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声波激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63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频声波激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频声波场的激励方法和装置,以代替国内外现有的激励方法和装置。
声压在130分贝以上的低频声场,对各类物质的附面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声压为150分贝的20周声场,空气质点的平均振速1.5米/秒,平均振幅120毫米。这样大的振幅与振速必然会影响声场中物质界面的精细结构及与振速有关的传热、蒸发、燃烧、积灰等物理现象。瑞典学者沃尔森等人,采用正回授共振激励装置来进行锅炉的除灰,地毯的去尘,物料的冷却、蒸发及升华等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Journal of Frequency Noise and Vibration Vol.5 NO.1 pp9-12 1986)(u.s.p.4359962 1982).由于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按装使用不便难于推广。
采用希白克气笛原理改制成的次声波和低频声波发声器(专利号89200617)克服了国外体积大结构复杂的缺点,但得使用压缩空气且不产生共振,因此要达到同等声强的声场所需能耗较大。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二者之不足,达到小型化和节能两全,除可用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外主要以一般风机气流作动力并带动一风门旋转,把气流转变成声流来激励声场。根据不同声场的要求,可设计成流载正弦声波,正弦半波形声波,双连推挽正弦波和双连驻波等激励装置。
附图表示本发明装置的声波波形曲线及其实施例和应用实例图。


图1是该实施例的正弦声波激励装置主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侧剖视图。
图3是图1装置所激励的声压曲线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半波形声波装置主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右侧剖视图。
图6是图4装置所激励的声压曲线图。
图7是该实施例双连推挽激励装置主剖视图。
图8是图7装置所激励的声压曲线图。
图9是图1装置的锅炉除灰应用实例图。
图10是图1装置的双连同轴驻波型塑料冷却应用实例图。
图11是图10双连装置所激励的驻波声压曲线图。
图12是图10双连装置驻波地毯干燥应用实例图。
图13是图7装置的推挽共振正弦声波助燃应用实例图。
实施例本发明装置用不锈钢制造。外壳呈圆桶状。由附图1气流从气咀(1)入壳体(2)到风门(3),由于风门两侧各有凹进斜槽,起风车的作用,使风门随气流高速悬转,转到与筒体横截面一致时,气流闭,垂直时,气流通。旋转一周,二次通闭,亦即有二正弦波声流,经筒口去激励所需声场。风门转速藉筒外恒磁体(4)的位置来调节,转速太高时,风门上带弹簧的恒磁体(5)远离中心,与筒外恒磁体相吸而使风门减速。附图4为一复合结构,壳体筒内加装一球面箍,风门在其内旋转而产生半波形声波。附图7为一双连结构,二筒拴在同一风门轴上,风门互成90°角,出口声波互为180°反相,可作推挽共振运转。
权利要求
1.一种由气流(包括过热蒸汽)作动力的低频声波激励装置,其特证在于壳体筒中有一风门呈风车状,能随气流而高速旋转,随着旋转风门的连续开闭,在出口处形成正弦声波用来激励声场。因用途不同可设计成多种不同激励波形,其频率可予先设定并用风门上离心减速装置来自动控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装置,其特证在于壳体筒中的呈风车结构的旋转风门,能随气流高速旋转而在筒体出口处形成激励声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用圆筒和球面箍复合,组成壳体,风门在其内旋转而形成半波形激励声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装置,其特点在于可把二单激励装置以同一转轴组成双连成为推挽正弦及驻波激励装置。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声波频率的稳定,藉风门上各类离心装置的作用(磨擦力或磁体吸引力)来自动控制风门的转速而实现。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挽正弦声波激励装置的共振声场的建立与应用。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流载正弦波、半波、驻波等各类声场的激励与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低频声波激励装置除能用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作能源外,主要以一般风机气流为动力。以不锈钢筒作外壳,内设一风门,呈风车状,随气流而旋转。随着旋转,风门连续一开一闭,在筒出口形成正弦波声流用来激励声场。按用途不同可设计成单个正弦声波型,单个复合壳体正弦半波声波型,双连推挽正弦声波型,双连驻波型。声波频率藉风门上离心减速装置来自动控制风门转速而达到稳定。
文档编号G10K15/00GK1065818SQ9110242
公开日1992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9日
发明者屠勇 申请人:屠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