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开合盖结构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73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壳体开合盖结构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壳体开合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开合盖结构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如产品的壳体,例如照明装置的壳体,其包括上盖和下売,现有技术中的上盖和下壳之间均采用螺钉进行紧固或者采用多个或单个的卡扣进行紧固。当要更换光源或维修照明装置而需拆开壳体吋,特别是长度较长的壳体,需要一个ー个地拧开螺钉或者打开卡扣,操作非常不方便,产品维护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壳体开合盖结构及照明装置,其可方便地拆装壳体,产品维护效率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壳体开合盖结构,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壳,所述壳体开合盖结构包括卡板组件和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盖上的至少ー第一凸起部,所述卡板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売上,所述卡板组件上对应开设有于卡板组件滑动时可卡套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上的第一卡紧槽。本发明还提供了ー种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光源构件,还包括上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壳体开合盖结构及照明装置,其通过在上盖固定设置第一凸起部以及在下売上滑动设置卡板组件,并在卡板组件上开设可卡套于第一凸起部的第一卡紧槽,当滑动卡板组件吋,卡板组件上的第一卡紧槽卡套在第一凸起部上,使上盖通过卡板组件连接于下売上,上盖不能被开启。当反向滑动卡板组件时,第一卡紧槽从第一凸起部上移出,从而使第一卡紧槽解除对第一凸起部的限制,上盖可以开启。开启上盖时,只需推动或拉动卡板组件即可,无需使用辅助工具,操作十分地快速、方便,提高了产品的维护效率。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ー种包括壳体开合盖结构的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ー种包括壳体开合盖结构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ー种包括壳体开合盖结构的照明装置中的卡板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ー种包括壳体开合盖结构的照明装置拆除上盖后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ー种包括壳体开合盖结构的照明装置拆除下壳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ー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I 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ー种壳体开合盖结构,可应用于产品的壳体100上,以便于方便快速地拆装壳体100,从而提高产品的维护效率。本实施例中,将壳体开合盖结构应用于照明装置上,以阐明其具体结构和有益效果。上述壳体开合盖结构设置于壳体100内,所述壳体100包括上盖110和下壳120,所述壳体开合盖结构包括卡板组件200和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盖110上的至少ー个第一凸起部111,所述卡板组件200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壳120上,所述卡板组件200上对应开设有可卡套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11上的第 一卡紧槽201。卡板组件200包括呈板状的卡板构件210,第一卡紧槽201开设于卡板构件210上。当滑动卡板组件200时,卡板组件200上的第一^^紧槽201可以卡套在上盖110上的第一凸起部111上,使上盖110通过卡板组件200连接于下壳120上,从而将上盖110锁紧于下壳120,上盖110不能被开启。当反向滑动卡板组件200时,第一卡紧槽201可以从第一凸起部111上移出,从而使第一卡紧槽201解除对第一凸起部111的限制,操作人可以开启上盖110。开启上盖110时,只需使卡板组件200滑动即可,无需使用辅助工具,操作十分地快速、方便。第一卡紧槽201和第一凸起部111可设置有多个,具体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过这样的设计,即使长度较长的壳体100,也可以通过卡板组件200和第一凸起部111锁紧,无需设置大量的螺钉或卡扣。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开合盖结构,其通过在下壳120上滑动设置开设有第一卡紧槽201的卡板组件200,并在上盖110上设置可由第一卡紧槽201卡套的第一凸起部11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一个ー个地拧开螺钉或者打开卡扣而导致的壳体100拆装不方便、产品维护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具体地,卡板组件200可以通过“T”形槽或燕尾槽等合适结构滑动设置于下壳120上。具体地,如图3、图4和图7所示,所述卡板组件200包括卡板构件21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卡板构件210滑动的驱动部件220。卡板构件210呈板状,其制备简易且占用空间小,便于布局。所述卡板构件210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壳120内,以通过第一卡紧槽201和第一凸起部111将上盖110锁紧于下壳120。所述第一凸起部111凸设于所述上盖110的内侦牝所述第一卡紧槽201开设于所述卡板构件210上,所述驱动部件220连接于所述卡板构件210上,驱动部件220穿设于壳体100的一端,操作人员通过按压或转动或拨动驱动部件220,便可驱动卡板组件200,使卡板组件200松开对上盖110的约束,操作十分方便。优选地,如图I、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紧槽201自所述卡板构件210上端面向下斜向延伸或弯折成“L”状。本实施例中,第一^^紧槽201自所述卡板构件210上端面向下斜向延伸,第一卡紧槽201斜向延伸的方向与卡板构件210滑动锁紧第一凸起部111时的方向相反,当卡板构件210滑动锁紧第一凸起部111时,第一凸起部111从卡板构件210第一卡紧槽201的开ロ处逐渐卡入第一卡紧槽201内,以将上盖110逐渐锁紧于下壳120上。当卡板构件210反向滑动时,在斜向设置的第一卡紧槽201作用下,第一凸起部111逐渐从第一卡紧槽201内滑出,并使上盖110逐渐向上升起,直至第一凸起部111沿第一卡紧槽201滑动至卡板构件210上端的开ロ处,上盖110可自由开启。通过将第一卡紧槽201设置为斜向延伸,使第一凸起部111从第一卡紧槽201内滑出的过程中,上盖110可逐渐上升,一方面提示操作人员可以将上盖110取下,另ー方面可避免上盖110贴紧于下壳120而导致上盖110不易取下的问题。更具体地,如图I、图3和图7所示,所述卡板构件210设置有ニ个且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111凸设于所述上盖110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卡紧槽201设置的数量为至少ニ个,相应地,所述第一凸起部111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卡紧槽201的数量相等。本实施例中,第一卡紧槽201和第一凸起部111均设置有多数个,以可靠地将上盖110锁紧于下壳120上。另外地,上盖110可铰接于下壳120上,卡板构件210可以设置为ー个或多个,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具体地,如图I、图2和图5所示,所述下壳120的内侧壁还固定设置有至少ー个第二凸起部121,所述卡板组件200上对应开设有可卡套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21上的第二 卡紧槽202。优选地,所述第二卡紧槽202自所述卡板构件210下端面并弯折成“L”状,以通过卡板构件210将上盖110和下壳120连接在一起,提高结构的连接稳定性。第二卡紧槽202呈“L”状,是一端开ロー端封闭的槽,开ロ端与卡板构件210下端面贯通形成导向槽2022和固定槽2021,导向槽2022和固定槽2021形成呈“L”状,第二凸起部121从开ロ端进入导向槽2022,进入导向槽2022的底部吋,向固定槽2021的深度方向推进,使第二凸起部121卡持在第二卡紧槽202内,达到固定卡持的目的,在卡板构件210滑动过程中,卡板构件210与下壳120之间不会产生纵向的作用力,使卡板构件210可以可靠地相对下壳120滑动。通过将第一卡紧槽201和第二卡紧槽202设计成不同的结构,一方面可以可靠地锁紧上盖110和下壳120,另ー方面保证了卡板构件210运动的可靠性,而且在解锁的过程中,可使上盖110逐渐上升,操作人员可轻松地将上盖110打开或取下,操作十分方便。优选地,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1和第一凸起部111均呈圆柱状且分别凸设于上盖110和下壳120的内侧,结构可靠性高。更具体地,如图I、图3和图7所示,所述驱动部件220包括驱动构件221和推板222,所述驱动构件221穿设于上盖110或下壳120,本实施例中,驱动构件221穿设于下壳120。所述驱动构件221的一端抵顶于所述推板222上或固定于所述推板222上,所述推板222固定连接于所述卡板构件210。通过驱动构件221驱动推板222,从而使卡板构件210相对壳体100滑动,以使第一卡紧槽201和第二卡紧槽202分别卡套于或松开第一凸起部111和第二凸起部121。具体地,如图I、图2和图6所示,所述卡板组件200与所述下壳120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310。更具体地,弹性复位件310设置于卡板构件210的末端与后壳120的内侧壁之间,以使卡板构件210保持对第一凸起部111和第二凸起部121的锁紧状态,避免卡板构件210随意滑动。当操作人员操作驱动构件221吋,驱动构件221通过推板222和卡板构件210压缩弹性复位件310,使第一卡紧槽201和第二卡紧槽202分别松开第一凸起部111和第二凸起部121,壳体100可被开启。更具体地,如图I、图3和图7所示,所述驱动构件221与上盖110或下壳120之间螺纹连接,有利于保证壳体100的密封可靠性。本实施例中,驱动构件221螺纹连接于下壳120的端面。所述卡板构件210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推板222的端部插设于所述通孔中,推板222的两端分别插设于ニ个且平行相对设置的卡板构件的通孔中,这样,只需ー个驱动构件221便可驱动ニ个卡板构件同步滑动。所述驱动构件221抵顶于所述推板222。本实施例中,驱动构件221为螺栓。操作人员通过旋转驱动构件221,便可以通过推板222带动卡板构件210,调节十分快速方便。另外地,驱动构件221也可滑动穿设于下盖上,使用时通过按压驱动构件221以通过推板222带动卡板构件210,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ー步地,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壳体100内还固定设置有压板400,所述压板400通过锁紧件410连接于所述下壳120上,所述推板222滑动设置于所述压板400与下壳120之间。锁紧件410可为螺钉等。压板400的下端面凸设有支撑柱420,以在压板400与下壳120之间形成供推板222滑动的空间。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使卡板组件200可靠地滑动于下壳120内以可靠地锁紧上盖110,结构可靠性高。更具体地,如图3、图4和图6所示,ニ个所述卡板构件210分别滑动夹设于所述 压板400的两侧,所述压板400的侧壁凸设有第三凸起部403,所述卡板构件210上开设有 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三凸起部403上的滑槽203。使卡板构件210可按预定的轨迹滑动,结构可靠性高。更具体地,第三凸起部403的前端设置有倒扣部,以防止卡板构件210上的滑槽203脱离第三凸起部403的约束,优选地,滑槽203呈“T”字形,以便于将第三凸起部403安装至滑槽203内。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ー种照明装置,如图I 图7所示,包括壳体100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的光源构件,还包括上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具体地,压板400上可设置反光构件以形成反光镜组件,这样,该反光镜组件一方面用于反射光源构件的光线,另ー方面可在压板400与下壳120之间形成供推板222滑动的空间,结构合理巧妙,且便于装配。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ー种壳体开合盖结构,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合盖结构包括卡板组件和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盖的至少ー个第一凸起部,所述卡板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壳上,所述卡板组件上对应开设有可卡套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上的第一卡紧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组件包括卡板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卡板构件滑动的驱动部件,所述卡板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壳内,所述第一凸起部凸设于所述上盖的内侧,所述第一卡紧槽开设于所述卡板构件上,所述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卡板构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紧槽自所述卡板构件上端面向下斜向延伸或弯折成“ L ”状。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的内侧壁还 固定设置有至少ー个第二凸起部,所述卡板组件上对应开设有于可卡套于所述第二凸起部上的第二卡紧槽。
5.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组件与所述下壳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构件和推板,所述驱动构件穿设于所述上盖或下売,所述驱动构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推板上或固定于所述推板上,所述推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卡板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其特征在干,所述驱动构件与上盖或下壳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卡板构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推板的端部插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驱动构件抵顶于所述推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固定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锁紧件连接于所述下壳上,所述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压板与下壳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侧壁凸设有第三凸起部,所述卡板构件上开设有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三凸起部上的滑槽。
10.ー种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光源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壳体开合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壳体开合盖结构及照明装置。上述壳体开合盖结构,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壳,所述壳体开合盖结构包括卡板组件和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盖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卡板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下壳上,所述卡板组件上对应开设有可卡套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上的第一卡紧槽。上述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光源构件,还包括上述的壳体开合盖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壳体开合盖结构及照明装置,其可方便地拆装壳体,产品维护效率高。
文档编号F21V17/10GK102840555SQ20111016569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
发明者周明杰, 李爱丽 申请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