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的嵌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2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壳体的嵌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壳体的嵌合结构,特别是涉及车辆用前照灯的线绳式调水平装置的壳 体嵌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前照灯中,有的安装有能够在行走中向上下方向变更光轴的调水平装 置。作为调水平装置的驱动方法,有利用电动机控制驱动的,有使用线绳由驾驶员手动进行 动作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后者的情况下,调水平装置主要由机构部和防水用橡胶 保护套构成,通过在机构部的后端嵌合橡胶保护套来发挥密封性。专利文献1 特开2005-259648号公报近年来,用户自己使用高压洗净机等来进行车辆发动机室内的洗车。在高压洗净 水(例如8 30MPa)直接冲击上述调水平装置的嵌合部时,现有的密封结构密封不充分, 有水浸入到内部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的嵌合结构,以简单 的结构而具有即使在高压水直接冲击的情况下也不使水浸入的密封功能。本发明的某形态是把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嵌合的壳体的嵌合结构。第一部件在 嵌合侧具有第一内筒和与该第一内筒大致同心配置且在外侧面具有第一卡合部的第一外 筒。第二部件在嵌合侧具有与第一内筒的外侧面面接触且具有构成密封部的内侧面的第 二内筒和与该第二内筒大致同心配置且在内侧面具有与第一外筒的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 二卡合部的第二外筒。根据该形态,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内筒彼此是面接触,且外筒彼此通过卡合部 卡合。在向壳体的嵌合部喷射高压水时,由内筒彼此的面接触发挥密封功能、由外筒彼此的 卡合发挥防脱落功能。通过这样由内筒和外筒分担功能,能够进行适合各自功能的设计。也可以在第二部件的第二内筒内侧面形成有突棱。由此,能够防止浸入到卡合部 内侧的水进一步向内筒内浸入。第二部件中,也可以使第二内筒的前端比第二外筒更向嵌合侧延伸。由此,在嵌合 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时,由于是先把两者的内筒彼此嵌合,所以能够定位且提高组装性,而 且两外筒的嵌合也可靠。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嵌合部分也可以形成有迷宫结构。由此,能够使浸入到 卡合部内侧的水的势头在到达突棱之前就被变弱。第一部件的第一外筒外侧面也可以在嵌合时与第二部件的第二外筒前端邻接的 位置设置有凸缘。由此,能够缓和高压水向嵌合部的直接冲击。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以简单的结构而具有即使在高压水直接冲击的情况下也不 使水浸入的密封功能的壳体嵌合结构。


图1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车辆用前照灯内部结构的概略剖视图2是表示现有调水平装置的壳体嵌合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具备本发明一实施例壳体嵌合结构的线绳式调水平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具备本发明一实施例壳体嵌合结构的线绳式调水平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橡胶保护套的剖视图6是把机构部与橡胶保护套嵌合时的嵌合部的剖面放大图7是表示壳体嵌合结构其他例的剖面放大图。
符号说明
2灯体8灯具单元10调水平装置14灯泡
15线绳20机构部22球体部对第一内筒
26第一外筒26a第一爪部30迷宫40橡胶保护套
44第二内筒44a突棱46第二外筒46a第二爪部
100车辆用前照灯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车辆用前照灯内部结构的概略剖视图。车辆用前照灯 100具有被在车辆前方方向具有开口部的灯体2和把该灯体2的开口部覆盖的透明罩4所 划分的灯室6。把光向车辆前方方向照射的灯具单元8被灯室6所收容。灯具单元8以安 装在竖立设置于灯体2内壁面的托架12的枢轴机构1 为中心而能够摆动。在灯具单元8的底面形成有安装孔8c,通过该安装孔8c而安装有作为光源的灯泡 14,灯泡14例如能够使用白热灯泡、卤素灯、放电灯泡、LED等,但本实施例表示把灯泡14由 卤素灯构成的例。在灯具单元8的内壁面形成有反射器9,把从灯泡14放出的光向前方反 射。在灯体2后壁部加的灯室6的后方部位形成有开口部2b,在该开口部2b的周围 形成有环状壁2c。在灯体2上,为了封闭开口部2b而在环状壁2c安装有后罩16。在环状 壁2c的附近有灯泡14的电线18缠绕。在灯体2的上端部安装有线绳式调水平装置10。调水平装置10如后述那样主要 由机构部20和橡胶保护套40构成,把机构部20的凸缘与在灯体2后面形成的安装孔2d 嵌合来安装。因此,橡胶保护套40被配置在灯体2的外部。在线绳式调水平装置10安装有线绳15,该线绳15在调水平装置内部与球体部22 连接。球体部22与在灯具单元8的背面上方形成的球轴承部8b能够旋转地嵌合,由此,灯 具单元8与调水平装置10被连结。线绳15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车室内的手柄(未图示)连接,驾驶员操作该手柄而能 够拉拽线绳或放松线绳。且球体部22通过配置在调水平装置10内部的未图示的螺旋弹簧 而向图的左侧即灯具单元8侧施力。如上所述,灯具单元8能够以枢轴机构12a为中心摆动。因此,以枢轴机构12a作 为旋转支点、以球轴承部8b作为拉力作用点而起作用。利用以上结构,若驾驶员通过手柄
4拉拽线绳15,则线绳15向后方即图1的右侧移动,球体部22也向后方移动。于是,灯具单 元8以枢轴机构1 为中心而成为后倾姿势地倾斜。若驾驶员放松线绳15,则球体部22利 用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前方即图的左侧移动。由此,灯具单元8以枢轴机构1 为支点 而成为前倾姿势地倾斜。若灯具单元8成为前倾姿势,则照射方向朝向下,相反地,若成为 后倾姿势,则照射方向朝向上。通过进行该水平调整,能够根据车辆的姿势来调整光轴。其结果是能够把车辆用 前照灯100向前方照射的达到距离调整成最佳距离。上述的线绳式调水平装置10由于在灯具单元8的倾斜中没使用电动机,所以能够 便宜地构成调水平机构。接着说明现有调水平装置的壳体嵌合结构。图2是表示现有调水平装置的壳体嵌 合结构的剖视图,表示机构部90与橡胶保护套96嵌合的情况。在图示的结构中,在机构部 90的圆筒形嵌合部92外周形成的爪部9 与在橡胶保护套96的圆筒形嵌合部94内周形 成的爪部9 卡合,发挥防脱落功能。且设计成使橡胶保护套侧的嵌合部94内径比机构部 90侧的嵌合部92外径小,使在两者之间产生束紧力,由此而发挥防水密封功能。这样,现有的壳体嵌合结构使嵌合部92和94具有防脱落和防水密封这两个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就不得不缩小橡胶保护套侧嵌合部94的内径以提高 束紧力来实现,其结果是机构部90与橡胶保护套96的组装性恶化。根据本申请发明者们 的试验了解到,在高压洗净的环境下,对于图2所示那样的单重壁嵌合结构,即使提高束紧 力,也不能发挥足够的密封性,有时有水向内部浸入。特别是了解到相对嵌合部而从水平方 向(即图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喷射水时,水容易通过爪部9 与9 之间浸入。于是,本发明把壳体的嵌合部设定成双重壁结构,以提高密封性并确保组装性。图3和图4表示具备本发明一实施例壳体嵌合结构的线绳式调水平装置10。图3 和图4以分解的状态来表示内藏有线绳驱动机构的机构部20和用于保护线绳驱动机构的 橡胶保护套40。图3是从灯具单元侧观察线绳式调水平装置10的立体图,图4是从其相反 侧观察的立体图。机构部20在前端具有与灯具单元8的球轴承部8b连结的球体部22,在该球体部 22的下端连接有穿过橡胶保护套40和机构部20内部的线绳(未图示)的一端。线绳的另 一端则如上所述而与车室内的手柄连接。在机构部20的内部组装有对抗线绳的拉力而把 球体部22向放松线绳的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未图示)。由于这种线绳式调水平装置的结构是公知的,所以本说明书省略过多的详细说 明。图3和图4为了简单而把调水平装置10的线绳驱动机构省略。橡胶保护套40被安装在机构部20的后端,具有保护线绳驱动机构和防水的作用。 在橡胶保护套40的后端设置有穿过线绳的可挠性橡胶部42,通过在该挠性橡胶部42的底 部所开的孔而把线绳向调水平装置10内部引导。在线绳与挠性橡胶部42之间被嵌入有橡 胶套筒(未图示)等,固定线绳且防止向内部浸水。如上所述,通过车室内手柄的操作而线 绳在前后方向移动。为了不妨碍该移动,优选挠性橡胶部42由薄的橡胶壁形成,且自由伸 缩。向调水平装置10内部的浸水,有可能有使线绳和线绳驱动机构生锈等的影响。于 是,本实施例把机构部20和橡胶保护套40的嵌合部分设定成双重壁结构。
机构部20的嵌合部包括内周侧的第一内筒M和实质上与第一内筒M同心配置 的外周侧的第一外筒26。在第一内筒M的内部配置用于把线绳的拉力向球体部22传递的 线绳驱动机构。橡胶保护套40的嵌合部包括配置在内周侧的第二内筒44和实质上与第二内筒 44同心配置的外周侧的第二外筒46。机构部20的第一内筒M与橡胶保护套的第二内筒 44嵌合,且机构部20的第一外筒沈与橡胶保护套的第二外筒46卡合。图5是把橡胶保护套40包含中心轴地剖切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橡胶保护套40 的框体48的嵌合侧被形成双重的圆筒状。第二内筒44与框体48大致同径地延伸,且在第 二内筒44内周的整周形成有四重的突棱44a。在从框体48向外周方向延伸后并向前方延 伸的第二外筒46的前端,在整周形成有朝向内的第二爪部46a。图6是把机构部20与橡胶保护套40嵌合了时嵌合部的剖面放大图。如图所示,机 构部20的第一外筒沈外侧面在其整周形成有第一爪部^a。该第一爪部26a与在橡胶保 护套40的第二外筒46内侧面形成的第二爪部46a卡合。第一外筒沈与第二外筒46卡合 的强度即爪部^a、46a的重叠长度,被设计成能够承受即使有规定压力(例如8 30MPa) 的洗净水直接冲击的情况下也不脱离程度的力。另外,外筒彼此的卡合除了具有爪部的防脱落功能之外,具有一旦挡住高压的洗 净水就抑制其势头并且降低向内部进入的水压而进行缓冲的功能,还具有利用外筒彼此的 束紧来防水的功能。机构部20的第一内筒M外侧面与橡胶保护套40的第二内筒44内侧面是面接触 而构成密封。这时,优选把两者的直径设计成由第二内筒44把第一内筒M束紧,但成为 不损害两者组装性程度的束紧力。作为替代,在橡胶保护套40的第二内筒44内侧面形成 有多个突棱4 ,通过与机构部20的第一内筒M外侧面接触而对于水压变低的水能够确保 足够的密封性。优选把橡胶保护套40的第二外筒46的长度设计得比第二内筒44短。S卩,优选成 为第二内筒44的前端比第二外筒46的顶部突出的形状。这样,在机构部20与橡胶保护套 40嵌合时,由于第一内筒M与第二内筒44的嵌合是先进行,所以能够定位且提高组装性, 也使两外筒的嵌合可靠。另外,把橡胶保护套40的第二内筒的壁厚B设计成比机构部20的第一内筒对与 第一外筒沈之间的间隙C薄。由此,在嵌合后也能够确保橡胶保护套的第二内筒44与机构 部20的第一外筒沈之间的间隙。通过存在有该间隙,使橡胶保护套40对于机构部20的 插入力成为一定,并且在两者的嵌合部分形成有截面大致S字状的迷宫30。该迷宫30有使 通过爪部之间而浸入到内部的水的势头减弱的作用,由此,使高压的水不能到达突棱44a。 即,即使通过爪部而高压水浸入到内侧D,在到达突棱4 时,压力也充分降低,因此,突棱 能够充分发挥密封性。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例,把机构部和橡胶保护套的嵌合部设定成双重圆筒 结构。利用外筒彼此的卡合来发挥对于高压水的防脱落功能,另一方面,利用内筒彼此的嵌 合来发挥防止向调水平装置内部浸水的功能。这样,通过分担必要功能,能够对于各自的嵌 合部,即,外筒彼此的嵌合部和内筒彼此的嵌合部的各个来进行最佳设计。因此,能够实现 组装性好,且具有也能够承受高压洗净水的密封性的嵌合结构。
本实施例由于不使用对于现有的橡胶保护套结构来追加零件和表面处理、封入的 方法,所以能够一边抑制成本增加一边提高对于高压洗净的密封性。另外,优选发明内容的第一部件是实施例的机构部,第二部件是橡胶保护套。该组 合由于使嵌合部朝向灯体侧,所以能够抑制水向嵌合部的直接冲击。但两者的对应也可以 是相反的。即第一部件是橡胶保护套、第二部件是机构部。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把本实施例的各元件适当组合的结构来作为本发 明的实施例是有效的。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把各种设计变更等的变形加到本实施 例也是可能的,加有这种变形的实施例也被本发明范围所包含。以下举这样的例。在机构部20的第一外筒沈外侧面中,在嵌合时与橡胶保护套40的第二外筒46 前端邻接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图7所示那样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观。这样,在高压洗净时由 于水碰到凸缘部观,所以能够抑制水向爪部^a、46a直接冲击。因此,能够更加抑制水从爪 部向迷宫30浸入,能够更加提高防水性。实施例中说明了调水平装置的嵌合结构,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在车辆用前照灯的 其他防水部位,例如插座罩的嵌合部等。且本发明能够适用在一边确保组装性一边需要防 水密封功能的所有嵌合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壳体的嵌合结构,把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具有第一内筒和与该第一内筒同心配置且在外侧面具有第一卡合部的 第一外筒,所述第二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内筒的外侧面面接触且具有构成密封部的内侧面的第 二内筒和与该第二内筒同心配置且在内侧面具有与所述第一外筒的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 二卡合部的第二外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嵌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内筒内 侧面具有突棱。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的嵌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中,使所述第 二内筒的前端比所述第二外筒更向所述第一内筒的基端侧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的嵌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 的嵌合部分形成有迷宫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的嵌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外筒外 侧面在嵌合时与第二部件的第二外筒前端邻接的位置设置有凸缘。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的嵌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 嵌合部分形成有迷宫结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的嵌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外筒外侧 面在嵌合时与第二部件的第二外筒前端邻接的位置设置有凸缘。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的嵌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外筒外侧 面在嵌合时与第二部件的第二外筒前端邻接的位置设置有凸缘。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的嵌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外筒外侧 面在嵌合时与第二部件的第二外筒前端邻接的位置设置有凸缘。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壳体的嵌合结构,具有即使在高压水直接冲击的情况下也不使水浸入的密封功能。调水平装置的壳体是把机构部(20)和橡胶保护套(40)嵌合的结构。机构部(20)在嵌合侧具有第一内筒(24)和与第一内筒(24)大致同心配置且在外侧面具有第一爪部(26a)的第一外筒(26)。橡胶保护套(40)在嵌合侧具有与第一内筒(24)的外侧面面接触且具有构成密封部的内侧面的第二内筒(44)和与第二内筒(44)大致同心配置且在内侧面具有与第一外筒(26)的第一爪部(26a)卡合的第二爪部(46a)的第二外筒(46)。在橡胶保护套(40)的第二内筒(44)内侧面形成有突棱(44a),且在机构部(20)与橡胶保护套(40)的嵌合部分形成有迷宫(30)。
文档编号F21W101/10GK102116465SQ20101058607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草谷雅弘, 齐藤雅树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