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44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安装设在车内顶灯具中,且利用发光二极管元件产生照明作用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一车内顶灯装置1,包含一灯座11、一与灯座11组装在一起的灯罩12、一设置在灯座11中的导电片13、一与导电片13电性连接的灯泡15,以及一开关件14,利用开关件14,控制电流经导电片13而传至灯泡15,使得灯泡15发光。
然而,由于目前现有灯泡15本身所产生的照明光线亮度普遍不足,无法确实达到有效的车内照明目的,车内乘客进行物品搜寻与阅读时感到十分困难。
如图2所示,为改善上述现有车内顶灯装置1照明光线亮度普遍不足的缺失,相关业者进一步开发出如图2所示的车内日光顶灯装置2,其包含一锁设在车顶上的灯座21、一与灯座21锁设在一起的灯罩22,以及一能发散出光线的日光灯管23。利用日光灯管23可散出较高亮度的照明光线,能够大为提升车内照明亮度,然而,车内日光顶灯装置2在整体结构与电路配置上明显不同于上述原内装配备的车内顶灯装置1,在进行改装配置作业时相当繁琐且耗时,甚至会对原车内部结构与内观造成负面影响。
如图3所示,因此,相关业者有鉴于上述车内日光顶灯装置的改装工程较为复杂,在考虑不过于变更原车内部结构与内观的前提下,主要对上述车内顶灯装置1的灯泡15进行更换,如图3所示的冷阴极顶灯照明器3包含一电路板34、二设置在电路板34上的衔接片35、一能发散出高亮度冷光线的冷阴极灯管36,以及一设置于电路板34上且与二衔接片35及冷阴极灯管36电连接的控制电路器37。
在改装上,只需将原车内装配备的车内顶灯装置1的灯泡15拆下,再将冷阴极顶灯照明器3的电路板34直接安装在灯座11内,使电路板34上的二衔接片35分别触接二导电片13即可,不但拆装组合便利,且能利用设置在电路板34上的冷阴极灯管36的高亮度来达到提升车内照明亮度的功效。
然而,就算如此,却因为冷阴极灯管36发光时,一定要具备控制电路器37上的体积较为庞大的变压器方能顺利启动,灯管11与灯罩12之间需留有较大的空间,因此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车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便于安装、利用发光二极体元件以达到极佳车内照明效果,且适用性高的车内照明装置。
本照明装置包含一灯座、一与灯座组装在一起且配合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灯罩、二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导电片,以及一用以控制电流传导至导电片的开关件。
该照明装置是安装在容置空间中,其包含一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电路板、二分别与导电单元的导电片触接且与电路板连接的触接片,以及至少一连接设置在电路板上而能朝灯罩发射照明光线的发光二极管元件。二触接片将传导到二导电片的电流传递至电路板,用以驱动发光二极管元件发光。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是利用该发光二极管元件能发射出高亮度的照明光线,以明显提升车内照明效果,同时,照明装置整体拆装简便,组装便利性佳,而且,借由发光二极管元件启动所需元件少,整体体积小,适用于各类车种,适用性极广。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现有车内顶灯装置;图2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一有车内日光顶灯装置;图3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现有车内冷阴极顶灯装置;
图4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图6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7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的是以下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图4与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车内顶灯具4包含一装设在车顶内面的灯座41、一与灯座41组装在一起并相互配合界定出一容置空间43的灯罩42、二设置在容置空间43中的导电片44,以及一外露且可滑移地设置在灯罩42与灯座41相交界处的开关件45,借开关件45控制电流传导至导电片44。
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具有一水平地固定在容置空间43中的电路板51、二分别与导电片44触接且其底端连固在电路板51顶面上的触接片52、六连接设置在电路板51底面上且分别能朝灯罩42发射照明光线的发光二极管元件53、一设置在电路板51顶面上且与六发光二极管元件53串连的电阻54,以及一设置在电路板51顶面上且与六发光二极管元件53串连的二极管55,利用开关件45与导电片44相配合,以将车内电流依序传递至二触接片52、位于电路板51上的电阻54、六发光二极管元件53与二极管55,因而驱动六发光二极管元件53发射出高亮度的照明光线,本实施例中,六发光二极管元件53是以三个为一列沿电路板51长度方向排列成二列,二极管55主要是作为防止电流逆流至发光二极管53造成烧毁。
使用时,利用开关件45的滑移切换动作,以控制电流传递至位于电路板51上的电阻54、发光二极管元件53与二极管55,用以控制发光二极管元件53产生明灭交替动作,达到对于车内照明作用需求的掌控。
本实用新型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在使用上具有以下优点1.组装方便当使用者感觉如图1所示现有原车内装配备车内顶灯装置1的灯泡15所产生车内照明效果不佳时,只需将灯泡15拆卸下,予以更换重装成如本实施例所示形式。
在改装过程中,确保重装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的触接片52与属原内装配备的导电片44接触接合在一起,透过开关件45的控制,就能调控发光二极管元件53的明灭动作,借发光二极管元件53所发射产生的高亮度照明光线,能明显提升车内照明效果。
因此,在组装过程中,只需透过简易、便捷的拆解组合手法,完全无须变更原有内部结构,能保持原有车内配备外观,组装方便,可明显改善现有车内日光顶灯装置2进行改装时作业复杂且影响原车内装结构等问题。
2.车内照明效果佳续如前述,利用发光二极管元件53在通电后能发射出高亮度的照明发线,有效提升车内照明效果,明显改善现有车内顶灯装置1的车内照明效果差等问题。
3.适用性广另一方面,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由于是采用发光二极管元件53作为照明之用,而发光二极管元件53所需的启动元件少且体积也小,因而使得整体体积小,所需占用空间小,相对能用于所有车款原内装配备,整体适用性广且经济效益高,有效改善现有冷却极顶灯照明器3由于必须配备变压器等体积较大的启动元件,而造成所需空间需求大,整体适用性小且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的触接片52底端是由电路板51底面穿凿至电路板51顶面处,并予以焊接固定,本实施例同样能达到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所具有组装方便、车内照明效果佳,以及适用性广等优点。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的电路板51是直立地固定在容置空间43中,二触接片52是分别焊接夹覆在电路板51相反两侧处,电阻54设置在电路板51一侧上,二极管55则设置在电路板51同侧上。
另外,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具有一连接设置在电路板51底端面上的发光二极管元件53,其中,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的各元件的构造与作用皆等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故不再详述。
因此,本实施例只采用一个发光二极管元件53也同样能达到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所具有的组装方便,车内照明效果佳,以及适用性广等优点。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利用发光二极管元件53能发射出高亮度的照明光线,以明显提升车内照明效果,同时,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5整体拆装简便,而且,也借由发光二极管元件53启动所需元件少,使得整体体积小而空间需求小,适用于各类车种,适用性极广,所以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该车内顶灯具包含一灯座、一与该灯座结合且配合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灯罩、二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导电片,以及一用以控制电流传导至导电片的开关件,该照明装置设置在该容置空间中,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包含一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电路板、二分别与该导电单元的导电片触接且与电路板连接的触接片,以及至少一连接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照明装置包含一设置在电路板上且与发光二极管元件串连的电阻,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且与发光二极管元件串连的二极管。
专利摘要一种车内顶灯具的照明装置,其包含二用以传递电流的导电片,照明装置具有与导电片连接的电路板、二分别与导电片触接且与电路板连接的触接片,以及至少一连接设置在电路板上而能发光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利用发光二极管元件发光时所需的启动元件少,且能发射出高亮度的照明光线,该装置具有体积小且适用性强等特点。
文档编号F21S8/10GK2842197SQ20052001931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1日
发明者夏文亮 申请人:濠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