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日光灯灯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31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日光灯灯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器具,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日光灯灯脚。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日光灯灯管通常是支撑在两只灯脚间的,并依靠灯脚的有簧力支撑的活动面压紧固定灯管,使得灯管两端的电极与灯脚内的接触铜片单边点接触连接,容易出现灯脚移位、灯管安装困难、电极接触不可靠的问题,而且接触铜片的变形也容易造成电极与接触铜片之间接触不良,另外,底痤塑料结构长期受热变形也增加了接触不良的可能。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接触牢固可靠的新型日光灯灯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日光灯灯脚,由带启辉器的灯脚和圆形灯脚两部分组成,主要结构包括接触铜片、塑料底痤、塑料壳盖、铜片固定槽、限位柱、滑槽、固定柱、固定孔等;接触铜片固定在塑料底座上的铜片固定槽内,并使用限位柱对接触铜片辅助限位;塑料底痤与塑料壳盖之间通过塑料底痤上的固定孔和塑料壳盖上的固定柱固定连接;带启辉器的灯脚的塑料壳盖一端开有二个滑槽b所述的接触铜片,与灯管电极的连接方式为双边夹持式接触,使得接触更加可靠。
所述的塑料底痤,在侧面开有二个缺口,带启辉器的灯脚的塑料底痤两端中部开有二个固定孔,三个接触铜片分别固定在各自的铜片
固定槽内;圆形灯脚的塑料底痤的中间开有一个固定孔,二个接触铜片也分别固定在铜片固定槽内。
所述的塑料壳盖,带启辉器的灯脚的塑料壳盖上一端有二个电极孔,另一端开有二个滑槽;圆形灯脚的塑料壳盖上只有二个电极孔。
所述的铜片固定槽,空间刚好能容纳接触铜片,减少了因电极与铜片连接后,铜片的变形、固定槽间隙过大而造成的接触不良问题。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 采用双边夹持式接触,连接可靠性增强。
2. 对接触铜片的固定槽进行了改进,减少了因铜片变形、间隙过大造成的接触不良的情况。
3. 对灯座的塑料结构进行改进,对部分受力点进行了结构增强,避免了长期使用造成塑料灯痤变形而引起接触不良的可能。
4. 安装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灯脚的塑料底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启辉器的灯脚的塑料底痤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片固定槽,2.圆形灯脚的塑料底痤,3:限位柱,4.接触
铜片,5.固定孔,6.限位柱a, 7.铜片固定槽a, 8.接触铜片a, 9.接触铜片b, 10.带启辉器的灯脚的塑料底痤,11.接触铜片c, 12.固
定孔a, 13.铜片固定槽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
图1,圆形灯脚的塑料底痤,二个接触铜片(4)固定在铜片
固定槽(1)内,同时限位柱(3)对接触铜片(4)可以限位,固定孔(5)与塑料壳盖上固定孔固定连接,灯管电极穿过电极孔与二个接触铜片(4)双边夹持式接触。
参照附图2,带启辉器的灯脚的塑料底痤结构示意图,接触铜片a(8)
固定在铜片固定槽a (7)内,用限位柱a (6)对接触铜片a (8)限
位,接触铜片c (11)固定在铜片固定槽b (13)内,接触铜片b (9)
也固定在塑料槽内,二个固定孔a (12)与塑料壳盖上的固定柱固定
连接,接触铜片a (8)与接触铜片b (9)用一根金属导线插线式连
接,灯管电极穿过塑料壳盖上的电极孔分别与接触铜片a (8)、接触
铜片c GO双边夹持式接触,启辉器沿塑料壳盖上的滑槽旋转可与
接触铜片b (9)、接触铜片c (11)接触,从而形成回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1. 新型日光灯灯脚,其特征是由带启辉器的灯脚和圆形灯脚两部分组成,主要结构包括接触铜片、塑料底痤、塑料壳盖、铜片固定槽、限位柱、滑槽、固定柱、固定孔等;接触铜片(4)固定在塑料底座上的铜片固定槽(1)内,铜片固定槽(1)刚好能容纳接触铜片(4),使用限位柱(3)对接触铜片(4)辅助限位;塑料底痤与塑料壳盖之间通过塑料底痤上的固定孔(5)和塑料壳盖上的固定柱固定连接;带启辉器的灯脚的塑料壳盖一端开有二个滑槽;接触铜片(4)与灯管电极的连接方式为双边夹持式接触;带启辉器的灯脚的塑料底痤上的接触铜片a(8)与接触铜片b(9)用一根金属导线插线式连接,不需要焊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日光灯灯脚,其特征在于接 触铜片(4)与灯管电极的连接方式为双边夹持式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日光灯灯脚,属于照明器具领域,其由带启辉器的灯脚和圆形灯脚两部分组成,主要结构包括接触铜片、塑料底痤、塑料壳盖、铜片固定槽、限位柱、滑槽、固定柱、固定孔等;接触铜片固定在塑料底座上的铜片固定槽内;塑料底痤与塑料壳盖之间通过塑料底痤上的固定孔和塑料壳盖上的固定柱固定连接;带启辉器的灯脚的塑料壳盖一端开有二个滑槽;接触铜片与灯管电极的连接方式为双边夹持式接触,使得接触更加可靠;铜片固定槽刚好能容纳接触铜片,限位柱对接触铜片辅助限位,减少了因电极与铜片连接后,铜片的变形、固定槽间隙过大而造成的接触不良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文档编号F21V23/00GK201284999SQ20082015340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4日
发明者翔 宓 申请人:翔 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