射和移动,使该结构几乎不受湿气的影响。
下面,通过参照结构单元(1)和(2)给出R1和R12,A1和A2来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树脂重复单元(1)和(2)的具体的非穷举例子,但适用于本发明的重复单元(1)和(2)不限于这些。
式(1)










用于本发明中的带有构成重复单元(1)和/或(2)的酰胺酸结构(例如 )的树脂可通过开环加聚反应来合成。在该反应中四羧酸二酐与二胺在有机极性溶剂中反应。这类有机极性溶剂的例子可包括酰胺类溶剂如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酚类溶剂如甲酚或氯酚;醚类溶剂如二乙二醇二甲醚;和它们的混合物。也可通过加适量(至多50wt%)的水到上术的有机极性溶剂中以控制所得树脂的分子量来进行反应。上述反应中反应温度优选为20-120℃,特别是20-40℃。
带有(用于构成重复单元(1)和/或(2)的)酰胺酸酯结构(如 )的树脂可用上述制得的聚酰胺酸适宜的醇在适宜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来合成。这类催化剂的例子可包括无机酸如硫酸或盐酸,和有机酸如对-甲苯磺酸;带有酰胺酯结构的树脂也可通过将四羧酸的四个羧基中的2个羧基酯化(即半酯化),然后将该半酯与二胺反应来制备。
(部分)带有上述亚酰胺结构(如 )的树脂可通过在适当温度下、优选在50-400℃将聚酰胺酸或聚酰胺酸酯加热一定时间,优选5分钟到4小时来生成。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主要影响亚酰胺结构同整个树脂结构中亚酰胺和酸结构和/或酸酯结构(如,-COOR1,-COOR2,-COOR8,-COORR9)的总数的比(mol%)(以下称为“亚酰胺度”)。
亚酰胺度可利用红外吸收谱测量法(或红外(吸收)光谱法)测量试样的亚苯基在1500cm-1处与亚酰胺基在1740-1780cm-1处的吸收之比来确定,或使用H1-NMR(核磁共振谱)测量试样树脂的羧基和羧酯基中的质子数量来确定。
用于本发明中树脂的上述制备(或加热)法如下所示
合成实施例在500ml四颈烧瓶中,在向其中供氮气的同时,加入13.9g(0.05M)下式的化合物 和16gN,N-二甲基乙酰胺。然后在25℃下将溶液剧烈搅拌,随后在1-2分钟内加入10.0g(0.05M)4,4′-二氨基二苯醚。混合物进一步搅拌2小时同时继续供干燥的氮气,以获得粘稠浅黄色液体(反应混合物)。向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60gN,N-二甲基乙酰胺以形成均匀溶液。在剧烈搅拌下将该均匀溶液滴加到5升甲醇中以沉淀聚酰胺酸。过滤回收该聚酰胺酸并溶在250gN,N-二甲基乙酰胺中,随后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该滤液滴加到5升甲醇中以沉淀聚合物。过滤回收该聚合物并分散和用2升甲醇洗涤,随后干燥得15.3g具有重复单元2-3的聚酰胺酸树脂。
然后用线材涂布法将1g该聚酰胺酸树脂和19gN,N-二甲基乙酸胺组成的溶液涂布到KBr板上,随后在140℃干燥30分钟以形成有1μm厚的涂层的试样。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1600系列,由Perkinelemer cm.购得)对该试样进行红外吸收谱测量,从而证实亚酰胺环在内17855cm-1处有峰值,这样证实了有亚酰胺(环)结构形成,该树脂的亚酰胺度为55mmol%。
可用于本发明的其它树脂可按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制备。
用于本发明中的中间层可由单层或多层组成,在多层中,至少一层含有有上述重复单元(1)和/或(2)的树脂。如果中间层由多层组成,每一层可含有与有重复单元(1)和/或(2)的树脂不同的另一种树脂。这类另一种树脂的例子可包括聚酰胺、聚酯和酚类树脂。
中间层可含上述的另一种树脂,添加剂和导电物质(如果需要),其量要足以实现本发明的效果。该添加剂的例子包括接受剂如2,5,7-三硝基芴酮或苯醌。导电物质的例子可包括金属粉末(如铝、铜、镍和银粉);金属类短纤维;碳纤维;和导电粉末如碳黑,钛黑,石墨,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例如氧化锑,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锌,钛酸钾,钛酸钡,钛酸镁,硫化锌,硫化铜,氧化镁和氧化铝),用导电物质、硅烷偶合剂或钛偶合剂表面处理过的这些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和已进行了还原处理的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
在本发明中,中间层可优选含有上述导电物质。中间层也优选包括含上述导电物质的第一层和不含导电物质的第二层。
中间层可通过将有重复单元(1)和/或(2)的树脂分散或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用已知的涂布方法将所得涂料液涂布到导电载体上,然后干燥涂层来形成。
基于整个中间层的重量用于本发明中的中间层优选含10-90wt%,特别是30-70wt%的有重复单元(1)和/或(2)的树脂,考虑到静电复制性能和导电载体上的缺陷,中间层应有适当的厚度但可优选厚度为0.1-50μm,特别是0.5-30μm。
用于本发明中的感光层在置于导电载体上的中间层上形成。感光层可粗略分为单层型感光层和层压层型感光层,单层型中产生电荷物质和传输电荷物质在一个层中,层压层型感光层包括含产生电荷物质的产生电荷层和含传输电荷物质的传输电荷层。该层位层型感光层可进一步分成一类为含以产生电荷层和传输电荷层的顺序(或依次)置于导电载体上的层压层和一类为含以传输电荷层和产生电荷层顺序置于导电载体上的层压层。在本发明中静电复制感光体可优选通过以导电载体、中间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顺序叠放来制备。
构成产生电荷层的产生电荷物质的例子可包括单偶氮型、双偶氮型、三偶氮型等偶氮颜料;酞菁如金属酞菁颜料和非金属酞菁颜料;靛颜料如靛蓝和硫靛;多环醌颜料如蒽酯和芘醌;苝酐颜料如苝酐和苝亚酰胺;squalium着色剂;pyrilium盐和thiopyrilium盐;和三苯甲烷着色剂。
在本发明中,产生电荷层可通过将产生电荷物质分散在含粘剂树脂和溶剂的适宜溶液中,将所得涂料液用已知涂布方法涂到例如中间层上,然后干燥涂层来形成。产生电荷层优选有至多5μm,特别是0.05-2μm的厚度。粘合剂树脂的例子可包括聚乙烯醇缩醛,聚苯乙烯,聚酯,聚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纤维素树脂。
本发明的传输电荷层通常可通过将传输电荷物质与粘合剂树脂一起分散在适当溶剂中,用涂布法将所得涂料液如溶液涂布到预定表面(如中间层、电荷产生层等的表面)上,然后干燥所得涂层来形成。
传输电荷物质通常粗分为传输电子物质和传输空穴物质两类。
传输电子物质的例子可包括电子受体如2,4,7-三硝基芴酮,2,4,7-四硝基芴酮,氯醌或四氰基醌-二甲烷;和这些物质的聚合物。传输空穴物质的例子可包括多环芳香化合物如芘和蒽;杂环化合物如咔唑类,吲哚类,咪唑,噁唑,噻唑,噁二唑类,吡唑类,吡唑啉类,噻二唑类和三唑;腙化合物如对-二乙基氨基苯甲醛-N,N-苯基腙和N,N-二苯基肼基-3-亚甲基-9-乙基咔唑;苯乙烯基类化合物如α-苯基-4′-N,N-二苯基氨基芪和5-〔4-(二-对-甲苯基氨基)亚苄基〕-5H-二苯并-〔a,d〕-环庚烯,联苯胺类;三芳胺类;三苯基胺;和在主链或侧链上带一个含由上述化合物衍生的基团的聚合物如聚N-乙烯基咔唑和聚乙烯基蒽。
用来制备传输电荷层的粘合剂树脂的例子可包括聚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苯乙烯。传输电荷层的厚度优选为5-40μm,特别是10-30μm。
如果感光层为单层,该感光层可通过将上述的产生电荷物质和传输电荷物质粘合剂树脂一起分散和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用涂布法将所得的涂料涂液布到中间层上并干燥涂层来形成。
单层型感光层的厚度优选为5-40微米,更优选10-30微米。
用于本发明中的感光层也可包括一种有机导电聚合物层,它包括聚乙烯基咔唑或聚乙烯基蒽;一种上述产生电荷物质的蒸汽沉积层;硒蒸汽沉积层;硒一碲蒸汽沉积层和无定形硅层。
用于本发明的导电载体可包括铝、铝合金、铜、锌、不锈钢、钛、镍、铟、金和铂。导电载体还包括例如用真空蒸汽沉积法涂有一层上述金属和合金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甲酸乙二醇酯或丙烯酸类树脂);涂有一层导电粉末(如碳黑或银粉)与适宜粘合剂树脂的混合物的塑料、金属或合金;浸渍有导电粉末的塑料或纸。导电载体可以呈任意形式,如鼓、片材、薄膜、带状等,并且优选具有适用于所用静电复制感光体的形状。
在本发明中,为保护感光层冕受外部机械冲击或外部化学作用,还可以在感光层上沉积一保护层。这种保持层可包括一种树脂或者含有导电粉末的树脂。
在本发明中,涂布各层(中间层、感光层、保护层)的方法的示例可包括醮涂、喷涂、射流涂布(beam coating)、纺涂、辊涂、线材涂布、和刮刀涂布。
本发明静电复制感光体不仅可用于常规的静电复制装置如复印机、激光打印机、发光二极管(LED)打印机、液晶光栅型打印机中,而且还可用于采用静电复制术的其它领域,如排版、记录、光印刷、制版和传真机。
图1是一种静电复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一种使用本发明静电复制感光体的处理盒。参看图1,作为图像携带元件的感光鼓(即感光体)1以预定圆周速度如感光鼓1内的箭头所示方向绕轴2转动。感光鼓的表面用初级充电器(充电装置)3均匀充电,使其带上预定的正电势或负电势。使用图像曝光装置(未示出)将感光鼓1曝露于图像光4中(缝隙曝光或激光扫描曝光),从而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依次形成对应于曝光图像静电潜影。用显影装置5将静电潜影显影成为调色剂图像。供应元件(未示出)将转印材料7输送到感光鼓1和与感光鼓1同步转动的转印充电器(转印装置)6之间的位置,借助于转印充电器6,依次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材料7上。将带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7与感光鼓1分离,并传输至定影装置(图像固定装置)8中进行定影,在静电复制装置外打印出作为复制品的转印材料7。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表面的调色剂颗粒用清洁器(清洁装置)9除去,以清洁该表面,残留在感光鼓1表面上的电荷用预曝光装置(未示出)发出的预曝光光线10消除,准备下一循环。初级充电装置3是接触充电装置如充电辊时,可省去预曝光步骤。
根据本发明,在静电复制装置中可装配一种处理盒11,它包括选自感光体(感光鼓)1、充电装置3、显影装置5、清洁装置9等的多种装置,如使其能根据需要装在(联于)静电复制装置如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的机体上或从其上拆卸下来(脱离)。处理盒11例如可以由感光体和充电装置3,显影装置5和清洁装置9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它们被装于一体成为一单一单元,借助于机体内的导轨装置如轨12,它可联于静电复制装置的机体上或从机体上拆卸下来。
静电复制装置用作复印机或打印机时,通过读取原始图像的反射光或透射光上的信息、或者用光敏器读取原始图像的信息,将此信息转化成信号,然后驱动激光扫描、LED显示或液晶光栅显示,给出图像曝光光线4,使感光体暴露于光图像4中。
本发明静电复制装置用作传真机的打印机时,通过接受信息给出的图像曝光光线4曝光来打印。图2是解释这一情况的一实施方案的方块图。参看图2,控制器14控制图像读取元件13和打印机22。整个控制器14被CPU(中央操作系统)20控制。图像读取元件13的读取信息通过传输线路16传输到对方站(partnerstation)中,另一方面,从对方沿接受的信息通过接受线路15被传输到打印机22上。图像储存元件储存预定的图像信息。打印机控制器21控制打印机22,数字17表示一电话机。
通过线路18接受的图像(通过与远端相连的线路输入的图像信息)借助于接受线路15被解调,经过图像信息的信号恢复处理后依次储存于图像储存器19中。在图像储存器19中储存至少一页的图像时,进行图像复制。CPU20从图像储存器19中读取一页的图像信息,并将这种经过信号恢复处理的一页图像信息输到打印机控制器21中。打印机控制器21从CPU20接受一页图象信息并控制打印机22进行图像信息的记录。另外,打印机22记录时CPU20接受下一页的图像信息。如上所述进行接受和记录图像。
下面将参照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范围不受它们的限制。
实施例1用线材涂布法在铝基质上涂布5份具有重复单元1-1的树脂(数均分子量Mn为9000)在95份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溶液,随后在140℃干燥10分钟,形成1μm厚的中间层。另外,用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在上述中间层上涂布一层1μm厚的树脂,并进行如上所述的红外(IR)吸收光谱测量,发现树脂的亚胺度为73%摩尔。
然后,将90份四氢呋喃(THF)加到5份分子式如下的二偶氮颜料中 随后在砂磨机中搅拌20小时。向该悬浮液中加入2.5份丁醛树脂(“BLS”,Sekisui Kagaku Kogyo K.K.制造)在20份THF中的溶液,随后搅拌2小时。用100份环己酮和100份THF稀释得到的悬浮液,制得涂料液体。用线材涂布法将该涂料。液体涂布于上述制备的中间层上,随后干燥形成0.15μm厚的产生电荷层。
然后,将5份分子式如下的基芳基胺化合物 和5g聚碳酸酯(“Z-200”,Mitsubishi Gas Kagaku K.K制造)溶于40g的氯苯中,制得一涂料液体。
用线棒将该涂料液体涂布于上述产生电荷层上,随后干燥形成20μm厚传输电荷层,这样制得静电复制感光体。
根据静电方法,使用静电复印纸测试仪(型号SP-428,Kawaguchi Denki K.K制造)用电晕(-5KV)给上述制得的感光体充以负电,并在暗处保存1秒。然后将感光体暴露于照度为10勒的卤光中,计0.1秒,以评价其充电性能。更具体地说,为评价充电性能,测量充电后立即测量的表面电势(Vo),将在暗处衰减1秒后电势降低到1/2时所需曝光量(E1/2)(即灵敏度)及残余电势(曝光0.4秒后的电路)。
结果列于下表1中。
实施例2-20根据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但分别用具有表1中所示重复单元的树脂代替具有重复单元1-1的树脂,制备感光体并评价它们。结果见表1。
比较例1根据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但用5分醇溶性共聚物尼龙(“Amilan CM-800”,Toray K.K制造)在95份甲醇的溶液制成中间层,制得感光体并评价它们。结果见表1。
比较例2根据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备并评价感光体,但在此例中,实施例1的中间层干燥条件改为“在100℃干燥60分钟”,并且另外在250℃热处理3小时。IR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用于中间层的树脂的亚胺度为100%(即树脂中的全部酰胺酸结构单元都变成了亚胺结构单元)。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重复单元 E1/2Vr 亚胺度(勒秒) (-V) (mole %)Ex.1 1-1 1.53 0 73Ex.2 1-4 1.43 0 71Ex.3 1-20 1.25 0 62Ex.4 1-22 1.58 0 75Ex.5 1-24 1.23 0 60Ex.6 1-25 1.38 0 48Ex.7 1-27 1.23 0 32Ex.8 1-28 1.35 0 45Ex.9 1-29 1.40 0 58Ex.10 1-31 1.25 0 71Ex.11 2-3 1.11 0 55Ex.12 2-7 1.25 0 49Ex.13 2-8 1.23 0 55Ex.14 2-10 1.19 0 65Ex.15 2-12 1.38 0 70Ex.16 2-28 1.53 0 68Ex.17 2-30 1.19 0 45Ex.18 2-31 1.13 0 32Ex.19 2-32 1.35 0 39Ex.20 2-36 1.48 0 55比较例1 - 1.58 0 -2 - 2.35 25 100
实施例21根据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制备感光体,但在下列条件下形成中间层导电载体铝筒(外径=30mm,长=360mm)干燥条件在140℃干燥30分钟涂布方法蘸涂厚度2.0μm(干燥后)结果列于下表2中。
将如此制得的感光体装配于普通纸复印机上,该复印机具有正常显影系统,并以0.8秒/周期的速度按充电-曝光-显影-转印-清洁的常规工序操作,在低温低湿环境条件下(15℃、15%RH)进行10000张的成像试验(耐久性试验),来评价静电复制性能。更具体地说,为评价静电复制性能,测量初始状态的暗处电势(VD)以及初始状态和耐久性试验(复印10,000张)后的亮处电势(VL),并用目测复制的图像。另外,用上述的相同方法在铝板(尺寸100mm×100mm×1mm)上形成中间层,制得样品板,进行下述剥离试验。
在保持切割角(切割器刀刃与试样板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并使切割器能切进具有中间层的铝板使其与铝板表面轻接触的条件下,用切割器在上述试样板上,画11条长为20mm、间距为1mm的平行直线。同样地,画另外11条平行直线与上述11条线垂直,这样铝板上的中间层形成100个正方块(1mm×1mm)。在上述处理的铝板上粘上透明胶带(Nichiban K.K制造)。然后,将透明胶带从铝板上剥离,观察剥离的情况,这样得到被剥离的中间层方块的百分率。这样的操作重复5次,用5次的平均值确定剥离率(%)。
结果列于表2中。
实施例22-37根据实施例21的相同方法制备和评价感光体,但分别使用实施例2-17中制备的中间层涂料液体(分别对应于实施例22-37)。结果见表2。
对比例3根据实施例21的相同方法制备和评价感光体,但使用对比例1中制备的中间层涂料液体。结果见表2。
对比例4根据实施例21的相同方法制备和评价感光体,但使用14份聚酯聚醇(“NIPPPORA125”,Nippon Polyurethane Kogyo K.K制造)、6份2,6-亚甲苯二异氰酸酯、0.0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80份甲乙酮的混合溶液形成中间层。结果见表2。
对比例5根据实施例21的相同方法制备和评价感光体,但使用对比例2中制备的中间层涂料液体。结果见下表2。
表2实施例 初始 耐久性试验后 剥离率(%)VD(-V) VL(-V) VL(-V) 图象Ex.21 715 175 195 良好 022 685 170 170 ¨ 023 695 160 160 ¨ 024 695 155 165 ¨ 025 695 160 150 ¨ 026 690 165 150 ¨ 027 690 160 155 ¨ 028 690 165 165 ¨ 029 705 170 165 ¨ 030 700 160 150 ¨ 031 680 150 155 ¨ 032 685 160 155 ¨ 033 680 160 160 ¨ 034 680 155 155 ¨ 035 680 165 165 ¨ 036 710 175 180 ¨ 037 705 155 145 ¨ 0对比例3 665 210 325 模糊 254 670 220 360 ¨ 295 715 190 220 ¨ 0
实施例38在砂磨机中,将25份具有重复单元1-1的树脂、50份涂有含氧化锑(含量10%)的氧化锡的导电性二氧化钛颗粒和25分N,N-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物分散20小时,制得第一中间层的涂料液体。用线材涂布法将该涂料液体涂布于铝基质上,随后在140℃干燥1小时,形成13μm厚的第一中间层。
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依次在上述第一中间层上形成中间层(第二中间层)、产生电荷层和传输电荷层,但将(第二)中间层的厚度为0.5μm。这样制得静电复制感光体。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评价该感光体。结果列于表3中。
实施例39-52根据实施例38的主法制备和评价感光体,但分别使用具有下表3所示重复单元(1)或(2)的树脂代替具有重复单元1-1的树脂。结果见表3。
对比例6根据实施例38的方法制备和评价感光体,但使用25份可溶酚醛树脂“(Pli-O-phen J-325”Daimippon Ink and Chemicals Inc制造)、50份涂有含氧化锑(含量10%)的氧化锡的导电性氧化钛颗粒、25份乙二醇单甲醚(甲基溶纤剂)和5份甲醇的分散混合物形成第一中间层,使用5份醇溶性共聚物尼龙(“AmilanCM-8000”Toray K.K制造)在95份甲醇中的溶液形成第二中间层。
结果见表3。
比较例7根据实施例38的方法制备和评价感光体,但第一中间层的干燥条件改为“在250℃干燥20小时”,第二中间层的干燥条件改为“在250℃干燥3小时”。IR吸收光谱表明,用于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的树脂的亚胺度为100%(即,树脂中的全部酰胺酸结构单元都变成亚胺结构单元)。结果示于表3中。
表3实施例重复单元 E1/2Vr(勒·秒) (-V)第一中间层 第二中间层Ex.38 1-1 1-1 1.23 039 1-4 1-4 1.32 040 1-20 1-20 1.18 041 1-22 1-22 1.09 042 1-24 1-25 1.13 043 1-24 2-30 1.35 044 1-24 2-31 1.32 045 2-3 2-3 1.11 046 2-7 2-7 1.32 047 2-8 2-8 1.15 048 2-10 2-10 1.15 049 2-12 2-12 1.20 050 2-28 2-28 1.15 051 2-3 实施例6中 1.32 0的化合物52 实施例6中 2-3 1.29 0的化合物比较例6 - - 1.55 07 (2-3) (2-3) 1.63 25
实施例53-61根据实施例42-50的方法制备感光体(分别对应于实施例53-61),但是铝基质换为铝筒(外径=30mm,长=360mm),涂布方法改为蘸涂。
根据实施例21的方法评价如此制得的感光体,但省去剥离试验。结果列于下表4中。
对比例8和9根据对比例6和7的方法制备感光体(分别对应于对比例8和9),但是铝基质换为铝筒(外径=30mm,长度=360mm),涂布方法改为蘸涂。
根据实施例21的方法评价每一感光体,但省去剥离试验。结果见下表4。
表4实施例 初始 耐久性试验后VD(-V) VL(-V) VL(-V) 图象Ex.53 705 150 155 良好54 700 165 165 良好55 700 160 170 良好56 705 145 160 良好57 710 155 160 良好58 710 150 160 良好59 710 145 145 良好60 710 150 150 良好61 680 145 160 良好对比例8 720 170 205 模糊9 700 175 195 ¨
实施例62-70按照实施例42-50的方法(分别对应于实施例62-70),依次在铝筒上形成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
然后,向2份聚乙烯基丁醛(“BX-1”,Sekisui Kagaku Kogyo K.K制造)在34份环己酮的溶液中加入4份氧化钛酞菁颜料,随后在砂磨机中搅拌8小时。向该混合物中加入60份THF,制得产生电荷层的涂料液体。将该涂料液体涂布于上述第二中间层上,随后干燥,形成0.2μm厚的产生电荷层。
然后,按照例21的方法在上述产生电荷层上形成传输电荷层,制得感光体。
将如此制得的感光体装配于激光打印机上,该打印机具有反转显影系统,并以6秒/周期的速度按充电-曝光-显影-转印-清洁的常规工序操作,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30℃,85%RH)进行5000张的成像试验(耐久性试验),来评价静电复制性能。更具体地说,为评价静电复制性能,测量初始状态的暗处电势(VD)以及初始状态和耐久性试验(复印5,000张)后的亮处电热(VL),并用眼观察复制的图像。
结果列于下表5中。
比较例10和11根据实施例62的方法制备和评价感光体,但是用对比例8和9的方法(分别对应于对比例10和112)依次形成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结果见下表5。
表5实施例 初始 耐久性试验后VD(-V) VL(-V) VL(-V) 图象Ex.62 685 145 150 良好63 680 160 160 良好64 690 155 160 良好65 700 150 160 良好66 695 150 150 良好67 690 150 160 良好68 695 145 155 良好69 680 150 150 良好70 690 145 155 良好对比例10 680 190 380 出现黑点11 710 210 250 ¨
权利要求
1.一种静电复制感光体,它包括一种导电载体,一种置于该导电载体上的中间层和一种置于该中间层上的感光层,其中中间层包括一种有至少一个下列重复单元(1)和(2)的树脂 其中A1表示二价有机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和R3到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取代或未取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硝基,或氰基; 其中A2表示二价有机基;R8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烷基;R10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硝基,或氰基;和R11和R12各自表示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光体,其中R3至R7和R10是氢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感光体,其中R11和R12是甲基。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光体,其中所述树脂具有重复单元(1)。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感光体,其中R3至R7是氢原子。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光体,其中所述树脂具有重复单元(2)。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感光体,其中R11和R12是甲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的感光体,其中A1是下式(ⅰ)或(ⅳ)示的二价有机基团-Ar1- (ⅰ)其中Ar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或者Ar2-Y-Ar3- (ⅳ),其中,Ar2和Ar3相互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杂环基;Y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取代的或未取代亚烷基、羰基或磺酰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的感光体,其中,A2是下式(ⅰ)或(ⅱ)所示的二价有机基团-Ar1- (ⅰ)其中Ar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杂环基;或者Ar2-Y-Ar3- (ⅱ),其中,Ar2和Ar3相互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杂环基;Y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取代或未取代亚烷基、羰基或磺酰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光体,其中,所述中间层含有一种导电物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的感光体,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含有导电物质的第一中间层和不含导电物质的第二中间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光体,其中,所述感光层包括产生电荷层和传输电荷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感光体,其中,所述导电载体、所述中间层、所述产生电荷层和所述传输电荷层按所述顺序排列。
14.一种处理盒,它包括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静电复制感光体和至少一种选自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的装置;其中,所述感光体和所述的至少一种选自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的装置被一体化装配成单一单元,它可根据需要联于机体上或从机体上拆卸下来。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处理盒,其中,所述树脂上有重复单元(1)。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处理盒,其中,所述树脂具有重复单元(2)。
17.一种静电复制装置,它包括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静电复制感光体,一种充电装置,一种图像曝光装置,一种显像装置和一种转印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中,所述树脂具有重复单元(1)。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中,所述树脂具有重复单元(2)。
全文摘要
一种由导体载体、导电载体上的中间层和中间层上的感光层组成的静电复制感光体。中间层含有具有特定重复单元的树脂,所述重复单元含有聚酰胺酸结构和/或聚酰胺酸酯结构。该感光体可用于制备在环境条件下具有优异感光性和稳定电势的处理盒和静电复制装置。
文档编号G03G5/14GK1112691SQ9411921
公开日1995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4日
发明者崎好郎, 妹尾章弘, 田中正人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