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2842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包括面具、隔音仓、消音室、换气室、微型麦克风、耳机和声音处理器,换气室为中空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闭合的柱状结构,换气室的开口端外接有面具,面具贴合并固定在人面部口腔周围的表面上,换气室外套有消音室,消音室外套有隔音仓,微型麦克风和耳机通过电线与声音处理器相连,微型麦克风依次穿过隔音仓、消音室和换气室的闭合端最终伸入到换气室内。本实用新型在保持呼吸顺畅的前提下,利用组装式模块化消声管道的作用,来达到防止佩戴者本人声音外泄的目的,同时此装置连接微型麦克风和耳机,来确保佩戴者本人能顺利接收自己的声音,可以在不影响外界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发声、通讯、练歌。
【专利说明】一种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属于单个人声消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人们在闹市区练声时,有条件的在有消音效果的专用练歌房或KTV房间,这种方式不是很方便,也不是很经济;还有在公园等公众场合练声的,就会对他人造成噪音困扰;还有更多的人由于这些原因放弃了对自己声音的练习,只能看着别人唱歌,成为一个遗憾。同时,在公共场所进行语言通讯时也会因为涉及隐私,对他人产生影响而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针对目前这种状况,采用一种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便于佩戴的装置,来消除由发声者本人带来的,公众场合的扰民噪音困扰,同时达到自己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发音的目的,在方便的同时,让更多人有机会有勇气对自己的声音进行练习,在与他人通讯的时候还能保护自己的隐私。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包括面具、隔音仓、消音室、换气室、微型麦克风、耳机和声音处理器,所述换气室为中空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闭合的柱状结构,所述换气室的开口端外接有所述面具,所述面具与人面部口腔周围形状结构相匹配,可贴合并固定在人面部口腔周围的表面上,所述换气室外套有所述消音室,所述消音室外套有所述隔音仓,所述微型麦克风和耳机通过电线与声音处理器相连,所述微型麦克风依次穿过隔音仓、消音室和换气室的闭合端最终伸入到所述换气室内。
[0005]所述微型麦克风通过紧密配合方式置于换气室内,方便接收声音。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面具和换气室由硅胶塑制而成。
[0008]进一步,所述换气室的截面为三角形、圆形或矩形。
[0009]进一步,所述换气室由两层隔绝层构成,所述换气室底部的外层隔绝层向下伸出隔音仓并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自闭式软塞进气口,在所述换气室底部的内层隔绝层上、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进气口的上方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进气口和换气室的第二自闭式软塞进气口,所述换气室的顶部的外层隔绝层上设有连通消音室的第一自闭式软塞排气口,在所述换气室的顶部的内层隔绝层上、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排气口的下方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排气口和换气室的第二自闭式软塞排气口。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换气室内的下方是两个自闭式软塞进气口,分别位于两层隔绝层上,在吸气时自动打开,在非吸气状态时自动关闭,有效阻隔声音外泄,在上方同样有两个自闭式软塞排气口,在非呼气状态自动关闭,在呼气状态依靠气压差打开,气流和声音由此流出,进入消音室。换气室根据需求,可以增强至三层密闭空间,如无必要,两层即可。
[0011]进一步,所述消音室呈螺旋状并围绕在所述换气室的外部,所述消音室由若干个消音器首尾串联而成。
[0012]进一步,所述消音器由硅胶制成,所述消音器为迷宫式消音管、小孔消音管、扩张式消音管或共振式消音管,所述串联的方式为插拔式的接口连接。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消音管的消音类型可根据使用者发音类型而灵活更换,用迷宫式消音管和小孔消音管来消除中高频的声波,用扩张式消音管和共振式消音管来消除中低频的声波,数量也可以根据消音要求灵活增减,使消音效果达到最佳。常人发声范围从男低音到女高音的频率范围是82Hz到1.1KHz之间;消音器类型以阻抗式复合消音为主。如有需要,在不影响气流通畅的前提下,消音管壁可制成双层。当发现有更好消音效果的消音类型时,消音管内部结构可以随之改进。
[0014]进一步,所述消音室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弹力薄膜蒙皮,所述消音室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并延伸出所述隔音仓的消音室开口,所述消音室开口处设有抗喷阻型消音器。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消音室外部由一层弹力薄膜蒙皮覆盖,使各连接件的连接保持紧凑稳固,同时还可以削弱声音使各管道连接振动程度和声音从管壁外泄的幅度。
[0016]进一步,所述隔音仓与所述面具插入式的连接在一起,所述隔音仓由不锈钢或硬质硅胶制成,所述隔音仓的内壁上附着有吸音棉。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隔音仓由不锈钢或硬质硅胶材料等有抗压隔音效果的材料制成,与换气室贴近面部的硅胶垫插入式结合,同样能够方便拔插和保持连接的密闭紧固,在隔音仓的内壁附着吸音绵,以防止声音从侧面通过振动传播,达到消声减震效果最大化。
[0018]进一步,所述隔音仓由不锈钢或硬质硅胶制成。
[0019]进一步,所述声音处理器为通讯设备或音乐播放器,可以是手机、MP3、MP4、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收音机、录音机等。
[0020]在能够达到消声条件的前提下,可考虑缩小某些部件甚至整体的尺寸,使之更加轻便小巧。
[0021]本实用新型总体由环保的食用级硅胶制作而成,只是在各部件的硬度上根据连接需要和减震消声需要有所不同,在制作和使用上,可以根据需求把某些硬质部件置换成不锈钢材料或其他可以更好达到需求的材料,隔音室内侧的吸音材料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合
理的置换。
[00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与面部紧密贴合的面具,在保持呼吸顺畅的前提下,利用一系列组装式模块化消声管道的作用,来达到防止佩戴者本人声音外泄的目的,同时此装置连接微型麦克风和耳机,来确保佩戴者本人能顺利接收自己的声音。
[002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材料环保,成本低廉,消音效果明显,佩带方便,各部位的结合方式都采用模块化连接,方便拆卸和清洗、清洁,与相关电子产品配合,可以在不影响外界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发声、通讯、练歌;使得在网吧,地铁等公众场所,长时间的进行私人语音通讯和学习外语成为可能,让原本因为自己隐私或者对他人的影响而放弃练声的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练声,也可以为环境的噪音控制起到良好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去隔音仓和外部连接器件的消音室、换气室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去外部连接器件的侧视剖视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去外部连接器件和隔音仓的正视剖视图;
[0028]图5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部连接器件包括耳机、电线、声音处理器。
[00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0]1、声音处理器,2、耳机,3、电线,4、微型麦克风,5、面具,6、隔音仓,7、消音室,8、换气室,9、抗喷阻型消音器,10、第一自闭式软塞进气口,11、第二自闭式软塞进气口,12、第一自闭式软塞排气口,13、第二自闭式软塞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包括面具5、隔音仓6、消音室7、换气室8、微型麦克风4、耳机2和声音处理器1,所述换气室7为中空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闭合的柱状结构,所述换气室8的截面为三角形、圆形或矩形(附图即为三角形的实例);所述换气室7的开口端外接有所述面具5,所述面具5与人面部口腔周围形状结构相匹配,可贴合并固定在人面部口腔周围的表面上,所述换气室8外套有所述消音室7,所述消音室7外套有所述隔音仓6,所述微型麦克风4和耳机2通过电线3与声音处理器I相连,所述微型麦克风4依次穿过隔音仓6、消音室7和换气室8的闭合端最终伸入到所述换气室8内。所述微型麦克风4通过紧密配合方式置于换气室内,方便接收声音。
[0033]所述面具5和换气室8由硅胶塑制而成。
[0034]所述换气室8由两层隔绝层构成,所述换气室8底部的外层隔绝层向下伸出隔音仓6并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自闭式软塞进气口 10,在所述换气室8底部的内层隔绝层上、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进气口 10的上方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进气口 10和换气室8的第二自闭式软塞进气口 11,所述换气室8的顶部的外层隔绝层上设有连通消音室7的第一自闭式软塞排气口 12,在所述换气室8的顶部的内层隔绝层上、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排气口 12的下方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排气口 12和换气室8的第二自闭式软塞排气口13。在换气室8内的下方是两个自闭式软塞进气口 10、11,分别位于两层隔绝层上,在吸气时自动打开,在非吸气状态时自动关闭,有效阻隔声音外泄,在上方同样有两个自闭式软塞排气口 12、13,在非呼气状态自动关闭,在呼气状态依靠气压差打开,气流和声音由此流出,进入消音室7。换气室8根据需求,可以增强至三层密闭空间,如无必要,两层即可。
[0035]所述消音室7呈螺旋状并围绕在所述换气室8的外部,所述消音室7由若干个消音器首尾串联而成。
[0036]所述消音器由硅胶制成,所述消音器为迷宫式消音管、小孔消音管、扩张式消音管或共振式消音管,所述串联的方式为插拔式的接口连接。
[0037]所述消消音管的消音类型可根据使用者发音类型而灵活更换,用迷宫式消音管和小孔消音管来消除中高频的声波,用扩张式消音管和共振式消音管来消除中低频的声波,数量也可以根据消音要求灵活增减,使消音效果达到最佳。男低音82?392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 ;女高音更是高达220?1.1KHz ;消音器类型以阻抗式复合消音为主。如有需要,在不影响气流通畅的前提下,消音管壁可制成双层。当发现有更好消音效果的消音类型时,消音管内部结构可以随之改进。
[0038]所述消音室7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弹力薄膜蒙皮,所述消音室7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并延伸出所述隔音仓6的消音室开口,所述消音室开口处设有抗喷阻型消音器9。所述消音室7外部由一层弹力薄膜蒙皮覆盖,使各连接件的连接保持紧凑稳固,同时还可以削弱声音使各管道连接振动程度和声音从管壁外泄的幅度。
[0039]所述隔音仓6与所述面具5插入式的连接在一起,所述隔音仓6由不锈钢或硬质娃胶制成,所述隔音仓6的内壁上附着有吸音棉。
[0040]所述隔音仓6由不锈钢或硬质硅胶制成。所述隔音仓6由不锈钢或硬质硅胶材料等有抗压隔音效果的材料制成,与换气室8贴近面部的硅胶垫插入式结合,同样能够方便拔插和保持连接的密闭紧固,在隔音仓6的内壁附着吸音绵,以防止声音从侧面通过振动传播,达到消声减震效果最大化。
[0041]所述声音处理器I为通讯设备或音乐播放器,可以是手机、MP3、MP4、平板电脑、收音机、录音机等。
[0042]在能够达到消声条件的前提下,可考虑缩小某些部件甚至整体的尺寸,使之更加轻便小巧。
[0043]本实用新型总体由环保的食用级硅胶制作而成,只是在各部件的硬度上根据连接需要和减震消声需要有所不同,在制作和使用上,可以根据需求把某些硬质部件置换成不锈钢材料或其他可以更好达到需求的材料,隔音室内侧的吸音材料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合
理的置换。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具(5)、隔音仓(6)、消音室(7)、换气室(8)、微型麦克风(4)、耳机(2)和声音处理器(I),所述换气室(7)为中空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闭合的柱状结构,所述换气室(7)的开口端外接有所述面具(5),所述面具(5)与人面部口腔周围形状结构相匹配,可贴合并固定在人面部口腔周围的表面上,所述换气室(8)外套有所述消音室(7),所述消音室(7)外套有所述隔音仓(6),所述微型麦克风(4)和耳机(2)通过电线(3)与声音处理器(I)相连,所述微型麦克风(4)依次穿过隔音仓(6)、消音室(7)和换气室(8)的闭合端最终伸入到所述换气室(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具(5)和换气室(8)由硅胶塑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室(8)的截面为三角形、圆形或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室(8)由两层隔绝层构成,所述换气室(8)底部的外层隔绝层向下伸出隔音仓(6)并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自闭式软塞进气口(10),在所述换气室(8)底部的内层隔绝层上、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进气口(10)的上方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进气口(10)和换气室(8)的第二自闭式软塞进气口(11),所述换气室(8)的顶部的外层隔绝层上设有连通消音室(7)的第一自闭式软塞排气口(12),在所述换气室(8)的顶部的内层隔绝层上、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排气口(12)的下方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自闭式软塞排气口(12)和换气室(8)的第二自闭式软塞排气 口(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室(7)呈螺旋状并围绕在所述换气室(8)的外部,所述消音室(7)由若干个消音器首尾串联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由硅胶制成,所述消音器为迷宫式消音管、小孔消音管、扩张式消音管或共振式消音管,所述串联的方式为插拔式的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室(7)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弹力薄膜蒙皮,所述消音室(7)的底部设有开口向下并延伸出所述隔音仓(6)的消音室开口,所述消音室开口处设有抗喷阻型消音器(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仓(6)与所述面具(5)插入式的连接在一起,所述隔音仓(6)由不锈钢或硬质硅胶制成,所述隔音仓(6)的内壁上附着有吸音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仓(6)由不锈钢或硬质硅胶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单人便携式免扰民消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处理器(I)为通讯设备或音乐播放器。
【文档编号】G10K11/16GK203812560SQ201420253156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高利军 申请人:高利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