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式鼓槌棒座锁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65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踏式鼓槌棒座锁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鼓,特别是一种鼓的组件。
脚踏式鼓槌如


图1所示,包括有一底座1和踏板组2。踏板组2具有一连接座锁合在底座前端,连接座的两端向上延伸二支架,二支架的顶端共同穿设一转动轴,转动轴的其中一端部穿出其中一支架套设一活动块再套连一弹簧,弹簧的下端另勾连一固定栓和支架的凸片连接固定;连动轴上固设一飞轮和棒座21。
飞轮连接一链条,链条另一端部连接一两段式脚踏板,脚踏板后端和底座的尾端固定。
棒座的结构,配合图2,其整体形态概呈L型,底端为一轴连接块,其轴方向贯设一角形孔,供多角形转动轴穿伸,轴连接块的侧边径向穿锁一锁抵元件紧抵该转动轴,使转动轴和轴连接块相互紧接固定;轴连接块侧边向上延伸形成一鼓棒锁接块,鼓棒锁接块中央纵向开设一圆形的棒孔,供一鼓棒穿伸,鼓棒锁接块侧边至少以一锁抵元件穿锁紧抵鼓棒,以使二者稳固结合。
然而,圆形的棒孔为方便圆形的鼓棒插入,棒孔的内径需较鼓棒的外径略大,当利用锁抵元件紧抵鼓棒时,锁抵元件、鼓棒和棒孔三者之间形成二个顶制点;其中一顶制点是由锁抵元件和鼓棒的抵触构成,另一顶制点则是顺着锁抵元件的推顶力,在顶制点的对面方向,也就是鼓棒和棒孔的抵制面所构成。
二个顶制点对鼓棒的固定力是不够的,当鼓者持续的踩踏踏板,使鼓棒端部的槌体敲打鼓面时,鼓面的反作力将传回鼓棒,而间隔180°的二个顶制点固定力,将无法承受鼓棒较大的反振力,造成鼓棒在棒孔内松动滑转,如果槌体为较早期的圆形弹性体,当鼓棒滑转时,槌体仍以圆形具弹性的敲击面打击鼓面,鼓面不会受损,但现在槌体几乎都已改用如
图1所示的多功型式,槌体具有棱角,鼓棒稍有转动即可能造成槌体的棱角击破鼓面的情形,而鼓棒更有可能因较大的反振力及转动现象使锁抵元件松动,造成鼓棒和棒座分离的意外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脚踏式鼓槌棒座锁合装置,它能确保鼓槌以预定的敲击面敲打鼓皮,保持鼓音稳定,防止鼓皮破损,杜绝击鼓时鼓槌和棒座松脱分离的意外。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鼓棒锁接块的棒孔为多制面棒孔;鼓棒锁接块的后上方设有一嵌槽,并在主座的上方嵌接一卡合座;卡合座在后侧边向下弯转形成一嵌檐嵌入该嵌槽内,其对应主座多制面棒孔的轴方向贯设一纵向的多制面棒孔,鼓槌的棒体穿伸于多制面棒孔,卡合座侧边设一螺孔连通至多制面棒孔,一锁抵元件穿设于该螺孔并紧抵棒体;在锁抵元件紧抵鼓槌的棒体时,棒体、多制面棒孔和锁抵元件三者构成多数个顶制面。
本实用新型以棒体、多制面棒孔和锁抵元件三者构成的多数个顶制面,使鼓槌能够稳固插设在棒座锁合装置上,没有任何的松动、松转现象,确保鼓槌以预定的敲击面敲打鼓皮,保持鼓音稳定,防止鼓皮破损,杜绝击敲鼓时鼓槌和棒座锁合装置意外松脱和分离的意外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传统脚踏式鼓槌结构轴测图。
图2是
图1中2A-2A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脚踏式鼓槌棒座锁合装置轴测分解图。
图4是图3结构组合轴测示意图。
图5是图4中5A-5A剖视图。
图6是图3中卡合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3中主座的俯视示意图。
参见图3、4、5,脚踏式鼓槌棒座锁合装置3包括有一主座30,形体概成L型,下方为一轴连接块31,其轴方向贯设一角形孔311,供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多角形之转动轴24穿伸,轴连接块31之侧边径向开设螺孔312、312′,供二锁抵元件313,313′穿锁紧抵转动轴;轴连接块31之侧边向上延伸形成一鼓棒锁接块32;鼓棒锁接块32中央纵向开设一多制面棒孔321,该多制面棒孔321设计为水滴形,而该鼓棒锁接块32的侧边至少设一螺孔322连通至多制面棒孔321,供至少一锁抵元件323穿锁;鼓棒锁接块32之后上方设有一嵌槽324;一卡合座40,主要设位在主座30的上方,其后侧边往下弯转形成L形的嵌檐41,嵌入该主座30的嵌槽324内;其对应该主座30多制面棒孔321的轴方向亦贯设一纵向的多制面棒孔42,其亦为水滴形;该卡合座40的侧边设一螺孔43连通至该多制面棒孔42,供一锁抵元件44穿锁;一鼓槌50的棒体51由上方穿入该卡合座40及主座30的多制面棒孔42、321中,再将该锁抵元件323、44往内旋锁,直至其端部紧抵住棒体51。
在锁抵元件323、44紧抵住该棒体51时,卡合座40会因其螺孔43与锁抵元件44的螺纹旋紧作用,而使卡合座40与锁抵元件44产生相互拉靠现象,进而使其嵌檐41更加紧抵于嵌槽324内,卡合座40及主座30紧紧的嵌合在一起,并且紧紧地夹住棒体51;配合图6、7;除了卡合座40及主座30二者紧嵌合作用之外,当锁抵元件323、44锁抵住棒体51时,棒体51、多制面棒孔321、42及锁抵元件323、44三者之间会形成多数个顶制面P、P′、P″、Q、Q′、Q″;顶制面P、P′、P″如第六图所示系由棒体51、主座30的多制面棒孔321及锁抵元件323所构成;其中,顶制面P是由锁抵元件323与棒体51之抵触面构成;另二个顶制面P′、P″则是顺着锁抵元件323的推顶力量,分别在水滴形的多制面棒孔321近尖端部内缘面与棒体51相互的抵触面所构成,因此,鼓槌50之棒体51相对该主座30之部位即有三个顶制面P、P′、P″而且因为主座30的轴连接块31系呈长块状,故其三个顶制面P、P'、P″可各形成一长条形状、顶制面积增加;顶制面Q、Q′、Q″如第7图所示系由棒体51、卡合座40的多制面棒孔42及锁抵元件44所构成;其中,顶制面Q是由锁抵元件44与棒体51之抵触面构成;另二个顶制面Q′、Q″则是顺着锁抵元件44的推顶方向,分别在水滴形的多制面棒孔42近尖端部内缘面与棒体51相互的抵触面所构成,因此,鼓槌50的棒体51相对该卡合座40之部位亦有三个顶制面Q、Q′、Q″,而且因为卡合座30的厚度,故其三个顶制面P、P′、P″可各延伸一相当之长度。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式鼓槌棒座锁合装置,其主座下方为一轴连接块,轴连接块侧边向上延设一鼓棒锁接块,鼓棒锁接块中央纵向设一棒孔,棒孔中穿设鼓槌的棒体,鼓棒锁接块侧边设螺孔连通至棒孔并穿锁一锁抵元件紧抵于棒体,其特征在于a、鼓棒锁接块(32)的棒孔为多制面棒孔(321);b、鼓棒锁接块(32)的后上方设有一嵌槽(324),并在主座(30)的上方嵌接一卡合座(40);c、卡合座(40)在后侧边向下弯转形成一嵌檐(41)嵌入嵌槽(324)内,其对应主座(30)多制面棒孔(321)的轴方向贯设一纵向的多制面棒孔(42),鼓槌(50)的棒体(51)穿伸于多制面棒孔(42),卡合座(40)的侧边设一螺孔(43)连通至多制面棒孔(42),一锁抵元件(44)穿设于螺孔(43)并紧抵棒体(51);d、在锁抵元件(44、323)紧抵鼓槌的棒体时,棒体(51)、多制面棒孔(321、42)和锁抵元件(44、323)三者构成多数个顶制面(p、p′、p″、Q、Q′、Q″)。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鼓槌棒座锁合装置,其特征是主座(30)的多制面棒孔(42)为水滴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鼓槌棒座锁合装置,其特征是棒体(50)相对主座(30)的部位至少有三个顶制面(P、P′、P″),其中一顶制面(P)是由锁抵元件(323)和棒体(51)的抵触面构成,另二个顶制面(P′、P″)则分别在多制面棒孔(321)近尖端部内缘面和棒体(51)相互的抵触面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鼓槌棒座锁合装置,其特征是卡合座(40)的多制面棒孔为水滴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鼓槌棒座锁合装置,其特征是棒体(51)相对卡合座(40)的部位至少有三个顶制面(Q、Q′、Q″),其中一顶制面(Q)是由锁抵元件(44)和棒体(51)的抵触面构成,另二个顶制面(Q′、Q″)则分别在多制面棒孔(42)近尖端部内缘面和棒体(51)相互的抵触面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踏式鼓槌棒座锁合装置,其特点是鼓棒锁接块的棒孔为多制面棒孔,锁接块上设嵌槽,并在主座上设一卡合座,卡合座的嵌檐嵌入嵌槽,卡合座也贯设多制面棒孔,鼓槌的棒体穿伸于各多制面棒孔,并配合锁抵元件,使棒体、多制面棒孔和锁抵元件三者构成多数个顶制面,使鼓槌稳固插设在棒座锁合装置上,无任何松动现象,确保鼓槌以预定的敲击面敲打鼓皮,防止鼓皮破损,杜绝击鼓时鼓槌和棒座锁合装置分离事故发生。
文档编号G10D13/02GK2342436SQ9822447
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6日
发明者廖村淇 申请人:廖村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