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56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灯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对大功率LED灯进行散热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加速了资源的消耗速度而造成资源的紧缺,相应的制约着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步伐,因此,节能成为企业所关注的重要目标之
O其中,在照明领域中,由于传统的乌丝灯存在着能耗大、寿命短及不环保等缺陷,故为新的节能灯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而LED灯具正是基于上述的条件下出现的,由于LED灯具具有节能、环保及寿命长等优点,故其在照明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青睐。众所周知,LED灯具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能不能及时的被排走,则会制约LED灯具的发光效果,从而影响到LED灯具的正常寿命,尤其对于大功率的LED灯具来说,上述现象更加明显,因此,散热器在LED灯具中的作用尤其重要。目前市场上的大功率LED灯具,多采用压铸成型或挤压成型的铝件作为散热器。压铸成型散热器的散热鳍片必须设计得比较厚才能生产出来,所以,这类散热器都很重;当LED灯具的功率超过100瓦时,特别使用COB(英文全称为Chip on Board,中文全称为板上芯片封装)模式LED和高热密度LED模组作光源,LED产生的热必须快速扩散出去,否则LED的结温会很高,能效将大幅衰减,甚至烧坏LED,但,压铸成型散热器由于是用导热率低的压铸类铝材,热扩散慢,所以即便散热器做得很大,热还是会积压在LED,LED的温度高,能效低,寿命短。而挤压成型散热器即铝型材,造型单调,严重限制了灯具的外形,这种散热器受生产设备的限制,外形尺寸不能做大,LED灯具的功率也就被限制了。为进一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还有采用冲压的铝合金薄片来作为散热鳍片,这种散热器通常在一个基座的周围组装更多的散热鳍片,使得散热面积大幅增加,但这种散热鳍片组装在基座周围的工艺不容易实施,经常因为组合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组装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或松动等现象,而且散热鳍片与基座接合处会有比较大的温度落差,影响散热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装简单快速、生产成本低且散热效果好的大功率LED灯散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散热器,该LED灯散热器的结构简单、组装简单快速、生产成本低,同时还具有散热快和散热效果好以确保大功率的LED灯具的正常使用。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散热器,其适应于对大功率的LED灯具进行散热,所述LED灯散热器包括定位模块、第一压盖及若干散热鳍片,所述定位模块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每一所述散热鳍片的一端具有向其侧面弯折形成的支撑部,所述散热鳍片可选择数量且可折卸地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使所述支撑部承载于所述定位模块上,且所有所述散热鳍片的支撑部形成一平面,所述第一压盖抵压于所述支撑部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模块相固定,所述散热鳍片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定位模块外形成辐射状,相邻的两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对流通道。较佳地,所述定位模块具有一呈中空结构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侧壁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呈放射状的安装块,相邻的两所述安装块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安装槽的设计使得散热鳍片与定位模块之间的插接更为方便,从而更方便散热器的整体组装。较佳地,所述安装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散热鳍片的厚度,安装槽的宽度略大于或等于散热鳍片的厚度,从而使散热鳍片插接入安装槽即可固定,安装方便。较佳地,所述散热鳍片具有一基部,所述基部的上端向其侧部弯折形成所述支撑部,所述基部的后端向外扩张形成一片状部,所述基部与所述片状部的连接处分别具有凹陷形成的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基部的前端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支撑部承载于 所述安装块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块相固定,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均位于所述安装块的端部外,所述片状部伸出所述定位模块外并形成辐射状;支撑部的设置使散热鳍片与定位模组之间的连接更稳定,不会发生脱落或松动现象。较佳地,所述支撑部的宽度与所述安装块的宽度相对应,且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块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所述安装孔将所述支撑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块;所有散热鳍片的支撑部在所述定位模块上形成一平面,将LED光源模块直接安装于该平面后,热量直接传导至散热鳍片,加快散热速度,散热效果更好。较佳地,所述片状部上还开设有若干通孔,相邻所述散热鳍片的片状部上的通孔相对应,片状部上开设的通孔更有利于散热。较佳地,所述第一压盖具有呈弯折状的两侧壁,所述第一压盖的一侧壁抵压于所述支撑部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撑部、所述安装块相固定,所述第一压盖的另一侧壁抵压于所述安装块的端部且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内,通过第一压盖把散热鳍片的上端收拢并抵压于定位模块上,再通过螺丝等连接件将其固定于定位模块,使散热鳍片的连接更稳定。较佳地,所述LED灯散热器还包括第二压盖,所述第二压盖具有呈弯折状的两侧壁,所述第二压盖的一侧壁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压盖的另一侧壁承载所述基部的下端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块相固定,第二压盖把散热鳍片的下端收拢并与定位模块固定,进一步加强散热鳍片连接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LED灯散热器还包括一外环,所述外环的内壁上开设若干卡合槽,所述外环套设于所述片状部外,且所述片状部的自由端卡合于所述卡合槽内,所述外环一方面箍紧所述散热鳍片,提高散热鳍片安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与所有的散热鳍片形成一烟囱结构,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新型LED灯散热器的散热速度以提高散热效率。较佳地,所述外环的两端分别具有向内弯折形成的上边缘及下边缘,所述片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上边缘相对应的卡槽及与所述下边缘相对应的缺口,所述上边缘对应卡合于所述卡槽内,所述下边缘对应卡于所述缺口处,卡槽及缺口的设计,使片状部与外环的连接更可靠。[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LED灯散热器,其适应于对大功率的LED灯具进行散热,所述LED灯散热器包括定位模块、第一压盖及若干散热鳍片,所述定位模块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每一所述散热鳍片的一端具有向其侧面弯折形成的支撑部,所述散热鳍片可选择数量且可折卸地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使所述支撑部承载于所述定位模块上,且所有所述散热鳍片的支撑部形成一平面,所述第一压盖抵压于所述支撑部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模块相固定,所述散热鳍片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定位模块外形成辐射状,相邻的两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对流通道;散热鳍片可拆卸地插接于定位模块的安装槽内,组装简单;通过支撑部、第一压盖将散热鳍片固定于定位模块,散热鳍片的连接稳定,不会松动或脱落,另外,由于支撑部于定位模块上形成一平面,将LED光源模块安装于该平面后,产生的热量直接传至散热鳍片,传热更快,因此散热效果更好,散热鳍片可拆卸地插接,使得可根据实际散热要求选择散热鳍片的数量以生产出不同功率的散热器。

图I是本实用新型LED灯散热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I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拆除第一压盖及外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的分解图。图5是图I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图6是图4中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散热鳍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与定位模块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LED灯散热器的实施例二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灯散热器1,结构简单、组装简单快速、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以确保大功率的LED灯具的正常使用,同时还可根据实际散热要求选择散热鳍片20的数量以生产出不同功率的LED灯散热器I。如图I-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灯散热器1,其适应于对大功率的LED灯具进行散热。所述LED灯散热器I包括定位模块10、散热鳍片20、第一压盖31、第二压盖32及外环40。所述定位模块10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安装槽13,而所述散热鳍片20的数量则可根据散热要求进行选择,即可选择与所述安装槽13相对于的所述散热鳍片20,并将所述散热鳍片20 对应安装于每一安装槽13内,也可选择少于安装槽13数量的散热鳍片20,从而仅在部分安装槽13内选择安装散热鳍片20,进而达到根据实际散热要求而生产出不同功率的LED灯散热器I的目的。具体地,每一所述散热鳍片20的一端均具有向其侧面弯折形成的支撑部22,所述散热鳍片20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安装槽13内,并使所述支撑部22承载于所述定位模块10上,所述支撑部22与所述定位模块10通过连接件50相固定,且所有散热鳍片20的支撑部22于定位模块10上形成一平面,所述散热鳍片20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定位模块10外形成辐射状,相邻的两所述散热鳍片20之间形成一对流通道26。所述第一压盖31卡设于定位模块10的上边缘处,将所述散热鳍片20收拢,并将所述支撑部22抵压于定位模块10上,且第一压盖31、支撑部22均通过连接件50固定于该定位模块10上;第二压盖32卡设于散热鳍片20的底部从而将所述散热鳍片20收拢,且第二压盖32也固定于所述定位模块10上。所述外环40套设于所述散热鳍片20外,用于将散热鳍片20箍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LED灯散热器I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结合图4-图6所示,所述定位模块10具有一呈中空结构的基座11,所述基座11优选为呈中空结构的圆柱形,以便于基座11的加工及热量的散发,当然,基座11还可以设计为其它形状,不以此为限。所述基座 11的侧壁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呈放射状的安装块12,相邻的两所述安装块12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的宽度略大于或等于所述散热鳍片20的厚度,且在安装块12的端部还开设有安装孔121,安装孔121用于固定散热鳍片20 ;略大于或等于散热鳍片20的厚度的安装槽13,使散热鳍片20插接于安装槽13内即可得到固定,使两者之间的安装极其方便,从而更方便散热器的组装。由于每一散热鳍片20的结构均相同,因此,下面仅以其中一散热鳍片20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结合图4-图7所示,所述散热鳍片20包括一基部21、一支撑部22及一片状部23。具体地,所述基部21的上端向其侧部弯折形成所述支撑部22,所述基部21的后端向外扩张形成所述片状部23,所述片状部23呈扇形结构,当然,片状部23的结构并不限于扇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所述基部21与所述片状部23的连接处还分别具有凹陷形成的第一卡槽241及第二卡槽242,且第一卡槽241设置于所述散热鳍片20的上端,第二卡槽242设置于散热鳍片20的下端,第一卡槽241与第一压盖31的侧壁311的厚度相匹配,第二卡槽242与第二压盖32的侧壁321的厚度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22的宽度与所述安装块12的宽度相对应,且所述支撑部22上靠近第一卡槽241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221,所述固定孔221与所述安装块12的端部所开设的安装孔121相对应,用于将支撑部22固定于安装块12。更优选地,且所述片状部23上还开设有若干通孔23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开设有三个通孔231,当然不以此为限,相邻的散热鳍片20的片状部23上的通孔231相对应,片状部23上开设的通孔231更有利于散热。另外,所述片状部23的自由端出还分别设置有卡槽232及缺口 233,用于与所述外环40相卡接。结合图4-图8所示,将所述散热鳍片20安装于定位模块10上时,将所述基部21的前端插接于所述安装槽13内,并使所述支撑部22承载于所述安装块12的上端面,一连接件50穿过所述固定孔221、所述安装孔121将所述支撑部22固定于所述安装块12上,支撑部22使散热鳍片20与定位模组之间的连接更稳定,不会发生脱落或松动现象,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0优选为一螺丝,当然,还可以其他的连接件。当散热鳍片20安装后,所述第一卡槽241、第二卡槽242均位于所述安装块12的端部外,所述片状部23伸出所述定位模块10外并形成辐射状。安装完所有的散热鳍片20后,所有散热鳍片20的支撑部22在所述定位模块10的上端面形成一平面,组装后,LED光源模块(图未示)安装于该平面上,其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散热鳍片20,从而加快散热速度,提高散热效率。结合图4-图8所示,所述第一压盖31呈中空的环状结构,其具有呈弯折状的两侧壁311、312,所述第一压盖31的侧壁311抵压于所述支撑部22上,且侧壁311、支撑部22、安装块12通过连接件50a相固定,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0a优选为螺丝,即一螺丝依次穿过侧壁311、支撑部22上的固定孔221、安装块12上的安装孔121从而将三者固定;所述第一压盖31的另一侧壁312抵压于所述安装块12的端部,且侧壁312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241内,通过第一压盖31把散热鳍片20的上端收拢并抵压于定位模块10上,再通过连接件50a将其固定于定位模块10,使散 热鳍片20的连接更稳定。相应地,所述第二压盖32具有呈弯折状的两侧壁321、322,所述第二压盖32的侧壁321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242内,所述第二压盖32的另一侧壁322承载所述基部21的下端,且侧壁322通过连接件50b与所述安装块12相固定,第二压盖32把散热鳍片20的下端收拢并与定位模块10固定,进一步加强散热鳍片20连接的稳定性。继续结合图4-图8所示,所述外环40较优呈圆环形,且外环40的内壁上开设有卡合槽43,用于与散热鳍片20的片状部23相卡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40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向内弯折形成的上边缘41及下边缘42,所述上边缘41、下边缘42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片状部23相对应的卡合槽43 ;而所述片状部23上开设的卡槽232与所述上边缘41相对应,所述缺口 233与所述下边缘42相对应;安装后,所述外环40套设于所述片状部23之外,并使所述片状部23对应卡合于所述卡合槽43内,且所述片状部23上的卡槽232对应卡合于所述外环40的上边缘41上,所述缺口 233对应卡合于所述下边缘42处,使外环40与散热鳍片20的连接更可靠;外环40 —方面箍紧所述散热鳍片20,提高散热鳍片20安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与所有的散热鳍片20形成一烟囱结构,进一步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LED灯散热器I的散热速度以提高散热效率。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第一压盖的结构不同,其他结构及其连接关系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现仅对该实施例中的第一压盖33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盖33呈筒状结构,该第一压盖33具有一底壁331及一环形结构的侧壁332,底壁331与侧壁332呈弯折状;其与散热鳍片20相连接时,第一压盖33罩设于定位模块10的上端面外,使所述底壁331抵压于所述支撑部22上,且所述底壁331、支撑部22、安装块12通过连接件50a相固定,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0a优选为螺丝,即一螺丝依次穿过底壁331、支撑部22上的固定孔221、安装块12上的安装孔121从而将三者固定;所述第一压盖33的侧壁332抵压于所述安装块12的端部,且侧壁332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241内,通过第一压盖33把散热鳍片20的上端收拢并抵压于定位模块10上,再通过连接件50a将其固定于定位模块10,使散热鳍片20的连接更稳定。因此,组装后的LED光源模块(图未不)安装于所述第一压盖33的底壁331上,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压盖33传导至散热鳍片20,增加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LED灯散热器1,其适应于对大功率的LED灯具进行散热,所述LED灯散热器I包括定位模块10、第一压盖31及若干散热鳍片20,所述定位模块10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安装槽13,每一所述散热鳍片20的一端具有向其侧面弯折形成的支撑部22,所述散热鳍片20可选择数量且可折卸地插接于所述安装槽13内,并使所述支撑部22承载于所述定位模块10的上端面,且所有所述散热鳍片20的支撑部22形成一平面,所述第一压盖抵31压于所述支撑部22上并通过连接件50a与所述定位模块10相固定,所述散热鳍片20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定位模块10外形成辐射状,相邻的两所述散热鳍片20之间形成一对流通道26 ;散热鳍片20可拆卸地插接于定位模块10的安装槽13内,组装简单;通过支撑部22及第一压盖31将散热鳍片20固定于定位模块10上,散热鳍片20的连接稳定,不会松动或脱落,另外,由于支撑部22于定位模块10上形成一平面,将LED光源模块安装于该平面后,产生的热量直接传至散热鳍片20,传热更快,因此散热效果更好,并且可根据实际散热要求选择散热鳍片的数量以生产出不同功率的散热器。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 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LED灯散热器,适应于对大功率的LED灯具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散热器包括定位模块、第一压盖及若干散热鳍片,所述定位模块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每一所述散热鳍片的一端具有向其侧面弯折形成的支撑部,所述散热鳍片可选择数量且可折卸地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使所述支撑部承载于所述定位模块上,且所有所述散热鳍片的支撑部形成一平面,所述第一压盖抵压于所述支撑部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模块相固定,所述散热鳍片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定位模块外形成辐射状,相邻的两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对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具有一呈中空结构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侧壁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呈放射状的安装块,相邻的两所述安装块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散热鳍片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具有一基部,所述基部的上端向其侧部弯折形成所述支撑部,所述基部的后端向外扩张形成一片状部,所述基部与所述片状部的连接处分别具有凹陷形成的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基部的前端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支撑部承载于所述安装块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块相固定,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均位于所述安装块的端部外,所述片状部伸出所述定位模块外并形成辐射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宽度与所述安装块的宽度相对应,且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块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一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所述安装孔将所述支撑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部上还开设有若干通孔,相邻所述散热鳍片的片状部上的通孔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具有呈弯折状的两侧壁,所述第一压盖的一侧壁抵压于所述支撑部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撑部、所述安装块相固定,所述第一压盖的另一侧壁抵压于所述安装块的端部且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盖,所述第二压盖具有呈弯折状的两侧壁,所述第二压盖的一侧壁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压盖的另一侧壁承载所述基部的下端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块相固定。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环,所述外环的内壁上开设若干卡合槽,所述外环套设于所述片状部外,且所述片状部的自由端卡合于所述卡合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的两端分别具有向内弯折形成的上边缘及下边缘,所述片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上边缘相对应的卡槽及与所述下边缘相对应的缺口,所述上边缘对应卡合于所述卡槽内,所述下边缘对应卡于所述缺口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ED灯散热器,包括第一压盖、散热鳍片及设置有若干安装槽的定位模块,每一散热鳍片的一端均具有支撑部,散热鳍片可选择数量且可折卸地插接于安装槽内,支撑部承载于定位模块上且形成一平面,第一压盖抵压于支撑部上并与定位模块相固定,散热鳍片的另一端伸出定位模块外形成辐射状,相邻两散热鳍片之间形成对流通道;散热鳍片可拆卸地插接于安装槽内,组装简单;支撑部和第一压盖将散热鳍片固定于定位模块,散热鳍片的连接稳定,不会松动或脱落,支撑部于定位模块上形成一平面,将LED光源模块安装于该平面后,产生的热量直接传至散热鳍片,传热更快,散热效果更好,且可根据实际散热要求选择散热鳍片的数量生产出不同功率的散热器。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647669SQ20122028515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蔡祥发, 付宝成, 郭逢刚 申请人:霍尼韦尔朗能电器系统技术(广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