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形光源反光器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60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轨形光源反光器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双轨形光源进行照明的 灯具反光器。
背景技术
现在双轨形光源采用的反光器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造成光能使用
率低。如图1所示,灯具10包括光源11和反光器12,光源11置于反光器12 内,光源11射出的光线a, b, c经过反光器12内表面多次反射后射出反光器 12。由于现有的技术中,光源射出的光线要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反射才能射 出灯罩,而每一次反射会损耗一定光能,造成灯具的光能使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光器,通过安装使用ik种反光器,可以 提高整个灯具光学系统的光能使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器,包括第一反光弧面;
第二反光弧面;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第二反光弧面;且 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第二反光弧面在连接处呈镜面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第二反光弧面的内表面具有不低于 60%的反光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第二反光弧面的内表面是经过抛光氧 化或真空镀膜处理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第二反光弧面是采角高反光率材料的 薄片加工而成的。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双轨形光源,还包括反光器,其具有 第一反光弧面;第二反光弧面;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第二反 光弧面;且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第二反光弧面在连接处呈镜面对称;且所
4述双轨形光源的平行两边分别置于所述第 一反光弧面与所述第二反光弧面中,
且相对于所述连接处对称;且所述反光器的连接处超过双轨形光源的几何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器的第 一反光弧面及第二反光弧面的内表面具有不低 于60%的反光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器的第一反光弧面及第二反光弧面的内表面是经过抛 光氧化或真空镀膜处理的。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器的第一反光弧面及第二反光弧面是采用高反光率材 料的薄片加工而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双轨形光源是发光体本身皇长方形首尾相连的中空长方形 光源或冲艮据几何中心呈长方形安装分布的光源组。
进一步的,所述双轨形光源与所述反光器的最短距离不短于所述第一反光 弧面或所述第二反光弧面的开口距离的10%。
以上灯具具有以下特性即安装在其中的双轨形光源发出的光线出射之前 只与反光器发生一次反射,从而提升灯具光能的使用率。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减少了光线在反光 器内的反射次数,使整个灯具光学系统的光能使用率得到了提高。


图1为现有灯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光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2-4,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光器的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光器22的反光弧面包括第一反光弧面220,第二反光弧面221和连 接处222,其中,连接处222连接第一反光弧面220及第二反光弧面221,且第 一反光弧面220及第二反光弧面221在连接处呈镜面对称。该反光器22的截面 轮廓可看做由一根经过光学设计后选取的对称曲线于对称轴30处垂直拉升一定 高度后得到。
其中第 一反光弧面与第二反光弧面可以经过抛光氧化或真空镀膜等处理方 法,或者直接釆用高反光率材料的薄片进行加工,使得其内表面(即反光面) 至少达到60%的反光效率。
可见,以上反光器为一种翼型反光器,在學个涉及到采用双轨形光源体系 的灯具光学系统内,以一定方式置入光学系统或者只釆用上述翼型反光器作为 灯具的灯罩,使得翼型反光器参与灯具光学系统内的光线反射,将有利于提高 该灯具光学系统的光能使用率。
具体请参考图3与图4,其分别为使用以上反光器的灯具的截面示意图与立 体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灯具20包括双轨形光源21与反光器22,如图2,该反光器 包括第一反光弧面220,第二反光弧面221和连接处222,其中,连接处222连 接第一反光弧面220及第二反光弧面221,且第一反光弧面220及第二反光弧面 221在连接处呈镜面对称。
反光器22 相对于双轨形光源21的安装方式为
双轨形光源的平行两边210与211分别置于第一反光弧面220与第二反光 弧面221中,且相对于连接处222对称(即相对于对称轴30对称)。且反光器 22的连接处222超过双轨形光源21的几何中心A。这样,双轨形光源21所发 出的光最多只经过一次的反射便可以射出所述反光器,从而提高了整个灯具光 学系统的光能使用率。
双轨形光源21可以是发光体本身呈长方形首尾相连的中空长方形光源,也 可以是根据几何中心呈长方形安装分布的光源组,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下面详述以上灯具20的安装情况
步骤一将反光器22的开口方向置向双轨形光源21所要投射的方向; 步骤二而后将两个反光弧面的连接处222探入双轨形光源21之中,且超
6过其几何中心A; -
步骤三接着将反光器22的连接处222与双轨形光源21两对称边210与 211的对称轴调整至重合,(即使得反光器22截面轮廓的对称轴30与光源的截 面轮廓对称轴重合)。
完成以上安装后,需测量双轨形光源21与所述反光器22的最短距离d与 第一反光弧面220或第二反光弧面221的开口距离D (如图3),且要求距离d 》开口距离0*10%。如果其与步骤二矛盾,则需要更改设计。
安装之后的效果如图5所示,从光源21发出光线最多只经过1次反射即从 灯具光学系统中射出,从而提高了整个灯具光学系统的光能使用率。
其中所述灯具所装双轨形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不限定;义数的反射、折射、 衍射或吸收,将光线按照适当的比例和方向投射到需要照射的区域。所述的不 限定次数可以是O或1。
综上所述,安装使用这种反光器的灯具光学系统具有以下特性即安装在 其中的双轨形光源发出的光线从灯具光学系统出射之前最多只与反光器发生一 次反射,从而提升整个灯具光学系统的光能使用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者为准。 '
权利要求1.一种反光器,用于双轨形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光弧面;第二反光弧面;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第二反光弧面;且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第二反光弧面在连接处呈镜面对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 第二反光弧面的内表面具有不低于60%的反光效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 第二反光弧面的内表面是经过抛光氧化或真空镀膜处理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 第二反光弧面是采用高反光率材料的薄片加工而成的。
5. —种灯具,包括双轨形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光器,其具有第一反光弧面; 第二反光弧面;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第二反光弧面;且 所述第一反光弧面及所述第二反光弧面在连接处呈镜面对称;且 所述双轨形光源的平行两边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反光弧面与所述第二反光弧 面中,且相对于所述连4妄处对称;且所述反光器的连接处超过双轨形光源的几何中心。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属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的第一反光弧面 及第二反光弧面的内表面具有不低于60%的反光效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的第一反光孤面 及第二反光弧面的内表面是经过抛光氧化或真空镀膜处理的。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的第一反光弧面 及第二反光弧面是采用高反光率材料的薄片加工而成的。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形光源^JC光体本 身呈长方形首尾相连的中空长方形光源或根据几何中心呈长方形安装分布的光源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形光源与所述反光 器的最短距离不短于所述第一反光弧面或所述第二反光弧面的开口距离的 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轨形光源反光器及灯具。所述反光器由第一反光弧面,第二反光弧面以及连接处构成,且第一反光弧面及第二反光弧面在连接处呈镜面对称。于安装使用时,将反光器的开口方向置于双轨形光源所要投射的方向,并将反光器的连接处探入双轨形光源之中,且超过双轨形光源的几何中心,从而光源发出的光线最多只经过一次反射便可以射出反光器,从而提高了整个灯具光学系统的光能使用率。
文档编号F21V7/10GK201407601SQ200920072529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9日
发明者李维德, 超 郭, 陈育明 申请人:上海宏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