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氙气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299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氙气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卤灯,特别涉及一种两端放电的氙气金卤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卤化物灯(简称金卤灯),使用交流电源工作,是在汞和稀有金属的卤化物混合蒸气中产生电弧放电发光的放电灯,金属卤化物灯是在高压汞灯基础上添加各种金属卤化物制成的第三代光源,照明采用钪钠型金属卤化物灯,该灯具有发光效率高、显色性能好、寿命长等特点,是一种接近目光色的节能新光源,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展览中心、 大型商场、工业厂房、街道广场、车站、码头等场所的室内照明。现有的金卤灯,大都采用氩气作为启动气体,采用低管压工作,一般为85-100伏管压,因氩气的导热性较高,为满足发光要求,需在发光管的两端涂有保温层。上述现有的两端放电的金卤灯,启动慢,发光效率低,寿命短,无法适应高管压工作,灯具的发光亮度和照射面积容易受到保温层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氙气金卤灯,以解决现有金卤灯使用效果不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氙气灯,包括外泡壳、电弧管、灯头和导电杆,电弧管和导电杆套装在外泡壳内,电弧管内充有氙气并装有金属卤化物和水银,金属卤化物呈固态置于电弧管内,电弧管纵向贯通有圆弧状的细长的电弧,电弧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导电杆,外泡壳的两端分别开有纵向导电连接,导电连接与导电杆适配,导电杆通过导电连接与外部电源导通,灯头适配的安装在外泡壳的导电连接的开口端。其中,灯头纵向设有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的开口端安装有薄板状的导电片,导电片与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适配,导电片将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封闭, 导电片与导电杆相导通。其中,导电杆采用钼杆支架制成,导电杆均通过钼片插装在外泡壳的纵向通孔内, 钼片通过钼杆与灯头的导电片连通。其中,灯头内还设有灯脚,灯脚卡装在灯头内的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内,灯脚与灯头相适配,灯脚纵向设有与钼杆适配的灯脚孔,钼杆纵向穿插在灯脚孔内,灯脚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灯脚与灯头上的导电片相连通。其中,外泡壳采用耐高温的石英材料制成,灯头采用绝缘的陶瓷材料制成。其中,外泡壳内套装有用于吸取蒸气的呈固态的吸湿剂。本实用新型的氙气灯,启动快,发光效率高,寿命长,采用高管压工作,电弧管的两端不需涂装保温层,因此光亮度和照射均不受到干涉和影响,灯头和灯脚的绝缘强度更高, 安装拆卸便捷。
图1是现有的两端放电的金卤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端放电的氙气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氙气灯图2中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外泡壳,2-电弧管,3-灯头,4-导电杆,5-钼片,6_钼杆,7_电弧,8_氙气,9_水银,10"金属卤化物,11-灯脚,12-吸湿剂,13-纵向通孔,14-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15-灯脚孔,16-电弧,17-氩气,18-椭球型电弧管,19-水银,20-金属卤化物,21-保温层,22-导电片,23-绝缘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如图1所示,现有的两端放电的金卤灯,椭球型电弧管18内套装有水银19和金属卤化物20,水银19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椭球型电弧管18内流动,金属卤化物20呈药丸状置于椭球型电弧管18内,椭球型电弧管18内还填充有氩气17,电弧16呈圆弧状纵向连通在椭球型电弧管18的中间,电弧16通过导电装置与外部电源导通,电弧16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工作时,由于外部电源的作用,使椭球型电弧管18内的温度升高,水银19蒸发,椭球型电弧管18内的汞蒸气压达到几个大气压(零点几个兆帕),金属卤化物20也从管壁上蒸发,扩散进入高温电弧16内分解,金属原子被电离激发,辐射出特殊谱线。当金属离子扩散返回管壁时,在靠近管壁的较冷区域中与卤原子相遇,并且重新结合生成卤化物分子。这种循环过程不断地向电弧16提供金属蒸气。由于现有金卤灯中大多填充的是氩气17,氩气17的导热性较高,而上述的灯具发光原理显示,椭球型电弧管18的温度要足够高才能使灯具正常发光,因此,需要在椭球型电弧管18的外部涂上一层保温层21,对椭球型电弧管18进行保温处理,以使其保持在正常的工作温度。保温层21可以采用氧化铝等保温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氙气灯,包括外泡壳1、电弧管2、导电杆4和灯头3,电弧管2和导电杆4均套装在外泡壳1内,电弧管2呈橄榄形设置,电弧管2采用石英等耐高温材料制成, 电弧管2内填充有氙气8,电弧管2内套装有水银9和金属卤化物10,水银9在常温下呈液态在电弧管2内流动,金属卤化物10呈固态的药丸状置于电弧管2内部,橄榄状的电弧管 2的橄榄中心位置内还纵向连通有圆弧状的电弧7,电弧7的两端通过导电装置与分别与导电杆4连接,外泡壳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纵向通孔13,纵向通孔13的尺寸与导电杆4适配, 两个导电杆4通过纵向通孔13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灯头3适配的安装在外泡壳 1的纵向通孔13的开口端。导电杆4 一般采用钼杆支架制成,导电杆4的一端与电弧管2内的电弧7相连,一端通过钼片5插装在外泡壳1的纵向通孔13内,钼片5又通过钼杆6与外部电源连通,外泡壳1的两端对应的钼杆6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从而将电路导通。其中,灯头3纵向设有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14,灯头3包括两个上下平行设置的绝缘薄板23和一个竖直设置的导电片22,两个绝缘薄板23构成灯头3的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14,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14内卡装有灯脚11,灯脚11呈T字型设置,灯脚11的T字型的主体部分贯通有灯脚孔15,灯脚孔15与钼杆6相适配,钼杆6穿插在灯脚11的灯脚孔 15内,整个灯脚11采用可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灯头3的导电片22与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14的开口端相适配,导电片22将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14封死,导电片22将灯脚11封装在灯头3内的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14内,灯脚11的T字型的横杆方向呈内凹设计,钼杆 6穿插在T字型的纵向中心轴线上,灯脚11的T字型的两端顶到导电片22上,由于灯脚11 与导电片22的接触实现与外部电源的导通。一般情况下氙气8的导热性是氩气17的导热性的1/3,所以使用氙气8作为启动气体可以减少气体的导热,提高发光效率。金属卤化物容易潮解,极少量水的吸入可造成放电不正常,使灯管发黑,为避免上述不良现象,在外泡壳1内部套装有吸湿剂12,及时吸取多余的水汽,避免卤化物潮解。同时,灯头3以及外泡壳1的设置可与外部适配设置的灯座实现旋转连接,使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本新型采用耐高温虑紫外线的石英管作为外泡壳1,能有效的减小灯具的体积,同时,导电杆4 一般采用钼杆等金属材料,能够更好的实现耐高温、抗氧化的功能,电弧管2采用石英等乃高温材料制成,灯头3和灯脚11均采用陶瓷材料制成,绝缘强度高,能更好的适应高压工作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氙气灯,采用高管压工作,能满足工作功率为51-1000W需求,发光效率高;采用氙气作为启动气体,启动快,寿命长;电弧管两端不需涂装保温层,光亮度和照射不会因此受到影响;采用特制耐高温旋转灯头,绝缘强度高,安装和拆卸简便。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氙气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泡壳、电弧管、灯头和导电杆,所述电弧管和导电杆套装在所述外泡壳内,所述电弧管内充有氙气并装有金属卤化物和水银,所述金属卤化物呈固态置于所述电弧管内,所述电弧管纵向贯通有圆弧状的细长的电弧,所述电弧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导电杆,所述外泡壳的两端分别开有纵向通孔,所述纵向通孔与所述导电杆适配,所述导电杆通过所述纵向通孔与外部电源导通,所述灯头适配的安装在所述外泡壳的纵向通孔的开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氙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纵向设有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所述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的开口端安装有薄板状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适配,所述导电片将所述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封闭,所述导电片与所述导电杆相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氙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采用钼杆支架制成,所述导电杆均通过钼片插装在所述外泡壳的纵向通孔内,所述钼片通过钼杆与所述灯头的导电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氙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内还设有灯脚,所述灯脚卡装在所述灯头内的中心密封导电连接位内,所述灯脚与所述灯头相适配,所述灯脚纵向设有与所述钼杆适配的灯脚孔,所述钼杆纵向穿插在所述灯脚孔内,所述灯脚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灯脚与所述灯头上的导电片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氙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泡壳采用耐高温的石英材料制成,所述灯头采用绝缘的陶瓷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氙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泡壳内套装有用于吸取蒸气的呈固态的吸湿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氙气金卤灯,以解决现有金卤灯使用效果不佳的缺陷。本申请的氙气灯,电弧管和导电杆套装在外泡壳内,电弧管内充有氙气并套装有金属卤化物和水银,金属卤化物呈固态置于电弧管内,电弧管纵向贯通有圆弧状的细长的电弧,电弧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导电杆,外泡壳的两端分别开有纵向通孔,纵向通孔与导电杆适配,导电杆通过纵向通孔与外部电源导通,灯头适配的安装在外泡壳的纵向通孔的开口端。本实用新型的氙气灯,启动快,发光效率高,寿命长,采用高管压工作,电弧管的两端不需涂装保温层,因此光亮度和照射均不受到干涉和影响,灯头和灯脚的绝缘强度更高,安装拆卸便捷,能满足快速启动的需求。
文档编号H01J61/16GK202120866SQ20112012251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吴琦生, 洪为华, 涂传谋 申请人:东莞市天雄氙气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