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87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PDP),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显示高质量图像的更亮且更有效的PDP。
背景技术
通常,在等离子体显示板(PDP)中,在电极之间施加交流(AC)或直流(DC)电压以引起等离子放电。该等离子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体以发射可见光,由此形成图像。
PDP根据放电类型可以是DC或AC PDP。在DC PDP中的所有电极暴露在放电空间中,在放电期间电荷直接在电极之间移动。另一方面,介电层覆盖AC PDP的至少一个电极,放电通过壁电荷进行。
根据电极布置,PDP也可以是面对放电型PDP或表面放电型PDP。面对放电型PDP具有分别形成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上的一对维持电极,且垂直于基板发生放电。表面放电型PDP具有形成在同一基板上的一对维持电极,且平行于基板发生放电。尽管面对放电型PDP可以比表面放电型PDP更亮且更有效率,但是包括在面对放电型PDP中的荧光层易于劣化。因此,更常采用表面放电型PDP。
图1是示出传统的表面放电型PDP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的PDP的剖面图。
参照图1和图2,该PDP包括彼此面对的下基板10和上基板20,在它们之间具有放电空间。在放电空间中发生等离子体放电。
多个寻址电极11形成在下基板10上,第一介电层12覆盖寻址电极11。以规则间隔布置的多个隔肋13将放电空间划分成多个放电室(discharge cell)14。隔肋13也防止相邻放电室14间的电气和光学串扰。放电气体可以是Ne气和Xe气的混合物,并填充放电室14,且荧光层15在第一介电层12上和隔肋13的侧面上涂覆为预定厚度,这形成了放电室14的内壁。
上基板20是透明的从而它可以透射可见光,且通常由玻璃制成。上基板20耦合到其上形成有隔肋13的下基板10。成对的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1a和21b形成在上基板20上并垂直于寻址电极11布置。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1a和21b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例如氧化铟锡(ITO),使得它们可以透过可见光。为了降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1a和21b的线电阻,更窄的第一和第二汇流电极22a和22b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1a和21b上。透明的第二介电层23覆盖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1a和21b及第一和第二汇流电极22a和22b,且保护层24覆盖第二介电层23。保护层24防止等离子体溅射损伤第二介电层23,并且它发射二次电子,从而降低放电电压。保护层24通常由氧化镁(MgO)制成。
在上述传统的PDP中,从放电室14发射到上基板20的可见光的量受限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1a和21b。如果将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1a和21b放置得更接近隔肋13以解决该问题,那么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1a和21b之间的距离增加了,由此增加了放电电压。另外,为了显示高质量的图像,应该减小放电室14的体积。但是,在如上构建的PDP中,减小放电室体积可能导致差的放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PDP,该PDP能够在增强亮度和发光效率的同时产生高质量的图像。
本发明其它的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中阐述,通过该描述将部分地显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得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板(PDP),其包括彼此面对、其间具有放电空间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将放电空间分隔成多个放电室的多个隔肋。多个寻址电极布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一介电层布置在寻址电极上。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多个第二维持电极布置在第二基板和隔肋之间,以在放电室内引起表面放电,并且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在对应于隔肋的位置。第二介电层覆盖至少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的表面,以及荧光层布置在放电室内。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板(PDP),其包括彼此面对、其间具有放电空间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多个下隔肋和多个上隔肋,该下隔肋和上隔肋将放电空间分隔成多个放电室。多个寻址电极布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一介电层布置在寻址电极上。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多个第二维持电极布置在下隔肋和上隔肋之间,以在放电室内引起表面放电,并且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在对应于下隔肋和上隔肋的位置。第二介电层覆盖至少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的表面,以及荧光层布置在放电室内。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板(PDP),其具有产生等离子放电的多个放电室。放电室包括寻址电极。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沿着放电室的第一侧布置以在放电室内引起第一表面放电,并且第三维持电极和第四维持电极沿着放电室的第二侧布置以在放电室内引起第二表面放电。第一连接电极将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三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第二连接电极将第二维持电极和第四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在放电室内引起第一面对放电。
应理解,前面的总体说明和下文的详细说明是示范性的和解释性的,用于提供对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包括了附图以提供对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和构成了说明书的一个部分,附图示出了发明的实施例,其与说明一道用于解释发明原理。
图1是示出传统的表面放电型PDP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的PDP的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是图3的PDP的布置在隔肋上的电极的透视图;图5是沿线V-V’的图3的PDP的横截面;图6是沿线VI-VI’的图3的PDP的横截面图;图7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布置在隔肋上的电极的透视图;图8是图7的PDP的横截面视图;图9根据本发明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布置在隔肋上的电极的透视图;图10是图9的PDP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参照附图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实施,不应解释为限于这里举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来使得本公开彻底,并充分地将发明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中,为了清楚可以放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图中的类似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
应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者基板的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与此相对照,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是图3的PDP的布置在隔肋上的电极的透视图。图5是沿线V-V’的图3的PDP的横截面,图6是沿线VI-VI’的图3的PDP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3、图4、图5和图6,作为下基板的第一基板110和作为上基板的第二基板120布置得彼此面对,其间具有空间。第一基板110可以玻璃基板。在第一基板110上多个寻址电极111布置来彼此平行。第一介电层112覆盖寻址电极111。第二基板120也可以是玻璃基板。
多个隔肋布置在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这些隔肋通过分隔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的空间形成多个其中发生放电的放电室114。隔肋也防止相邻放电室114之间的电气和光学串扰。隔肋包括第一隔肋113a和布置得与第一隔肋113a相交叉的第二隔肋113b。第一隔肋113a可以形成来平行于寻址电极111,且第二隔肋113b可以形成来垂直于寻址电极111。
包括在放电室114中的放电气体通过等离子放电发射紫外线。放电气体可以包括氖(Ne)气和氙(Xe)气。产生红(R)、绿(G)和蓝(B)的荧光层115在放电室114的内壁上,即在第一介电层112和隔肋的侧壁上布置为预定厚度。由等离子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激发荧光层115,这发射预定颜色的可见光。
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对布置在第二基板120和第一隔肋113a之间。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布置得平行于寻址电极111,并且表面放电通过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发生在放电室114的内部,如在图3和图4中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对之间的曲线所指示那样。电耦合第一维持电极121a的第一连接电极122a和电耦合第二维持电极121b的第二连接电极122b交替地布置在第二基板120和第一隔肋113a之间。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122a和122b布置在放电室114的相对侧上,面对放电通过连接电极122a和122b发生在放电室114的内部,如在图3和图4中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122a和122b之间的直线所指示那样。虽然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122a和122b以及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在图中显示为具有相同的高度,但是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122a和122b可以比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要高或低。如果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122a和122b比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要低,那么气体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122a和122b以及第二基板120之间的间隙,因此促进气体排放和在放电期间由于引火(priming)颗粒的移动而降低放电电压。相反,如果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122a和122b比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要高,那么导致面对放电的电场可能更强,由此降低放电电压。
第二介电层123覆盖至少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122a和122b以及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的表面。虽然在图5中未示出,但是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b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122a/b可以直接布置在第一基板120和/或隔肋113a/b上。保护层124布置在第二基板120和第二介电层123上。保护层124防止等离子体颗粒的溅射对第二基板120和第二介电层123损害,并且它发射二次电子,从而降低放电电压。保护层124通常由氧化镁(MgO)制成。
在如上构造的PDP中,寻址放电发生在寻址电极111和布置在相邻第一隔肋113a上的两个第一维持电极121a之间,或发生在寻址电极111和布置在相邻第一隔肋113a上的两个第二维持电极121b之间。由于寻址放电发生在寻址电极111和两个第一维持电极121a或第二维持电极121b之间,所以可以比传统PDP更快地寻址,并且寻址放电电压可得到降低。
接下来,维持放电发生在选择的放电室114中。维持放电在预定电压施加到相邻第一隔肋113a的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时开始。该电压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122a和122b施加到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以这种方式开始的维持放电发生为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之间的表面放电。通过放电室114中的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产生了集中的电场,由此平稳地开始维持放电。在开始维持放电之后,表面放电发生在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之间,并且面对放电发生在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122a和122b之间。因此,放电室114可以比传统上具有更集中的电场,这允许减小维持放电电压。另外,随着放电室114的体积减小,电场集中增加。因此,根据该实施例的PDP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图像。
另外,在上述PDP中,介电层不需要形成在第二基板120上。因此,在放电室114中产生的可见光透射率可以增加,由此提高了PDP的亮度和发光效率。而且,电阻较大的氧化铟锡(ITO)不需要形成在第二基板120上。
进行试验来检测图1的传统PDP以及图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发光效率。根据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PDP(当在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121a和121b对之间的距离是8mm时)具有比传统PDP大大约32%的发光效率。这里在放电室114中使用Ne和5%Xe的组合作为放电气体,放电气体的压力是10Torr。
图7根据本发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布置在隔肋上的电极的透视图。图8是图7的PDP的横截面视图。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与本发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不同的特征。
参考图7和图8,作为下基板的第一基板210和作为上基板的第二基板220布置得彼此面对,其间具有空间。在第一基板210上,多个寻址电极211布置来彼此平行,并且第一介电层212覆盖寻址电极211。
垂直地彼此分开的多个下隔肋和多个上隔肋布置在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20之间。该下隔肋和上隔肋将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20之间的空间划分来形成多个放电室214。下隔肋包括第一下隔肋213a和布置来与第一下隔肋213a交叉的第二下隔肋213b。上隔肋包括第一上隔肋230a和布置来与第一上隔肋230a交叉的第二上隔肋230b。第一下隔肋213a和第一上隔肋230a可以布置来平行于寻址电极211,第二下隔肋213b和第二上隔肋230b可以布置来垂直于寻址电极211。
荧光层215在放电室214的内壁上,即在第一介电层212、下隔肋的侧壁和第二基板220的底表面上形成为预定厚度。
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23a和223b对在第一下隔肋213a和第一上隔肋230a之间沿着放电室214的侧面布置。第三和第四维持电极221a和221b对在第一上隔肋230a和第二基板220之间沿着放电室214的侧面布置。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23a和223b以及第三和第四维持电极221a和221b平行于寻址电极211布置,表面放电在放电室214中发生在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23a和223b之间以及在第三和第四维持电极221a和221b之间,如在图7中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23a和223b对之间以及第三和第四维持电极221a和221b对之间的直线所指示那样。
电耦合第一维持电极223a的第一连接电极224a和电耦合第二维持电极223b的第二连接电极224b交替地布置在第二下隔肋213b和第二上隔肋230b之间。电耦合第三维持电极221a的第三连接电极222a和电耦合第四维持电极221b的第四连接电极222b交替地布置在第二上隔肋230b和第二基板220之间。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224a和224b以及第三和第四连接电极222a和222b布置在放电室214的相对侧上,面对放电在放电室214中发生在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224a和224b之间,以及发生在第三和第四连接电极222a和222b之间,如在图7中第三和第四连接电极222a和222b之间的直线所指示那样。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224a和224b可以比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23a和223b要低或高,与前一个实施例类似。同样,第三和第四连接电极222a和222b可以比第三和第四维持电极221a和221b要低或高。
第二介电层233覆盖至少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23a和223b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224a和224b的表面。第三介电层231覆盖至少第三和第四维持电极221a和221b以及第三和第四连接电极222a和222b的表面。虽然在图8中未示出,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23a/b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224a/b可以分别直接布置在下隔肋213a/b上,并且第三和第四维持电极221a/b以及第三和第四连接电极222a/b可以直接布置在第二基板220上。保护层224布置在上隔肋、第二和第三介电层233和231以及第二基板220之上。
在如上构造的PDP中,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23a和223b布置得比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的更靠近寻址电极211。因此,寻址放电可以更容易地发生,这允许更低的寻址放电电压。另外,由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223a和223b的表面放电和由于第三和第四维持电极221a和221b的表面放电可以更加平稳地引发维持放电。而且,在引发维持放电之后,面对放电可以发生在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224a和224b之间和在第三和第四连接电极222a和222b之间,由此可以降低维持放电电压。
图9根据本发明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PDP的布置在隔肋上的电极的透视图。图10是图9的PDP的横截面视图。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第三示范性实施例与本发明第一和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不同的特征。
参考图9和图10,作为下基板的第一基板310和作为上基板的第二基板320彼此面对,其间具有多个放电室314。在第一基板310上,多个寻址电极311布置来彼此平行,并且第一介电层312覆盖寻址电极311。
垂直地彼此分开的多个下隔肋和多个上隔肋布置在第一基板310和第二基板320之间。下隔肋包括布置得平行于寻址电极311的第一下隔肋313a和布置得垂直于寻址电极311的第二下隔肋313b。上隔肋包括布置得平行于第一下隔肋313a的第一上隔肋330a和布置得平行于第二下隔肋313b的第二上隔肋330b。荧光层315在放电室314的内壁上,即在第一介电层312、下隔肋的侧壁、第二基板320和上隔肋的侧壁上形成为预定厚度。
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321a和321b对在第一下隔肋313a和第一上隔肋330a之间沿着放电室314的侧面布置。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321a和321b平行于寻址电极311布置,在放电室314内,表面放电发生于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321a和321b之间,如在图9中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321a和321b对之间的曲线所指示那样。电耦合第一维持电极321a的第一连接电极322a和电耦合第二维持电极321b的第二连接电极322b交替地布置在第二下隔肋313b和第二上隔肋330b之间。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322a和322b布置在放电室314的相对侧上,面对放电在放电室314中发生在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322a和322b之间,如在图9中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322a和322b之间的直线所指示那样。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322a和322b可以比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321a和321b要低或高,与前面的实施例类似。第二介电层331覆盖至少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321a和321b的表面。虽然在图10中未示出,第一和第二维持电极321a/b和第一和第二连接电极322a/b可以分别直接布置在下隔肋313a/b和上隔肋330a/b上。保护层324布置在第二介电层331上。
在第一到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PDP中,其上形成了寻址电极111、211和311的第一基板110、210和310是下基板,第二基板120、220和320是上基板。但是,作为替代方案,其上形成寻址电极的第一基板可以是上基板,第二基板可以是下基板。
在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PDP中,可以获得如下的效果。
第一,在寻址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可以发生快速的寻址放电,由此降低了寻址放电电压。
第二,由维持电极和连接电极产生的电场集中在放电室内部,由此降低了维持放电电压。另外,由于放电室的体积减小,电场变得愈发集中在放电室内,由此可以更加容易地产生高质量的图像。
第三,起始,放电开始为形成在第一隔肋上的维持电极所导致的表面放电,然后变化为形成在第二隔肋上的连接电极所导致的面对放电。
第四,维持电极和连接电极布置在隔肋上,介电层不需要形成在上基板上,这可以增加由放电室所产生的可见光的透射率。因此,PDP的亮度和发光效率可改善。而且,比如ITO的高电阻的材料不需要形成在第二基板上。
第五,由于电场可以更加均匀地形成在放电室的内部,因此由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可以更加均匀地传输到荧光层,由此改善亮度和发光效率。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明白,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的改进和变化,而不背离发明的精神或范围。于是可以想到,只要它们落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本发明将涵盖这些改进和变化。
本申请要求于2005年3月7日提交的第10-2005-001874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此处将其引用结合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彼此面对、其间具有放电空间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将所述放电空间分隔成多个放电室的多个隔肋;布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寻址电极;在所述寻址电极上的第一介电层;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多个第二维持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隔肋之间以在所述放电室内引起表面放电,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在对应于所述隔肋的位置;覆盖至少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所述第二维持电极的表面的第二介电层;以及布置在所述放电室内的荧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隔肋包括第一隔肋;以及布置来于所述第一隔肋相交的第二隔肋,其中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隔肋和第二隔肋之一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一隔肋布置来平行于所述寻址电极,所述第二隔肋布置来垂直于所述寻址电极,并且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隔肋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的第一连接电极;以及将所述第二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的第二连接电极,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交替地布置在对应于所述第二隔肋的位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介电层上的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所述第二维持电极直接布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隔肋中至少一个上。
7.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彼此面对、其间具有放电空间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多个下隔肋;布置在所述下隔肋上的多个上隔肋,所述下隔肋和上隔肋将所述放电空间分隔成多个放电室;布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寻址电极;在所述寻址电极上的第一介电层;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多个第二维持电极,布置在所述下隔肋和所述上隔肋之间以在所述放电室内引起表面放电,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所述第二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在对应于所述下隔肋和所述上隔肋的位置;覆盖至少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所述第二维持电极的表面的第二介电层;以及布置在所述放电室内的荧光层。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下隔肋包括第一下隔肋;以及布置来于所述第一下隔肋相交的第二下隔肋;和所述上隔肋包括第一上隔肋;以及布置来于所述第一上隔肋相交的第二上隔肋,其中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下隔肋和第一上隔肋的位置或对应于所述第二下隔肋和第二上隔肋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一下隔肋和第一上隔肋布置得平行于所述寻址电极,所述第二下隔肋和第二上隔肋布置得垂直于所述寻址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下隔肋和第一上隔肋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的第一连接电极;以及将所述第二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的第二连接电极,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交替地布置在对应于所述第二下隔肋和第二上隔肋的位置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介电层上的保护层。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直接布置在所述下隔肋和所述上隔肋中至少一个上。
13.根据权利要求7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多个第三维持电极和多个第四维持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上隔肋之间以在所述放电室内引起表面放电;以及覆盖至少所述第三维持电极和第四维持电极的表面的第三介电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上隔肋包括第一上隔肋;以及布置来于所述第一上隔肋相交的第二上隔肋,其中所述第三维持电极和第四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上隔肋和第二上隔肋之一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一上隔肋布置得平行于所述寻址电极,所述第二上隔肋布置得垂直于所述寻址电极,并且所述第三维持电极和第四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上隔肋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将所述第三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的第三连接电极;以及将所述第四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的第四连接电极,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电极和第四连接电极交替地布置在对应于所述第二上隔肋的位置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三介电层上的保护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三维持电极和第四维持电极直接布置在所述下隔肋和所述上隔肋中至少一个上。
19.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多个放电室以产生等离子放电,放电室包括寻址电极;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沿着所述放电室的第一侧布置以在所述放电室内引起第一表面放电;第三维持电极和第四维持电极,沿着所述放电室的第二侧布置以在所述放电室内引起第二表面放电;第一连接电极,将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所述第三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第二连接电极,将所述第二维持电极和所述第四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在所述放电室内引起第一面对放电。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一维持电极、第二维持电极、第三维持电极和第四维持电极布置来平行于所述寻址电极,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布置来垂直于所述寻址电极。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第五维持电极和第六维持电极,沿着所述放电室的第一侧以在所述放电室内引起第三表面放电;第七维持电极和第八维持电极,沿着所述放电室的第二侧以在所述放电室内引起第四表面放电;第三连接电极,将所述第五维持电极和所述第七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第四连接电极,将所述第六维持电极和所述第八维持电极耦合在一起,所述第三连接电极和第四连接电极在所述放电室内引起第二面对放电。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一维持电极、第二维持电极、第三维持电极、第四维持电极、第五维持电极、第六维持电极、第七维持电极和第八维持电极布置来平行于所述寻址电极,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第二连接电极、第三连接电极和第四连接电极布置来垂直于所述寻址电极。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第一隔肋,布置来平行于所述寻址电极;以及第二隔肋,布置来垂直于所述寻址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维持电极、第二维持电极、第三维持电极和第四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隔肋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电极和第二连接电极布置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隔肋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板(PDP),其包括彼此面对其间具有放电空间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将放电空间分隔成多个放电室的多个隔肋。多个寻址电极布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一介电层布置在寻址电极上。多个第一维持电极和多个第二维持电极布置在第二基板和隔肋之间,以在放电室内引起表面放电,并且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布置的位置在对应于隔肋的位置。第二介电层覆盖至少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的表面,以及荧光层布置在放电室内。
文档编号H01J11/36GK1832089SQ20061000939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7日
发明者藏尚勋, 朴亨彬, 孙承贤, 畑中秀和, 金永模, 金城秀, 金起永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