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及其数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8738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及其数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的手段,从而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亿万苍生,九种体质,人各有质,体病相关;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中医体质辨识为中医体质与易发健康风险的宏观对应开辟了新的标准化途径,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体病相关、体质可分、体质可调”的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和中医调理方案,可以实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目标。

现有的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仅提供了符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中医体质辨识量表供用户填写,从而获得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不能结合临床经验全面判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且不能针对用户当前的健康状况提供合理的健康养生辅助干预方案,达不到治未病的效果。

因此,设计一种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结合临床经验全面判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并针对用户当前的健康状况提供合理的健康养生辅助干预方案,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及其数据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不能结合临床经验全面判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且不能针对用户当前的健康状况提供合理的健康养生辅助干预方案,达不到治未病的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

所述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通过通信网络与健康管理平台连接,所述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包括中医四诊仪、数据处理装置以及触摸屏,其中:

所述中医四诊仪用于采集用户的健康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健康状态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触摸屏用于显示由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生成的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接收用户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的体质辨识信息,根据所述体质辨识信息确定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并将所述体质辨识结果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接收中医四诊仪采集的健康状态信息,并根据健康状态信息从比对数据库匹配确定对应的四诊病变级别,并将所述四诊病变级别分别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接收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医生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确定的用户的健康风险等级,以及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健康状态信息、健康风险等级以及干预方案生成健康评估报告。

作为较佳实施例,所述健康状态信息包括舌象信息、面象信息、脉象信息以及语音信息。

作为较佳实施例,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具体用于接收用户的体质辨识信息,根据用户输入至中医体质辨识量表中的答案计算该种体质的得分,根据得分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并将体质辨识结果暂存至该用户的临时数据记录表中,将所述体质辨识结果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

作为较佳实施例,所述四诊病变级别包括舌苔病变级别、面象病变级别、脉象病变级别以及声音病变级别。

作为较佳实施例,所述比对数据库存储有舌象信息、面象信息、脉象信息以及语音信息在不同病变状态下的数据标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通信接口、适于实现各种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器以及适于存储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新建或者更新电子健康档案;

获取该用户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

根据所述体质辨识信息确定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并将所述体质辨识结果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

获取该用户的健康状态信息,并根据健康状态信息从比对数据库匹配确定对应的四诊病变级别,并将所述四诊病变级别分别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

获取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医生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确定的用户的健康风险等级,以及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

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健康状态信息、健康风险等级以及干预方案生成健康评估报告。

作为较佳实施例,所述健康状态信息包括舌象信息、面象信息、脉象信息以及语音信息。

作为较佳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体质辨识信息确定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并将所述体质辨识结果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的步骤包括:

接收用户的体质辨识信息;

根据用户输入至中医体质辨识量表中的答案计算该种体质的得分;

根据得分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并将体质辨识结果暂存至位于该用户的临时数据记录表中;

将所述体质辨识结果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

作为较佳实施例,所述四诊病变级别包括舌苔病变级别、面象病变级别、脉象病变级别以及声音病变级别。

作为较佳实施例,所述比对数据库中分别存储了舌象信息、面象信息、脉象信息以及语音信息在不同病变状态下的数据标本。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通过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获取用户的健康状态辨识信息,通过中医四诊仪采集健康状态信息,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用户的健康状态辨识信息确定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根据健康状态信息从比对数据库匹配确定对应的四诊病变级别,并发送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至健康管理平台供医生根据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以及四诊病变级别评估患者的健康风险等级,获取所述健康风险等级,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实施本发明,能够结合临床经验全面判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并针对用户当前的健康状况提供合理的健康养生辅助干预方案,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运行环境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应用于本发明数据处理装置中的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通过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获取用户的健康状态辨识信息,通过中医四诊仪采集健康状态信息,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用户的健康状态辨识信息确定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根据健康状态信息从比对数据库匹配确定对应的四诊病变级别,并发送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至健康管理平台供医生根据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以及四诊病变级别评估患者的健康风险等级,获取所述健康风险等级,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实施本发明,能够结合临床经验全面判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并针对用户当前的健康状况提供合理的健康养生辅助干预方案,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参照图1所示,图1为发明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运行环境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的数据处理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01通过通信网络02与健康管理平台03连接。所述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01包括但不限于,中医四诊仪2、数据处理装置3、触摸屏4、打印机5和读卡器6。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3包括通信接口31、适于实现各种程序指令的处理器32以及适于存储多条程序指令的存储器33。所述通信接口31包括但不限于usb接口、串口、网络接口。

所述中医四诊仪2通过通信接口31(例如,usb接口或串口)与数据处理装置3电连接,所述触摸屏4通过通信接口31(例如视频接口)与数据处理装置3电连接,所述打印机5通过通信接口31(例如usb接口)与数据处理装置3电连接,所述读卡器6通过通信接口31(例如usb接口)与数据处理装置3电连接。通过所述通信接口31(例如,网络接口)与健康管理平台03通信连接。

所述中医四诊仪2用于采集用户的舌象信息、面象信息、脉象信息以及语音信息等健康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健康状态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3。所述中医四诊仪2为市场上现有的中医四诊仪设备,中医四诊仪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整合在一起,用于采集用户的舌象信息、面象信息、脉象信息以及语音信息等中医四诊信息。

所述触摸屏4用于显示中医四诊仪2采集的信息以及实现用户与健康管理平台03的信息交互。具体地,所述触摸屏4用于显示由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生成的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供用户填写,接收用户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3进行信息处理以得到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所述触摸屏4还用于显示通过中医四诊仪2采集的用户舌象信息、面象信息、脉象信息以及语音信息供用户查看。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3用于接收用户的体质辨识信息,根据所述体质辨识信息确定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并将所述体质辨识结果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供医生查看。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3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具体地,将体质类型分为:平和型体质、气虚型体质、阴虚性体质、阳虚型体质、痰湿型体质、湿热型体质、血瘀型体质、气郁型体质、特禀型体质。针对每种体质设计不同的量表,根据用户的输入的答案计算该种体质的得分,根据得分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并将体质辨识结果暂存至位于存储器33中的该用户的临时数据记录表中。当用户的某种体质得分高于第一预设值时,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属于该种体质类型;当用户的某种体质得分位于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之间时,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有该种体质类型的倾向;当用户的某种体质得分低于第二预设值时,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不属于该种体质类型。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例如:所述第一预设值为60,所述第二预设值为40。

例如,某个用户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计算出的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每种体质类型得分,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属于阳虚型体质、湿热型体质、血瘀型体质、阴虚性体质,有气郁型体质、气虚型体质以及痰湿型体质倾向。

表1某个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3还用于接收中医四诊仪2采集的健康状态信息,并根据健康状态信息从比对数据库7匹配确定对应的四诊病变级别,并将所述四诊病变级别分别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03。在本实施例中,医生登录健康管理平台03即可看到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01发送的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医生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评估用户的健康风险等级,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并将所述健康风险等级和干预方案存储与健康管理平台03中,同时发送至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01。所述四诊病变级别包括舌苔病变级别、面象病变级别、脉象病变级别以及声音病变级别。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对数据库7中存储有舌象信息、面象信息、脉象信息以及语音信息在不同病变状态下的数据标本,这些数据标本为根据医生临床经验搜集的具有代表性的临床数据标本,能够根据循证医学原理,将医生临床经验应用于本系统中,辅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所述舌象信息为包含了用户舌苔的图像信息,所述面向信息为包含了用户五官的图像信息,所述脉象信息为包括用户人体表动脉搏动显现的部位、频率、强度、节律和脉波形态的综合信息,所述语音信息为包含了振幅、频率、音色的声音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3还用于接收健康管理平台03发送的医生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确定的用户的健康风险等级以及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并暂存至位于存储器33中的该用户的临时数据记录表中。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3还用于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健康状态信息、健康风险等级以及干预方案生成健康评估报告。具体地,所述健康评估报告根据预先设定的报告模板自动生成,所述报告模板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栏、四诊信息栏、健康风险等级栏、干预方案栏以及医生签字栏。数据处理装置3先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健康状态信息、健康风险等级以及干预方案生成未签字的健康评估报告,并将所述未签字的健康评估报告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03供医生审核签字;再接收健康管理平台03发送的医生审核签字的健康评估报告作为正式的健康评估报告。更具体地,未签字的健康评估报告的生成过程为:数据处理装置3按照信息类型在用户基本信息栏写入用户在基本信息界面填写的基本信息;按照信息类型、信息内容分别在四诊信息栏写入存储器33中的体质辨识结果以及健康状态信息;在健康风险等级栏写入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医生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以及健康状态信息得出的健康风险等级;在干预方案栏写入健康管理平台03发送的医生该用户的健康风险等级得出的干预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获取到用户的身份信息后,数据处理装置3就根据报告模板自动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在用户进行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的过程中,数据处理装置3获取到用户的信息时,一方面对该信息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将对应的信息(包括原始信息和处理后的信息)写入于健康评估报告的对应位置中,待用户检测完成后,健康评估报告就会自动生成,节省时间,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所述打印机5用于在接收到打印指令后打印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以供用户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所述读卡器6用于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3。所述读卡器6可以是身份证读卡器或ic卡读卡器。具体地,当用户初次进行自助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时,通过读卡器6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为用户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处理装置3在触摸屏4上显示需要用户录入的基本信息界面并显示中医体质辨识量表供用户填写,以便记录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生活习惯信息。当用户已经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后,再次进行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时,通过读卡器6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将本次的四诊信息记录在用户的电子健康档案中,完善该用户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通过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获取用户的健康状态辨识信息,通过中医四诊仪采集健康状态信息,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用户的健康状态辨识信息确定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根据健康状态信息从比对数据库7匹配确定对应的四诊病变级别,并发送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至健康管理平台供医生根据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以及四诊病变级别评估患者的健康风险等级,获取所述健康风险等级,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实施本发明,能够结合临床经验全面判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并针对用户当前的健康状况提供合理的健康养生辅助干预方案,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参照图3所示,图3为应用于本发明数据处理装置中的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信息处理方法的各种步骤通过计算机软件程序来实现,该计算机软件程序以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数据处理装置3的存储器33)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结合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3包括通信接口31、适于实现各种程序指令的处理器32以及适于存储多条程序指令的存储器33,所述程序指令由处理器32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s1: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新建或者更新电子健康档案;

具体地,获取通过读卡器6读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当用户初次进行自助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时,通过读卡器6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为用户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处理装置3在触摸屏4上显示需要用户录入的基本信息界面并显示中医体质辨识量表供用户填写,以便记录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生活习惯信息。当用户已经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后,再次进行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时,通过读卡器6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将本次的四诊信息记录在用户的电子健康档案中,丰富该用户的电子健康档案。

s2:获取该用户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

s3:根据所述体质辨识信息确定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并将所述体质辨识结果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

具体地,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3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具体地,将体质类型分为:平和型体质、气虚型体质、阴虚性体质、阳虚型体质、痰湿型体质、湿热型体质、血瘀型体质、气郁型体质、特禀型体质。预先针对上述每种体质设计不同的量表,根据用户的输入的答案计算该种体质的得分,根据得分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并将体质辨识结果暂存至位于存储器33中的该用户的临时数据记录表中。当用户的某种体质得分高于第一预设值时,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属于该种体质类型;当用户的某种体质得分位于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之间时,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有该种体质类型的倾向;当用户的某种体质得分低于第二预设值时,判断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不属于该种体质类型。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例如:所述第一预设值为60,所述第二预设值为40。

例如,某个用户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计算出的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每种体质类型得分,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属于阳虚型体质、湿热型体质、血瘀型体质、阴虚性体质,有气郁型体质、气虚型体质以及痰湿型体质倾向。

表1某个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

s4:获取该用户的健康状态信息,并根据健康状态信息从比对数据库匹配确定对应的四诊病变级别,并将所述四诊病变级别分别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

具体地,健康状态信息包括舌象信息、面象信息、脉象信息以及语音信息等中医四诊信息。所述中医四诊仪2为市场上现有的中医四诊仪设备,中医四诊仪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整合在一起,用于采集用户的舌象信息、面象信息、脉象信息以及语音信息等中医四诊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3接收中医四诊仪2采集的健康状态信息,并根据健康状态信息从比对数据库7匹配确定对应的四诊病变级别,并将所述四诊病变级别分别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03。在本实施例中,医生登录健康管理平台03即可看到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01发送的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医生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评估用户的健康风险等级,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并将所述健康风险等级和干预方案存储与健康管理平台03中,同时发送至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01。所述四诊病变级别包括舌苔病变级别、面象病变级别、脉象病变级别以及声音病变级别。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对数据库7中存储有舌象信息、面象信息、脉象信息以及语音信息在不同病变状态下的数据标本,这些数据标本为根据医生临床经验搜集的具有代表性的临床数据标本,能够根据循证医学原理,将医生临床经验应用于本系统中,辅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所述舌象信息为包含了用户舌苔的图像信息,所述面向信息为包含了用户五官的图像信息,所述脉象信息为包括用户人体表动脉搏动显现的部位、频率、强度、节律和脉波形态的综合信息,所述语音信息为包含了振幅、频率、音色的声音信息。

例如:舌象变化规律一般来说为舌苔由薄变厚为病进,由厚变薄为病退。舌象信息的数据标本包括舌苔正常的图像标本,舌苔薄的图像标本、舌苔厚的图像标本,不同情况下的图像标本根据舌苔位置的颜色深度来区分,舌苔薄是颜色为淡白色、舌苔重时颜色为深白色。所述数据处理装置3根据该用户的舌象信息以及数据库中舌象信息的数据标本判断该用户当前的病理状况。具体地,当该用户的舌象信息与舌苔正常的图像标本的图像相似度在预设范围内时,确定该用户的舌象病变级别为正常;当该用户的舌象信息与舌苔薄的图像标本的图像相似度在预设范围内时,确定该用户的舌象病变级别为轻微病变;当该用户的舌象信息与舌苔厚的图像标本的图像相似度在预设范围内时,确定该用户的舌象病变级别为重度病变。

s5:获取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该用户的健康风险等级和干预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3接收健康管理平台03发送的医生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确定的用户的健康风险等级以及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并暂存至位于存储器33中的该用户的临时数据记录表中。

s6: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健康状态信息、健康风险等级以及干预方案生成健康评估报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健康评估报告根据预先设定的报告模板自动生成,所述报告模板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栏、四诊信息栏、健康风险等级栏、干预方案栏以及医生签字栏。先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健康状态信息、健康风险等级以及干预方案生成未签字的健康评估报告,并将所述未签字的健康评估报告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03供医生审核签字;再接收健康管理平台03发送的医生审核签字的健康评估报告作为正式的健康评估报告。更具体地,未签字的健康评估报告的生成过程为:数据处理装置3按照信息类型在用户基本信息栏写入用户在基本信息界面填写的基本信息;按照信息类型、信息内容分别在四诊信息栏写入暂存于存储器33中的体质辨识结果以及健康状态信息;在健康风险等级栏写入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医生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以及健康状态信息得出的健康风险等级;在干预方案栏写入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医生该用户的健康风险等级得出的干预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获取到用户的身份信息后,数据处理装置3就根据报告模板自动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在用户进行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的过程中,数据处理装置3获取到用户的信息时,一方面对该信息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将对应的信息(包括原始信息和处理后的信息)写入于健康评估报告的对应位置中,待用户检测完成后,健康评估报告就会自动生成,节省时间,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s7:在获取到打印指令后打印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当健康评估报告生成后,用户可以按下打印按钮对该健康评估报告进行打印,数据处理装置3获取到用户的打印请求信息后,启动打印机5对该健康评估报告进行打印。

本发明提供的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通过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获取用户的健康状态辨识信息,通过中医四诊仪采集健康状态信息,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用户的健康状态辨识信息确定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根据健康状态信息从比对数据库匹配确定对应的四诊病变级别,并发送体质辨识结果和四诊病变级别至健康管理平台供医生根据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以及四诊病变级别评估患者的健康风险等级,获取所述健康风险等级,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实施本发明,能够结合临床经验全面判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并针对用户当前的健康状况提供合理的健康养生辅助干预方案,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功能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