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驱动电路及相应的蜂鸣器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9774发布日期:2018-12-14 21:24阅读:2852来源:国知局
蜂鸣器驱动电路及相应的蜂鸣器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驱动电路,具体涉及一种蜂鸣器驱动电路及相应的蜂鸣器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蜂鸣器在一些报警装置中时常被应用,驱动蜂鸣器工作的原理如下:在蜂鸣器的两端加上一特定频率的方波信号,在方波的正半周期,蜂鸣器两端的电压差为“正”;在负半周期,蜂鸣器两端的电压差为“零”或者“负”。蜂鸣器两端的压差越大,蜂鸣器发声时的响度越高;蜂鸣器发声时,流过蜂鸣器两端的电流约为几ma至几十ma,电流越大,蜂鸣器响度越大。随着cmos工艺的普及,报警装置的产品和芯片也往低功耗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对电路进行更改,保证蜂鸣器的响度达到规定的标准。

以烟雾报警器为例,在烟雾报警器中,一般采用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随着cmos工艺的普及,烟雾报警器的产品和芯片也往低功耗方向发展,烟雾报警器工作的电源电压也从9v电池供电变为3v电池供电。对于烟雾报警器中的蜂鸣器而言,其工作时的响度需满足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在3m远地方,声音响度达到85分贝。现阶段在3v供电的烟雾报警系统中,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使用开关管和三端工字电感,利用电感的储能效应使得蜂鸣器两端的压差远大于3v,从而驱动蜂鸣器发出比较响的声音。

现有技术中的3v供电的烟雾报警器产品中,蜂鸣器驱动部分经常使用“单片机+开关管+三端工字电感”的控制方法,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单片机的i/o口发射特定频率的方波,控制三极管q1的通断,通过电感的充放电使得蜂鸣器的上极板和gnd之间产生远大于vdd(3v)的电压差,从而驱动蜂鸣器发出较响的声音。具体原理如下:三极管q1导通时,由于子电感l13的作用,三极管q1集电极电流从零开始逐步上升,电流方向是从1流向3,三极管q1集电极电压在三极管q1导通瞬间从vdd被瞬间拉低至接近于0v,而后随着三极管q1集电极电流的上升而缓慢上升。当三极管q1截止的时候,子电感l13存储的能量通过电感l12向蜂鸣器bz放电,蜂鸣器bz上极板电压上升,其中,子电感l13和子电感l32均为电感l12的子电感。由于电感l12和蜂鸣器bz的谐振作用,蜂鸣器bz上极板电压在到达峰值电压后开始下降直到小于gnd。而后三极管q1重新导通,循环重复。该电路结构中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蜂鸣器bz上极板以及蜂鸣器中的电流波形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三极管q1导通时,蜂鸣器bz两端电压差为负;在三极管q1截止的时候,蜂鸣器bz两端电压差为正,正负交替,驱动蜂鸣器bz发声。由于蜂鸣器上的工作电压及电流在导通和截止的过程中并非直接切换,会导致蜂鸣器工作时响度不一致。

现有的“单片机+开关管+三端工字电感”的控制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三端工字电感不易大规模生产,成本较高;(2)三端工字电感中的子电感l13和l32的电感值由于绕制等原因,一致性较差,导致蜂鸣器bz上极板电压峰值的一致性无法保证,蜂鸣器的响度不一致;(3)三端工字电感体积较大,在部分场合需要横躺放置,易导致管脚断裂而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至少一个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驱动性能良好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及相应的蜂鸣器驱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或其他目的,本发明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及相应的蜂鸣器驱动方法如下:

该蜂鸣器的驱动电路,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模块、升压电路模块及开关驱动电路模块;

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该控制电路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以及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工作状态;

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电源端与电压源连接,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该升压电路模块用于将电压源进行升压处理并将升压后的电压输送给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

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蜂鸣器连接,该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所述的蜂鸣器。

较佳地,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由单片机构成;

该单片机的电源端与所述的电压源连接;

该单片机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作为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该单片机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作为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根据该单片机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输出的信号,控制所述的蜂鸣器;

该单片机对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进行监控,将升压后的电压控制在预设的电压范围内。

更佳地,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包括电感、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续流二极管以及电容;

所述的电感的一端作为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电源端,该电感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续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的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的续流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从所述的续流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容的连接处引出一端作为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中还包括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送给所述的单片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第二三极管,所述的单片机还包括第三输入输出端口以及第四输入输出端口;

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的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的第五电阻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口连接;

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三输入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三输入输出端口之间,所述的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三输入输出端口用于接收所述的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

根据所述的蜂鸣器的工作状态,所述的单片机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口持续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较佳地,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八电阻;

所述的第六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的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的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的第八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

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

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还作为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分别连接于所述的蜂鸣器端的两端。

该基于上述驱动电路实现的蜂鸣器驱动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蜂鸣器驱动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控制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和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所述的蜂鸣器的控制。

较佳地,所述的通过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控制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和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判断是否需要驱动所述的蜂鸣器工作;

(2)若不需要驱动所述的蜂鸣器工作则继续后续步骤(3),否则继续后续步骤(4);

(3)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通过该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控制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和开关驱动电路模块不工作;

(4)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通过该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控制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和开关驱动电路模块工作,使得蜂鸣器发出响度一致的警报声。

更佳地,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由单片机构成;该单片机包括第一输入输出端口、第二输入输出端口、第三输入输出端口及第四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包括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的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4.1)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输出第一方波信号,控制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将电压源提供的电压进行升压,且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将升压后的电压输送给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所述的单片机将输送给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电压的大小控制在预设的电压范围内;其中,该第一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由系统预设;

(4.2)单片机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输出第二方波信号,使得所述的蜂鸣器发出响度一致的警报声,该第二方波信号的频率为蜂鸣器的工作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的单片机将输送给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电压的大小控制在预设的电压范围内包括以下步骤:

(4.1.1)所述的电压检测单元对由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产生的升压后的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发送至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三输入输出端口;

(4.1.2)所述的单片机判断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是否在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内;

当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在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内时,继续后续步骤(4.1.3),否则继续后续步骤(4.1.4);

(4.1.3)单片机控制所述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停止输出第一方波信号,使得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停止升压,并返回上述步骤(4.1.1);

(4.1.4)所述的单片机判断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是高于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还是低于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

若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是高于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则返回上述步骤(4.1.3),若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低于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则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继续输出第一方波信号,使得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继续进行升压,并返回上述步骤(4.1.1)。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4.1.1)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4.1.0)所述的单片机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口持续输出高电平,使所述的电压检测单元开始工作。

采用本发明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及相应的实现驱动蜂鸣器工作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蜂鸣器工作,同时,在电路中仅需使用普通的电感及元器件就能实现电路的功能控制,无需使用三端工字电感,成本较低,器件体积较小,电流性能稳定。运用控制电路模块对升压电路模块及开关驱动电路模块进行控制,保证了蜂鸣器稳定的进行工作,适应性好,同时,当该蜂鸣器的驱动电路处于待机状态时,升压电路模块和开关驱动电路模块均没有静态功耗,减少了电能损耗,更为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蜂鸣器驱动电路中的部分节点电压电流波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蜂鸣器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蜂鸣器驱动电路的部分工作电压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蜂鸣器的驱动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模块、升压电路模块及开关驱动电路模块;

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该控制电路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以及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工作状态;

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电源端与电压源连接,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该升压电路模块用于将电压源进行升压处理并将升压后的电压输送给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

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蜂鸣器bz连接,该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所述的蜂鸣器bz。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由单片机构成;

该单片机的电源端与所述的电压源vdd连接;

该单片机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1作为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该单片机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i/o2作为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根据该单片机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输出i/o2的信号,控制所述的蜂鸣器bz;

该单片机对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进行监控,将升压后的电压控制在预设的电压范围内。

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包括电感l1、第一三极管q11、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续流二极管d1以及电容c1;

所述的电感l1的一端作为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电源端,该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以及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阻r11的一端作为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

所述的第二电阻r12连接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gnd;

所述的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

从所述的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容c1的连接处引出一端作为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的输出端。

在该实施例中,升压电路模块将电压源提供的电压vdd升至升压后的电压vbst(vbst>vdd);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中还包括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送给所述的单片机。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三电阻r13、第四电阻r14、第五电阻r15以及第二三极管q12,所述的单片机还包括第三输入输出端口i/o3以及第四输入输出端口i/o4;

所述的第三电阻r13的一端与所述的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该第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的第二三极管q12的基极通过所述的第五电阻r15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口i/o4连接;

所述的第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三输入输出端口i/o3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r1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三输入输出端口i/o3之间,所述的第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gnd;

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三输入输出端口i/o3用于接收所述的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

根据所述的蜂鸣器的工作状态,所述的单片机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口i/o4持续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其中:

当所述的蜂鸣器工作时,所述的单片机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口i/o4持续输出高电平;当所述的蜂鸣器不工作时,所述的单片机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口i/o4持续输出低电平。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q23、第四三极管q24、第五三极管q25、第六电阻r26、第七电阻r27以及第八电阻r28,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开关驱动电路模块使蜂鸣器bz两端电压差在0v和vbst之间快速的切换,从而驱动蜂鸣器bz发声;

所述的第六电阻r26的一端作为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该第六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q23的基极连接;

所述的第七电阻r27的一端与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该第七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四三极管q24的基极连接;

所述的第八电阻r28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三三极管q2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八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五三极管q2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五三极管q25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的第五三极管q25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的第八电阻r28与第三三极管q23的集电极之间;

所述的第三三极管q23的发射极和所述的第四三极管q24的发射极均接地;

所述的第五三极管q25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四三极管q24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的第五三极管q25的集电极与发射极还作为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五三极管q25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分别连接于所述的蜂鸣器bz端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的蜂鸣器的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图中标有1的方框中包含控制电路模块、图中标有2的方框中包含压电路模块,图中标有3的方框中包含开关驱动电路模块。该实施例中的蜂鸣器驱动电路由单片机+升压电路+开关驱动构成,单片机负责对升压电路模块及开关驱动电路模块进行控制,实现对升压电路模块的开关控制和输出电压的电压值的检测与设定。

在该实施例中,用到的所有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替换为pnp型三极管,替换后只需对电路进行适应性调整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蜂鸣器的驱动电路实现的蜂鸣器驱动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控制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和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所述的蜂鸣器bz的控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判断是否需要驱动所述的蜂鸣器工作;

(2)若不需要驱动所述的蜂鸣器工作则继续后续步骤(3),否则继续后续步骤(4);

(3)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通过该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控制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和开关驱动电路模块不工作;

(4)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通过该控制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控制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和开关驱动电路模块工作,使得蜂鸣器发出响度一致的警报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1输出第一方波信号,控制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将电压源提供的电压进行升压,且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将升压后的电压输送给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所述的单片机将输送给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电压的大小控制在预设的电压范围内;其中,该第一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由系统预设,其中,所述的单片机将输送给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模块的电压的大小控制在预设的电压范围内包括以下步骤:

(4.1.0)所述的单片机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口持续输出高电平,使所述的电压检测单元开始工作;

(4.1.1)所述的电压检测单元对由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产生的升压后的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发送至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三输入输出端口i/o3;

(4.1.2)所述的单片机判断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是否在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电压范围是一个很小的范围,最终的升压后的电压vbst在用户设置的电压值的千分之几的范围内波动),当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在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内时,继续后续步骤(4.1.3),否则继续后续步骤(4.1.4);

(4.1.3)单片机控制所述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1停止输出第一方波信号,使得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停止升压,并返回上述步骤(4.1.1);

(4.1.4)所述的单片机判断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是高于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还是低于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

若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是高于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则返回上述步骤(4.1.3),若所述的升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低于所述的预设的电压范围,则所述的单片机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1继续输出第一方波信号,使得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继续进行升压,并返回上述步骤(4.1.1);

(4.2)单片机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i/o2输出第二方波信号,使得所述的蜂鸣器发出响度一致的警报声,该第二方波信号的频率为蜂鸣器的工作频率。

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对上述实施例中的蜂鸣器驱动电路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如下要求:

1、蜂鸣器响度能达到要求;

2、蜂鸣器响度一致性好;

3、蜂鸣器不工作时无静态功耗。

同时该电路中没有使用三端工字电感,只需使用普通的色环电感。色环电感价格便宜、易于量产且体积很小。且本发明蜂鸣器两端的电压差通过单片机内部软件控制,精确可调,既可保证蜂鸣器的响度,也能保证响度的一致性。

通过上述实现驱动蜂鸣器工作的方法对所述的蜂鸣器的驱动电路进行控制,该实施例中的蜂鸣器的驱动电路的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时,单片机中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1、第二输入输出端口i/o2、第四输入输出端口i/o4的电平均为0v。此时,第一三极管q11、第二三极管q12、第三三极管q23以及第四三极管q24均截止,升压电路模块和开关驱动电路模块均无静态功耗。

当需要蜂鸣器发声时,首先,单片机控制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1输出占空比为d、周期为t1的第一方波信号。其中,实际的占空比大小和周期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当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1=“1”时,第一三极管q11导通,在电压源vdd、电感l1以及第一三极管q11间形成电流通路,电感l1中的电流线性上升并存储能量。

当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1=“0”时,第一三极管q11截止,电感l1通过续流二极管d1向电容c1充电,升压后的电压vbst逐渐升高。

在蜂鸣器工作期间,单片机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口i/o4始终为“1”,控制第二三极管q12始终导通。升压后的电压vbst通过第三电阻r13和第四电阻r14的分压由单片机的第三输入输出端口i/o3输入到单片机的比较器或者ad口(当所选用的单片机中具备比较器时,输入至单片机中的比较器中,当所选用的单片机中具备ad口时,就输入至单片机中的ad口),由单片机实时监控由第三输入输出端口i/o3接收到的升压后的电压vbst的分压值。当第三输入输出端口i/o3接收到的分压值大于单片机内部设定的域值后,单片机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1停止输出方波信号,保持为“0”,升压后的电压vbst的电压值开始下降。随着升压后的电压vbst的下降,升压后的电压vbst的分压值会再次小于单片机内部设定的域值,由单片机内部设定的阈值决定预设的电压范围,单片机重新控制第一输入输出端口i/o1输出方波信号,再次进行充电,使升压后的电压vbst提高。如此循环反复,最终,升压后的电压vbst的值会在设定值上下小幅波动。

同时,在蜂鸣器工作时,单片机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口i/o2也输出一个方波信号,其频率为蜂鸣器的工作频率。

当第二输入输出端口i/o2为“1”时,第三三极管q23和第四三极管q24导通,第三三极管q23的基极即第五三极管q25的基极被拉低至接近于0v,第五三极管q25截止。蜂鸣器bz两端电压差为升压后的电压vbst,并且升压后的电压vbst、蜂鸣器bz和第四三极管q24组成的电流通路中没有电阻,蜂鸣器bz可以流过较大电流。

当第二输入输出端口i/o2为“0”时,第三三极管q23和第四三极管q24均截止。升压后的电压vbst通过第八电阻r28和第五三极管q25的发射集给蜂鸣器bz下极板快速充电,使蜂鸣器bz两端电压差为零。如此循环反复,实现了蜂鸣器bz两端电压差正和零交替,驱动蜂鸣器发出声音。蜂鸣器的响度仅通过设定升压后的电压vbst的值来调节,即可确保蜂鸣器的响度达到要求。

使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蜂鸣器的驱动电路驱动蜂鸣器工作时,蜂鸣器的工作电压的部分波形如图4所示。采用本申请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及相应的蜂鸣器驱动方法后,蜂鸣器的上极板始终保持高电平状态,而蜂鸣器的下极板在蜂鸣器截止时处于高电平、导通时处于低电平。且从图中可以看出,蜂鸣器在工作时,其响度是保持一致的。

该实施例中的蜂鸣器的驱动电路由单片机中的软件进行控制,精确可调,既可以保证蜂鸣器的响度,也能保证响度的一致性。同时,在该电路中没有使用三端工字电感,只需使用普通的色环电感。色环电感价格便宜、易于量产且体积很小,有效避免了管脚断裂所引起的失效问题。此外,还避免了三端工字电感一致性差带来的批量生产时蜂鸣器的响度不一致的问题。在不需要升压,蜂鸣器不工作时,第一三极管q11、第二三极管q12、第三三极管q23以及第四三极管q24均截止,升压电路模块和开关驱动电路模块均无静态功耗。简而言之,通过蜂鸣器的驱动电路中的结构实现了蜂鸣器上下极板正电压和零电压交替、没有静态功耗、成本极其低廉,同时,蜂鸣器不工作时不存在静态损耗,非常的节能。

采用本发明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及相应的实现驱动蜂鸣器工作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蜂鸣器工作,同时,在电路中仅需使用普通的电感及元器件就能实现电路的功能控制,无需使用三端工字电感,成本较低,且器件体积较小,电流性能稳定。运用控制电路模块对升压电路模块及开关驱动电路模块进行了控制,保证了蜂鸣器稳定的进行工作,适应性好,同时,当该蜂鸣器的驱动电路处于待机状态时,升压电路模块和开关驱动电路模块均没有静态功耗,减少了电能损耗,更为环保。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