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69897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柱状光栅基片广泛的应用于裸眼3D图像的静态和动态展示。柱状光栅基片的前表面制作有平行的柱状光栅条纹,经过处理的条状图形被印刷或显示在后表面,后表面的图形经过前表面柱状光栅条纹的折射作用就可以形成3D立体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立体视觉效果,柱状光栅条纹的空间方向必须和图形的方向精确的一致。在立体显示产品的印刷过程中如何高效、精确的定位柱状光栅片的空间位置是企业头疼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工业生产中虽然有多种方法可以对工件的空间角度进行高速、精确的定位,但无论是采取机械、光学或者其他方法,工件上都必须要有易于识别的标志。柱状光栅基片的表面结构只有几十到几百微米,而且基片是透明的,通过传统方法无法获得光栅基片表面的柱状条纹方向,进而也很难对柱状光栅基片的空间方向进行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精确度高的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其中,包括胶印机印刷盘、激光发生器、光栅基片、成像屏、工业相机和中央控制器,激光发射器的光源发射口位于激光发射器顶端,激光发射器上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胶印机印刷盘,胶印机印刷盘顶端放置有光栅基片,光栅基片上方并排设置有吸附装置和成像屏,成像屏位于激光发射器的正上方,成像屏上方设置有工业相机,工业相机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吸附装置上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气缸,吸附装置顶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气缸的顶端与伺服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伺服电机的控制端通过驱动控制器与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气缸的控制信号接收端与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吸附装置底端安装有多个吸盘。
[0006]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控制端连接,驱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与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其中所述胶印机印刷盘顶端沿竖直方向固定有定位杆,光栅基片通过中部开设的通孔套设在定位杆上。
[0008]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器和驱动控制器都为单片机控制器。
[0009]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工业相机对光栅基片在成像屏上所成的图像进行拍照记录,并将图像的位置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号与标准信号进行对比,一旦发现两者存在偏差,中央控制器就会控制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使位于活塞杆下方的吸附装置吸紧光栅基片,并将光栅基片向上提起,此时,中央控制器再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使伺服电机驱动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活塞杆下方的光栅基片进行旋转调位,调位后伺服电机停止,中央控制器控制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将调整好位置的光栅基片放置到胶印机印刷盘顶端,完成对光栅基片的纠偏,整个工作过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调位,位置调整的精确度大大提高。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胶印机印刷盘10、激光发生器1、光栅基片2、成像屏3、工业相机4、伺服电机7、驱动控制器6和中央控制器5。在工作台11顶端设置有激光发射器1,激光发射器1的光源发射口位于激光发射器1的顶端。在激光发射器1上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胶印机印刷盘10,胶印机印刷盘10顶端沿竖直方向固定有定位杆12,光栅基片2放置在胶印机印刷盘10顶端,光栅基片2通过中部开设的通孔套设在定位杆12上进行固定,光栅基片2上方并排设置有吸附装置8和成像屏3,成像屏3位于激光发射器1的正上方,成像屏3上方设置有工业相机4,工业相机4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吸附装置8底端安装有多个吸盘,吸附装置8上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气缸9,吸附装置8顶端与气缸9的活塞杆底端连接,气缸9的顶端与伺服电机7的驱动轴连接,伺服电机7的控制端与驱动控制器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驱动控制器6和气缸9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分别与中央控制器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中央控制器5和驱动控制器6都为单片机控制器。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光栅基片2为柱状光栅基片。
[0016]如图2所述,为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的原理图,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随着胶印机印刷盘10的旋转,位于胶印机印刷盘10顶端的光栅基片2运动到激光发射器1的上方检测工位,此时,打开激光发射器1,从激光发射器1的光源发射口发射出的光线通过胶印机印刷盘10预留的通道后直接照射到光栅基片2上,经过光栅基片2的光线在成像屏3上投影成像。工业相机4对成像屏3上所成的图像进行拍照记录,并将图像的位置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器5,中央控制器5对图像的位置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如果中央处理器5发现图像的实时位置信号与图像的标准位置出现偏差,就会将图像位置信号转换为气缸9和伺服电机7的控制信号。中央控制器5首先会控制气缸9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从而与气缸9的活塞杆相连接的吸附装置8也向下运动,直到吸附装置8底端的吸盘吸紧光栅基片2,完成光栅基片2的吸附后,控制气缸9复位,此时,中央控制器5再对伺服电机7进行控制,使伺服电机7驱动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气缸9下方的光栅基片2进行旋转调位,位置调整准确后,中央控制器5再次控制气缸9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将光栅基片2放置到调整好位置的胶印机印刷盘10顶端,此时吸盘真空打开,气缸9的活塞杆和伺服电机7复位,完成对光栅基片2的纠偏。
[0017]本实用新型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采用工业相机4对光栅基片2在成像屏3上所成的图像进行拍照记录,并将图像的位置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器5,中央控制器5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号与标准信号进行对比,一旦发现两者存在偏差,中央控制器5就会控制气缸9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使位于活塞杆下方的吸附装置8吸紧光栅基片2,并将光栅基片2向上提起,此时,中央控制器5再对伺服电机7进行控制,使伺服电机7驱动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活塞杆下方的光栅基片2进行旋转调位,调位后伺服电机7停止,中央控制器5控制气缸9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将调整好位置的光栅基片2放置到胶印机印刷盘10顶端,完成对光栅基片2的纠偏,整个工作过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调位,位置调整的精确度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精确度高,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001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印机印刷盘(10)、激光发生器(1)、光栅基片(2)、成像屏(3)、工业相机(4)和中央控制器(5),激光发射器⑴的光源发射口位于激光发射器(1)顶端,激光发射器(1)上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胶印机印刷盘(10),胶印机印刷盘(10)顶端放置有光栅基片(2),光栅基片⑵上方并排设置有吸附装置(8)和成像屏(3),成像屏(3)位于激光发射器(1)的正上方,成像屏(3)上方设置有工业相机(4),工业相机(4)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吸附装置(8)上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气缸(9),吸附装置⑶顶端与气缸(9)的活塞杆连接,气缸(9)的顶端与伺服电机(7)的驱动轴连接,伺服电机(7)的控制端通过驱动控制器(6)与中央控制器(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气缸(9)的控制信号接收端与中央控制器(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8)底端安装有多个吸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器(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伺服电机(7)的控制端连接,驱动控制器(6)的控制信号接收端与中央控制器(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印机印刷盘(10)顶端沿竖直方向固定有定位杆(12),光栅基片(2)通过中部开设的通孔套设在定位杆(12)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5)和驱动控制器(6)都为单片机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栅基片在线角度定位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精确度高的光栅基片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胶印机印刷盘、激光发生器、光栅基片、成像屏、工业相机和中央控制器。激光发射器的光源发射口位于激光发射器顶端,激光发射器上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胶印机印刷盘,胶印机印刷盘顶端放置有光栅基片,光栅基片上方并排设置有吸附装置和成像屏,成像屏上方设置有工业相机,工业相机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吸附装置上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气缸,吸附装置顶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气缸的活塞端与伺服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伺服电机的控制端通过驱动控制器与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IPC分类】G02B5/18, G05D3/12, G02B27/22
【公开号】CN205080279
【申请号】CN201520781356
【发明人】丛森, 马平平, 王豪, 宿婷婷, 索智刚, 王九丁
【申请人】北京中新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