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76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构成车辆用灯具的反射器、以及根据需要使该反射器倾动的驱动器的输出轴相互连接的卡夹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具有对反射器进行安装的安装部的卡夹主体上,组装有能进行压入移动的捕捉体,通过将输出轴从将反射器倾动用的驱动器的前后移动的输出轴的球状前端容纳在位于待机位置的捕捉体上的状态下压入卡夹主体内,从而使捕捉体压入移动到捕捉位置而借助于卡夹将反射器与输出轴连接起来。(参照专利文献I) 在该专利文献I的卡夹中,捕捉体由一对捕捉片构成,将由一对捕捉片构成的球状前端的接入口做得在上述待机位置比球状前端的直径大,在上述捕捉位置比其小。由此,能够进行球状前端的捕捉。但是,在该专利文献I的卡夹中,虽然一对捕捉片以内侧为弯曲面,但在捕捉位置仍限于与球状前端线性接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 - 422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在使构成这种车辆用灯具的反射器及其倾动用的驱动器的输出轴相互连接的卡夹中,能够使卡夹的该输出轴的保持(捕捉)状态更加良好,并且能够使该输出轴的球状前端向卡夹的嵌入变得更加容易。为了完成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卡夹具备用于安装在反射器上的安装部,该反射器能倾动地被构成车辆用灯具的反射器容纳体支撑;以及捕捉体,该捕捉体捕捉上述倾动用的驱动器的前后移动的输出轴的球状前端,卡夹构成为,在卡夹主体上具备上述安装部和捕捉体的容纳凹部,捕捉体构成为,能够从位于卡夹主体的容纳凹部的入口侧的待机位置向位于容纳凹部的里侧的捕捉位置进行压入移动,并且在待机位置使捕捉体的接入口侧从上述容纳凹部内突出,并使该接入口与球状前端的直径大致相等或比其更大,而且,伴随着向捕捉位置的移动而弹性变形,在该捕捉位置使接入口比球状前端的直径更小,而且,在捕捉位置使捕捉体的接入口的口边缘部以包围输出轴的方式与该输出轴相接,并且使捕捉体的内表面与球状前端实现面接触。通过进行使输出轴的球状前端进入位于待机位置的捕捉体,进而使输出轴进入卡夹主体内的操作,从而能够使捕捉体移动到捕捉位置。当捕捉体移动到捕捉位置时,因为接A 口变得比球状前端的直径小,接入口的口边缘部以包围输出轴的方式与其相接,而且,捕捉体的内表面与球状前端实现面接触,因此能将球状前端稳定地保持在卡夹主体内。由此,能够借助于卡夹在反射器能倾动的状态下将反射器与输出轴稳定地组合在一起。因为捕捉体在待机位置从接入口突出,因此输出轴的球状前端进入待机位置的捕捉体是容易的。通过预先在上述捕捉体上形成卡合部,该卡合部伴随着捕捉体从待机位置向捕捉位置的移动而与卡夹主体的被卡合部弹性卡合,以阻止捕捉体向待机位置的复位,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由捕捉体捕捉了球状头部的状态。作为优选方式之一的是,捕捉体具有一对捕捉片,该一对捕捉片在朝向容纳凹部的里侧的一侧相互连接,并将与该连接侧相反一侧作为球状前端的接入口,而且,具有与球状前端的球面相仿的弯曲内表面;在该一对捕捉片间具备卡合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预先在一对捕捉片的外侧形成追加卡合部,该追加卡合部伴随着捕捉体从待机位置向捕捉位置 的移动而与卡夹主体的追加被卡合部弹性卡合,以阻止捕捉体向待机位置的复位,从而能够更稳定地维持由捕捉体捕捉了球状头部的状态。本发明的效果如下。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卡夹,能够将驱动器的输出轴的球状前端稳定地保持在卡夹主体内,并且能够使该输出轴的球状前端向卡夹的嵌入变得更加容易。


图I是构成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反射器及驱动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卡夹的立体图,捕捉体位于待机位置。图3是卡夹的侧视图,捕捉体位于待机位置。图4是沿图3的A-A线剖视图,以假想线表示反射器的托架的一部分,捕捉体位于待机位置。图5是从与图3为90度不同方向见到的卡夹的侧视图,捕捉体位于待机位置。图6是沿图5的B-B线剖视图,以假想线表示反射器的托架的一部分,捕捉体位于待机位置。图7是以假想线表示反射器的托架及输出轴的一部分来表示将捕捉体压入到捕捉位置的状态的卡夹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8是以假想线表示反射器的托架及输出轴的一部分来表示将捕捉体压入到捕捉位置的状态的、从与图7为90度不同方向见到的卡夹的剖视图。图9是构成卡夹的捕捉体的侧视图。图10是沿图9的C-C线剖视图。图11是从与图9为90度不同方向见到的捕捉体的侧视图。图12是捕捉体的俯视图。图13是捕捉体的仰视图。图14是构成卡夹的卡夹主体的侧视图。图15是沿图14的D-D线剖视图。
图16是从与图14为90度不同方向见到的捕捉体的侧视图。图17是卡夹主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图I 图17说明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卡夹Cp是为了将构成车辆用灯具的反射器100及根据需要使该反射器100倾动的驱动器110的输出轴111相互连接而使用的卡夹。反射器100的前面敞开,并以其内表面为反射面101,随着朝向深处而逐渐变窄,在最深部102设有可更换的未图示的灯泡。反射器容纳体(省略了图示)呈至少以前面为透镜部的箱状,从而将反射器100可倾动地容纳并支撑在反射器容纳体内部。在图示的例子中,反射器100在其上部两处用支撑部件120支撑在反射器容纳体的背面,该支撑部件120由安装在反射器容纳体侧的滚珠轴121和安装在反射器100侧的滚珠轴承122构成。另外,反射器100在其背面下部的下角具有托架103,借助于上述卡夹Cp且利用该托架103与驱动器110的输出轴111连接,该驱动器110被安装在反射器容纳体的背面外侧,并可前后移动地使输出轴111进入到反射器容纳体内。反射器100以使其外表面不与反射器容纳体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被容纳在反射器容纳体内。并且,通过使驱动器110的输出轴111前后移动,从而能使反射器100在一定的前倾状态与一定的后倾状态之间进行倾动调整。这种车辆用灯具安装在车辆的主体面板上而构成汽车的前照灯。上述卡夹Cp具备对能倾动地支撑在构成该车辆用灯具的反射器容纳体上的反射器100安装的安装部10 ;以及在上述倾动用的驱动器110中的前后移动的输出轴111的球状前端112的捕捉体2。这种卡夹Cp由卡夹主体I和捕捉体2构成。并且,在该卡夹主体I上具有上述安装部10和捕捉体2的容纳凹部11。在图示的例子中,卡夹主体I具有第一筒部12和直径比其小的第二筒部13。两筒部12、13都构成为大致圆筒状。第一筒部12的筒一端敞开,筒另一端由底板12a封闭,其内部为上述容纳凹部11。第二筒部13的筒两端都敞开,并且其筒一端与第一筒部12的底板12a大致中央部连接成一体。在第一筒部12的底板12a的中央形成使容纳凹部11与第二筒部13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12b。在该连通孔12b的孔边缘部,分别在该连通孔12b的直径方向两侧设有朝向连通孔12b的内侧突出的弹性突片12c。另外,在第一筒部12的侧部,分别在该第一筒部12的直径方向两侧形成使第一筒部12的内外连通的窗口 12d。该窗口 12d通过在从第一筒部12的筒轴方向的大致中部位置到底板12a之间对第一筒部12的侧部进行开口来形成。在该窗口 12d的正下方位置,上 述底板12a也在沿第二筒部13的外表面的范围进行开口。位于这样形成的窗口 12d的容纳凹部11的入口 Ila侧的窗口边缘将作为后述的被卡合部14发挥作用。另外,在第一筒部12的侧部,分别在位于两处的上述窗口 12d、窗口 12d的形成部位之间的部位形成有贯通孔12e。该贯通孔12e形成于第一筒部12的容纳凹部11的入口Ila侦彳。在图示的例子中,该贯通孔12e将作为后述的追加被卡合部15发挥作用。另外,在该第一筒部12的内表面部,在位于上述容纳凹部11的入口 Ila与上述贯通孔12e的形成位置之间的部位形成有圆锥面部12f,该圆锥面部12f随着朝向容纳凹部11的里侧而向该第一筒部12的内径变小的方向倾斜。另一方面,在第二筒部13的侧部,分别在其直径方向两侧位置形成弹性卡合片13a。各弹性卡合片13a通过由沿第二筒部13的筒轴形成的一对纵向槽13e、13e,以及跨越这一对纵向槽13e、13e的位于第一筒部12的底板12a侧的槽端之间的横向槽13f来划分第二筒部13的侧部而构成。在该弹性卡合片13a的外表面部形成有卡合突部13b。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弹性卡合片13a、13a的卡合突部13b的顶部13c之间的间隔比形成于上述托架103上的安装孔104的孔径稍大。另外,弹性卡合片13a的卡合突部13b与上述底板12a之间的间隔与托架103的厚度大致相同或比其稍大。当将第二筒部13从反射器100的背面侧插入该托架103的安装孔104中时,则卡合突部13b与该安装孔104侧接触,一对弹性卡合片13a、13a以其基部13d侧为变形中心向内侧弯曲而允许向该安装孔104插入第二筒部13。当将卡合突部13b的顶部13c从安装孔104的插入前侧的孔边缘插入到进入前方的位置时,则一对弹性卡合片13a、13a实现弹性复位,将托架103夹持在上述底板12a与卡合突部13b之间,从而将卡夹主体I固定在托架103上。(图8) 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二筒部13作为上述安装部10发挥作用。 其次,上述捕捉体2的结构为,能够从位于卡夹主体I的容纳凹部11的入口 Ila侧的待机位置向位于容纳凹部11的里侧的捕捉位置进行压入移动。另外,该捕捉体2的结构为,在上述待机位置使捕捉体2的接入口 20侧从上述容纳凹部11内突出并使该接入口20与球状前端112的直径大致相等或者比其更大,而且,伴随着向捕捉位置的移动而弹性变形,并在该捕捉位置使接入口 20比球状前端112的直径小。在本实施方式中,捕捉体2具有一对捕捉片21、21,该一对捕捉片21、21在朝向容纳凹部11的里侧的一侧、即朝向上述第一筒部12的底板12a的一侧相互连接,并将与该连接侧相反一侧作为球状前端112的接入口 20,而且,具有与球状前端112的球面相仿的弯曲内表面21a。在图示的例子中,该一对捕捉片21、21具有在一定范围内覆盖球状前端112的从与输出轴111的轴主体113的轴端的连接部位112a至与该连接部位112a与相反的头顶部112b之间的侧部的大小。另外,一对捕捉片21、21相互通过连接片22连接,该连接片22设置在朝向与构成接入口 20的口边缘部21b —侧相反的容纳凹部11里侧的里侧边缘部21c之间。一对捕捉片21、21利用该连接片22以使弯曲内表面21a相互相对的方式对置。在图示的例子中,一对捕捉片21、21的外表面也为弯曲面。该连接片22以能弹性变形的方式构成,变形前的状态为,由一对捕捉片21、21的口边缘部21b形成的接入口 20的大小与球状前端112的直径大致相等或比其更大,该接入口 20通过向减小该连接片22的弯曲曲率的方向的弹性变形而变得比球状前端112的直径小。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结构为,在上述捕捉位置,捕捉体2的接入口 20的口边缘部21b以包围输出轴111的方式与该输出轴111相接,并且捕捉体2的内表面与球状前端112面接触。(图7、图8)S卩,上述一对捕捉片21、21的口边缘部21b的结构为,分别具有与输出轴111的轴主体113的周面相仿的弯曲形状,该口边缘部21b与上述里侧边缘部21c之间具有上述弯曲内表面21a。在图示的例子中,捕捉体2还具有轴体23,该轴体23的轴一端在连接片22的弯曲外侧与捕捉体2的长度方向大致中部的位置连接成一体,并大致沿第一筒部12的筒轴延伸,而且,该轴体23的轴另一端通过上述连通孔12b进入第二筒部13中。在该轴体23的轴另一端形成有围绕该轴体23的轴中心的环形槽23a,使上述弹性突片12c与该环形槽23a卡合并在将该捕捉体2定位在上述待机位置的状态下,卡夹主体I和捕捉体2组合在一起。(图4)在该待机位置,一对捕捉片21、21使口边缘部21b侧比容纳凹部11向外侧突出,上述接入口 20与球状前端112的直径大致相等或比其更大。捕捉体2能够从该待机位置压入移动到使连接片22碰到第一筒部12的底板12a的捕捉位置(图8)。通过进行使输出轴111的球状前端112进入到位于待机位置的捕捉体2,进而使输出轴111进入到卡夹主体I内的操作,就能使捕捉体2移动到捕捉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捕捉片21使其外表面与上述圆锥面部12f接触,当进行该进入操作时,连接片22利用该圆锥面部12f逐渐弹性变形而使一对捕捉片21、21间的间隔逐渐变窄。当捕捉体2移动到捕捉位置时,因为接入口 20比球状前端112的直径变小,接入口 20的口边缘部21b以包围输出轴111的方式与其接触,而且,捕捉体2的内表面与球状前端112实现面接触,所以球状 如端112能稳定地保持在卡夹王体I内。由此,能够借助于卡夹Cp以反射器100能倾动的状态将反射器100与输出轴111组合在一起。因为捕捉体2在待机位置从接入口 20突出,因此输出轴111的球状前端112进入到待机位置的捕捉体2中是容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捕捉体2上形成有卡合部24,该卡合部24伴随着捕捉体2从待机位置向捕捉位置的移动而与卡夹主体I的被卡合部14弹性卡合以阻止捕捉体2向待机位置的复位。具体地说,该卡合部24设置在上述一对捕捉片21、21之间。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上述连接片22的长度方向大致中部的位置的两侧分别具有卡合部24,该卡合部24的一端与该连接片22 —体地连接并向接入口 20侧突出,该卡合部24的另一端呈位于捕捉片21的口边缘部21b与里侧边缘部21c之间的水平的片状。并且,伴随着捕捉体2从待机位置向捕捉位置的移动,卡合部24利用上述圆锥面部12f逐渐向内弯曲,在捕捉位置进入相对应的上述窗口 12d,弹性复位后以位于该窗口 12d的容纳凹部11的入口 Ila侧的窗口边缘作为被卡合部14并与之卡合。(图7)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稳定地维持由捕捉体2捕捉了球状头部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捕捉片21、21的外侧形成有追加卡合部25,该追加卡合部25伴随着捕捉体2从待机位置向捕捉位置的移动而与卡夹主体I的追加被卡合部15弹性卡合以阻止捕捉体2向待机位置的复位。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一对捕捉片21、21的外表面上分别具有呈突起状的追加卡合部25。并且,伴随着捕捉体2从待机位置向捕捉位置的移动,该追加卡合部25从中途与上述圆锥面部12f相接,并且在捕捉位置,追加卡合部25通过连接片22的弹性作用而进入相对应的上述贯通孔12e,并以该贯通孔12e为追加被卡合部15而与之卡合。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更稳定地维持由捕捉体2捕捉了球状前端112的状态。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述捕捉体2虽然由一对捕捉片21、21构成,但也能够由三个以上的捕捉片21构成捕捉体2。另外,通过将该卡夹Cp做成合成树脂的成形件能够很容易地确保对以上所说明的卡夹Cp的应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部位赋予该特性。在此,引用于2010年2月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021854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并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公开的内容纳入本说明书中 。
权利要求
1.一种卡夹,其具备用于安装在反射器上的安装部,该反射器能倾动地被构成车辆用灯具的反射器容纳体支撑;以及捕捉体,该捕捉体捕捉上述倾动用的驱动器的前后移动的输出轴的球状前端,上述卡夹的特征在于, 在卡夹主体上具备上述安装部和捕捉体的容纳凹部, 捕捉体构成为,能够从位于卡夹主体的容纳凹部的入口侧的待机位置向位于容纳凹部的里侧的捕捉位置进行压入移动,并且 在待机位置使捕捉体的接入口侧从上述容纳凹部内突出,并使该接入口与球状前端的直径大致相等或比其更大, 而且,伴随着向捕捉位置的移动而弹性变形,在该捕捉位置使接入口比球状前端的直径更小, 而且,在捕捉位置使捕捉体的接入口的口边缘部以包围输出轴的方式与该输出轴相接,并且使捕捉体的内表面与球状前端实现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在捕捉体上形成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伴随着捕捉体从待机位置向捕捉位置的移动而与卡夹主体的被卡合部弹性卡合,以阻止捕捉体向待机位置的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捕捉体具有一对捕捉片,该一对捕捉片在朝向容纳凹部的里侧的一侧相互连接,并将与该连接侧相反一侧作为球状前端的接入口,而且,具有与球状前端的球面相仿的弯曲内表面, 在该一对捕捉片间具备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夹,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捕捉片的外侧形成有追加卡合部,该追加卡合部伴随着捕捉体从待机位置向捕捉位置的移动而与卡夹主体的追加被卡合部弹性卡合,以阻止捕捉体向待机位置的复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卡夹。本发明的卡夹具有捕捉体,该捕捉体构成为,能在位于卡夹主体的容纳凹部的入口侧的待机位置使捕捉体的接入口侧从容纳凹部内突出,并使该接入口与球状前端的直径大致相等或比其更大,而且,伴随着向捕捉位置的移动而弹性变形,在该捕捉位置使接入口比球状前端的直径更小。并且,该捕捉体的构成为,在捕捉位置使捕捉体的接入口的口边缘部以包围输出轴的方式与该输出轴相接,并且使捕捉体的内表面与球状前端实现面接触。
文档编号F21S8/12GK102741610SQ20118000833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柴田勇二, 立岩丈幸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