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用前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75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用前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镜可动型机动车用前灯,其插装放电灯泡的反射镜由调节机构支持可以相对于灯体调整倾度。特别是涉及将用于使放电灯泡持续稳定地放电的镇流电路单元收容在灯体内的机动车用前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这种前灯,如图9所示,左右一对反射镜3、4形成一体的反射镜单元2收容在灯体1内,在一个反射镜3上插装有放电灯泡5,另一个反射镜4上插装有白炽灯泡6。在反射镜单元2和灯体背面壁1a之间安装有由一个调节支点a和两根大灯调节螺钉b、c构成的调节机构E。反射镜单元2设置成能相对于灯体1调整倾度。符号LX1、LY1分别表示反射镜单元2的水平倾动轴、垂直倾动轴。
调节支点a配置在左右的反射镜3、4之间,使得靠左右方向的大灯调节螺钉C的稍稍转动就可以大幅度地倾动反射镜单元2(可以确保很大的光轴调整量)。
符号7是用于使放电灯泡持续稳定地放电的镇流电路单元,配置在灯体下面壁1b的内侧,从镇流电路单元7导出的输出软线7a连接在放电灯泡5的后端部。

发明内容
但是,在所述的现有结构中,由于有重量的镇流电路单元7设在放电灯泡5的正下方,有可能与行驶振动发生共振。即由于除去镇流电路单元7的前灯的重心G1的位置和镇流电路单元7单体的重心G2的位置间隔很大,前灯整体与车辆的行驶振动发生共振,出现成为异常音响、不均匀摩擦,光轴偏移等的发生原因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到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形成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用前灯,其通过将收容在灯体内的镇流电路单元的重心设置在灯具重心附近,从而不出现与行驶振动共振的现象。
为了达到所述第一个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机动车用前灯中,在灯体内配置左右一对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中至少一个插装有放电灯泡,同时,用于使所述放电灯泡持续稳定放电的镇流电路单元配置在所述灯体内的下部,在上下方向偏置所述左右一对反射镜,使第一反射镜的下面位于与其邻接的第二反射镜的下面的上方。同时在前后方向也偏移配置,使所述第一反射镜在第二反射镜的后方。在所述灯体内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下方到所述第二反射镜的背后的扩展空间中配置所述镇流电路单元。
在偏置于上方的第一反射镜的下方设有只能收容镇流电路单元的第一个扩展空间。但是,即使在第一反射镜的正下方配置镇流电路单元,镇流电路单元的重心位置与除去镇流电路单元的前灯的重心位置也不一致。
因此,使第一反射镜偏置于第二反射镜的后方(使第二反射镜偏置于第一反射镜的前方),使第一反射镜下方的第一个扩展空间的侧方(第二反射镜一侧)开放,在包含该开放区城的扩展空间内配置了镇流电路单元。
即,为了将第二反射镜配置在第一反射镜的前方,在第二反射镜的背后形成有与第一个扩展空间左右相连的第二个扩展空间。换言之,第一反射镜下方的第一个扩展空间成为以第二反射镜后方的第二个扩展空间的大小向侧方扩展的空间。
然后,如果以跨越相连的该第一个扩展空间和第二个扩展空间的方式配置镇流电路单元,则镇流电路单元单独的重心位置和除去镇流电路单元的前灯的重心位置相近。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机动车用前灯中,将所述第一、第二反射镜作为反射镜单元形成一体,同时,用在灯体和反射镜单元之间安装的调节机构可以倾动地支承,将所述镇流电路单元收容在由安装在灯体上的镇流器罩和灯体下面壁构成的镇流器收容室内,在所述镇流器罩上设置所述调节机构的调节支点。
由于左右一对反射镜(第一、第二反射镜)作为反射镜单元形成一体,所以与分别对左右一对反射镜进行倾动调整的构造相比,调节机构的构成变得简洁。
而且,由于调节机构的构成变得简洁,由此就容易防止形成镇流器收容室的镇流器罩与调节机构的干涉。
另外,由于镇流电路单元收容在镇流器收容室内所以不会咯嗒作响。
另外,由于左右一对反射镜作为反射镜单元形成一体,作用在调节支点周围的反射镜单元侧的负荷虽然很大,然而由于位于灯体背面壁的前方的镇流器罩和反射镜单元之间设置有调节支点,故安装调节支点的部件间的距离即调节支点配设的间距比将调节支点设在灯体背面壁和反射镜单元之间的场合短。由此为了支承球形万向接头等构成调节支点的部件,在反射镜单元侧形成的支脚的长度变短,调节支点周围部分的支脚的刚性强度由此而提高。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动车用前灯的正面图;图2是该前灯的水平剖面图(沿着图1中所示II-II线的剖面图);图3是该前灯的纵向剖面图(沿着图1中所示III-III线的剖面图);图4是该前灯的纵向剖面图(沿着图1中所示IV-IV线的剖面图);图5是在该前灯调节支点的配设位置的放大水平剖面图(沿着图1中所示V-V线的剖面图);图6是灯体和镇流器罩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构成作为调节支点的球形万向接头的球支撑部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偏置于上方的反射镜的下方形成的扩展空间的图;图9是现有的前灯正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至图8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动车用前灯,是将本发明用于反射镜可动型前灯的实施例。图1是该前灯的正面图,图2是该前灯的水平剖面图。(沿着图1中所示II-II线的剖面图),图3是该前灯的纵向剖面图(沿着图1中所示III-III线的剖面图),图4是该前灯的纵向剖面图(沿着图1中所示IV-IV线的剖面图),图5是该前灯调节支点的配设位置的放大水平剖面图(沿着图1中所示V-V线的剖面图),图6是灯体和镇流器罩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构成作为调节支点的球形万向接头的球承接部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偏置于上方的反射镜的下方形成的扩展空间的图。
在这些图中,符号10是对应从车体的前方到侧方的区域的前面开口的容器状的合成树脂制的灯体。在灯体10的大致呈矩形的前面开口部装配有弯曲的前透镜12,由灯体10和前透镜12形成灯室空间。然后在该灯室空间内收容着把形成错车光线及行驶光线用的第一反射镜21和形成行驶光线用的第二反射镜22以左右距离规定间隔而一体化的反射镜单元20。
在反射镜21、22的后顶部形成灯泡插座孔23,24,在灯泡插座孔23,24上插装有作为光源的放电灯泡25、卤素灯泡26。在放电灯泡25的后端部,介助连接器43连接着从在反射镜单元20的下方配置的镇流电路单元40拉出的输出软线42(参照图2,图3)。镇流电路单元40是为了使放电灯泡25持续稳定地放电的器件,如图3、图4所示,收容固定在沿着灯体下面壁10a的内侧形成的镇流器收容室B内。
符号25a是灯罩。它设置在放电灯泡25的前方,遮住从灯泡25的发光部向反射镜21规定的有效反射面之外区域射出的光,从而在形成规定光度分布的同时,防止直射光从前透镜12射出。
另外,反射镜21、22如图1、图8所示在上下方向偏置配置,使反射镜21的下面位于比反射镜22下面高出高度H的上方位置,在反射镜21的下方设置用于收容镇流电路单元40的足够大的第一个扩展空间S1。而且,如图2所示,反射镜21、22在前后方向上也偏置配置,使反射镜21位于反射镜22的后方(反射镜22位于反射镜21的前方)在邻接反射镜21的反射镜22的后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个扩展空间S1的侧方相连的第二个扩展空间S2。即第一个扩展空间S1向反射镜22侧扩大第二个扩展空间S2的量。
然后,镇流电路单元40如图2中假想线所示,跨越第一个扩展空间S1和第二个扩展空间S2配置,使得镇流电路单元40的重心G2的位置与除去镇流电路单元40的前灯的重心G1的位置接近(参照图1、图2)。
反射镜单元20靠由一个球形万向接头32和两根大灯调节螺钉34、36(上下大灯调节螺钉34,左右大灯调节螺钉36)组成的调节机构30支持使其相对灯体10能上下左右方向倾动,且通过转动大灯调节螺钉34、36的操作能使反射镜单元20分别围绕水平轴LX、垂直轴LY进行倾动。
即,如图4所示,球形万向接头32以在反射镜单元20的反射镜21,22之间区域的下部延长形成的脚27的前端安装的球部33a支撑在灯体下面壁10a的内侧形成的镇流器收容室B上设置的球承接部33b的构造,构成反射镜单元20(反射镜21,22)的调节支点。
另外,大灯调节螺钉34、36如图4、5所示,支承在灯体10的背面壁10b各自设置的螺栓插孔内,可以转动,同时,将灯体背面壁10b前后贯通并向前方延伸,形成将嵌装于反射镜单元20上延伸形成的托架28、29上的螺母35、37螺合在螺栓34、36的前端的构造。
然后,球形万向接头32和大灯调节螺钉34、36,如图1所示,以在正面看正交的方式配置,转动操作大灯调节螺钉34、36时,螺母35、37沿着大灯调节螺钉34、36进退,反射镜单元20(反射镜21、22)分别围绕水平轴LX(通过球形万向接头32和螺母37的轴),垂直轴LY(通过球形万向接头32和螺母35的轴)进行倾动,使反射镜21、22的光轴L1、L2可以上下左右方向进行倾动调节。
图4的符号38是自动矫正用调节器,在调节器壳体38a内,设有驱动上下大灯调节螺钉34转动的驱动电机39。该自动矫正用调节器38,比如根据检测机动车的车体的前后轴倾斜的倾斜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倾斜角)控制电机39的驱动,使相对于路面的前灯的光轴的倾斜经常总是一定,从而控制上下大灯调节螺钉34的转动,使反射镜单元20(反射镜21、22)绕水平轴LX进行倾动调节。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灯体背面壁10b的前方设置的镇流器收容室B的上面壁和反射镜单元20之间设有作为调节支点的球形万向接头32,故安装球形万向接头32的部件间的距离,即调节支点配置距离,比在灯体背面壁10b和反射镜单元20间设置调节支点时要短。这样,为了设置球形万向接头32的球部33a而在反射镜单元20侧形成的支脚27比在灯体背面壁10b和反射镜单元20间设置调节支点时要短,调节支点周围部分的支脚的刚性强度由此而提高。
符号50是在灯体下面壁10a的内侧一体化安装的合成树脂制的镇流器罩,与灯体下面壁10a一起形成镇流器收容室B。形成镇流器收容室B的镇流器罩50,如图6所示呈具有左右一对侧面壁51,51的纵断面L字型,形成可以覆盖镇流电路单元40整体的箱形。
在镇流器罩50的内侧,向纵方向延伸的肋50a(参照图3)左右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在镇流器收容室B的后方开口的开口部70,如图3、4、6所示装有盖71,该盖71上也一体形成有肋71a。然后,将镇流器罩50一体安装在灯体下面壁10a的内侧形成镇流器收容室B,在该方式下,镇流器电路单元40被夹持在镇流器罩50的肋50a和盖71的纵肋71a以及灯体下面壁10a之间,保持在镇流器收容室B内,而不会出现咯嗒声。
在镇流器罩50的前缘下端部,如图4所示,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舌片状延伸部52,在镇流器罩上面壁53的后端设置前后通孔55的螺旋夹用托架54向上方延伸形成。
另外,灯体下面壁10a,一部分区域形成向下方鼓出的形状,以确保在反射镜单元20下方的收容镇流电路单元40用的充足的空间。即在灯体下面壁10a,如图3、4所示,通过其前缘区域10a1从灯体前面开口部向深处向下倾斜连接在水平区域10a2,而形成与反射镜单元20宽度大致相对应大小的鼓出部11(参照图1)。
在鼓出部11的内侧大致垂直竖立并左右相对的内侧壁11a,11b(参照图6)形成于对应镇流器罩50的左右侧面壁51,51的位置,决定镇流器罩50的左右方向位置。
在与突出部11内侧的内侧壁11a,11b所夹区域相临的灯体背面壁10b上,如前所述,形成有连通镇流器收容室B的开口部70,介助于该开口部70可以使镇流电路单元40出入。
在该开口部70的周边,设置有镇流器罩50一侧的螺旋夹用托架54可触接的凸起部72,在各个凸起部72上设置有螺纹孔73。凸起部72触接在镇流器罩50一侧的托架54上,决定镇流器罩5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另外,通过由螺钉74将镇流器罩50侧的托架54固定在凸起部72上,将镇流器罩50上下左右方向定位。
在由灯体下面壁10a的内侧壁11a,11b夹着的区域,如图6所示,前后延伸的幅宽凸肋76和凹肋77形成左右方向连续的形状,确保了对应镇流电路单元40的重量负荷的灯体下面壁10a的刚性强度。
在更换镇流电路单元用的开口部70的周边也设置了大致等间隔的肋78,确保了对应镇流电路单元40的重量负荷的开口部70周边的刚性强度。
另外在鼓出部11内侧的内侧壁11a,11b所夹区域,设置有镇流器罩50的舌片状延伸部52可以滑动卡合的卡合槽60。卡合槽60如图4、6所示,向斜下方的后方倾斜,在卡合槽60的前缘部设置有挂住镇流器罩50侧的舌片状延伸部52的一对钩62,62。卡合槽60和舌片状延伸部52卡合,将镇流器罩50前后和上下方向定位。
然后,为将镇流器罩50安装在灯体10上,从灯体10前方沿着灯体下面壁10a(鼓出部11)插入镇流器罩50,将镇流器罩50的舌片状延伸部52滑动卡合在卡合槽60中。这时由于螺旋夹用托架54形成和灯体10侧的凸起部72触接的状态,故如果把托架54螺纹紧固在凸起部72,就将镇流器罩50定位固定在灯体下面壁10a上形成一体。
另外,如图4所示,螺旋夹用托架54和凸起部72的端面相对垂直面向后倾,容易进行螺纹紧固托架54的作业。
另外,在镇流器罩50上面,如图7所放大显示的,设置了作为调节支点的球形万向接头32的球承接部33b。即,在镇流器罩上面壁53上,一体形成有由球面82和一对夹持片84,84构成的球承接部33b。球面82是由相对的V字型立壁状的一对夹持片84,84围成的结构,作为调节支点的球形万向接头32的球部33a靠一对夹持片84,84的卡挂前端部84a,84a压接在球面82上并保持为止脱状态而得到支承。球面82与上方的圆筒外表面83连接,球承接部33b的上方开口,将球部33a从上方压进球承接部33b,即可以将两者33a,33b卡合在一起,也可以从两者33a,33b的卡合状态,将球部33a向上方拉,从球承接部33b将其拨出。
图4,6,7的符号57是在镇流器罩50的前缘部形成的缺口,设置在对应装有球部33a的反射镜单元20侧的脚27的位置,是为了防止与由调节而倾动的反射镜单元20(脚27)的干扰。
图5,6中的符号58是在镇流器罩上面壁53上形成的缺口,缺口形成可以插通连接器43的大小,以使得在从开口部70拨出镇流电路单元40时,软线42也与镇流电路单元40一起拉出。
为要把反射镜单元20组装在灯体10上,首先在灯体10上组装大灯调节螺钉34,36。另外,在反射镜单元20的脚27,28,29上预先安装球部件(球部33a)和螺母35,37。然后,把反射镜单元20放入灯体10中,活动着押入反射镜单元20使得球部33a押入球承接部33b的开口部,则可简单地使球部33a和球承接部33b卡合。接着,再在大灯调节螺钉34,36的前端装上螺母35,37,转动大灯调节螺钉34,36,把螺母35,37螺合在大灯调节螺钉34,36上。由此,将反射镜单元20介助于调节机构30组装在灯体10上,形成一体。
另外,为要拆下组装在灯体10上的反射镜单元20,只要按照与在灯体10上组装反射镜单元20的次序完全相反的要求进行就可以。
符号18配设在灯体10的前面开口部和前透镜12之间的延伸反射镜,用于填补反射镜单元20(反射镜21,22)和灯体10之间的缝隙,呈矩形框架形状,形成对应反射镜21、22的开口部18a,18b。在延伸反射镜18的表面与反射镜21、22同样进行铝蒸镀处理,在从灯前方看时,在灯室内不点灯时整体往深处呈金属颜色,从外观上看非常好。
符号91、92是在与灯体背面壁10b的灯泡插孔23,24相临的位置设置的更换灯泡用的开口部,在开口部91上安装有后盖93,在开口部92安装有橡胶制的防尘防水盖94。
另外,在前述实施例中,仅在反射镜单元20的一个反射镜21上插装有放电灯泡25,但也可以作成反射镜22也插装有放电灯泡25的结构。
另外,在前述实施例中,对下述前灯进行了说明,该前灯的左右一对反射镜21、22呈一体化的反射镜单元20介助于调节机构30支承,可相对于灯体10倾动,但也同样适用于左右一对反射镜分别安装,同时,由各自的调节机构支承,可分别相对灯体独立倾动构造的前灯。
另外,在前述实施例中,在收容灯体下面壁10a的镇流器电路单元40的区域形成下方鼓出部11,但也可以不设置下方鼓出部11使灯体下面壁10a呈平坦状态。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构成球形万向接头32的球承接部33b设置在镇流器罩50上,但也可以在灯体背面壁10b上形成的脚的前端设置球承接部33b,或者使支持球部33a的反射镜单元20侧的脚27更长,在灯体背面壁10b上直接设置球承接部33b。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机动车前灯,由于在除去镇流器电路单元的前灯重心位置附近安装镇流器电路单元,所以没有前灯整体与车辆行驶振动共振而产生异常音响、不均匀摩擦、光轴偏移等问题。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由于调节机构的构造简洁,很容易将镇流器收容室设计为不与调节机构相互干扰的形式,所以安装镇流器罩位置的布局自由度大,由此使得调节机构和镇流器收容室的设计更容易。
由于镇流器电路单元收容在镇流器收容室内没有咯嗒声,所以完全没有发生杂音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缩短了调节支点的安装距离,提高了调节支点周围部分的刚性强度,故可以保证长期进行适宜的调节。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车用前灯,在灯体内配置有左右一对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中至少一个插装有放电灯泡,同时,用于使所述放电灯泡持续稳定放电的镇流器电路单元配置在所述灯体内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一对反射镜上下方向偏置配置,使得第一反射镜的下面位于邻接的第二反射镜的下面的上方,同时,所述左右一对反射镜在前后方向也偏置配置,使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后方,在所述灯体内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下方到所述第二反射镜的背后的扩展空间中配置有所述镇流器电路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用前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反射镜作为反射镜单元形成一体,同时,由在所述灯体和所述反射镜单元之间安装的调节机构可倾动地支承,所述镇流器电路单元收容在由安装在所述灯体上的镇流器罩和灯体下面壁构成的镇流器收容室内,在所述镇流器罩上设置有所述调节机构的调节支点。
全文摘要
一种机动车用前灯,在灯体10内配置左右一对反射镜21、22,用于使反射镜21中插装的放电灯泡25持续稳定放电的镇流器40配置在灯体10内的下部,将左右一对反射镜21,22在上下方向偏置,同时,前后方向也偏置,使编置于上方的第一反射镜21位于邻接的第二反射镜22后方,通过跨着从偏置于上方及后方的第一反射镜21下方到第二反射镜22背后的扩展空间S1,S2配置镇流器40,使镇流器单独的重心G2的位置和除去镇流器40的前灯的重心G1的位置接近。
文档编号F21V14/04GK1358956SQ0114363
公开日2002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4日
发明者藤浪裕树, 西谷典弘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