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放电管的充气方法

文档序号:2840410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体放电管的充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放电管充气方法。
背景技术
气体放电管是利用低气压气体放电的原理制成的。它是由一对密封在一定 空间的、相互绝缘的平板电极组成的。在密封空间内封装某一气体,在一定低 气压条件下,形成的击穿电压在某一范围的气体放电管。有的产品为了避免黑 暗效应,在放电管内加入微量的放射性元素。
目前的产品因密封的气体是单一气体或氩氧混合气体,在排气过程中没有 对电极进行老炼处理,只是一次充入所用的气体,这样制造成的气体放电管在
常温条件下间歇放电应用上是可靠的,而很多产品要求在高温(比如在155'C) 和低温(比如在-55")环境下使用,并且是连续工作(12焦耳的能量、每秒放 电2-4次,连续放电40秒)的,用上述方法制造的放电管,其放电电压的稳定 性很差,表现为放电电压下降幅度达10%以上,致使终端负载的输出能量减小, 导致点火器点火失败,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尤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提出一种气体放电管充气方法,解决目前气体放电管,在高 温(155°C)和低温(-55°C)环境下连续使用时,放电电压下降幅度太大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实现的其中,在排气过程中采取 二次充气的方法,其中第一次充气,先充入氢气再充入相同压力的氮气,然后 排出放电管内的气体,待真空度达到充气前的水平时,按第一次充气相同的方 法进行第—次充气,所述氢气和氮气的纯度要求大于99.99%,露点低于-55%。在第一次充气后加直流高压使放电管放电5分钟。
在第二次充气后静置一小时,再测试放电管直流击穿电压,用放气阀调整
放电管内的真空度,使防电管击穿电压在2.55KV-3. 18KV,并进行封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气体放电管在高温(155°C)和低温(-55°C)环境 下连续放电40秒,放电电压下降幅度为1%-2%,满足了点火装置的要求,改进 了放电管的性能。


附图给出了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气体放电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图。
图中,l是放电管电极;2是导电杆;3是绝缘外壳;4是两端的封盖;5是 排气管;6是充氢气用的阀门;7是充氮气用的阀门;8是排气阀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做进一步说明现有的放电管制造步骤为电镀、装
配、钎焊、封接、排气、测试,本发明在放电管排气前和排气的过程同现有的 方法一样进行。当放电管排气完成并降到室温时,在放电管内先充入一定压力
(如(2.5±0.5) X104Pa)的氢气,再向管内充入相同压力的氮气,使总气压为 充入氢气的压力的两倍(如(5士0.5)X10卞a),两种气体的纯度要求大于99.99%, 露点低于-55X:,加直流高压使放电管放电5分钟,达到老炼和处理电极的目的。 然后排出放电管内的气体,待真空度达到充气前的真空度后,按上述的方法充入氢气和氮气,静置1小时后,测试放电管的直流击穿电压,用放气阀调整放 电管内的真空度,使直流击穿电压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封离。以后 的制造方法同现有方法一样。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按电子管生产的通用要求将零件处理好,焊接封装成图1所示的结构。 图1中,l是放电管电极;2是导电杆;3是绝缘外壳;4是两端的封盖;5是排
气管。产品长度为(55±10) mm,直径为(26 ±10) mm,两电极1的距离 为(1.6±0.6) mm。将放电管的排气管5与排气设备连接好,关闭充氢气用的 阀门6和充氮气用的阀门7,开启排气阀门8对放电管进行排气,待真空度达l Xl(^Pa后,开启加热系统将放电管加热到(460±10) °C,维持2小时后降温, 待温度降到接近室温时,放电管内气体压强《5X10—Spa时,关闭排气阀门8, 开启充氢气用的阀门6,向放电管内充入(2.5±0.5) Xl(^Pa的氢气,关闭充氢 气用的阀门6;再开启充氮气用的阀门7向放电管内充入氮气,使总气压为(5 ±0.5) X104Pa,关闭充氮气用的阀门7。然后,加直流高压使放电管放电5分 钟,达到老炼电极的目的。老炼完成后,开启排气阀门8排出放电管内的气体, 待管内气体压强《5X10,a时,关闭排气阀门8。按上述方法进行二次充气, 充入总气压为(5±0.5) Xl(^Pa的氮氢混合气体,静置1小时后,测量放电管 的直流击穿电压,通过排气阀门8调整放电管内气压,使放电管击穿电压符合 在2.55KV-2. 58KV后封离放电管。按上述方法,将电极距离设计为1.6mm时, 可制造击穿电压在2.55kV 2.58 kV的气体放电管。
利用上述方法,通过调整放电管内的气压和放电管电极间距离,还可以制 造出其它参数的气体放电管。如放电管电极间距离为1.6mm,先向放电管内充 入(2.8±0.5) Xl(^Pa氢气,再向放电管内充同气压的氮气,使总气压为(5.6±0.5) X104Pa,可制造击穿电压在2.65kV 2.68kV的气体放电管。改放电管 电极间距离为1.9mm,先向放电管内充入(2.8±0.5) X10 a氢气,再向放电 管内充同气压的氮气,使总气压为(5.6±0.5) X104Pa,可制造击穿电压在 3,15kV 3.18kV的气体放电管。
权利要求
1. 一种气体放电管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排气过程中采取二次充气的方法,其中第一次充气,先充入氢气再充入相同压力的氮气,然后排出放电管内的气体,待真空度达到充气前的水平时,按第一次充气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充气,所述氢气和氮气的纯度要求大于99.99%,露点低于-55℃。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放电管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 充气后加直流高压使放电管放电5分钟。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放电管的充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次 充气后静置一小时,再测试放电管直流击穿电压,用放气阀调整放电管内的真 空度,使放电管击穿电压在2.55KV-3. 18KV,并进行封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放电管充气方法,其中,在排气过程中采取二次充气的方法,其中第一次充气,先充入氢气再充入相同压力的氮气,然后排出放电管内的气体,待真空度达到充气前的水平时,按第一次充气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充气,所述氢气和氮气的纯度要求大于99.99%,露点低于-55℃。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气体放电管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气体放电管在高温(155℃)和低温(-55℃)环境下连续放电40秒,放电电压下降幅度为1%-2%,满足了点火装置的要求,改进了放电管的性能。
文档编号H01J9/395GK101477930SQ20091006062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2日
发明者李新益, 田风涛, 奎 陈 申请人: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