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634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发光模组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I月13日、申请号为201010002189. X、发明名称为“发
光模组及其发光单元”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模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方便更换发光兀件的发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应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模组,一般均透过表面打件装置(Surface Mount Device, SMD)将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打件(焊接)于印刷电路板(PCB)或软性电路板(FPC)之上。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表面打件装置(Surface Mount Device, SMD)对发光元件施加的高热将会造成发光元件的萤光粉体以及有机材料退化受损,降低发光效率。此外,当现有的发光模组经过锡炉以进行回焊制程(reflow)时,发光元件容易在印刷电路板(PCB)上发生漂移(x_y shift)、旋转(rotate)、浮高(z Floating)或倾斜(z Tilt)等现象,造成接触不良,降低发光模组的良率,并且现有的发光模组重工困难,其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即为了欲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发光模组,包括发光单元以及间隔单元。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元件以及第一端子元件,该第一端子元件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间隔单元包括间隔元件以及第二端子元件,该第二端子元件连接该间隔元件,其中,该第一端子元件与该第二端子元件彼此插合连接。承接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兀,该第一发光单兀包括一第一发光元件;
一第一端子元件,电性连接该第一发光元件,该第一端子元件具有一第一公接头部以及一第一母接头部;以及一第二端子元件,电性连接该第一发光元件,该第二端子元件具有一第二公接头部以及一第二母接头部;以及一第二发光单元,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一第二发光元件;一第三端子元件,电性连接该第二发光元件,该第三端子元件具有一第三公接头部以及一第三母接头部;以及一第四端子元件,电性连接该第二发光元件,该第四端子元件具有一第四公接头部以及一第四母接头部,其中,该第一端子元件连接该第三端子元件,该第二端子元件连接该第四端子元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包括一发光单兀,该发光单兀包括
—发光兀件;—第一端子兀件,电性连接该发光兀件,该第一端子兀件具有一第一公接头部以及一第一母接头部;以及一第二端子元件,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该第二端子元件具有一第二公接头部以及一第二母接头部;以及一间隔单元,该间隔单元包括一间隔元件;一第三端子元件,连接该间隔元件,该第三端子元件具有一第三公接头部以及一第三母接头部;以及一第四端子元件,连接该间隔元件,该第四端子元件具有一第四公接头部以及一第四母接头部,其中,该第一端子元件连接该第三端子元件,该第二端子元件连接该第四端子元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单元,包括一发光元件;—第一端子兀件,电性连接该发光兀件,该第一端子兀件具有一第一公接头部以及一第一母接头部;以及—第二端子元件,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该第二端子元件具有一第二公接头部以及一第二母接头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包括一间隔单元,包括数个第一接脚插槽以及数个第二接脚插槽,该等第一接脚插槽与该等第二接脚插槽朝向相反的方向;一第一发光单元,包括数个第一接脚,该等第一接脚插入该等第一接脚插槽;以及一第二发光单元,包括数个第二接脚,该等第二接脚插入该等第二接脚插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包括—第一发光单兀,包括一第一发光兀件以及一第一端子兀件,该第一端子兀件电性连接该第一发光元件;以及一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一第二发光元件以及一第二端子元件,该第二端子元件电性连接该第二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一端子元件与该第二端子元件彼此插合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包括—发光单兀,包括一发光兀件以及一第一端子兀件,该第一端子兀件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以及—间隔单元,包括一间隔元件以及一第二端子元件,该第二端子元件连接该间隔元件,其中,该第一端子元件与该第二端子元件彼此插合连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模组,由于可任意更换不良的发光单元,因此可降低重工的困难度,节省制造成本。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模组也降低了发光元件产生漂移(x-y shift)、旋转(rotate)、浮高(z Floating)或倾斜(z Tilt)等问题的机会,并可避免打件后导致的效能衰减问题。
图I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模组;图2a是显示发光单元的细部结构;图2b是显示间隔单元的细部结构;图2c是显示回路单元的细部结构;图2d是显示供电单元的细部结构;图3a至图3c是显示发光单元的端子元件设计变形例;图4a以及图4b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多晶插合发光二极管元件作为发光元件的情形;
图5a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模组;以及图5b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间隔单元的变形例。100 发光模组;110、110,、110,,、110,,, 发光单元;111 发光元件;112、112’ 端子元件;1121’ 公接头部;1122、1122’ 母接头部;113、113’ 端子元件;1131、1131’ 公接头部;1132、1132’ 母接头部;120 间隔单元;121 间隔元件;122 端子元件;1221 公接头部;1222 母接头部;123 端子元件;1231 公接头部;1232 母接头部;130 回路单元;131 回路元件座;132 端子元件;1333 端子元件;134 回路导体;140 供电单元;141 供电元件座;142 端子元件;143 端子元件;144 电源线;
145 电源线;200 发光模组;210 第一发光单元;211 第一接脚;220 第二发光单元;221 第二接脚插槽;230 间隔单元;230’ 间隔单元; 231 第一接脚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其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模组100,包括发光单元110、间隔单元120、回路单元130以及供电单元140。参照图2a,其是显示发光单元110的细部结构,发光单元110包括发光元件111、端子元件112以及端子元件113。端子元件112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111,端子元件113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111。端子元件112具有一公接头部(未图示)以及一母接头部1122,端子元件113具有一公接头部1131以及一母接头部1132。端子元件112的公接头部(未图示)与端子元件113的公接头部1131朝向相反方向。在此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11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端子元件112以及端子元件113。参照图2b,其是显示间隔单元120的细部结构。间隔单元120包括间隔元件121、端子元件122以及端子元件123。端子元件122连接该间隔元件121,端子元件123连接该间隔元件121。端子元件122具有一公接头部1221以及一母接头部1222,端子元件123具有一公接头部1231以及一母接头部1232。在此实施例中,端子元件112的公接头部插入端子元件122的母接头部1222,端子元件123的公接头部1231插入端子元件113的母接头部1132,借此,发光单元110电性连接间隔单元120。间隔单元120用于分隔多个发光单元110,以维持该等发光单元110之间的距离,并提供电性连接的功能,在一实施例中,间隔单元亦可以被省略,而单纯以多个发光单元110彼此连接而构成发光模组。参照图2c,其是显示回路单元130的细部结构。回路单元130设于发光模组100的一端,该回路单元130包括一回路元件座131、一端子元件132以及一端子元件133。端子元件132以及端子元件133连接该回路元件座131。该回路单元130的端子元件132以及端子元件133 (电性)连接该发光单元或该间隔单元的端子元件,同时,端子元件132与端子元件133之间以回路导体134导通,借此提供回路。参照图2d,其是显示供电单元140的细部结构。供电单元140设于发光模组100的另一端。该供电单元140包括一供电元件座141、一端子元件142、一端子元件143、电源线144以及电源线145。端子元件142以及端子元件143连接该供电元件座141。端子元件142电性连接电源线144,端子元件143电性连接电源线145。该供电单元140的端子元件142以及端子元件143 (电性)连接该发光单元或该间隔单元的端子元件,以对该发光模组100供电。
参照图3a-图3c,发光单元的端子元件设计可以任意变化。参照图3a,其是显示一变形例的发光单元110’的端子元件112’以及端子元件113’,端子元件112’具有一公接头部1121’以及一母接头部1122’,端子元件113’具有一公接头部1131’以及一母接头部1132’。在此实施例中,端子元件112’的公接头部1121’与端子元件113’的公接头部1131’朝向相同方向。母接头部1122’以及母接头部1132’的截面呈U字形,母接头部1122’以及母接头部1132’的截面开口彼此相反。参照图3b,其是显示另一变形例的发光单元110’’,其中,两个端子元件的母接 头部的截面开口彼此相对。参照图3c,其是显示又一变形例的发光单元110’’’,其中,两个端子元件的母接头部的截面开口分别朝向一第一方向以及一第二方向,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单元可应用各种型式的发光元件,例如,单晶插合发光二极管元件或多晶插合发光二极管元件。单晶插合发光二极管元件可以并联或串连插接。多晶插合发光二极管元件可以并联合式封装、串连合式封装、混合插合式封装、多晶单粉体插合式封装或多晶多粉体插合式封装等各种型式。参照图4a以及图4b,其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多晶插合发光二极管元件作为发光元件的情形。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模组,由于可任意更换不良的发光单元,因此可降低重工的困难度,节省制造成本。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模组也降低了发光元件产生漂移(x-y shift)、旋转(rotate)、浮高(z Floating)或倾斜(z Tilt)等问题的机会,并可避免打件后导致的效能衰减问题。参照图5a,其是显不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模组200,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兀210、一第二发光单元220以及一间隔单元230。间隔单元230,包括数个第一接脚插槽231以及数个第二接脚插槽(未图示),该等第一接脚插槽231与该等第二接脚插槽朝向相反的方向。第一发光单元210包括数个第一接脚211,该等第一接脚211插入该等第一接脚插槽231。第二发光单元220包括数个第二接脚221,该等第二接脚221插入该等第二接脚插槽。参照图5b,本发明实施例的间隔单元的形状可以任意变化,例如,间隔单元230’的形状为L形。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模组,包括 一间隔单元,包括数个第一接脚插槽以及数个第二接脚插槽,该等第一接脚插槽与该等第二接脚插槽朝向相反的方向; 一第一发光单元,包括数个第一接脚,该等第一接脚插入该等第一接脚插槽;以及 一第二发光单元,包括数个第二接脚,该等第二接脚插入该等第二接脚插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间隔单元呈L形。
全文摘要
一种发光模组,包括一间隔单元,包括数个第一接脚插槽以及数个第二接脚插槽,该等第一接脚插槽与该等第二接脚插槽朝向相反的方向;一第一发光单元,包括数个第一接脚,该等第一接脚插入该等第一接脚插槽;以及一第二发光单元,包括数个第二接脚,该等第二接脚插入该等第二接脚插槽。应用本发明的发光模组,由于可任意更换不良的发光单元,因此可降低重工的困难度,节省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F21V23/06GK102720969SQ20121019453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张克勤 申请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