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吉他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755阅读:38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吉他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吉他支架,包括支撑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下部的下托叉及安装在支撑组件上部的上托叉,支撑组件包括三脚架和主管,三脚架包括底座和轴接在底座上的三个脚管,底座套设在主管上,至少一个脚管上设置有凸轮机构,转动设置有凸轮机构的脚管,凸轮机构与主管紧接触或者分离;优点是不需要额外设置伸缩管和锁紧机构即可实现吉他架高度的调节,结构简单且操作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吉他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吉他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一种吉他支架,通常包括支撑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下部的用于支撑吉他底部的下托叉及安装在支撑组件顶部的用于支撑吉头部的上托叉。支撑组件包括三脚架、主管和伸缩管,主管固定在三脚架上,伸缩管伸入主管内,上托叉焊接在伸缩管上,下托叉焊接在主管上,主管上设置有用于锁紧伸缩管的锁定机构,当锁定机构解锁时,伸缩管可在主管内移动了调整高度。
[0003]但是现有的吉他支架存在以下问题:一、结构繁琐,导致吉他支架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二、在调整伸缩管高度时,需要对锁定机构进行操作使其解除对伸缩管的锁定,高度调整好后又需要对锁定机构进行操作使其将伸缩管锁定,操作过程复杂,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并且操作使用简单方便的吉他支架。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吉他支架,包括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的支撑组件下部的下托叉及安装在所述的支撑组件上部的上托叉,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三脚架和主管,所述的三脚架包括底座和轴接在所述的底座上的三个脚管,所述的底座套设在所述的主管上,至少一个所述的脚管上设置有凸轮机构,转动所述的设置有凸轮机构的脚管,所述的凸轮机构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或者分离。
[0006]所述的三个脚管分别为第一脚管、第二脚管和第三脚管,所述的第一脚管上设置有所述的凸轮机构,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两个卡套,两个卡套分别位于所述的底座的上部和下部,两个所述的卡套套在所述的主管上,向所述的三脚架撑开方向转动所述的第一脚管至所述的第一脚管撑开,所述的凸轮机构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两个所述的卡套也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所述的凸轮机构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所述的卡套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此时所述的主管位于所述的底座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
[0007]所述的凸轮机构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向脚管撑开方向转动所述的第一脚管至所述的第一脚管撑开,所述的凸轮机构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两个所述的卡套也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所述的第一凸部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所述的卡套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此时所述的主管位于所述的底座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向脚管合拢方向转动所述的第一脚管至所述的第一脚管合拢,所述的凸轮机构的第二凸部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两个所述的卡套也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所述的第二凸部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所述的卡套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此时所述的主管位于所述的底座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
[0008]所述的上托叉与所述的主管的顶部连接,所述的下托叉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所述的主管上,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的主管下部的安装套、与所述的安装套固定连接且横向设置的轴套和安装在所述的轴套内的衬套,所述的下托叉插接在所述的衬套内。
[0009]所述的主管的底部设置有防止所述的主管脱离所述的三脚架的防护底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至少一个脚管上设置有凸轮机构,转动设置有凸轮机构的脚管,凸轮机构与主管紧接触或者分离,当凸轮机构与主管紧接触时,主管被锁紧,当凸轮机构与主管分离时,主管被解锁,可对主管的高度进行调节,由此不需要额外设置伸缩管和锁紧机构即可实现吉他架高度的调节,结构简单且操作使用方便;
[0011]当三个脚管中第一脚管上设置有凸轮机构,底座内设置有两个卡套,两个卡套分别位于底座的上部和下部,两个卡套套在主管上时,向脚管撑开方向转动第一脚管至第一脚管撑开,凸轮机构与主管紧接触,两个卡套也与主管紧接触,此时凸轮机构对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卡套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主管位于底座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由此凸轮机构和两个衬套将主管牢牢锁紧,主管在锁紧后不会松动,支架稳定性和可靠性好;
[0012]当凸轮机构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向脚管撑开方向转动第一脚管至第一脚管撑开,凸轮机构的第一凸部与主管紧接触,两个卡套也与主管紧接触,第一凸部对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卡套对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此时主管位于底座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向脚管合拢方向转动第一脚管至第一脚管合拢,凸轮机构的第二凸部与主管紧接触,两个卡套也与主管紧接触,第二凸部对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卡套对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此时主管位于底座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时,由此可实现音乐支架在收拢状态时对主管的锁紧以及撑开状态时对主管的锁紧,保证主管在两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吉他支架,包括支撑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下部的下托叉I及安装在支撑组件上部的上托叉2,支撑组件包括三脚架3和主管4,三脚架3包括底座5和轴接在底座5上的三个脚管,底座5套设在主管4上,三个脚管分别为第一脚管6、第二脚管7和第三脚管8,第一脚管6上设置有凸轮机构9,底座5内设置有两个卡套10,两个卡套10分别位于底座5的上部和下部,两个卡套10套在主管4上,向三脚架3撑开方向转动第一脚管6至第一脚管6撑开,凸轮机构9与主管4紧接触,两个卡套10也与主管4紧接触,凸轮机构9对主管4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卡套10对主管4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此时主管4位于底座5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
[0018]本实施例中,凸轮机构9具有第一凸部91和第二凸部92,向脚管撑开方向转动第一脚管6至第一脚管6撑开,凸轮机构9的第一凸部91与主管4紧接触,两个卡套10也与主管4紧接触,第一凸部91对主管4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卡套10对主管4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此时主管4位于底座5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向脚管合拢方向转动第一脚管6至第一脚管6合拢,凸轮机构9的第二凸部92与主管4紧接触,两个卡套10也与主管4紧接触,第二凸部92对主管4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卡套10对主管4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此时主管4位于底座5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
[0019]本实施例中,上托叉2与主管4的顶部连接,下托叉I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主管4上,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主管下部的安装套11、与安装套11固定连接且横向设置的轴套12和安装在轴套12内的衬套13,下托叉I插接在衬套13内。
[0020]本实施例中,主管4的底部设置有防止主管4脱离三脚架3的防护底座14。
[0021]本实施例中,第一脚管6的底部、第二脚管7的底部和第三脚管8的底部分别套设有一个脚套15。
【权利要求】
1.一种吉他支架,包括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的支撑组件下部的下托叉及安装在所述的支撑组件上部的上托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三脚架和主管,所述的三脚架包括底座和轴接在所述的底座上的三个脚管,所述的底座套设在所述的主管上,至少一个所述的脚管上设置有凸轮机构,转动所述的设置有凸轮机构的脚管,所述的凸轮机构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或者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吉他支架,其特征在所述的三个脚管分别为第一脚管、第二脚管和第三脚管,所述的第一脚管上设置有所述的凸轮机构,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两个卡套,两个卡套分别位于所述的底座的上部和下部,两个所述的卡套套在所述的主管上,向所述的三脚架撑开方向转动所述的第一脚管至所述的第一脚管撑开,所述的凸轮机构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两个所述的卡套也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所述的凸轮机构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所述的卡套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此时所述的主管位于所述的底座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吉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机构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向脚管撑开方向转动所述的第一脚管至所述的第一脚管撑开,所述的凸轮机构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两个所述的卡套也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所述的第一凸部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所述的卡套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此时所述的主管位于所述的底座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向脚管合拢方向转动所述的第一脚管至所述的第一脚管合拢,所述的凸轮机构的第二凸部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两个所述的卡套也与所述的主管紧接触,所述的第二凸部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与两个所述的卡套对所述的主管施加的压力方向相反,此时所述的主管位于所述的底座内的部分产生微变形,形成弧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吉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托叉与所述的主管的顶部连接,所述的下托叉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所述的主管上,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的主管下部的安装套、与所述的安装套固定连接且横向设置的轴套和安装在所述的轴套内的衬套,所述的下托叉插接在所述的衬套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吉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的底部设置有防止所述的主管脱离所述的三脚架的防护底座。
【文档编号】G10G5/00GK204130160SQ201420559650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熊齐军, 周建乐 申请人:宁波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