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13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零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摩托车转向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摩托车一般安装有转向灯,当摩托车需要转向行驶时,驾驶者就会 打开转向灯,以便使摩托车周围的车辆或行人知道该摩托车的行驶方向,达到安全驾驶摩 托车的目的。 现有的摩托车转向灯,一般包括灯体、安装柄、反光杯、灯泡和透明灯罩,上述安装 柄与灯体固定连接,上述反光杯安装在灯体上;上述灯泡安装在反光杯内;上述透明灯罩 安装在灯体上、且套在反光杯的外面。 当灯泡通电发光时,光线通过反光杯的反射后,再经透明灯罩折射出来,从而起到
警示作用。 但是,由于现有摩托车转向灯反光杯的反射面一般为整体设计,例如,将反射面整 体设计光滑曲面,或将反射面整体设计方格状曲面,所以,现有摩托车转向灯发出的光是均 匀的,只能通过安装位置来实现转向指示,例如,安装在摩托车左边的转向灯用于指示左 转,安装在摩托车右边的转向灯用于指示右转,因此,现有摩托车转向灯的转向指示效果一 般。 为了使摩托车转向灯具有更好的转向指示效果,本申请人设计出一种新型摩托车 转向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指示效果好的新型摩托车转向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新型摩托车转向灯,包括灯体、安装柄、反光杯、灯泡和透明灯罩,上述安装柄 与灯体固定连接,上述反光杯安装在灯体上;上述灯泡安装在反光杯内;上述透明灯罩安 装在灯体上、且套在反光杯的外面;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光杯的反射面分为内半反射面和 外半反射面,上述灯泡与安装柄之间的部分反射面为内半反射面,上述灯泡其远离安装柄 一侧的部分反射面为外半反射面;上述内半反射面为方格状曲面;上述外半反射面由多个 梯形状反射曲面组成,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从灯泡处向外依次排列,上述各梯形状反射 曲面的阶梯面为平面,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的侧面也为方格状。 由于反光杯的反射面分为内半反射面和外半反射面,上述灯泡与安装柄之间的部 分反射面为内半反射面,上述灯泡其远离安装柄一侧的部分反射面为外半反射面;上述内 半反射面为方格状曲面,上述各个方格能够对灯泡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又由于各个方格分 布在反射面的不同位置上,所以,各个方格能够从不同角度对灯泡发出的光进行反射,这 样,便在反光杯的内半反射面上形成漫反射,其光束分布均匀,因此,内半反射面反射出去 的光线比较柔和;[0011] 而外半反射面是在方格状曲面的基础上增设了多个梯形状,从而形成梯形状反射 曲面,梯形状反射曲面的侧面也为方格状,其反射也是漫反射,而梯形状反射曲面的阶梯面 为平面,其反射为镜面反射;又由于各梯形状反射曲面从灯泡处向外依次排列,所以,梯形 状反射曲面的阶梯面将光一致向外反射,因此,外半反射面对光的反射强度比内半反射面 对光的反射强度要高,并且,从内半反射面到外半反射面的方向刚好是摩托车转向灯的转 向指示方向,这样,内半反射面的一般反射和外半反射面强反射,刚好起到方向指示效果, 其方向指示清晰、明显;同时,阶梯面对光的反射方向刚好是摩托车转向灯的转向指示方 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转向指示效果。 当本新型摩托车转向灯安装在摩托车上时,无论本新型摩托车转向灯是安装在摩 托车的左边还是安装在摩托车的右边,本新型摩托车转向灯都能够起到良好的转向指示效 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所述灯体最好呈类三棱锥体,上述呈类三棱锥体灯 体的底面与安装柄一体成型;上述反光杯、透明灯罩的形状和大小与呈类三棱锥体灯体的 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灯罩的透光面为三棱锥面,上述三棱锥
面由三个三角形透光面彼此连接而成,上述相邻两个三角形之间形成一凸棱。 通过上述三棱锥面,能够使反射光向不同的方向透射,从而进一步提高本新型摩
托车转向灯的警示效果,进一步保证摩托车驾驶者的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反光杯的反射面分为内半反射面和 外半反射面,上述灯泡与安装柄之间的部分反射面为内半反射面,上述灯泡其远离安装柄 一侧的部分反射面为外半反射面;上述内半反射面为方格状曲面;上述外半反射面由多个 梯形状反射曲面组成,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从灯泡处向外依次排列,上述各梯形状反射 曲面的阶梯面为平面,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的侧面也为方格状;所以,外半反射面对光的 反射强度比内半反射面对光的反射强度要高,并且,从内半反射面到外半反射面的方向刚 好是摩托车转向灯的转向指示方向,这样,内半反射面的一般反射和外半反射面强反射,刚 好起到方向指示效果,其方向指示清晰、明显;同时,阶梯面对光的反射方向刚好是摩托车 转向灯的转向指示方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转向指示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新型摩托车转向灯,包括灯体1、安装柄2、反 光杯3、灯泡4和透明灯罩5,上述灯体1呈类三棱锥体,上述呈类三棱锥体灯体1的底面与 安装柄2 —体成型;上述反光杯3、透明灯罩5的形状和大小与呈类三棱锥体灯体1的形状 和大小相匹配,上述反光杯3安装在灯体1上;上述灯泡4安装在反光杯3内;上述透明灯 罩5安装在灯体1上、且套在反光杯3的外面,上述透明灯罩5的透光面为三棱锥面,上述三棱锥面由三个三角形透光面51、52、53彼此连接而成,上述相邻两个三角形之间形成一 凸棱50 ; 上述反光杯3的反射面分为内半反射面31和外半反射面32,上述灯泡4与安装 柄2之间的部分反射面为内半反射面31,上述灯泡4其远离安装柄2 —侧的部分反射面为 外半反射面32 ;上述内半反射面31为方格状曲面;上述外半反射面32由多个梯形状反射 曲面321组成,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321从灯泡处向外依次排列,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 321的阶梯面3211为平面,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321的侧面3212也为方格状。 当本新型摩托车转向灯安装在摩托车上时,由于反光杯3的反射面分为内半反射 面31和外半反射面32,上述灯泡4与安装柄2之间的部分反射面为内半反射面31,上述灯 泡4其远离安装柄2 —侧的部分反射面为外半反射面32 ;上述内半反射面31为方格状曲 面,上述各个方格能够对灯泡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又由于各个方格分布在反射面的不同位 置上,所以,各个方格能够从不同角度对灯泡发出的光进行反射,这样,便在反光杯的内半 反射面31上形成漫反射,其光束分布均匀,因此,内半反射面31反射出去的光线比较柔和; 而外半反射面32是在方格状曲面的基础上增设了多个梯形状,从而形成梯形状反射曲面 321,梯形状反射曲面321的侧面3212也为方格状,其反射也是漫反射,而梯形状反射曲面 321的阶梯面3211为平面,其反射为镜面反射;又由于各梯形状反射曲面321从灯泡4处 向外依次排列,所以,梯形状反射曲面321的阶梯面3211将光一致向外反射,因此,外半反 射面32对光的反射强度比内半反射面31对光的反射强度要高,并且,从内半反射面31到 外半反射面32的方向刚好是摩托车转向灯的转向指示方向,这样,内半反射面31的一般反 射和外半反射面32强反射,刚好起到方向指示效果,其方向指示清晰、明显;同时,阶梯面 3211对光的反射方向刚好是摩托车转向灯的转向指示方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新型摩托 车转向灯的转向指示效果。 另外,通过上述透明灯罩5的三棱锥面,能够使反射光向不同的方向透射,从而进
一步提高本新型摩托车转向灯的警示效果,进一步保证摩托车驾驶者的行车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覆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摩托车转向灯,包括灯体、安装柄、反光杯、灯泡和透明灯罩,上述安装柄与灯体固定连接,上述反光杯安装在灯体上;上述灯泡安装在反光杯内;上述透明灯罩安装在灯体上、且套在反光杯的外面;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光杯的反射面分为内半反射面和外半反射面,上述灯泡与安装柄之间的部分反射面为内半反射面,上述灯泡其远离安装柄一侧的部分反射面为外半反射面;上述内半反射面为方格状曲面;上述外半反射面由多个梯形状反射曲面组成,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从灯泡处向外依次排列,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的阶梯面为平面,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的侧面也为方格状。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摩托车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呈类三棱锥体,上述 呈类三棱锥体灯体的底面与安装柄一体成型;上述反光杯、透明灯罩的形状和大小与呈类 三棱锥体灯体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摩托车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灯罩的透光面 为三棱锥面,上述三棱锥面由三个三角形透光面彼此连接而成,上述相邻两个三角形之间 形成一凸棱。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摩托车转向灯,包括灯体、安装柄、反光杯、灯泡和透明灯罩,上述安装柄与灯体固定连接,上述反光杯安装在灯体上;上述灯泡安装在反光杯内;上述透明灯罩安装在灯体上、且套在反光杯的外面;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光杯的反射面分为内半反射面和外半反射面,上述灯泡与安装柄之间的部分反射面为内半反射面,上述灯泡其远离安装柄一侧的部分反射面为外半反射面;上述内半反射面为方格状曲面;上述外半反射面由多个梯形状反射曲面组成,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从灯泡处向外依次排列,上述各梯形状反射曲面的阶梯面为平面,各梯形状反射曲面的侧面也为方格状。本新型摩托车转向灯其方向指示清晰、明显,具有更好的转向指示效果。
文档编号F21V5/00GK201487763SQ20092015937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0日
发明者蔡锦辉 申请人:蔡锦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