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469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例如,用于液晶电视等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因此另外需要背光源装置作为照明装置。该背光源装置包括:底座,其设置于液晶面板的里侧(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液晶面板侧的面开口 ;光源,其收纳于底座内;光学构件(扩散片等),其以与光源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底座的开口部,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有效地向液晶面板侧放射;以及反射片,其以与光学构件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底座内,使光向底座的开口部侧反射。作为上述的背光源装置的构成部件中的光源有时使用例如LED,在该情况下,在底座内收纳安装有LED的LED基板。[0003]此外,作为将LED用作光源的背光源装置的一例,已知下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背光源装置。_4] 现有技术文献_5] 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特开2006-120644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_7]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0008]然而,在如上所述具备LED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实现例如薄型化的情况下,需要缩短光学构件与LED之间的距离。但是,这样的话,来自LED的光不会充分扩散地照射到光学构件,因此在配置有LED的区域与未配置LED的区域,亮暗差变大,有可能来自光学构件的出射光产生亮度不均。除此之外,在为了实现例如低功耗化、制造成本的降低而削减LED的设置个数的情况下,相邻的LED间的间隔变宽,因此在配置有LED的区域和未配置LED的区域,亮暗差仍变大,有可能产生亮度不均。[0009]本实用新型是鉴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亮度不均。[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0011]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基板,其具有光源;底座,其收纳上述光源基板,具有配置于与上述光源的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的底板;以及基板保持构件,其固定于上述底板,由此在与上述底板之间夹持上述光源基板,上述底板被划分为配置上述光源的光源配置区域和未配置上述光源的光源非配置区域,上述基板保持构件配置于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并且具有光上升部,上述光上升部比上述光源基板向上述光出射侧突出,从而使光朝向上述光出射侧上升。[0012]这样的话,当将基板保持构件固定于底板时,在基板保持构件与底板之间夹持有光源基板,从而能使光源基板相对于底座得以保持。然而,具有如下倾向:底座内的光量在配置有光源的光源配置区域相对地变多, 而在未配置光源的光源非配置区域相对地变少。在该方面,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光源非配置区域配置基板保持构件,该基板保持构件具有比光源基板向光出射侧突出的光上升部,所以在底座内的光量容易变少的光源非配置区域能利用光上升部使来自光源的光朝向光出射侧上升,从而能补充光源非配置区域的出射光量。由此,在光源配置区域和光源非配置区域难以产生出射光量差、即亮暗差,因此出射光难以产生亮度不均。[0013]这样,如果出射光难以产生亮度不均,则例如能实现该照明装置的薄型化,除此之夕卜,例如也能削减光源的设置数量,所以能实现该照明装置的功耗和制造成本的削减。[001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因为具有保持光源基板的功能的基板保持构件是具有光上升部的构成,所以与假设将光上升部设为与基板保持构件分体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削减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也适合于低成本化。[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优选下面的构成。[0016](I)上述光上升部具有倾斜面,上述倾斜面相对于上述底板的板面倾斜,并且指向上述光源配置区域。这样的话,能针对来自配置于光源配置区域的光源的光赋予与光上升部具有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应的角度,所以在光源非配置区域能使光进一步有效地出射。由此,能有效地补充光源非配置区域的出射光量,更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17](2)上述光源以在上述底板中隔着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存在至少2个上述光源配置区域的方式配置有多个,上述倾斜面以指向隔着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配置的各上述光源配置区域的方式配置有一对。这样的话,来自配置于隔着光源非配置区域配置的各光源配置区域的各光源的光利用配置于光源非配置区域的光上升部的一对倾斜面分别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由此,进一步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18](3)—对上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设为相互大致相同。这样的话,能使来自配置于隔着光源非配置区域配置的各光源配置区域的各光源的光在光源非配置区域利用一对倾斜面均匀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0019](4)上述光上升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这样的话,倾斜面涵盖光上升部的整个高度配置,所以能在光源非配置区域使光更进一步有效地出射。[0020](5)上述光上升部比上述光源向上述光出射侧突出。这样的话,与假设光上升部为与光源相等的突出尺寸的情况相比,能利用光上升部使来自光源的光更多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进一步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21](6)上述光上升部的表面呈白色。这样的话,能得到高光反射率,所以能使光进一步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因而进一步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22](7)多个上述光源按线状并列地配置于上述光源基板,光源组包括这些并列的多个上述光源,上述光源配置区域为沿着构成上述光源组的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延伸的带状,而上述光上升部为沿着构成上述光源组的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延伸的形态。这样的话,来自构成配置于形成带状的光源配置区域的光源组的各光源的光利用在光源非配置区域沿着光源的并列方向延伸的形态的光上升部而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由此,能有效地补充光源非配置区域的出射光量,能更适当地抑制亮度不均。[0023](8)上述光上升部为遍及在上述光源组的全长并行的形态。这样的话,能使来自构成光源组的各光源的光进一步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0024](9)上述底板为长条状,构成上述光源组的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与上述底板的短边方向一致。这样的话,与假设使光源的并列方向与底板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情况相比,光源配置区域的长度尺寸短,所以在与光源非配置区域之间可产生的亮暗差更难以被视觉识另Ij,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25](10)上述光源组在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间断地配置有多个,在相邻的上述光源组之间配置有上述基板保持构件。这样的话,能利用配置于相邻的光源组之间的光上升部使来自构成各光源组的各光源的光朝向光出射侧有效地上升,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另外,与假设将光源组仅设为I个的情况相比,难以产生亮度不均,并且适合于该照明装置的大型化。[0026](11)上述基板保持构件配置于相邻的上述光源组的中间位置。这样的话,利用立起部使来自构成各光源组的各光源的光均匀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0027](12)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间的间隔比相邻的上述光源组间的间隔窄。这样的话,即使在光源配置区域高密度地配置有光源,也能利用光上升部使光源非配置区域的光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所以能适当地抑制亮度不均。[0028](13)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间的间隔比上述光源与上述光上升部之间的间隔窄。这样的话,即使在光源配置区域中更高密度地配置有光源,也能利用光上升部使光源非配置区域的光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所以能适当地抑制亮度不均。[0029](14)上述光源组在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大致等间隔地配置。这样的话,与假设光源组偏在的情况相比,更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30](15)构成上述光源组的上述光源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大致等间隔地配置。这样的话,与假设光源组偏在的情况相比,更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31](16)相对于上述光源基板在上述光出射侧以重叠的方式配置有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朝向上述光出射侧反射的反射构件。这样的话,能利用相对于光源基板在光出射侧以重叠的方式配置的反射构件使来自光源的光朝向光出射侧有效地反射,能实现亮度的提闻。[0032](17)上述基板保持构件在与上述底板之间将上述反射构件与上述光源基板一起夹持。这样的话,除了光源基板之外,对于反射构件也能利用基板保持构件保持于底座。[0033](18)上述反射构件的表面呈白色。这样的话,因为能得到高光反射率,所以能使光进一步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因而进一步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34](19)在上述底板中开设形成有装配孔,而在上述基板保持构件中设有插入到上述装配孔内而卡止于其孔边缘的装配部。这样的话,能稳定地保持光源基板。[0035](20)上述装配部在上述基板保持构件中间断地配置有多个。这样的话,因为能实现基板保持构件的止转,所以能更稳定地保持光源基板。[0036](21)具备与上述光源在上述光出射侧相对的光学构件,上述光上升部以在与上述光学构件之间留有空隙的形式配置。这样的话,假设在光上升部与光学构件之间不存在间隙而光上升部抵接于光学构件时,有可能被抵接的光上升部作为暗部被视觉识别,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因为在光上升部与光学构件之间留有空隙,所以光上升部难以作为暗部被视觉识别,因而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37](22)上述光源包括LED。这样的话,能实现高亮度化和低功耗化等。[0038]接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具备上述记载的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0039]根据这样的显示装置,对显示面板提供光的照明装置能抑制亮度不均,因此能实现显示质量优良的显示。[0040]作为上述显示面板能例示液晶面板。这样的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能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电视、个人电脑的显示器等,特别适合于用作大型画面。[0041]实用新型效果[0042]根据本实用新型,能抑制亮度不均。


[0043]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0044]图2是示出电视接收装置具备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0045]图3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底座的LED基板、基板保持构件和反射片的配置构成的俯视图。[0046]图4是示出沿着液晶显示装置的短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0047]图5是示出沿着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0048]图6是示出沿着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详情的截面图。[0049]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I的基板保持构件的截面形状的截面图。[0050]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2的基板保持构件的截面形状的截面图。[0051]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3的基板保持构件的截面形状的截面图。[0052]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底座的LED基板、基板保持构件以及反射片的配置构成的俯视图。[0053]图1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底座的LED基板、基板保持构件以及反射片的配置构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实施方式1>[0055]利用图1至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液晶显示装置10进行例示。此外,在各附图的一部分示出X轴、Y轴以及Z轴,以各轴方向为各附图所示的方向的方式描绘。另外,将图4和图5所不的上侧设为表侧,将图4和图5的下侧设为里侧。[0056]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构成为具备:液晶显示装置10 ;表里两机箱Ca、Cb,其以夹着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方式进行收纳;电源P ;调谐器T ;以及台座S。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为整体上横长(长条)的方形(长方形),以竖置状态被收纳。如图2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2,它们由框状的外框13等一体地保持。[0057]接着,依次对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进行说明。其中,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在俯视时为横长的方形,设为如下构成:一对玻璃基板以隔开规定的空隙的状态贴合,并且在两玻璃基板间封入液晶。在一方玻璃基板设有:开关元件(例如TFT),其连接到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像素电极,其连接到该开关元件;以及取向膜等,在另一方玻璃基板设有R(红色)、G (绿色)、B (蓝色)等的各着色部以规定排列配置的彩色滤光片、相对电极、以及取向膜等。此外,在两基板的外侧配置有偏振板。[0058]接着,对背光源装置12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背光源装置12具备:形成大致箱型的底座14,其在光出射侧(液晶面板11侧)具有开口部14b ;光学构件15组(扩散板(光扩散构件)15a和配置于扩散板15a与液晶面板11之间的多个光学片15b),其以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14b的方式配置;以及框架16,其沿着底座14的外缘部配置,在与底座14之间夹着保持光学构件15组的外缘部。而且,在底座14内具备:作为光源的LED17 (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18 ;反射片19,其使底座14内的光向光学构件15侧反射;以及基板保持构件20,其用于将LED基板18保持于底座14。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2被设为所谓的直下型。此外,在该背光源装置12中,比LED17更靠光学构件15侧为光出射侧。下面,对背光源装置12的各构成部件进行详细说明。[0059]底座14由金属制成,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底板14a,其与液晶面板11同样为横长的方形(矩形、长方形);侧板14c,其从底板14a的各边(一对长边和一对短边)的外端分别朝向表侧(光出射侧)立起;以及支撑板14d,其从各侧板14c的立起端向外伸出,整体上为朝向表侧开口的浅的大致箱型(大致浅盘状)。底座14的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水平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竖直方向)一致。底座14的底板14a相对于LED基板18配置于里侧、即与LED17的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底座14的各支撑板14d能从表侧载置框架16和下述的光学构件15。框架16由螺钉固定于各支撑板14d。[0060]如2所不,光学构件15与液晶面板11和底座14同样在俯视时为横长的方形。如图4和图5所示,光学构件15通过其外缘部承载于支撑板14d,由此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14b,并且介于液晶面板11与LED17之间而配置。光学构件15相对于LED17在表侧、即光出射侧空出规定间隔地为相对状。光学构件15包括:扩散板15a,其配置于里侧(LED17侧、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以及光学片15b,其配置于表侧(液晶面板11侧、光出射侧)。扩散板15a设为在具有规定厚度的由大致透明的树脂制成的基材内分散地设有多个扩散颗粒的构成,具有使透射的光扩散的功能。光学片15b与扩散板15a相比为板厚薄的片状,层叠2片而配置。作为具体的光学片15b的种类有例如扩散片、透镜片、反射型偏振片等,能从它们中适当地选择而使用。[0061]如图2所示,框架16为沿着液晶面板11和光学构件15的外周缘部的框状。在该框架16与各支撑板14d之间能夹持光学构件15的外缘部(图4和图5)。另外,该框架16能从里侧收纳液晶面板11的外缘部,在与配置于表侧的外框13之间能夹持液晶面板11的外缘部(图4和图5)。[0062]接着,对LED17和安装有LED17的LED基板18进行说明。如图4和图5所示,LED17设为如下构成:在固定于LED基板18的基板部上利用树脂材料密封LED芯片。安装于基板部的LED芯片的主发光波长为I种,具体地,使用发蓝单色光的LED芯片。另一方面,在密封LED芯片的树脂材料中分散混合有荧光体,该荧光体用于将从LED芯片发出的蓝色光转换为白色光。由此,该LED17能发白色光。该LED17设为与相对于LED基板18的安装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与光学构件15的相对面)为发光面的所谓的顶部发光型,其光轴与Z轴方向、即与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光学构件15的板面)正交的方向一致。[0063]如图3至图5所示,LED基板18与底座14的底板14a同样为横长的方形(矩形、长方形),在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在底座14内沿着底板14a延伸并且被收纳。LED基板18为沿着底板14a的平板状,并且以与底板14a的表侧重叠的形式配置,具有能涵盖大致整个区域覆盖底板14a的大小,具体地,具有能覆盖底板14a的除了外周端部之外的中央侧的大部分的大小。在该LED基板18的板面中朝向表侧的面(光出射侧的面、朝向光学构件15侧的面)表面安装有上述的构成的LED17。如图3所示,LED17在LED基板18中以X轴方向(底座14和LED基板18的长边方向)为行方向、以Y轴方向(底座14和LED基板18的短边方向)为列方向呈矩阵状地配置多个,并且连接到形成于LED基板18的未图示的配线图案。具体地,在LED基板18上,在X轴方向以5个为单位,在Y轴方向以14个为单位地并列配置有LED17。[0064]其中,由沿着Y轴方向呈直线状地并列配置的多个(14个)LED17构成I个LED组21。因此,如图3所示,可以说在该LED基板18中,包括沿着Y轴方向并列配置的多个LED17的LED组21在X轴方向、即与作为LED17的并列方向的Y轴方向正交的方向间断地并排配置有多个(5个)。详细地,LED组21在底座14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位置配置I个,在两端附近的位置各配置I个,在上述的中央位置和两端附近的位置的中间位置各配置I个,共计配置5个。构成LED组21的各LED17以在底座14的底板14a的短边方向遍及在大概全长地横穿底座14的底板14a的方式配置。构成LED组21的各LED17的排列间距、即在Y轴方向相邻的LED17间的间隔设为大致相等。在Y轴方向相邻的LED17间的间隔比在X轴方向相邻的LED组21 (LED17)间的间隔充分小。另一方面,在X轴方向相邻的LED组21 (LED17)间的间隔大致相等。[0065]这样,多个LED组21(LED17)在X轴方向间断地配置,所以如图3所示,底座14的底板14a在X轴方向被划分为:光源配置区域LA,其配置有LED组21 (LED17);以及光源非配置区域LN,其未配置LED组21 (LED17),这些光源配置区域LA和光源非配置区域LN在X轴方向交替地配置。具体地,在X轴方向间断地排列的5个光源配置区域LA之间夹着4个光源非配置区域LN,并且以与两端的各光源配置区域LA分别进一步靠近端部相邻的方式配置有2个光源非配置区域LN。各光源配置区域LA和各光源非配置区域LN均为纵长的带状,其宽度方向(短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长度方向(长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沿着短边方向涵盖其整个区域地横穿底座14 (反射片19)的底板14a (底部19a)。各光源配置区域LA的宽度尺寸比各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宽度尺寸小,具体地,为各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宽度尺寸的1/2以下,设为例如约1/3 1/4程度。各光源配置区域LA的宽度尺寸全部大致相同。另外,光源非配置区域LN中介于各光源配置区域LA间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设为相对地宽度宽,而配置于X轴方向的两端位置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设为相对地宽度窄。相对地宽度宽的4个光源非配置区域LN全部为大致相同宽度,相对地宽度窄的2个光源非配置区域LN设为大致相同宽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使光源配置区域LA的宽度尺寸比LED17的在X轴方向的尺寸大的设定。[0066]反射片19由合成树脂制成,表面为光的反射性优良的白色。如图3至图5所示,反射片19具有涵盖底座14的内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铺设的大小,所以能涵盖大致整个区域从表侧(光出射侧、光学构件15侧)覆盖配置于底座14内的LED基板18。能利用该反射片19使底座14内的光朝向表侧(光出射侧、光学构件15侧)反射。反射片19包括:底部19a,其沿着LED基板18(底板14a)延伸并且为覆盖LED基板18的大致整个区域的大小;4个立起部19b,其从底部19a的各外端向表侧立起并且相对于底部19a为倾斜状;延伸部19c,其从各立起部19b的外端向外延伸并且承载于底座14的支撑板14d。该反射片19的底部19a以相对于LED基板18的表侧的面、即LED17的安装面在表侧重叠的方式配置。另夕卜,在反射片19的底部19a,在与各LED17俯视重叠的位置开设有使各LED17单独地插通的光源插通孔19d。该光源插通孔19d与各LED17的配置对应地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呈矩阵状地并列配置多个,全部配置于各光源配置区域LA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0067]如上所述,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底座14的底板14a的面内的LED17的分布存在偏倾。即,LED17仅配置于在X轴方向间断地配置的形成带状的各光源配置区域LA,不会配置于相对于各光源配置区域LA在X轴方向相邻地配置并且形成带状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因此,为如下倾向:当使各LED17发光时,在光源配置区域LA,从各LED17直接地照射到光学构件15而朝向液晶面板11出射的直接光相对地变多,而在光源非配置区域LN,上述直接光相对地变少,由于该原因,有可能产生出射光的面内分布偏倾的所谓的亮度不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6所示,在底板14a中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配置用于相对于底座14保持LED基板18的基板保持构件20,并且使该基板保持构件20比LED基板18向表侧突出,从而设置使光朝向表侧、即光出射侧上升的光上升部22。下面,对基板保持构件20进行详细说明。[0068]基板保持构件20由表面呈光的反射性优良的白色的合成树脂制成,如图6所示,能在与底座14的底板14a之间一起夹持LED基板18和反射片19的底部19a。如图3所示,基板保持构件20在底座14的底板14a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中介于相邻的光源配置区域LA之间的全部光源非配置区域LN分别配置I个,共计配置4个。各基板保持构件20分别配置于各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换言之,基板保持构件20配置于在X轴方向相邻的LED组21的大致中间位置。在X轴方向的基板保持构件20与LED组21 (LED17)之间的间隔为相邻的LED组21的间隔的大致一半的大小,另外,比构成LED组21的各LED17的在Y轴方向的间隔宽。[0069]如图4和图5所示,基板保持构件20包括:光上升部22,其比LED基板18和反射片19的底部19a向表侧配置;以及装配部23,其从光上升部22的底面朝向里侧突出,并且插入到形成于底板14a的装配孔14e而卡止于其孔边缘。[0070]如图3和图4所示,光上升部22为沿着Y轴方向、即构成LED组21的LED17的并列方向直线地延伸的俯视时的长条状。光上升部22沿着短边方向涵盖其大致整个区域横穿反射片19的底部19a,其长度尺寸与LED组21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或者比其更大。如图6所示,光上升部22为比LED17更进一步向表侧突出的山形形状,LED17比LED基板18和反射片19更向表侧突出。光上升部22为在其突出顶端部(顶点)与光学构件15之间留有规定的空隙C的程度的突出尺寸,具体地,为超出反射片19的底部19a与光学构件15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的大小。因此,光上升部22相对于光学构件15中的配置于里侧的扩散板15a为非接触的状态,即使在扩散板15a向里侧稍微挠曲变形的情况下也维持非接触状态。在上述的空隙C中允许来自配置于隔着光上升部22相邻的光源配置区域LA的各LED17的光相互往来。光上升部22通过其底面(里侧的面)抵接于反射片19的底部19a,由此能在与底座14的底板14a之间一起夹入底部19a和LED基板18对其保持。[0071]如图6所示,光上升部22的沿着其宽度方向(X轴方向)切断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除去底面的一对侧面设为分别相对于反射片19(底座14)的底部19a (底板14a)为倾斜状的倾斜面22a。一对倾斜面22a的相对于底部19a的倾斜角度设为相互大致相同,具体地,优选设为45度以上。因此,光上升部22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一对倾斜面22a分别指向隔着光上升部22相邻的各光源配置区域LA。因此,一对倾斜面22a能使从配置于隔着光上升部22相邻的各光源配置区域LA的各LED17朝向配置有光上升部22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光具有与相对于底部19a的倾斜角度相应的角度并且朝向正面方向反射,从而能使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出射光量增加。[0072]如图4和图5所示,装配部23设为从光上升部22的底面朝向里侧突出的形态,插入到在底座14的底板14a开设形成的各装配孔14e并且卡止于其孔边缘,由此能使基板保持构件20相对于底座14固定为装配状态。装配部23在光上升部22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间断地设有3个,具体地,配置于光上升部22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和两端位置附近。由此,能使基板保持构件20相对于底座14保持为止转状态。如图6所示,装配部23通过在其突出顶端部凹设槽部23b而具有多个弹性卡止片23a。弹性卡止片23a为悬臂状,并且以槽部23b的内端位置为支点向槽部23b内缩窄且能弹性变形。在弹性卡止片23a的外侧面设有向与槽部23b相反的一侧鼓出的卡止部23c。因此,当将装配部23插入到装配孔14e内时,各弹性卡止片23a在临时弹性变形而退避到槽部23b内后,当到达标准深度时,各弹性卡止片23a弹性复原,并且各卡止部23c从外侧卡止于装配孔14e的孔边缘。由此,能将基板保持构件20相对于底座14保持为装配状态。[0073]如图4所示,装配孔14e配置于底板14a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中与各装配部23俯视重叠的位置,在各光源非配置区域LN以3个为单位地配置的装配孔14e沿着Y轴方向直线地并列。另外,如图6所示,在LED基板18以及反射片19的底部19a的与各装配孔14e俯视重叠的位置,分别贯通形成有用于使装配部23插通的插通孔18a和插通孔19e。[0074]本实施方式是如上的结构,接着说明其作用。在使用液晶显示装置10时,当使背光源装置12的各LED17点亮时,如图4和图5所示,从各LED17发出的光在相对于光学构件15直接地入射或者被反射片19等反射后间接地入射并透射过光学构件15后,朝向液晶面板11出射。下面将相对于光学构件15直接地入射的光称为直接光,将间接地入射的光称为间接光。此外,间接光也包含在被光学构件15、液晶面板11的表面反射而临时返回到底座14内后由反射片19反射而再次入射到光学构件15的光。[0075]在此,如图3所示,在底座14内的构成与光学构件15相对的面的反射片19中的底部19a,在其面内以偏倾的形式配置有LED组21,被划分为配置有LED组21的光源配置区域LA和未配置LED组21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因此,具有如下倾向:当使各LED17发光时,从各LED17直接地照射到光学构件15的直接光在光学构件15中与光源配置区域LA俯视重叠的部分相对地变多,而在与光源非配置区域LN俯视重叠的部分相对地变少,由于该原因,有可能来自光学构件15的出射光的分布产生不均。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6所示,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中的底座14内的光量相对少的光源配置区域LN配置基板保持构件20,并且在该基板保持构件20中设有比反射片19的底部19a向表侧突出的光上升部22,所以通过使从配置于光源配置区域LA的各LED17朝向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光被光上升部22的表面反射,能使该光朝向光出射侧且朝向正面方向上升。即,利用光上升部22而上升的光的大部分作为间接光而照射到光学构件15中的与光源非配置区域LN俯视重叠的部分,所以能在光学构件15中的与光源配置区域LA俯视重叠的部分和与光源非配置区域LN俯视重叠的部分缓和所提供的光量差。这样,即使光学构件15的面内的各LED组21的分布有偏倾,光学构件15的面内的入射光量和出射光量的分布也大致均勻,从而难以产生亮度不均。[0076]特别是,如图6所示,光上升部22具有一对倾斜面22a,并且各倾斜面22a指向配置于隔着光源非配置区域LN(基板保持构件20)相邻的各光源配置区域LA的各LED组21 (各LED17),所以能利用一对倾斜面22a使从配置于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两侧方的各LED17朝向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光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能针对光学构件15中的与光源非配置区域LN重叠的部分有效地提供间接光。因而,更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而且,光上升部22到配置于隔着光源非配置区域LN相邻的各光源配置区域LA的各LED17的距离大致相等,且一对倾斜面22a的倾斜角度大致相等,所以能使从配置于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两侧方的各LED17朝向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光作为间接光均匀地针对光学构件15中的与光源非配置区域LN重叠的部分提供,进一步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而且,因为光上升部22设为沿着Y轴方向、即构成LED组21的各LED17的并列方向遍及在其全长而延伸的形态,所以能使来自各LED17的光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另外,因为在光上升部22与光学构件15的扩散板15a之间留有空隙C,所以由于该空隙C,来自配置于隔着光源非配置区域LN相邻的各光源配置区域LA的各LED组21的光能相互往来,光上升部22难以作为暗部被视觉识别,在该方面也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77]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抑制背光源装置12的出射光的亮度不均,所以也能得到下面的效果。例如,一般在减小LED17与光学构件15之间的在Z轴方向的距离的情况下,来自LED17的光不会展开地入射到光学构件15,因此容易产生亮度不均,但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基板保持构件20,能抑制亮度不均,所以能更加减小LED17与光学构件15之间的在Z轴方向的距离,因而能实现背光源装置12和液晶显示装置10的薄型化。除此之夕卜,一般当削减LED17的设置数量时,光源配置区域LA缩小,光源非配置区域LN扩展,因此在光源配置区域LA和光源非配置区域LN更容易产生亮暗差,但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基板保持构件20,能抑制亮度不均,所以能削减LED17的设置数量,因而能实现背光源装置12和液晶显示装置10的功耗和制造成本的削减。[0078]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2具备:LED基板18,其具有作为光源的LED17 ;底座14,其收纳LED基板18,具有配置于与LED17的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的底板14a ;以及基板保持构件20,其固定于底板14a,由此在与底板14a之间夹持LED基板18,底板14a被划分为配置有LED17的光源配置区域LA和未配置LED17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基板保持构件20配置于光源非配置区域LN,并且具有光上升部22,上述光上升部22比LED基板18向光出射侧突出,从而使光朝向光出射侧上升。[0079]这样的话,当将基板保持构件20固定于底板14a时,在基板保持构件20与底板14a之间夹持着LED基板18,从而能使LED基板18相对于底座14得以保持。然而,具有如下倾向:底座14内的光量在配置有LED17的光源配置区域LA相对地变多,而在未配置LED17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相对地变少。在这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光源非配置区域LN配置基板保持构件20,该基板保持构件20具有比LED基板18向光出射侧突出的光上升部22,所以在底座14内的光量容易变少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能利用光上升部22使来自LED17的光朝向光出射侧上升,从而能补充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出射光量。由此,在光源配置区域LA和光源非配置区域LN难以产生出射光量差、即亮暗差,因而出射光难以产生亮度不均。[0080]这样,如果出射光难以产生亮度不均,例如能实现该背光源装置12的薄型化,除此之外,例如能削减LED17的设置数量,所以能实现该背光源装置12的功耗和制造成本的削减。[0081]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具有保持LED基板18的功能的基板保持构件20是具有光上升部22的构成,所以与假设将光上升部22设为与基板保持构件20分体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削减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也适合于低成本化。另外,与假设取代基板保持构件20的光上升部22而通过将反射片中与光源非配置区域LN对应的部分形成为山形而实现光的上升的情况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将光上升部22 —体地设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基板保持构件20,所以光上升部22的山形形状被稳定地维持,所以能稳定且可靠地发挥光上升作用。[0082]另外,光上升部22具有倾斜面22a,倾斜面22a相对于底板14a的板面倾斜并且指向光源配置区域LA。这样的话,能针对来自配置于光源配置区域LA的LED17的光赋予与光上升部22具有的倾斜面22a的倾斜角度相应的角度,所以在光源非配置区域LN能使光进一步有效地出射。由此,能有效地补充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出射光量,更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83]另外,LED17以在底板14a中隔着光源非配置区域LN存在至少2个光源配置区域LA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倾斜面22a以指向隔着光源非配置区域LN配置的各光源配置区域LA的方式配置有一对。这样的话,来自配置于隔着光源非配置区域LN配置的各光源配置区域LA的各LED17的光利用配置于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光上升部22的一对倾斜面22a而分别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由此,进一步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84]另外,一对倾斜面22a设为其倾斜角度相互大致相同。这样的话,能利用一对倾斜面22a使来自配置于隔着光源非配置区域LN配置的各光源配置区域LA的各LED17的光在光源非配置区域LN均匀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0085]另外,光上升部22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这样的话,因为倾斜面22a涵盖光上升部22的整个高度配置,所以能在光源非配置区域LN更进一步有效地出射光。[0086]另外,光上升部22比LED17向光出射侧突出。这样的话,与假设光上升部22为与LED17相等的突出尺寸的情况相比,能利用光上升部22使来自LED17的光更多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进一步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87]另外,光上升部22的表面呈白色。这样的话,因为能得到高光反射率,所以能使光进一步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因而进一步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88]另外,在LED基板18呈线状并列地配置有多个LED17,由这些并列的多个LED17构成LED组21,光源配置区域LA为沿着构成LED组21的光源的并列方向延伸的带状,而光上升部22设为沿着构成LED组21的光源的并列方向延伸的形态。这样的话,来自构成配置于形成带状的光源配置区域LA的LED组21的各LED17的光利用在光源非配置区域LN沿着LED17的并列方向延伸的形态的光上升部22而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由此,能有效地补充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出射光量,能更进一步适当地抑制亮度不均。[0089]另外,光上升部22为遍及在LED组21的全长并行的形态。这样的话,能使来自构成LED组21的各LED17的光进一步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0090]另外,底板14a为长条状,构成LED组21的LED17的并列方向与底板14a的短边方向一致。这样的话,与假设使LED17的并列方向与底板14a的长边方向一致的情况相比,光源配置区域LA的长度尺寸短,所以在与光源非配置区域LN之间可产生的亮暗差更难以被视觉识别,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91]另外,LED组21在与LED17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间断地配置有多个,在相邻的LED组21之间配置有基板保持构件20。这样的话,能利用配置于LED组21之间的光上升部22使来自构成各LED组21的各LED17的光朝向光出射侧有效地上升,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另外,与假设将LED组21仅设为I个的情况相比,难以产生亮度不均,并且适合于该背光源装置12的大型化。[0092]另外,基板保持构件20配置于相邻的LED组21的中间位置。这样的话,能利用上升部使来自构成各LED组21的各LED17的光均匀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0093]另外,在LED17的并列方向相邻的LED17间的间隔设为比相邻的LED组21间的间隔窄。这样的话,即使在光源配置区域LA高密度地配置有LED17,也能利用光上升部使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光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所以能适当地抑制亮度不均。[0094]另外,在LED17的并列方向相邻的LED17间的间隔设为比LED17与光上升部22之间的间隔窄。这样的话,即使在光源配置区域LA更高密度地配置有LED17,也能利用光上升部使光源非配置区域LN的光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所以能适当地抑制亮度不均。[0095]另外,LED组21在与LED17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大致等间隔地配置。这样的话,与假设LED组21偏在的情况相比,更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96]另外,构成LED组21的LED17在LED17的并列方向大致等间隔地配置。这样的话,与假设LED17偏在的情况相比,更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097]另外,相对于LED基板18在光出射侧以重叠的方式配置有使来自LED17的光朝向光出射侧反射的反射片19。这样的话,能利用相对于LED基板18在光出射侧以重叠的方式配置的反射片19使来自LED17的光朝向光出射侧有效地反射,能实现亮度的提高。[0098]另外,基板保持构件20设为在与底板14a之间将反射片19与LED基板18 —起夹持。这样的话,除了 LED基板18之外,能利用基板保持构件20使反射片19也保持于底座14。[0099]另外,反射片19的表面呈白色。这样的话,因为能得到高光反射率,所以能使光进一步有效地朝向光出射侧上升,因而进一步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100]另外,在底板14a开设形成有装配孔14e,而在基板保持构件20设有插入到装配孔14e内而卡止于其孔边缘的装配部23。这样的话,能稳定地保持LED基板18。[0101]另外,装配部23在基板保持构件20间断地配置有多个。这样的话,因为能实现基板保持构件20的止转,所以能更稳定地保持LED基板18。[0102]另外,具备相对于LED17在光出射侧相对的光学构件15,光上升部22以在与光学构件15之间留有空隙C的形式配置。这样的话,假设当在光上升部22与光学构件15之间不存在空隙而使光上升部22抵接于光学构件15时,有可能被抵接的光上升部22作为暗部被视觉识别,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上升部22与光学构件15之间留有空隙C,所以光上升部22难以作为暗部被视觉识别,因而适合于亮度不均的抑制。[0103]另外,光源包含LED17。这样的话,能实现高亮度化和低功耗化等。[0104]上面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能包含如下的变形例。此外,在下面的各变形例中,有时也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标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图示和说明。[0105][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I][0106]使用图7对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I进行说明。在此,示出变更光上升部22-1的形状。[0107]如图7所示,本变形例的光上升部22-1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该光上升部22-1具有一对倾斜面22a-l,并且与光学构件15的相对面(与底面相反的一侧的面)22b为沿着底座14 (反射片19)的底板14a(底部19a)并行的形态。在这样的形态的光上升部22-1中,也能利用与光学构件15的相对面22b和一对倾斜面22a-l使来自各LED17的光有效地朝向表侧上升。[0108][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2][0109]使用图8对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在此,示出变更了光上升部22-2的形状。[0110]如图8所示,本变形例的光上升部22-2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半椭圆形。该光上升部22-2的外周面为向外鼓出的鼓出圆弧状面22c。在这样的形态的光上升部22-2中,也能利用鼓出圆弧状面22c使来自各LED17的光有效地朝向表侧上升。[0111][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3][0112]使用图9对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3进行说明。在此,示出变更了光上升部22-3的形状。[0113]如图9所示,本变形例的光上升部22-3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前端缩窄状的山形。该光上升部22-3设为一对侧面分别向内进入的凹状圆弧状面22d。在这样的形态的光上升部22-3中也能利用凹状圆弧状面22d使来自各LED17的光有效地朝向表侧上升。[0114]〈实施方式2>[0115]利用图10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在该实施方式2中示出变更基板保持构件120的大小和设置数量。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作用省略重复的说明。[0116]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基板保持构件120设为光上升部122的长度尺寸比LED组21的长度尺寸短,具体为1/3程度的大小。基板保持构件120在底座14的各光源非配置区域LN沿着其长度方向(Y轴方向)以3个为单位地间断排列地分别配置。S卩,基板保持构件120在底座14的各光源非配置区域LN在X轴方向以4个为单位、在Y轴方向以3个为单位地呈矩阵状并列配置共计12个。在这样的基板保持构件120中也是,对未图示的装配部23的设置数量确保至少2个以上,这对实现止转是优选的。[0117]〈实施方式3>[0118]利用图1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在该实施方式3中示出变更LED基板218的LED组221的配置。此外,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I同样的结构、作用以及作用省略重复的说明。[0119]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LED基板218设有LED组221,LED组221包括沿着X轴方向、即底座14(反射片19)的长边方向并列的多个(28个)LED217。LED组221设为沿着长边方向涵盖其整个区域横穿底座14 (反射片19)的底板14a(底部19a)。LED组221在Y轴方向间断地配置有3个。因此,光源配置区域LA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中沿着各LED组221的长度方向为横长的带状,并且在Y轴方向空出规定间隔地以3个为单位地配置。另一方面,光源非配置区域LN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中沿着X轴方向、即构成LED组221的各LED217的并列方向为横长的带状,并且包括介于在Y轴方向相邻的光源配置区域LA之间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和位于比两端的光源配置区域LA进一步靠近端部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并且,基板保持构件220具有光上升部222,光上升部222分别配置于光源非配置区域LN中介于相邻的光源配置区域LA之间的2个光源非配置区域LN,并且为沿着X轴方向(构成LED组221的各LED217的并列方向)延伸的形态。光上升部222设为在底座14的底板14a的长边方向遍及在大致全长地横穿底座14的底板14a的形态。[0120]〈其他的实施方式〉[0121]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利用上述记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0122](I)在上述的实施方式I及其变形例I中,示出使光上升部的一对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但也能将一对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设为相互不同的大小。[0123](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I及其变形例I中,仅图示了将光上升部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设为45度以上进行说明,但当然也能将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设为45度以下,上述倾斜角度能适当变更。[0124](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I中,示出了光上升部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但例如也能将光上升部的截面形状设为直角三角形、或者正三角形等,另外,当然也能设为除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以外的三角形。[0125](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I及其变形例I中,示出了光上升部设有一对倾斜面的情况,但可以仅在光上升部的一对侧面中的单侧的侧面设有倾斜面。[0126](5)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I和各变形例以外,光上升部的截面形状也能适当变更。例如,也能将光上升部的截面形状设为半圆形。[0127](6)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光上升部的从反射片向表侧的突出尺寸也能适当变更。例如,也能将上述突出尺寸设为反射片与扩散板之间的间隔的一半以下。另外,上述突出尺寸也能设为与从LED基板起的LED的突出尺寸相等、或者比其更小。[0128](7)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基板保持构件配置于相邻的光源配置区域(LED组)的中间位置,但基板保持构件配置于从上述中间位置偏移的位置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S卩,基板保持构件配置成相对地靠近相邻的一方的光源配置区域、相对地远离相邻的另一方的光源配置区域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0129](8)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基板保持构件仅配置于介于相邻的光源配置区域(LED组)间的光源非配置区域,但将基板保持构件配置于比位于端部的光源配置区域进一步靠近端部的光源非配置区域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0130](9)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基板保持构件分别配置于介于相邻的光源配置区域(LED组)间的全部光源非配置区域,但介于相邻的光源配置区域间的光源非配置区域也可以存在不配置基板保持构件的光源非配置区域。[0131](10)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基板保持构件的设置数量和配置等能适当变更。[0132](1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包含光上升部的基板保持构件的表面的颜色设为白色的情况,但例如也能变更为乳白色、银色等颜色。[0133](1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构成LED组的多个LED等间隔地排列,但构成LED组的多个LED不等间隔地排列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0134](1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多个LED组等间隔地排列,但多个LED组不等间隔地排列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0135](14)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LED组所包含的LED的数量和排列间距等能适当变更。同样,配置于底座内的LED组的数量和排列间距等能适当变更。[0136](15)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 LED基板设为涵盖底座的底板的大概整个区域的大小,但LED基板的具体的大小能适当变更,例如LED基板可以是比底板小的大小。[0137](16)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反射片的表面的颜色设为白色的情况,但也能变更为例如乳白色、银色等颜色。[0138](17)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备反射片,但也能省略反射片。在该情况下,优选在LED基板的表面形成光的反射性优良的光反射部。[0139](18)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基板保持构件的装配部的数量以及配置等能适当地变更。(19)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基板保持构件设有装配部,但也能省略装配部。在该情况下,例如只要利用粘接剂等使基板保持构件直接固定于底板即可。[0141](20)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液晶面板和底座设为使其短边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的竖置状态,但液晶面板和底座设为使其长边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的竖置状态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0142](2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将TFT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但也能应用于使用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也能应用于进行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0143](2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液晶面板用作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使用其他种类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也能应用本实用新型。[0144](2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备调谐器的电视接收装置,但不具备调谐器的显示装置也能应用本实用新型。[0145]附图标记说明[0146]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2…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4…底座;14a…底板;14e…装配孔;15…光学构件;17、217…LED (光源);18、218…LED基板(光源基板);19...反射片(反射构件)、20、120、220…基板保持构件;21、221…LED组(光源组);22、122、222…光上升部;22a…倾斜面;23…装配部;0..空隙;LA…光源配置区域;LN…光源非配置区域;TV...电视接收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基板,其具有光源; 底座,其收纳上述光源基板,具有配置于与上述光源的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的底板;以及 基板保持构件,其固定于上述底板,由此在与上述底板之间夹持上述光源基板, 上述底板被划分为配置上述光源的光源配置区域和未配置上述光源的光源非配置区域, 上述基板保持构件配置于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并且具有光上升部,上述光上升部比上述光源基板向上述光出射侧突出,从而使光朝向上述光出射侧上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上升部具有倾斜面,上述倾斜面相对于上述底板的板面倾斜,并且指向上述光源配置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以在上述底板中隔着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存在至少2个上述光源配置区域的方式配置有多个, 上述倾斜面以指向隔着上述光源非配置区域配置的各上述光源配置区域的方式配置有一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上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设为相互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上升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I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上升部比上述光源向上述光出射侧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I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上升部的表面呈白色。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I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光源按线状并列地配置于上述光源基板,光源组包括这些并列的多个上述光源,上述光源配置区域为沿着构成上述光源组的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延伸的带状,而上述光上升部为沿着构成上述光源 组的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延伸的形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上升部为遍及在上述光源组的全长并行的形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板为长条状, 构成上述光源组的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与上述底板的短边方向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组在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间断地配置有多个, 在相邻的上述光源组之间配置有上述基板保持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板保持构件配置于相邻的上述光源组的中间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间的间隔设为比相邻的上述光源组间的间隔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相邻的上述光源间的间隔设为比上述光源与上述光上升部之间的间隔窄。
15.根据权利要求11、12、14中的任I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组在与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交叉的方向等间隔地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光源组的上述光源在上述光源的并列方向等间隔地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2、3、4、9、10、11、12、14、16中的任I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上述光源基板在上述光出射侧以重叠的方式配置有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朝向上述光出射侧反射的反射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板保持构件在与上述底板之间将上述反射构件与上述光源基板一起夹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射构件的表面呈白色。
20.根据权利要求1、2、3、4、9、10、11、12、14、16、18、19中的任I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底板中开设形成有装配孔,而在上述基板保持构件中设有插入到上述装配孔内而卡止于其孔边缘的装配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配部在上述基板保持构件中间断地配置有多个。
22.根据权利要求1、2、3、4、9、10、11、12、14、16、18、19、21中的任I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上述光源在上述光出射侧相对的光学构件, 上述光上升部以在与上述光学 构件之间留有空隙的形式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2、3、4、9、10、11、12、14、16、18、19、21中的任1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包括LED。
24.—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3中的任I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不面板为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
26.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24或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抑制产生亮度不均的照明装置。背光源装置(12)具备LED基板(18),其具有作为光源的LED(17);底座(14),其收纳LED基板(18),具有配置于与LED(17)的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的底板(14a);以及基板保持构件(20),其固定于底板(14a),由此在与底板(14a)之间夹持LED基板(18),底板(14a)被划分为配置LED(17)的光源配置区域(LA)和未配置LED(17)的光源非配置区域(LN),基板保持构件(20)配置于光源非配置区域(LN),并且具有光上升部(22),上述光上升部(22)比LED基板(18)向光出射侧突出,从而使光朝向光出射侧上升。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972587SQ20119000044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5日
发明者行方裕纪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