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开窗移轴二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77122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腰开窗移轴二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民族音乐器材领域中的二胡,具体涉及一种腰开窗的移轴二胡。

背景技术:
二胡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二胡包括有琴杆、琴弦、琴筒、琴轴、琴托、琴弓,其中琴筒上有蒙皮和音窗,琴筒的横截面一般都为等边六边形体或者等边八边形,音窗开设在琴筒的一端面。例如公开号为CN201392646,公开日为2010年01月27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音效可调的二胡,包括琴筒、琴杆、琴轴、琴弦、琴托座、琴弓以及分别装设在琴筒前、后端口上的琴皮、音窗,琴筒由多个板块组合构成,琴筒为正六边形或在正八边形。或者是公开号为CN201956051U,公开日为2011年8月31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二胡,包括琴体及琴弓,所述琴体包括琴杆、琴筒、琴托、琴轴、琴弦、琴皮、琴码和音窗,该方案的琴筒也是横截面为六边形,而且音窗开设在一端。但是这种传统结构的二胡,在演奏者演奏拉动高音区时,全靠控制拉动琴弓的动作和控制自身的呼吸来控制琴弦的振动,所有演奏者都必须小心翼翼。但这种情况下,二胡高音区发出的声音大部分不是按二胡本身的正常振动,而是通过演奏者自我调整发出的几个类似泛音的不实的声音。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二胡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通常会通过改变材质、蒙皮、琴杆、琴弦、琴弓等来对二胡本身做到一些改善,但实际上是改善不到高音区的音色本质。对于传统的琴筒结构,都是有利于中音区的振动发音效果。然后为了在传统的琴筒结构上改善高音区的振动效果,就出现了缩短琴筒长度的做法,当琴筒长度缩短后,就提高了高音区的振动效果,但是一旦琴筒的长度变短,又会破坏低音区的音色,所以如何兼顾二者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一种腰开窗移轴二胡,通过改变二胡的琴杆位置和琴筒的结构,可以解决高音区的振动问题,提高高音区的音质,又不影响中音区和低音区的音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腰开窗的移轴二胡,包括琴杆、琴筒,琴杆设置在琴筒上端,琴筒一端设置有蒙皮,另一端开设有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窗包括两个面,一个面为弧形面,另一端为多边形面音窗,弧形面位于琴筒的正面,多边形面音窗位于琴筒的端面,弧形面与多边形面音窗相邻设置;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所述弧形面呈弧形;从音窗往蒙皮的方向,所述弧形面也呈弧形;所述琴杆设置在琴筒2/5的位置上,靠近蒙皮端。所述弧形面为曲面;所述多边形面音窗为平面。音窗是控制胡琴发音风格的配件,在琴筒腰上开窗非常有利于高音区,通过实践证明“腰开窗”,即设置的音窗,对高频振动可以快捷、灵敏的发出,至于音色风格可以根据演奏者喜好在窗的材质、图案疏密做选择。传统琴杆是平均安装在琴筒中间的,但是把琴杆安装在琴筒的2/5的位置上,这样可以增强高频的发音、扩大低频的振动。所述二胡选用的材质可以是苏木、或者紫檀、或者鸡翅木、或者花梨等热带硬木,也可以用苏木或苏木搭配紫檀、花梨木等组合。所述琴杆可用传统木材,也可以选择苏木等有弹性的木材。所述蒙皮采用传统的蟒皮,例如缅甸网纹蟒皮、或者越南金花蟒皮。蒙皮时除传统扩展方法外,在蒙皮完全干燥后进行切皮留边处理,可延长蒙皮的寿命。具体操作是:将传统的11mm宽筒边皮扩展成14-16mm宽,特别在南方潮湿地区,这样不会因为边皮过窄时变潮后皮蒙松塌,而且在高音区边皮呈卵形向下延伸30-50mm。通过这种宽度的边皮,更能保证高音区在很大的拉力后不至于很快松塌而发不出高音。蒙皮的总面积控制在7100mm2-7300mm2之间(传统琴筒是6800-7000mm2),这样的面积符合整个音区。通过上述改进,高音区缩小振动面而且琴筒短一半,空气腔体体积缩小以利于高频,材质上选择有高频的苏木,尺寸上比低音区要厚一倍,低音区按一般厚度尺寸,材质可挑选紫檀、鸡翅木等木材,这样的搭配在理论上是成立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移轴,即改变二胡的琴杆位置,而可以增强高频的发音、扩大低频的振动;通过改变琴筒的结构,在琴筒一端开设异形音窗,可以解决高音区的振动问题,提高高音区的音质,又不影响中音区和低音区的音质;再通过对蒙皮的面积控制和边皮的宽度控制,可以进一步保证高音区在很大的拉力后不至于很快松塌而发不出高音,并且不受潮湿环境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琴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琴杆、2琴筒、3琴托、4蒙皮、5音窗,6弧形面音窗,7多边形面音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腰开窗移轴二胡,包括琴杆1、琴筒2、琴托3,琴杆1设置在琴筒2上端,琴筒2一端设置有蒙皮4,另一端开设有音窗5,所述音窗5包括两个面,一个面为弧形面音窗6,另一端为多边形面音窗7,弧形面音窗6位于琴筒2的正面,多边形面音窗7位于琴筒2的端面,弧形面音窗6与多边形面音窗7相邻设置;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所述弧形面音窗6呈弧形;从音窗5往蒙皮4的方向,所述弧形面音窗6也呈弧形;所述琴杆1设置在琴筒2/5的位置上,靠近蒙皮4端。所述弧形面音窗6为曲面;所述多边形面音窗7为平面。所述琴筒2为90mm高,最宽的部位为105mm。音窗5是控制胡琴发音风格的配件,在琴筒2腰上开窗非常有利于高音区,通过实践证明“腰开窗”,即设置的音窗5,对高频振动可以快捷、灵敏的发出,至于音色风格可以根据演奏者喜好在窗的材质、图案疏密做选择。传统琴杆是平均安装在琴筒2中间的,但是本发明把琴杆1安装在琴筒2的2/5的位置上,这样可以增强高频的发音、扩大低频的振动。所述二胡选用的材质可以是苏木、或者紫檀、或者鸡翅木、或者花梨等热带硬木,也可以用苏木或苏木搭配紫檀、花梨木等组合。所述琴杆1可用传统木材,也可以选择苏木等有弹性的木材。所述蒙皮4采用传统的蟒皮,例如缅甸网纹蟒皮、或者越南金花蟒皮。蒙皮4时除传统扩展方法外,在蒙皮4完全干燥后进行切皮留边处理,可延长蒙皮4的寿命。具体操作是:将传统的11mm宽筒边皮扩展成14-16mm,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15mm宽,特别在南方潮湿地区,这样不会因为边皮过窄时变潮后皮蒙松塌,而且在高音区边皮呈卵形向下延伸30-50mm。通过这种宽度的边皮,更能保证高音区在很大的拉力后不至于很快松塌而发不出高音。蒙皮4的总面积控制在7100mm2-7300mm2之间(传统的琴筒2是6800-7000mm2),这样的面积符合整个音区。通过上述改进,高音区缩小振动面而且琴筒2短一半,空气腔体体积缩小以利于高频,材质上选择有高频的苏木,尺寸上比低音区要厚一倍,低音区按一般厚度尺寸,材质可挑选紫檀、鸡翅木等木材,这样的搭配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