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加湿装置以及加湿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0723656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纸张加湿装置以及加湿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纸张加湿装置以及加湿控制方法。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且对纸张进行加湿。纸张加湿装置具有:检测部,检测运送中的纸张的位置;加湿部,构成为能够变更加湿量,对所述纸张进行加湿;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加湿部,以便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纸张的位置,将所述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所述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
【专利说明】
纸张加湿装置以及加湿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对图像形成后的纸张进行加湿的纸张加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具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或具有这些功能的复合机中,在使用了热的定影工序中,从纸张夺取水分。
[0003]其结果,干燥的纸张卷曲或变形为波动状的情况成为问题。此外,有时由于该定影工序,纸张不仅卷曲,而且带有静电或具有热。并且,易于产生阻塞,或对后处理工序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也成为问题。
[0004]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手段,提出了对定影处理后的纸张进行加湿。即,为了纸张的去除卷曲、消电、冷却,通过由含有水分的加湿辊来运送纸张,从而对纸张进行加湿。此夕卜,还存在代替这样的加湿辊而是对纸张喷雾水蒸气的方法。
[0005]另外,关于这种图像形成装置,在以下的专利文献中进行了各种研究和提案。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特开2007 — 292914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特开2012 — 237924号公报
[0010]在以上的专利文献I中,根据每个纸张的条件,切换控水辊对于加湿辊的压接状态,控制加湿量。在该情况下,根据每个纸张的上限而适当进行加湿,从而实现纸张的卷曲防止、波动防止、平面性确保。
[0011]此外,在以上的专利文献2中,与每个纸张的图像形成配合而切换有加湿/无加湿。由此,防止图像不良。
[0012]以上那样,通过将从加热定影装置排出的纸张通过纸张加湿装置进行加湿,从而能够降低纸张的卷曲、波动等而确保平面性。
[0013]但是,在进行了这样的加湿的情况下,发现了因加湿后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纸张缠绕在加湿辊上这样的新的问题。此外,即使在通过水蒸气喷雾对纸张加湿的情况下,对刚加湿后的运送辊也同样地成为易于产生缠绕的状况。
[0014]这样的纸张的缠绕为运送不良,需要使装置的动作停止。若纸张加湿装置为图像形成系统的一部分,则需要使图像形成系统整体的动作停止,生产率的降低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0015]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且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的纸张加湿装置和加湿控制方法。
[0016]解决上述的课题的本发明的一方式如以下那样。
[0017](I)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侧面的纸张加湿装置具有:检测部,检测运送中的纸张的位置;加湿部,构成为能够变更加湿量,并对所述纸张进行加湿;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加湿部,以便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纸张的位置,将所述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所述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
[0018]此外,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侧面的加湿控制方法是纸张加湿装置中的加湿控制方法,纸张加湿装置具有:检测运送中的纸张的位置的检测部;构成为能够变更加湿量,并对所述纸张进行加湿的加湿部;以及控制所述加湿部以便对所述纸张进行加湿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加湿部,以便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纸张的位置,将所述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所述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
[0019](2)在以上的(I)中,所述加湿部具备在夹持运送所述纸张时对所述纸张进行加湿的一对加湿辊,所述控制部通过变更所述加湿辊对于所述纸张的接触状态,从而切换所述第一加湿量和所述第二加湿量。
[0020]此外,在以上的(I)中,所述加湿部具备在夹持运送所述纸张时对所述纸张进行加湿的一对加湿辊、和对所述加湿辊供应水分的供水部,所述控制部通过变更从所述供水部向所述加湿辊的水分供应状态,从而切换所述第一加湿量和所述第二加湿量。
[0021](3)在以上的(2)中,所述加湿部还具备调整所述加湿辊对于所述纸张的夹持压或夹持间隔的夹持调整部,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夹持调整部调整所述加湿辊的夹持压或夹持间隔,从而变更所述接触状态,并切换所述第一加湿量和所述第二加湿量。
[0022](4)在以上的(3)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夹持调整部调整所述加湿辊的夹持压或夹持间隔,并变更所述纸张和所述加湿辊的接触面积,从而切换所述第一加湿量和所述第二加湿量。
[0023](5)在以上的(2) —(4)中,所述控制部参照所述加湿辊的直径来控制从所述第一加湿量切换为所述第二加湿量的定时。
[0024](6)在以上的(2) —(5)中,所述控制部参照所述加湿辊的直径来决定所述第一加湿量。
[0025](7)在以上的(I)一(6)中,所述控制部参照所述第二加湿量来控制从所述第一加湿量切换为所述第二加湿量的定时。
[0026](8)在以上的(I)一(7)中,所述控制部参照所述纸张的种类来控制从所述第一加湿量切换为所述第二加湿量的定时。
[0027](9)在以上的(I)一(8)中,所述控制部参照在所述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的图像形成条件来控制从所述第一加湿量切换为所述第二加湿量的定时。
[0028]在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侧面的纸张加湿装置和加湿控制方法中,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O
[0029]为了降低从加热定影装置排出的纸张的卷曲、波动等而确保平面性,在对纸张进行加湿时,根据所检测的运送中的纸张的位置,将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从而纸张的前端区域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易于缠绕在辊上的现象被减轻,所以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且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0031]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0032]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0033]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的动作的流程图。
[0034]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的动作决定的说明图。
[0035]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0036]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0037]图8(a)?8(d)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0038]图9(a)、9(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0039]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0040]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0041]图12(a)、12(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0042]标号说明
[0043]100图像形成装置
[0044]200纸张加湿装置
[0045]300后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实施方式)。在此,参照包含纸张加湿装置200的图像形成系统I,详细说明实施方式。
[0047]〔图像形成系统以及纸张加湿装置的结构〕
[0048]参照图1?图3,说明包含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张加湿装置200的图像形成系统I的结构。
[0049]如图1?图2所示,该图像形成系统I具有供纸装置50、图像形成装置100、纸张加湿装置200、后处理装置300而构成。
[0050]供纸装置50具有控制部51、通信部52、供纸部55而构成。在此,控制部51进行与供纸相关的控制。通信部52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供纸部55按照控制部51的控制,将纸张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供纸。
[0051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控制部101、通信部102、操作显示部103、存储部104、供纸部105、运送部110、原稿读取部120、图像数据存储部130、图像处理部140、图像形成部150、定影部160而构成。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图像形成后的纸张向后级的装置被搬出。
[0052]在此,控制部101对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各部进行控制,且对图像形成系统整体进行控制。通信部102与所连接的其他装置进行通信。操作显示部103将与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输入相应的操作输入信号通知给控制部101,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显示、广播、警告。存储部104对控制程序以及各种设定数据进行存储,且作为控制程序的工作区域而使用。供纸部105将所容纳的纸张向图像形成部150进行供纸。运送部110将被供纸且形成图像的纸张以规定速度运送。原稿读取部120对原稿进行扫描而生成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存储部130对进行图像形成时的图像数据、各种数据进行存储。图像处理部140执行图像形成所需的各种图像处理。图像形成部150基于图像形成命令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通过成像、转印、定影执行印刷(以下,称为“图像形成”)。定影部160通过热和压力而使在纸张上转印的图像稳定。
[0053]纸张加湿装置200关于纸张运送而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后面的位置,具备控制部201、通信部202、运送部210、加湿部220而构成。另外,在纸张加湿装置200内运送的纸张向后级的后处理装置300被搬出。另外,在此,纸张加湿装置200被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下游侧,但也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也可以被配置在后述的后处理装置300的内部。
[0054]在此,控制部201对纸张加湿装置200的各部进行控制。通信部202与所连接的其他装置进行通信。运送部210将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后的纸张经由旁路路径210a或加湿路径210b的其中一个以规定速度运送。加湿部220按照控制部201的控制,根据在加湿路径上运送的纸张的位置,将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
[0055]后处理装置300关于纸张运送而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纸张加湿装置200的后面的位置,具备控制部301、通信部302、后处理部320、排出部390而构成。在此,控制部301对后处理装置300的各部进行控制。通信部302与所连接的其他装置进行通信。后处理部320对纸张实施各种后处理。排出部390将纸张向规定的排出口排出。
[0056]另外,以上的供纸装置50、图像形成装置100、纸张加湿装置200、后处理装置300内的各功能、各结构要素、连接配置(参照图1?图2)为一例,不限定于此。
[0057]在此,作为纸张加湿装置200的主要部分的加湿部220作为一例而如图3那样构成。在此,以所运送的纸张在垂直方向上沿着加湿路径210b暂时下降,之后上升且被加湿的情况作为具体例。
[0058]配置有加湿部220的加湿部件221以便从该加湿路径210b的两旁对纸张进行加湿。
[0059]另外,该加湿部件221具有作为构成为能够调整夹住纸张时的压力、间隔的夹持调整部件的第一加湿部件221a和第二加湿部件221b而构成。
[0060]具备作为对第一加湿部件221a供应加湿用的水分的供水部的水槽222a,在水槽222a内蓄积水W。此外,具备作为对第二加湿部件221b供应加湿用的水分的供水部的水槽222b,在水槽222b内蓄积水W。另外,关于在该水槽222a和222b中蓄积的水W,还存在其他未图示的水槽和栗。
[0061 ]在第一加湿部件221a中,第一供水辊223a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且通过在表面设置的槽或表面的多孔质材料从水槽222a吸出水分。此外,与第一供水辊223a相接的限制辊224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且刮落第一供水辊223a表面的水分。此外,与第一供水辊223a相接且能够经由加湿路径210b与第二加湿辊225b接触的第一加湿辊225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且一边对纸张进行加湿一边运送该纸张。另外,作为一例,限制辊224a的中心轴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等而被旋转驱动,从而与限制辊224a相接的供水辊223a被旋转驱动,进而,与供水辊223a相接的加湿辊225a被旋转驱动。
[0062]在第二加湿部件221b中,第二供水辊223b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且通过在表面设置的槽或表面的多孔质材料从水槽222b吸出水分。此外,与第二供水辊223b相接的限制辊224b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刮落第二供水辊223a表面的水分。此外,与第二供水辊223b相接且能够经由加湿路径210b与第一加湿辊225a接触的第二加湿辊225b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且一边对纸张进行加湿一边运送该纸张。另外,作为一例,限制辊224b的中心轴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等而被旋转驱动,从而与限制辊224b相接的供水辊223b被旋转驱动,进而,与供水辊223b相接的加湿辊225b被旋转驱动。
[0063]另外,通过第一加湿部件221a和第二加湿部件221b的作用,控制第一加湿辊225a和第二加湿辊225b对于纸张的接触状态(夹持压、夹持间隔、接触面积),将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
[0064]在此,在第一加湿辊225a和第二加湿辊225b中,通过升高夹持压,或将夹持间隔变窄,从而相互的接触面积增大,对于纸张的加湿量增大。此外,相反,在第一加湿辊225a和第二加湿辊225b中,通过降低夹持压,或将夹持间隔取消变窄,从而相互的接触面积减少,对于纸张的加湿量降低。
[0065]另外,通过使用了凸轮、滚珠丝杠传送机构、致动器、线性电机等各种部件的调整机构,实现用于调整第一加湿部件221a和第二加湿部件221b对于第一加湿辊225a和第二加湿辊225b的上述的加湿量的作用。
[0066]此外,根据限制辊224a( 224b)和供水辊223a( 223b)的接触状态、加湿辊225a(225b)和供水辊223a( 223b)的接触状态,能够进行上述的加湿量的调整。
[0067]〔动作〕
[0068]以下,使用图4的流程图、图5以后的状态说明图进行动作说明。
[006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
[0070]在此,第二加湿量是对因定影部160的热定影而夺取的纸张的水分进行补给,实现纸张的卷曲防止、波动防止、平面性确保所需的加湿量。另外,关于该第二加湿量,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动作状态、纸张的特性等而通过已知的方法来求得。此外,第一加湿量是用于使得纸张的前端部分不缠绕到加湿辊225a、225b缠绕上的比第二加湿量少的加湿量。
[0071]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开始图像形成,在该图像形成中伴随纸张的加湿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201接收经由通信部102?通信部202的来自控制部101的加湿指示(图4中的步骤S100中“是”)。
[0072]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开始图像形成,在该图像形成中没有伴随纸张的加湿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在使得运送部210的运送路径成为初始位置的旁路路径210a的状态下,结束加湿处理(图4中的步骤SlOO中“否”,结束)。
[0073]另一方面,接收到加湿指示(图4中的步骤SlOO中“是”)的控制部201将运送部210的运送路径从作为初始位置的旁路路径210a切换为加湿路径210b,并进行控制以将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纸张运送至加湿部220(图4中的步骤SlOl )。
[0074]此外,控制部201从控制部101取得关于接受到加湿指示的纸张的由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的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条件、在图像形成中使用的纸张的纸张信息等(图4中的步骤S102)。此外若存在会对纸张的运送性产生影响的信息,控制部201也可以从控制部101取得。
[0075]在此,作为图像形成条件,至少取得带电电压、定影温度、图像中的点比率的信息。在此,若带电电压高则纸张为带电的状态,成为易于产生纸张的卷曲的状况。此外,定影温度越高则越从纸张脱水,成为易于产生纸张的卷曲的状况。此外,若点比率低,则在纸张中保持大量的水分,加湿后的纸张易于缠绕在辊上。
[0076]此外,作为纸张信息,至少取得纸张种类(普通纸、厚纸、薄纸、涂布纸等)的信息。在此,若为薄纸,则与普通纸、厚纸相比,加湿后的纸张易于缠绕在辊上。此外,若为涂布纸,则在纸张上保持水分,加湿后的纸张易于缠绕在辊上。
[0077]并且,控制部201参照以上那样取得的图像形成条件、纸张信息,判定是否需要加湿量变更(图4中的步骤S103)。
[0078]在控制部201参照加湿辊225a、225b的直径、上述的图像形成条件、以及上述的纸张种类,以第二加湿量对纸张进行了加湿的情况下,若被加湿的纸张为易于对加湿辊225a、225b进行缠绕的状态,则判定为需要进行加湿量变更。
[0079]在此,关于是否易于缠绕的状态,能够参照以下的参数来决定。关于在此所需的信息(参数及其状态),控制部201从控制部1I取得。
[0080]例如,作为与易于缠绕的状态相应的参数及其值,存在加湿辊直径:大、纸张种类:薄纸、涂布纸、带电电压:高、图像浓度(调色剂量):低浓度、定影温度:高。此外,作为与易于缠绕的状态不相应的参数及其值,存在加湿辊直径:小、纸张种类:普通纸、厚纸、带电电压:低、图像浓度(调色剂量):高浓度、定影温度:低。
[0081]具体而言,参照图5所示的各参数和易于缠绕度的参数值的表,以若是易于缠绕的状态则+1点,若不是易于缠绕的状态则一 I点,在这样进行了点数化之后,对针对各参数的点数进行合计而计算合计点数。
[0082]并且,作为判断基准,例如,将易于缠绕的状态的判断的阈值决定为I点,若合计点数为O点以下则判断为不是易于缠绕的状态,若合计点数为I点以上则能够判断为是易于缠绕的状态。
[0083]S卩,在该情况下的是否易于缠绕的状态的判断能够将对各参数的值(大/小、高/低等)进行点数化(一 I点/+1点)而计算的合计点数与阈值(例如I点)相比而进行。
[0084]另外,各参数(加湿辊直径、纸张种类、带电电压、图像浓度、定影温度)及其点数(+I点,一 I点)、判断基准(?O点,I点?)等为一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0085]例如,还能够按每个参数将多个状态设定为O点?10点那样的多个阶段的点数,将上述的阈值决定为5点或6点,通过将各参数的点数的合计点与阈值相比而判断,从而进一步综合地判断易于缠绕度。
[0086]控制部201以上那样进行判断,若判断为被加湿的纸张不是对加湿辊225a、225b易于缠绕的状态,则决定为不需要加湿量变更(图4中的步骤S104中“否”)。在该情况下,执行实现纸张的卷曲防止、波动防止、平面性确保所需的已知的基于第二加湿量的加湿处理(图4中的步骤S105)。
[0087]另一方面,控制部201以上那样进行判断,若判断为被加湿的纸张是对加湿辊225a、225b易于缠绕的状态,则决定为需要加湿量变更(图4中的步骤S104中“是”)。
[0088]决定为需要加湿量变更的控制部201计算加湿量变更内容(图4中的步骤S106)。另夕卜,也可以是决定为需要加湿量变更的控制部201参照对上述的图5的各参数的状态进行了点数化的情况下的合计点数,计算加湿量变更内容。在此关于所需的信息,由控制部201从控制部101取得。另外,该加湿量变更内容的计算(图4中的步骤S106)还能够与上述的是否需要加湿量变更判定(图4中的步骤S103)同时或并行进行。
[0089]在此,作为加湿量变更内容,例如以下那样。
[0090](I)将运送中的纸张的运送方向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
[0091](2)在以上的(I)中,在通过加湿辊225a、225b对纸张进行夹持运送时,通过变更加湿辊225a、225b对于纸张的接触状态,从而切换第一加湿量和第二加湿量。
[0092]此外,在以上的(I)中,在通过加湿辊225a、225b对纸张进行夹持运送时,对从供水辊223a、223b向加湿辊225a、225b的水分供应状态进行变更,通过变更加湿辊225a、225b对于纸张的接触状态,从而切换第一加湿量和第二加湿量。
[0093](3)在以上的(2)中,通过调整加湿辊225a、225b对于纸张的夹持压、或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间隔,从而变更接触状态,切换第一加湿量和第二加湿量。
[0094](4)在以上的(3)中,通过调整加湿辊225a、225b对于纸张的夹持压、或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间隔,变更加湿辊225a以及225b对于纸张的接触面积,从而切换第一加湿量和第二加湿量。
[0095](5)在以上的(2) —(4)中,参照加湿辊的直径来控制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
[0096](6)在以上的(2) —(5)中,参照加湿辊的直径来决定第一加湿量。
[0097](7)在以上的(I)一(6)中,参照第二加湿量来控制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
[0098](8)在以上的(I)一(7)中,参照纸张的种类来控制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
[0099](9)在以上的(I)一(8)中,参照在纸张中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的图像形成条件来控制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
[0100]S卩,向纸张越是对加湿辊225a、225b易于缠绕的状态,则越降低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压力而减少第一加湿量、或扩大以比第二加湿量少的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的第一区域的方向,控制部201计算加湿量变更内容。
[0101]例如,与加湿辊225a、225b的直径r成比例,纸张易于缠绕。因此,控制部201与辊直径r成比例地扩大纸张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使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延迟)。在该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来计算以辊直径r和纸张前端侧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不产生缠绕的关系,求得与辊直径r相应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即可。或控制部201与辊直径r成反比例地,以辊直径r越大则越降低夹持压力P的方式决定加湿辊225a、225b间的夹持压力P,从而调整第一加湿量。在该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来计算以辊直径r和夹持压力P不产生缠绕的关系,求得与辊直径r相应的夹持压力P即可。
[0102]此外,与纸张厚d成反比例,纸张易于缠绕。因此,控制部201与纸张厚d成反比例地扩大第一区域(使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延迟)。在该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来计算以纸张厚d和纸张前端侧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不产生缠绕的关系,求得与纸张厚d相应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即可。或控制部201与纸张厚d成比例地决定加湿辊225a、225b间的夹持压力P而决定第一加湿量。在该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来计算以纸张厚d和夹持压力P不产生缠绕的关系,求得与纸张厚d相应的夹持压力P即可。
[0103]此外,与基于纸张的表面处理的平滑性成比例,纸张表面的水分影响而纸张易于缠绕。因此,控制部201与纸张的平滑性成比例地扩大第一区域(使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延迟)。在该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来计算以纸张表面平滑性和纸张前端侧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不产生缠绕的关系,求得与纸张表面平滑性相应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即可。或控制部201与纸张的平滑性成反比例地,以平滑性越高则越降低夹持压力P的方式,决定加湿辊225a、225b间的夹持压力P,从而决定第一加湿量。在该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来计算以纸张表面平滑性和夹持压力P不产生缠绕的关系,求得与纸张表面平滑性相应的夹持压力P即可。
[0104]同样,与带电电压、定影温度成比例,纸张易于缠绕。因此,控制部201与带电电压、定影温度成比例地扩大纸张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使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延迟)。在该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来计算以带电电压、定影温度和纸张前端侧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不产生缠绕的关系,求得与带电电压、定影温度相应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即可。或控制部201以与带电电压、定影温度成反比例的方式决定加湿辊225a、225b间的夹持压力P而调整第一加湿量。在该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来计算以带电电压、定影温度和夹持压力P不产生缠绕的关系,求得与带电电压、定影温度相应的夹持压力P即可。
[0105]同样,与图像浓度成反比例,纸张易于缠绕。因此,控制部201与图像浓度成反比例地扩大纸张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使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延迟)。在该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来计算以图像浓度和纸张前端侧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不产生缠绕的关系,求得与图像浓度相应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即可。或控制部201以与图像浓度成比例的方式决定加湿辊225a、225b间的夹持压力P而调整第一加湿量。在该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来计算以图像浓度不产生缠绕的关系,求得与图像浓度相应的夹持压力P即可。另外,在着眼于图像浓度的情况下,由于与纸张的缠绕相关,所以着眼于纸张的运送方向前端侧的图像浓度即可。
[0106]此外,第二加湿量本身也可作为纸张易于缠绕在加湿辊225a、225b上的原因而列举。因此,进行决定为与第二加湿量成比例地扩大纸张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使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延迟)来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预先通过实验来计算以第二加湿量和纸张前端侧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不产生缠绕的关系,求得与第二加湿量相应的第一区域的运送方向长即可。
[0107]并且,控制部201将纸张运送至加湿部220(图4中的步骤S107),通过具有传感器的检测部230,检测纸张的前端是否到达一对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位置(图4中的步骤S108中“是”,图8状态(a))。
[0108]另外,在该情况下,传感器不需要被设置在上述的夹持位置。能够根据其他位置的检测结果、纸张运送速度、运送距离,掌握纸张到达夹持位置的情况即可。从而,在纸张以一定速度被运送的情况下,还能够使用纸张加湿装置200的入口附近的传感器。
[0109]在纸张的前端到达一对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位置的时刻(图4中的步骤S108中“是”),进行控制以通过加湿辊225a、225b将纸张以第一夹持压力Pl夹持且一边加湿一边运送(图4中的步骤SI 09,图6中的Pl,图8中的(b))。另外,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压力PI的控制通过使用了在第一加湿部件221a和第二加湿部件221b上设置的凸轮、滚珠丝杠传送机构、致动器、线性电机等各种部件的调整机构来实现。
[0110]另外,通过以上的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压力Pl,加湿辊225a和225b的间隔Dab从DabO变为Dabl(参照图7、图8(a)?图8(b))。在此,在将加湿辊225a的半径设为Rl,将加湿辊225b的半径设为R2的情况下,DabO = Rl+R2、或DabO = Rl+R2+d。并且,能够表现为Dabl<Rl+R2+d0
[0111]在此,作为图8(b)的状态的Dabl <Rl+R2+d意味着加湿辊225a和225b夹住纸张而变形的状态。另外,在该情况下,加湿辊225a、加湿辊225b、纸张的运送方向接触长为al。
[0112]另外,图8(b)的纸面垂直方向的纸张宽度b和运送方向接触长al的积即al.b为加湿辊225a、225b与第一区域Vl中的纸张的接触状态。此外,将该状态作为立体图而如图9(a)所示。即,在第一区域Vl中,与后述的第二区域V2相比,纸张和加湿辊225a、225b的接触面积变小,实现基于比第二加湿量少的第一加湿量的加湿。
[0113]此外,控制部201从以上那样纸张前端到达加湿辊225a、225b间的定时起持续计数,参照纸张的运送速度,判断在加湿辊225a、225b中夹持的纸张的位置是否完成第一区域Vl而到达第二区域V2(图4中的步骤SI 10)。
[0114]进行控制以使在纸张的第一区域Vl的末端(纸张的第二区域V2的前端)到达一对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位置的时刻(图4中的步骤SllO中“是”),通过加湿辊225a、225b将纸张以第二夹持压力P2夹持且一边加湿一边运送(图4中的步骤S111、图6中的P2、图8中的(c))o
[0115]另外,该第二夹持压力P2是比上述的第一夹持压力Pl大的夹持压力,是用于实现比基于第一夹持压力Pl的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的夹持压力。另外,第二加湿量是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实现纸张的卷曲防止、波动防止、平面性确保所需的已知的加湿量。
[0116]此外,基于加湿辊225a、225b的第一夹持压力Pl和第二夹持压力P2的控制通过使用了在第一加湿部件221a和第二加湿部件221b上设置的凸轮、滚珠丝杠传送机构、致动器、线性电机等各种部件的调整机构来实现。
[0117]另外,通过以上的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压力P2,加湿辊225a和225b的间隔Dab从Dabl变为Dab2(参照图7、图8(b)?图8(c)、图9(b))。在此,在将加湿辊225a的半径设为Rl,将加湿辊225b的半径设为R2的情况下,能够表现为Dab2<Dabl。
[0118]此外,在此,作为图8(c)的状态的Dab2<Dabl意味着加湿辊225a和225b夹住纸张,从Dabl进一步变形的状态。另外,在该情况下,加湿辊225a、加湿辊225b、纸张的运送方向接触长为比al大的a2。此外,将该状态作为立体图而如图9(b)所示。
[0119]另外,图8的纸面垂直方向的纸张宽度b和运送方向接触长a2的积即a2.b为加湿辊225a、225b与第二区域V2中的纸张的接触状态。即,在第二区域V2中,与第一区域Vl相比,纸张和加湿辊225a、225b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进行更大量的加湿。
[0120]执行这样的第二区域V2中的基于第二加湿量的加湿(图4中的步骤S111),在纸张的后端到达一对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位置的时刻(图4中的步骤S112中“是”),解除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压力P2(图6和图7的纸张后端,图8中的(d))。
[0121]并且,控制部201控制各部,以使关于被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指示的剩余的全部纸张,也执行与以上的处理同样的加湿处理(图4中的步骤S104?S112)。并且,在针对全部纸张的加湿处理完成的时刻(图4中的步骤S113中“是”),控制部201结束加湿处理(图4中的结束)。
[0122]像这样,根据纸张的位置,对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压或夹持间隔进行调整,变更纸张和加湿辊225a、225b的接触面积,从而将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由此,由于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纸张的前端区域易于缠绕在加湿辊225a、225b上的现象被减轻,所以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且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0123]〔第二实施方式〕
[0124]图10和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原理的说明图。在此,图10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的加湿辊的夹持压力,图11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7的加湿辊的间隔。
[0125]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纸张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Vl中,通过加湿辊225a、225b将纸张以一定的第一夹持压力Pl夹持且一边加湿一边运送。在此,第一夹持压力Pl比第二夹持压力P2小,所以第一加湿量也比第二加湿量少。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压力Pl,加湿辊225a和225b的间隔Dab在第一区域Vl中,以Dabl而成为一定(参照图7的第一区域VI)。
[0126]在此,纸张的缠绕在第一区域Vl之中,在纸张的前端最易于产生,随着接近于第二区域V2而易于产生度降低。即,在纸张的前端不产生缠绕的情况下,之后的区域中缠绕的可能性小。
[0127]因此,在纸张前端,作为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压力P1、间隔Dabl,可靠地防止纸张缠绕在加湿辊225a、225b上。
[0128]并且,伴随纸张的运送,随着加湿辊225a、225b对纸张的夹持位置接近于第二区域V2,不将夹持压力Pl设为一定,而是使夹持压力从Pl平滑地向P2进行变化。同样,不将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间隔设为一定Dabl,而是使其从Dabl平滑地向Dab2进行变化(参照图
10、图11)。
[0129]在该情况下,比第二加湿量少的第一加湿量具有在第一区域Vl中,在小于第二加湿量的范围逐渐地接近于第二加湿量的特性。
[0130]通过该第二实施方式,也将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由此,由于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纸张的前端区域易于缠绕在加湿辊225a、225b上的现象被减轻,所以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且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0131]此外,通过该第二实施方式,从而在纸张的途中不存在夹持压力的剧烈变化,所以还能够减轻对于纸张的损伤。
[0132]〔第三实施方式〕
[0133]在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加湿量<第二加湿量而进行了说明。
[0134]作为成为其变形例的第三实施方式,还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在第一区域Vl中加湿辊225a、225b不接触纸张(参照图12(a)),在第二区域V2中由加湿辊225a、225b夹持纸张而实现第二加湿量(参照图12(b))。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第一区域Vl没有对纸张进行加湿,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纸张缠绕在加湿辊225a、225b上。另外,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加湿量为零,所以能够与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将第一区域变窄。
[0135]〔其他实施方式〕
[0136]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纸张加湿装置200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下游连接,但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被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后处理装置300内。此外,也可以被内置在未图示的其他中间反转装置等。
[0137]此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通过加湿辊225a、225b的夹持压力、间隔来控制加湿量,但不限定于此,还能够控制对加湿辊225a、225b的供水状况。
[0138]例如,还能够关于供水辊223a、223b和加湿辊225a、225b的接触压力、间隔,与预先设定的第二加湿量中的设定值相比,降低接触压力或扩大间隔,从而实现比第二加湿量少的第一加湿量。
[0139]此外,还能够关于供水辊223a、223b和限制辊224a、224b的接触压力、间隔,与预先设定的第二加湿量中的设定值相比,提高接触压力或将间隔变窄,从而实现比第二加湿量少的第一加湿量。
[0140]另外,由于基于该供水的控制的加湿量的控制至到达加湿辊为止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需要预先预想纸张到达加湿辊225a、225b的时间,执行基于供水的加湿量的控制。
[0141]此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加湿辊225a、225b对纸张实现了加湿,但还能够使用水蒸气喷雾部件来控制第一加湿量和第二加湿量。在该情况下,能够减轻通过水蒸气喷雾刚加湿后纸张缠绕到运送辊。
[0142]〔由实施方式得到的效果〕
[0143]在反映了以上的实施方式的纸张加湿装置和加湿控制方法中,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O
[0144](I)为了降低从加热定影装置排出的纸张的卷曲、波动等而确保平面性,在对纸张进行加湿时,根据所检测的运送中的纸张的位置,将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从而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纸张的前端区域易于缠绕在辊上的现象被减轻,所以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且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0145](2)在以上的(I)中,在通过一对加湿辊对纸张进行加湿且进行夹持运送时,变更加湿辊对于纸张的接触状态而切换第一加湿量和第二加湿量,所以纸张的前端区域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易于缠绕在加湿辊上的现象被减轻,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而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0146]此外,在以上的(I)中,通过一对加湿辊对纸张进行加湿且进行夹持运送时,变更从供水部向加湿辊的水分供应状态而切换第一加湿量和第二加湿量,所以纸张的前端区域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易于缠绕在加湿辊上的现象被减轻,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而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0147](3)在以上的(2)中,通过一对加湿辊对纸张进行加湿且进行夹持运送时,调整一对加湿辊对纸张的夹持压或夹持间隔而切换第一加湿量和第二加湿量,所以纸张的前端区域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易于缠绕在加湿辊上的现象被减轻,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而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0148](4)在以上的(3)中,通过一对加湿辊对纸张进行加湿且进行夹持运送时,通过调制一对加湿辊对纸张的夹持压或夹持间隔而变更纸张和加湿辊的接触面积,切换第一加湿量和第二加湿量,所以纸张的前端区域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易于缠绕在加湿辊上的现象被减轻,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而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0149](5)在以上的(2) —(4)中,参照加湿辊的直径而对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进行控制,所以能够适当地减轻易于产生纸张的前端区域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缠绕在加湿辊上的现象的状况,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而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0150](6)在以上的(2) —(5)中,参照加湿辊的直径而决定第一加湿量,所以能够适当地减轻易于产生纸张的前端区域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易于缠绕在加湿辊上的现象的状况,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而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0151](7)在以上的(I)一(6)中,参照第二加湿量而决定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所以能够适当地减轻易于产生纸张的前端区域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易于缠绕在加湿辊上的现象的状况,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而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0152](8)在以上的(I)一(7)中,参照纸张的种类,对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进行控制,所以能够适当地减轻易于产生纸张的前端区域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易于缠绕在加湿辊上的现象的状况,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而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0153](9)在以上的(I) 一(8)中,参照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的图像形成条件,对从第一加湿量切换为第二加湿量的定时进行控制,所以能够适当地减轻易于产生纸张的前端区域因被加湿的纸张表面的水分的影响而易于缠绕在加湿辊上的现象的状况,不对纸张运送产生不良影响而能够进行纸张的加湿。
【主权项】
1.一种纸张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检测部,检测运送中的纸张的位置; 加湿部,构成为能够变更加湿量,并对所述纸张进行加湿;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加湿部,以便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纸张的位置,将所述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所述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部具备在夹持运送所述纸张时对所述纸张进行加湿的一对加湿辊, 所述控制部通过变更所述加湿辊对于所述纸张的接触状态,从而切换所述第一加湿量和所述第二加湿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张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部还具备调整所述加湿辊对于所述纸张的夹持压或夹持间隔的夹持调整部, 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夹持调整部调整所述加湿辊的夹持压或夹持间隔,从而变更所述接触状态,并切换所述第一加湿量和所述第二加湿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夹持调整部调整所述加湿辊的夹持压或夹持间隔,并变更所述纸张和所述加湿辊的接触面积,从而切换所述第一加湿量和所述第二加湿量。5.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参照所述加湿辊的直径来控制从所述第一加湿量切换为所述第二加湿量的定时。6.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参照所述加湿辊的直径来决定所述第一加湿量。7.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张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参照所述第二加湿量来控制从所述第一加湿量切换为所述第二加湿量的定时。8.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张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参照所述纸张的种类来控制从所述第一加湿量切换为所述第二加湿量的定时。9.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张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参照在所述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的图像形成条件来控制从所述第一加湿量切换为所述第二加湿量的定时。10.一种纸张加湿装置中的加湿控制方法,所述纸张加湿装置具有:检测运送中的纸张的位置的检测部;构成为能够变更加湿量,并对所述纸张进行加湿的加湿部;以及控制所述加湿部以便对所述纸张进行加湿的控制部;所述加湿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加湿部,以便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的所述纸张的位置,将所述纸张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区域以第一加湿量进行加湿,且将所述纸张的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以比第一加湿量多的第二加湿量进行加湿。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部具备在夹持运送所述纸张时对所述纸张进行加湿的一对加湿辊而构成, 通过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来变更所述加湿辊对于所述纸张的接触状态,从而切换所述第一加湿量和所述第二加湿量。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6094459SQ201610270110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7日 公开号201610270110.9, CN 106094459 A, CN 106094459A, CN 201610270110, CN-A-106094459, CN106094459 A, CN106094459A, CN201610270110, CN201610270110.9
【发明人】豊泉辉彦, 玉木贤二, 中岛博文, 松平直, 内山正明, 佐佐木孝辅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