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21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中,由于液晶层本身并无发光的功能,需要为IXD提供光源以实现图像显示。在透过式IXD中,采用背光源为液晶层提供亮度分布均勻的光源。在现有的背光源中,一般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随着LED发光效率的增加,背光源中使用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从最初采用两根由多个LED组成的灯条,分别设置在玻璃基板的两条长边上,发展到采用一根由多个LED组成的灯条,设置在玻璃基板的某一长边上,最后采用一根由多个LED组成的灯条,设置在玻璃基板的某一短边上,从而减少背光源中采用的LED的数量。附图1所示为LED灯条设置在玻璃基板的某一长边时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在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101上分布多个LED102形成LED灯条,导光板 103位于LED102的上方,且在导光板103的入光面上设有反射膜104,该背光模组中还包括一背板以固定各组件。由于LED102作为点光源,其光线的照射区域有限,如果背光源中采用的LED102的数量太少,就会在导光板103的入光面上存在光线照射不到的区域,容易使得背光源对应的画面(即液晶显示画面)中出现显示暗区105,使得显示画面亮度不均勻, 从而影响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用以减少背光源中LED的数量,节约成本,同时避免显示画面出现暗区,保证显示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种背光源,包括第一导光板和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20),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20)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20)包括第二导光板(201)、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202)和反射膜(203),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202)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201)的至少一侧,所述反射膜(203)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201)的至少一侧。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源。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背光源中设置发光二极管组件,该发光二极管组件由第二导光板、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和反射膜组成,并且发光二极管位于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侧,反射膜位于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侧,从而可以将发光二极管的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 在通过该面光源的出光面为背光源中的第一导光板提供均勻的光源,从而避免了显示画面出现显示暗区,保证了显示效果,同时,在背光源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二级管组件以构成背光源,既可以达到提供光源的目的,同时保证显示效果,最大可能的减少了发光二极管的数量,节约了成本。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背光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发光二级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减少背光源中LED的数量,节约成本,同时避免显示画面出现暗区,保证显示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中包括第一导光板和至少一个发光二级管组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以发光二级管组件包含两个发光二级管为例进行说明。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背光源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级管组件20,还包括一印刷电路板21,以及第一导光板22。如附图3所示,该发光二级管组件20包括第二导光板201、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202和反射膜203,其中,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202位于第二导光板201的至少一侧,反射膜 103位于第二导光板201的至少一侧。较佳地,反射膜203与发光二级管202位于第二导光板201的不同侧。较佳地,反射膜203固定连接在第二导光板201的底面上。例如,反射膜203可以粘贴在第二导光板201的底面上。较佳地,发光二级管组件20中包含两个发光二极管202, 分别位于第二导光板201的相对两侧,例如位于第二导光板201左右两侧。实际应用中,发光二极管202安装在印刷电路板21上,例如,焊接在印刷电路板21 上,发光二极管组件20内的反射膜203粘帖和/或卡接在印刷电路板21上,第二导光板 201粘帖和/或卡接在印刷电路板21上。具体地,反射膜203和第二导光板201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反射膜203和第二导光板201粘贴在印刷电路板21上,或者在印刷电路板 21上设置卡槽,将反射膜203和第二导光板201卡接在印刷电路板21上。本实施例中,背光源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组件20时,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光二级管组件20设置为一列,且不超过第一导光板22入光面的长度,如附图2 和附图3所示。实际应用中,至少一个发光二级管组件20可以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2的任一长边或短边。本实施例中,背光源中包含的发光二级管组件20的上方为第一导光板22,在该第一导光板22的入光面上设有反射膜层,同时,还包括一背板,以固定背光源的各组件。本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源。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背光源中设置发光二极管组件,该发光二极管组件由第二导光板、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和反射膜组成,并且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位于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侧,反射膜位于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侧,从而可以将发光二极管的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在通过该面光源的出光面为背光源中的第一导光板提供均勻的光源,从而避免了显示画面出现显示暗区,保证了显示效果,同时,在背光源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二级管组件以构成背光源,既可以达到提供光源的目的,同时保证了显示效果,最大可能的减少了发光二极管的数量,节约了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光板和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第二导光板、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和反射膜,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侧,所述反射膜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不同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相对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含有印刷电路板,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内的所述反射膜和所述第二导光板粘贴和/或卡接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发光二极管焊接和/或卡接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组件设置为一列,且不超过第一导光板入光面的长度。
8.—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用以减少背光源中LED的数量,节约成本,同时避免显示画面出现暗区,保证显示效果。该背光源包括第一导光板和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第二导光板、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和反射膜,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侧,所述反射膜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侧。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F21V19/00GK202165943SQ20112025956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华广胜, 孙彦军, 布占场, 王伯长, 王飞, 邓毅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