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解多波长光束的光学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160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分解多波长光束的光学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光学器件,用于将一个多波长光束分解为多个分立光束,每个分立光束包含一个不同的波长,或者一个窄带波长的光。这种器件通常被称作解复用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使用光学透射光栅可以将一个多波长光束分解为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这种光学器件包括第一个光学系统,如一个镜子,用于将多波长光束导引到光栅上。穿过光栅后,多波长光束被分解为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并以不同角度从光栅中射出。这些分立光束进入另一个光学系统,比如另一个镜子,它将各个分立光束导引至各个分立的波导或者其他的光路器件。在这样一个器件中,光通过这两个光学系统中的每一个各一次,并通过光栅一次。
我们还知道,使用形成于一个镜子表面的光学反射光栅,也可以分解多波长光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光学器件,用于将一个多波长光束分解为多个分立光束,每个分立光束中包含一个不同波长的光或一个窄带波长的光。
发明概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器件,用于将一个多波长光束分解为多个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该器件包括一个光栅,和一个光学系统,用于将入射多波长光束导引到光栅上,使该光束的第一部分从一个方向通过光栅,从而被分解为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第一套分立光束,并且入射光束的第二部分从相反的方向通过光栅,从而被分解为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第二套分立光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器件,用于将一个多波长光束分解为多个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该器件包括一个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的光栅,和一个光学系统,用于将入射多波长光束导引到光栅上,从而使入射光束先后通过光栅的两个部分,而光栅的这两个部分先后作用于入射光束,以便将入射光束分解为不同波长或窄波带波长的一套分立光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光栅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而且布置光学系统以便将入射光束的第一部分导引到光栅的第一部分上,而将入射光束的第二部分导引到光栅的第二部分。
通过设计光栅的结构使得入射光束的第一部分,在离开光栅的第一部分后又透射光栅的第二部分,而且光栅的两个部分将入射光束的第一部分分解为第一套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而且使得入射光束的第二部分在离开光栅的第二部分后,又透射光栅的第一部分,并且光栅的两个部分将入射光束的第二部分分解为第二套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
因此,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入射多波长光束被有效地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中的每一部分都被导引依次通过一个光栅的两个部分,而且这两个部分被导引沿相反的方向通过光栅的两个部分。
这里的光栅既可以是透射光栅,也可以是反射光栅,应该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光束“通过”一个光栅应该解释为,光束从一个透射光栅的一侧穿过到达其另一侧,或者光束入射到反射光栅的一侧,然后从该侧反射回去。
这里所说的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应该解释为,或者是离散的光束,或者是一束具有连续光谱的、但可认为是包括一系列相邻光束的光束。
上面指的是用于将一个多波长光束分解为多个分立光束,即用作解复用器时的光学器件。相同的装置也可以用作复用器,只要将光束穿过该器件的透射方向反转即可,因此本发明覆盖了既可以用作复用器,也可以用作解复用器的器件。
在随后的描述和说明书的附属权利要求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的优选和可选特征。
为了能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仅通过例子,并结合附图来描述一些实施例。
附图简述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光学器件的示意图,该器件包括一个光学透射光栅。该图显示如何使用该器件将一个入射多波长光束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它们如何穿过透射光栅,从而将每个部分分解为分立光束,图2是一张示意图,显示了入射多波长光束的第一部分是如何沿一个方向通过图1所示的光学器件中的光学透射光栅的,图3是一张示意图,显示了入射多波长光束的第二部分是如何沿相反的方向通过图1所示的光学器件中的光学透射光栅的,图4和图5给出了图1所示的光学器件中光学透射光栅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光学反射光栅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一个依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光学器件的示意图,该光学器件包括一个如图6所示的光学反射光栅,图8是一个依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光学器件的示意图,该光学器件使用了一个如图6所示的光学反射光栅,图9是一个依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并使用了一个啁啾光栅的光学器件的示意图,图10是一个依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光学器件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11是一个依据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光学器件的示意图,和图12是一个依据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光学器件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最优方案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光学器件,用于将一束多波长光束分解为多个分立光束,每个分立光束包含一个不同波长或一个窄带波长的光。该光学器件包括一个光栅(2)和一个用于将入射光束导引到该光学光栅(2)上的光学系统(1)。
入射光束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沿一个方向被导引到光栅(2),而另一部分沿相反的方向被导引到光栅(2)。最好是,光栅(2)由两部分(3,4)组成,一个光束部分被导引沿一个方向依次通过这两个光栅部分(3,4),而另一个光束部分被导引沿相反的方向依次通过这两个光学部分(3,4)。共用镜(1)可以用来将光束导引至光栅(2)以及接收从光栅(2)返回的光。
也可使用由单一部分构成的光栅,该装置使得入射光束的第一部分沿一个方向穿过光栅,而入射光束的第二部分沿相反的方向通过同一个光栅。该装置和图中所示的可以是相似的,只是其中的光栅部分之一被一面镜子,或其他反射器件代替,而且它与被代替的光栅部分所在平面垂直。该装置要比先前技术更紧凑。
参考图1,该光学器件包括一个凹面镜1,显示在端视图中,和一个光学透射光栅2,该光栅由两部分3,4组成。入射的多波长发散光束5,比如由超荧光二极管(SLD)10射出的光束,被导引到镜子1的表面。通过镜子1表面的反射,就会准直该多波长光束,并且通过调整镜子1相对于光栅2的位置,可将其有效地分为两个部分,并通过光学透射光栅2。
被准直的多波长光束的一部分6穿过光栅2的左手(如图中所示)部分3,在此它被分解为第一套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在离开光栅的左手部分3后,该第一套分立光束被导引向光栅2的右手(如图中所示)部分4,该部分将这些分立光束进一步分解,然后导引回到镜子1。
被准直的多波长合成光束的另一部分7穿过光栅2的右手(如图中所示)部分4,在此它被分解为第二套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在离开该光栅的左手部分4后,该第二套分立光束被导引向光栅2的左手(如图3所示)部分3,该部分将这些光束进一步分解,然后导引它们回到镜子1。
如此,通过入射光束依次通过两个光学透射光栅的方法,提高了将多波长入射光束分解为分立光束的分辨率。
通过镜子1的反射,两套分立光束被聚焦,并被导引到一套接收波导8中,这些波导的排列使得每个分立光束分别被一个波导接收。这样,多波长光束就被光栅2分解为不同的单一波长或多个波长的分立光束,并且每个分立光束都被镜子1聚焦到一个不同的点上,因此,以合适定位的接收波导8,每一个波导就会接收一个单独的分立光束。该光学系统的几何结构最好安排得使该光束两个部分中相同波长的光束能够重新会合到一起,并被导引入同一个输出波导中。这样,该光束的两部分重新会合,因此它们在空间中相互重合。
入射多波长光束的两部分6,7穿过图1中光学器件的光路分别更清楚地显示在图2和图3中,图2和图3分别显示了部分6和7的光路。应该意识到,多波长光束的两个部分6,7的每一个都依次通过了光栅2的两个部分3,4。部分6沿着顺时针方向传播,如图2所示,部分7沿着逆时针方向传播,如图3所示。不过,如上所示,不论沿此光学回路传播的路线如何,该装置使得一个给定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光束被同一个接收波导8接收。
光学透射光栅2的两个部分3,4的设计是为了按需要把入射多波长光束分解为分立光束。图4和图5以大比例显示了该光栅的结构。图4是光栅2中部分3的平面图,显示了光栅是如何由通常是三角形的凹槽11的一个线性阵列组成的,这些凹槽形成于位于,举例来说,硅-绝缘体(silicon-on-insulator)芯片上的透明材料,如硅层13.中。凹槽11的间距分别是d1,d2,d3等。图5是沿着图4中B-B线的横截面图,显示了凹槽11在硅-绝缘体(SOI)芯片的硅层13中是如何延伸的。光栅2的部分4(图中没有标出)也按同样的方式构成。光栅2的两个部分3,4最好形成为相邻的,以便它们在所示的点上相交。
如图2和3所示,形成光栅2的部分3的凹槽11的阵列是沿着轴14延伸的,而形成光栅2中的部分4的凹槽阵列是沿着轴15延伸的。两个轴14和轴15相互倾斜,之间的夹角是A,使得入射多波长构成光束的每个部分6,7在依次经过光栅2的部分3,4的其中之一后,被导引到另一部分,而且,在穿过另一部分后,被导引回镜子1,如图所示。
如上所述,镜子1将从光栅2中返回的光重新导引到光接收设备,如一系列接收波导8,而它们又依次通向各个光传感器9。例如,波导8可以包括一系列集成肋形波导(rib waveguides),定位每个波导,使之接收在经历了光栅2中的色散之后,依据其波长以不同角度自镜子1返回的光束。肋形波导8将光束导引至各个光传感器9,如光电二极管。作为一种替代方案,波导8可由一个光纤阵列取代(在介绍图10的时候,还会作进一步的描述),或可以通向一个光纤阵列。
在另一个装置中,光学系统的几何结构的安排使得光束沿相反方向穿过光栅的两个部分最后不会合,举例来说,一个部分被用来监测光源的输出。这种结构在下面讨论图10的时候还会描述。
通过使入射光束的每个部分依次通过光栅的两个部分,如图1所示的装置增加了入射光束的色散。图1所示的装置也是紧凑的,因为光束被分成了两个部分,这两个部份沿相反方向穿过光栅的两个部分。因为使用同一面镜子将光导引向光栅并接收从那里返回的光,因此所示装置也提供可观的空间节约,而且,由于色散增加,接收波导8和光栅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减小,因为只需经过更短的距离,便可实现不同波长的光束之间的所需间距。
除了节省空间之外,元件数目的减少也可以简化该器件的制作,而且元件越少,一个不合格元件危害器件性能的风险就越低。比如像如图1所示,由小数目元件组成的器件的成品率就会更高,因此与一个使用多个镜子的已知装置相比,可以节省生产成本。
图中所示的光学器件也可以做在一块光学芯片上,比如硅-绝缘体(silicon-on-insulator)(SOI)芯片。在SOI芯片上做,可以很容易实现器件各种元件的集成,而且制作成本比较低。关于SOI芯片和在其上制作肋形波导(rib waveguides)的更多细节参见WO95/08787。
有关在硅-绝缘体芯片上固定诸如光电二极管探测器(如图1所示)等元件的方法可以参见GB 2307786A和GB 2315595A。
入射多波长光束可以由一个宽带光源提供,比如一个长相干长度的SLD,它也可以固定或者混成在硅-绝缘体芯片上,方法可以参见GB2307786A和GB2315595A。入射多波长光束也可以从其他光源得到,如从一个通过一根光纤与波导5相连的外部光源得到。
可使用电子束刻蚀或光刻技术制作凹槽11,而由它的一个线性阵列构成的光学透射光栅2的结构和工作是广为人知的,在此不再作详细描述。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凹槽11有两个表面21,22形成,它们之间一般成直角延伸,并由第三个表面23连接起来。入射光束5的部分6被镜子1反射后,穿过层13射向凹槽11的阵列,因为层13的材料折射率比凹槽中材料(通常典型地是空气)的折射率大,所以在凹槽表面23处发生全内反射。该光束以人们熟知的形式离开凹槽11的阵列,呈现出一个包括一系列位于相对于轴14的不同角度位置的峰的干涉图案,每个峰都只包括一个特定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光。
光学透射光栅2典型地由深度刻蚀的凹槽11的阵列构成,凹槽由宽度在5至20微米之间的反射面21,22,23组成。凹槽11之间的距离(d1,d2,d3)典型地处于5至20微米之间,该光栅沿着轴14,15的长度典型地处于500微米到2毫米之间。表面23典型地与轴14,15成直角。轴14,15之间的夹角A最好是直角,这样,光束部分6,7在光栅2和镜子1之间可相互平行传播。
镜子1也可以通过光传导层向各个方向,用延伸深度刻蚀方法形成于一硅层上,其宽度典型地在几百个微米到几个毫米之间。
如上所述,图1,2和3所示的光学器件的优点在于它的紧凑性,因为光束部分6,7从相反的方向沿相同光路传播,而且只需要一个光学系统,即镜子1,来准直入射光束5,并将之导引到光栅3,4上,以及把多套自光栅射出的分立光束导引到接收波导8。
图1,2和3所示的光学系统也会保持入射光束5的位相分布,所以不会造成相干性的损失。
图6给出了一种光学反射光栅,其构成方法与以上结合图4和图5描述的光学透射光栅的构成方式类似。该反射光栅是由形成在透明材料层25中、通常为三角形的凹槽24的一个线性阵列组成。每个凹槽24由两个通常相互垂直延伸的表面26,27组成,它们又被第三个表面28连接在一起。凹槽阵列的表面28沿轴29延伸。凹槽24之间的间隔分别为d1,d2,d3等。在光栅工作时,入射光束的一个部分30穿过层25射向凹槽阵列,由于层25的材料的折射率要比凹槽中材料(一般为空气)的折射率大,所以在表面28处发生全内反射。这样入射光束就被反射离开反射光栅。与透射光栅中的情形相同,被反射的光束以人们熟知的形式离开凹槽阵列,呈现出一个包括一套位于相对于轴29的不同的角度位置的峰的干涉图案,每个峰都只包括一个特定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光。
图7显示的是一个使用了由两个部分31,32构成的光学反射光栅以及两个镜子33,34的光学器件,其中光栅的两个部分31,32的轴线相互垂直,镜子33,34的夹角也是直角。一束入射多波长光束35经第一面镜子33反射到反射光栅的第一部分31。该光束被光栅的该第一部分31反射到光栅的第二部分32,然后由此被反射到第二面镜子34。入射光束35因光栅第一部分31的反射而初步分解为一套不同波长或者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并因光栅第二部分32的反射而进一步分解。与图1所示的器件中的两部分光学透射光栅的情形相同,通过光学反射光栅的两个部分对入射光束的接连反射,改善了将多波长入射光束分解为分立单一波长或窄带波长光束的分辨率。
图7显示了入射光束35,该光束被反射向光栅的第一部分31,并由此又被反射到光栅的第二部分32,然后被反射到镜子34。在此情形下,光束35并没有被分成如下的两个部分它们分别被导引到光栅的各个部分,然后被反射到光栅的另一部分。不过,该装置可进行一些改动,比如,可以对镜子进行恰当的定位,使用一个或多个半反射镜或者使用其他形式的光学系统,使之按照这种模式工作。
图8显示了另外一个光学器件,其包括一个由两个部分51,52构成的光学反射光栅和一个透镜53。来自输入波导57的入射多波长光束54在通过透镜53时被准直,并通过透镜相对于光栅部分51,52的定位,把光束54有效地分成两个光束部分55,56。光束部分55被光栅51反射并分解,而光束部分56被光栅部分52反射并分解。被分解的光束部分55传播到光栅52,并由之进一步反射分解,而被分解的光束部分56传播到光栅51,并由之进一步反射分解。这些被分解的光束部分接着返回到透镜54,它把这些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分别聚焦到各个输出波导58。与图1描述的器件中的两部分光学透射光栅中的情形相同,通过使入射光束接连经过两个光栅部分,改善了将入射多波长光束分解为分立单一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光的分辨率。
输入波导57和输出波导58可以按类似于如图1所示的、以上结合图1描述的方式排列。为了方便起见,输入和输出波导可以包含肋形波导,它们分别通向,比如一个光纤带的各个光纤(图中未标出)。这些波导通向适于接收向其传输各个分立光束的光纤的光纤耦合设备(图中未标出)。
透镜53可以芯片中的具有合适形状的深度刻蚀凹槽的形式位于集成电路中。这种集成透镜广为人知,这里就不进一步描述了。
图9显示了另外一个光学器件,这里它使用了一个包括两个部分61,62的啁啾光学透射光栅。来自输入波导66的入射多波长光束63被有效地分成两个部分64,65。光束部分64穿过光栅部分61并被它分解,而光束部分65穿过光栅部分62并被它分解。被分解的光束部分64传播到光栅部分62,并穿过它,而且被它进一步分解,而被分解的光束部分65通过光栅部分61,并且被它进一步分解。由于光栅部分61,62是啁啾的,被分解的光束在射出这些光栅部分时就会被聚焦,因此如图8中所示的透镜就没有必要使用了。
这些光束部分就如此被分解成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而且它们被聚焦到各个输出波导67。与图1所示器件中的两部分的光学透射光栅中的情形相同,通过使入射光束连续通过两个光栅部分,改善了将入射多波长光束分解为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的分辨率。
输入和输出波导66和67与图8所示的输入和输出波导相类似。波导66,67之间典型间隔可以为大约10到20微米,通过形成波导66,67的方法,它们可以与一光纤带(之间的典型间隔为大约250微米)中的光纤相连接(图中未标出),因而它们之间相互分开一个恰当的间隔,该间隔与光纤带中光纤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如图9所示的器件中使用的啁啾光学透射光栅是大家很熟悉的,通常按照图4,5所示的方式进行制作,只不过按照一种已知的方式改变相邻凹槽11之间沿着轴14,15的间距,以获得希望的聚焦效果。
如图9所示的装置的更进一步的优点是,由于光栅61,62对部分光束64,65的分解及色散都起作用,那么由光栅的“啁啾”提供的聚焦也会被一分为二,每个光栅各提供一半。这就使得光束在凹槽11表面23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所以会发生全内反射,因此光束通过表面23时几乎没有损耗。对于使用了啁啾光栅的已知装置,很难使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以至于只有一部分光被光栅反射,而大部分的光由于穿过光栅的透射而损失掉了。
如上所述,因为图9所示的装置中使用了一个啁啾光栅,它不仅分散不同波长的光,而且对输出光束进行聚焦,这样就不必另外使用一个镜子或其他的设备来将不同波长的光聚焦到各个接收波导中了。
应该认识到,所述实施例个个都既可使用光学透射光栅,也可以使用光学反射光栅;图1-3,9中的光学透射光栅可以用反射光栅所代替,而图7和8中的光学反射光栅可以用透射光栅所代替。
所使用的光学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根据所需器件功能的不同,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镜子或者半反射镜,其他形式的镜子,透镜等。
也应该认识到,该器件不仅可以用作解复用器,通过用个个都具有单一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光源取代光接收器9,并且用光接收设备取代上述多波长光源的方法,也可以用它作复用器。该器件作为复用器的工作与它作为解复用器的工作情况相似,只不过把光束穿过该器件透射的方向反转一下而已。
图10是一个诸如图1所示的装置的部分放大图,其中光学系统和/或镜子或光栅的几何排列使得光束的两个部分不会重新会合。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光束第一部分的信号,例如信号λ1,λ2,λ3,λ4,λ5和λ6,被导引进入通向第一套光电二极管9的波导8中,而信号λ’1,λ’2,λ’3,λ’4,λ’5,和λ’6被导入通向第二套光电二极管9’的波导8’中。一套光电二极管可以用来提供输出信号,而另一套可以用来监控输出,所以可对SLD 10进行反馈控制。
这里所描述的光学器件可以用在像GB9727013.6(公开号GB2321130A)所描述的设备中,其公开通过参考文献包含在该说明中。
如图11所示,该器件可以接收来自诸如SLD 10的宽带激光光源的光束,这个光源具有一个高反射(HR)镀膜后端面10′和一个消反射(AR)镀膜前端面10″(以防止与SLD形成激光腔),另外波导8通向其上有半反射膜的端面11。由此在HR膜端面10’和各个半反射镀膜端面11间就形成了激光腔,并通过半反射镀膜端面11提供激光输出,每个波导8提供一个不同的波长。在这个装置中,SLD 10起所有波长的激光放大器的功能,可在各个波导8中使用单独的调制器(图中未标出)以调制输出信号。
图12显示了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其中光学器件被用作复用器,而不是解复用器。在该装置中,在每个波导8中都有一个激光二极管12,每个激光二极管都有一个高反射(HR)镀膜后端面12’和一个消反射镀膜前端面12”(用来防止与激光二极管形成激光腔),另外波导5被用作输出波导,其端面5′镀有半反射膜。这样在半反射镀膜端面5’与各个HR镀膜端面12’之间就形成了激光腔,通过半反射镀膜端面5′的信号输出包含了各个激光二极管12的输出信号的一个复用信号。在这个装置中,每个激光二极管12都起一个增益元件的作用,并对它发出的各个波长进行调制。
每个激光二极管12都可按上面提到的GB2307786A中描述的方式混成在芯片上,或者它们可以以激光器条的形式,即混成在芯片上的一个公共带中的一系列激光二极管,出现。
在实施例中,信号是被传送到或接收自光纤,它们最好通过光纤耦合设备,如WO-A-97/42534中公布的耦合设备,与集成在器件中的波导相连接。
在上述装置中,该器件就是这样集成在一个或多个激光腔中,并用来复用或解复用一个或多个腔中的激光波长。这样的装置可以用作一个工作在多波长的收发设备,或者用在其他需要对激光波长分离复用及解复用的设备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器件,用于将一个多波长光束分解为多个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包括一个光栅,和一个光学系统,用于将入射多波长光束导引到该光栅上,从而使该光束的第一部分从一个方向通过该光栅,而且被分解为第一套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而该光束的第二部分从相反的方向通过该光栅,而且被分解为第二套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
2.一种光学器件,用于将一个多波长光束分解为多个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包括一个具有一个第一部分和一个第二部分的光栅,和一个光学系统,用于将入射多波长光束导引到该光栅上,从而使该入射光束依次通过该光栅的两个部分,而且该光栅的两部分依次作用于该入射光束,以便将该入射光束分解为一套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具有一个第一部分和一个第二部分,和该光学系统的排列是用来导引入射光束的第一部分到该光栅的第一部分,并将入射光束的第二部分导引到该光栅的第二部分,该光栅的结构使得入射光束的第一部分在离开该光栅的第一部分后,传播到该光栅的第二部分,而该光栅的两个部分将入射光束的第一部分分解为第一套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并且使得入射光束的第二部分在离开该光栅的第二部分后,传播到该光栅的第一部分,该光栅的两个部分将入射光束的第二部分分解为第二套不同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分立光束。
4.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光束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在通过该光栅后被该光学系统重新会合在一起。
5.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光栅的两个部分是共平面的,并以一个角度相互倾斜。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角度为直角。
7.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另一个光学系统,用来接收来自该光栅的分立光束,并导引这些分立光束到各个光学接收装置。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系统和该二级光学系统包括一个公共镜子,用来导引入射多波长光束到达该光栅以及接收从该光栅返回的分立光束,并导引这些分立光束到达各个光学接收装置。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接收装置包括多个光波导,对每个光波导进行定位以分别接收分立光束中的一个。
10.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它被包含在一个激光腔或多个激光腔中。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被安排成接收来自一个多波长光源的光,以及提供包含多个激光波长的输出。
12.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通向光学传感器,最好是通向光电二极管。
13.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通向光纤耦合装置,该光纤耦合装置适于接收要向其传播各个分立光束的光纤。
14.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是一个透射光栅。
15.权利要求1-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是一个反射光栅。
16.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是一个啁啾光栅。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被安排成使来自输入波导或光纤的多波长光束与输入波导或光纤分离,并入射在该啁啾光栅上,并且从该光栅返回的光由此被导引到一系列接收波导或光纤,每个波导或光纤都被定位以接收来自该光栅的一个给定波长或窄带波长的光。
18.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它集成在一个硅芯片上,最好集成在一个硅-绝缘体芯片上。
19.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器件,其特征在于它的布置使得将通过它传输的光束方向反转,便可用它作一个复用器。
20.一个基本上如以上结合附图描述的复用器或解复用器。
全文摘要
一种光学器件,用于将一个多波长光束分解为多个分立光束,每个分立光束都只包含一个不同的波长或一个窄带波长。该光学器件包括一个光栅(2)和一个用以将入射光束导引到光栅(2)上的光学系统(1)。入射光束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从一方向被导引到光栅(2)上,另一部分从相反的方向被导引到光栅(2)上。最好是,光栅(2)由两个部分(3,4)组成,一个光束部分从一个方向依次通过这两个光栅部分(3,4),而另一光束部分从相反的方向依次通过这两个光栅部分(3,4)。公共镜(1)可以用来将光束导引向光栅(2),并用于接收从光栅(2)返回来的光束。通过将光束通过该器件的透射方向反向,该器件也可以用作复用器。
文档编号G02B6/34GK1302384SQ9980644
公开日2001年7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9日
发明者M·阿斯格哈里 申请人:布克哈姆技术公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