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44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照明用设备的设计与发展也不断的创新。由于某些发光元件在作功过程中极易产生高温,且发光功率越大,自体作功产生的热量热越多,温度也越高,而此自体高温对发光元件本身寿命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发展照明设备的同时,如何快速有效地散热也是业者首要考虑的重点。
一般的照明设备是在灯壳中加装一直接与驱动发光元件发光的电路板组接的散热鳍片座,透过该散热鳍片座来加速散除发光元件的热量,进而降低发光元件温度。但是为避免水或灰尘等进入灯壳中,一般照明设备的灯壳都为封闭式,因此,传导至该散热鳍片座的热量无法散出封闭的灯壳外,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灯壳内的空气温度会越来越高,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散热效率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包含一照明单元,该照明单元包括一中空灯座、一组装于该灯座中的电路板,及至少一设置于电路板前侧面的发光体,该照明设备的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组装于灯座上并与该电路板组接的散热单元而可将该发光体传导至电路板的热量导出该灯座外的散热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设备具有高散热效率,可快速散热。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正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该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正视图;图8是该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该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说明一灯座嵌装固定于一机壳中的情况;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的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照明单元3、及一组装于该照明单元3上的散热单元4。
该照明单元3包括一中空灯座31、一直立组装固定于该灯座31中的电路板32,及二上下间隔地电连接固定于该电路板32前侧面的发光体33。该灯座31具有一直立环状座体311、一罩盖于该座体311后侧的背盖312,及一可罩盖于座体311前方且会露出发光体33的前盖(图未示)。该电路板32便是组装固定于该座体311的内周面右上方。在本实施例中,该灯座31是由塑胶材料制成,而该发光体33为发光二极管,但是实施时不以此为限。
该散热单元4包括一贴覆固定于该电路板32后侧面的散热鳍片座41、三分别组装固定于该灯座31外表面的散热板42,及多个贯穿所述散热板42与灯座31而分别与该散热鳍片座41接触的螺柱状导热件43。
该散热鳍片座41具有一贴覆固定于该电路板32后侧面的板状组接部411,及多个间隔突设于该组接部411后侧面的鳍片部412。所述散热板42是分别组装于该座体311左、右外侧面与背盖312后侧面,且每一散热板42外侧面都呈凹凸不平的波浪状。所述导热件43是两两成对地穿设于每一散热板42上,其中,四导热件43是左、右对称地伸入接触于散热鳍片座41的组接部411左、右侧,而另二导热件43是前后延伸地穿入抵接于鳍片部412间。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件43与散热鳍片座41都由具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材料制成,且导热件43也可以是导热效果极佳的热管。而导热件43外形不以螺柱状为限。
透过导热件43与散热板42的组接设计,可将发光体33经由电路板32传导至散热鳍片座41的热量导至灯座31外,而经由散热板42散除至周遭空气中,因此快速降低发光体33的温度,使该照明设备适于长时间使用。
实施时,也可使左右延伸的导热件43直接与鳍片部412抵接。另外,也可不设置该散热鳍片座41,而直接将导热件43设计成与该电路板32抵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所不同处只在于该灯座31与散热单元4的构造。为方便说明,以下只针对本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不同处进行说明。
该灯座31的环状座体311的后侧缘顶端凹陷有一贯穿内、外侧面的组装孔310。而该散热单元4只包括一贴覆固定于该电路板32后侧面的散热鳍片座41、一嵌装于该座体311中并盖封该组装孔310的金属导热板44,及一穿设于该导热板44上并往下延伸而与该散热鳍片座41接触的导热件43,且该导热板44是由高传导系数的金属制成。借由该导热件43与导热板44的设置,电路板32与灯座31内部的热量都可直接经由导热件43与导热板44而传导至灯座31外,而散除于周遭空气中,进而可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但是实施时,导热件43与导热板44的设置位置不以上述位置为限,可依需要而调整。另外,也可不设置散热鳍片座41,而使该导热件43直接与电路板32接触。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照明单元3与散热单元4的组接设计。为方便说明,以下只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进行叙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散热单元4包括一散热鳍片座41、一导热件43与一导热板44。其中,该导热板44是贴覆固定于该灯座31的背盖312内侧面,且呈中空环框状。而该散热鳍片座41是组装固定于该座体311右外侧面,该散热鳍片座41的组接部411为环框形结构,而鳍片部412是上、下间隔平行地设置于该组接部411的左、右两侧壁间。该导热件43是上下延伸地贯穿该散热鳍片座41的组接部411与鳍片部412,且上端部水平弯折延伸地贯穿该灯座31,而与该导热板44穿设抵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热件43为具有高导热效果的热管。
该照明单元3的电路板32是嵌装靠抵于导热板44的内周面,而该发光体33是电连接于该电路板32前侧面。
透过该导热件43延伸贯穿该散热鳍片座41的鳍片部412的设计,及该导热板44、电路板32与导热件43间的组接设计,可将该电路板32传导至导热板44的热量与散布于灯座31中的热量,经由导热件43而传导至灯座31外的散热鳍片座41的鳍片部412,进而可达到快速散热与降温的目的。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灯座31与散热单元4结构设计。以下只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该灯座31的座体311与背盖312都是由铝板制成。该座体311是呈开口朝后的盖体状,且前侧面具有一组装孔310。但是实施时,灯座31的材质不以此为限不以此为限。
该散热单元4不设置散热板42与导热件43。该导热板44是盖封该组装孔310地贴覆固接于该座体311的内侧面,并具有一与座体311抵接的环板部441,及一自该环板部441内周缘往前凸入该组装孔310中的盖体状靠抵部442。而该散热鳍片座41是以其板状组接部411覆盖该靠抵部442,并抵接固定于环板部441后侧面,且该散热鳍片座41还具有一自该组接部411往前凸伸并对应抵接于该靠抵部442后侧面的凸抵部413。
在本实施例中,该照明单元3的电路板32是贴覆固定于该靠抵部442前侧面。因此,可借由该导热板44的靠抵部442与散热鳍片座41的凸抵部413的抵接设计,将发光体33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鳍片部412,而扩散至灯座31内部的空气中,于此同时,导热板44的环板部441也会将部分热量传导至金属灯座31,而该灯座31会将其内部的热量往外传导至外侧面,而散除于周遭空气中,进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如图7~9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照明单元3的灯座31外型与结构,及该散热单元4与该照明单元3间的组接关系。以下只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该照明单元3的灯座31是由导热系数高的金属薄板制成,如铝板,并呈内部中空的壳体状,且实施时,该灯座31后半部会被嵌装固定于一封闭机壳20中,只前半部会外露。该灯座31的前、后侧面分别具有二间隔相对称且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组装孔310,而前侧面还具有多个左、右间隔排列且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长条状散热孔314。该照明单元3的电路板32数量为二,且分别盖封该灯座31后侧面的组装孔310地固定于该灯座31后侧面,发光体33便是分别电连接固定于电路板32前侧面,且可分别被驱动而产生穿出灯座31前侧面的组装孔310的光线。
而该散热单元4不设置散热板42,且该导热板44是组装固定于该灯座31后侧面,并往前靠抵于电路板32后侧面。导热件43是上下间隔地嵌固于该导热板44后侧面,且左、右两相反端部分别往前弯折延伸而固接于灯座31后侧面。在本实施例中,导热件43是高导热性质的热管,但是实施时不以此为限。
透过该导热板44同时和金属灯座31与电路板32抵接的设计,可快速地将电路板32的热量经由导热板44传导至整个灯座31,并由灯座31前半部散除至空气中,再加上设置于导热板44与灯座31间的导热件43,可提高将热量传导至灯座31的速率。而散热孔314的设计,除了可增加灯座31的整体散热面积,有助于提高散热效率外,发光体33传导至灯座31内部的空气中的热量,也可直接经由空气对流,而自散热孔314排出,使得该灯座31本身具有极佳的散热效果。但是是实施时,导热件43并非必要。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不同处只在于该灯座31的组装孔310与该散热单元4的组接结构设计。以下只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不同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该灯座31后侧面的组装孔310为螺孔状。而该散热单元4只设置有二分别螺接固定于组装孔310中的导热件43,每一导热件43具有一可螺接固定于所对应组装孔310中的螺柱部431,及一突设于该螺柱部431后端面且可供使用者扭转而连动螺柱部431枢转的扳转部432。该照明单元3的电路板32便是抵接固定于该螺柱部431前端面,而发光体33便是电连接于电路板32前侧面。
透过导热件43的螺柱部431与该金属灯座31的组接设计,可直接将传导至电路板32的热量导至整个灯座31,而可快速散除至灯座31前侧的空气中,达到快速散热与降温的目的。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的第七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灯座31与该散热单元4的结构设计。为方便说明,以下只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不同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该金属灯座31具有一与第五实施例的灯座31结构大致相同的座体311,及一突设于该座体311后侧面的凸板313,且该凸板313后侧面具有二上、下间隔的嵌接槽315,及二分别连通嵌接槽315与组装孔310的穿孔316。
该散热单元4只具有一导热件43与二导热板44。该导热件43是左高右低地倾斜嵌装于该灯座31的凸板313后侧面,且两相反端部分别往前弯折固接于该座体311后侧面。导热板44是分别盖封穿孔316地嵌装于嵌接槽315中,每一导热板44具有一嵌装固定于所对应嵌接槽315中的嵌板部443,及一自嵌板部443前侧面往前突伸入该穿孔316中的板状组接部444。该照明单元3的电路板32便是组装固定于该组接部444前侧面。
透过导热板44、导热件43与灯座31的组接设计,可使传导至电路板32的热量可快速地传导至金属灯座31,而散除至灯座31前侧的周遭空气中,进而可快速降低发光体33的温度。
综观上述,透过该散热单元4的散热鳍片座41、散热板42、导热件43与导热板44,分别与该照明单元3的灯座31与电路板32的组接结构设计,可快速地将发光体传导至电路板32与灯座31内部空气中的热量,快速地导至灯座31外,而直接散除于周遭空气中,因此可快速降低发光体的温度。另外,该灯座31的金属材质设计,可提高灯座本身的散热效率,可直接将本身内部的热量传导至外界空气,进而可提高整体散热效率,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
权利要求1.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包含一照明单元,该照明单元包括一中空灯座、一组装于该灯座中的电路板,及至少一设置于电路板前侧面的发光体,该照明设备的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组装于灯座上并与该电路板组接的散热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包括一延伸贯穿该灯座并与该电路板连接的导热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还包括一组装于该灯座外并与该导热件组接的散热鳍片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鳍片座具有一固设于该灯座外的组接部,及多个间隔突设于该组接部外表面且分别与该导热件组接的鳍片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还包括一组装于该电路板上并与该导热件抵接的散热鳍片座,及至少一组装于该灯座外并与该导热件组接的散热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还包括一嵌装于该灯座上并与导热件组接的导热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照明单元的灯座是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一开口朝后的盖体状座体,及一覆盖该开口地组装于座体后侧的背盖,该散热单元包括一组装于该座体的朝后侧面并往前延伸至座体前侧面的导热板,该电路板组装固定于该导热板前侧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还包括一组装固定于该导热板后侧面的散热鳍片座,且该散热鳍片座具有一与导热板抵接的组接部,及多个间隔地自该组接部往后突伸的鳍片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灯座是由导热性佳的金属制成且前侧面间隔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散热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包括一组装固定于该灯座后侧面并与该电路基板抵接的导热板,及至少一个组装固定于该灯座与该导热板间的导热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灯座后侧面具有至少一嵌接槽,及一连通该嵌装槽与灯座内部的穿孔,该散热单元包括一盖封该穿孔地嵌装固定于该嵌装槽中并与该电路板后侧面组接的导热板。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包括一螺设于该灯座后侧面并与该电路板抵接的柱状金属导热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照明设备,包含一照明单元,及一组装于照明单元中的散热单元。该照明单元包括一中空灯座、一组装于该灯座中的电路板,及至少一设置于电路板前侧面的发光体。该散热单元是组装于灯座上并与该电路板组接而可将该发光体传导至电路板的热量导出该灯座外。透过该散热单元将设置于灯座中的发光体传导至电路板的热量导至灯座外的设计,可使发光体产生的热量快速散除至外界空气中,进而可快速降低发光体温度。
文档编号F21V29/00GK2828565SQ200520019340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日
发明者周辉龙, 李俊毅 申请人:盟立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